佛弟子文庫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一)梵語 spar?a,巴利語 phassa。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俱舍宗以其為十大地法、七十五法之一,唯識宗視為五遍行、百法之一。指境(對像)、根(感官及其機能)、識(認識)三者和合時所產生之精神作用;亦即指主觀與客觀接觸之感覺而言。

此時之根、境、識各分為六種,則觸亦有六觸(六觸身,身為複數之意)。例如由眼根、色境、眼識三者和合而產生之觸為眼觸,如由耳、鼻、舌、身、意產生耳觸乃至意觸。此為說一切有部所立三和合生觸之義,即根、境、識和合時,能生其他心所。經量部則唯以根、境、識三者和合名為觸,無有別體,名三和成觸。

於六觸中,前五觸所依之根為有對(二物有相互為障之性質),故稱有對觸。第六觸之意觸,以名(增語)為對像,故稱增語觸;此增語觸對第(二)項中所說之以身根為對像之所觸而言,此為能觸。

又隨染淨等相應法之別而有八種觸,即與無漏相應之明觸、與染污相應之無明觸、與有漏善及無覆無記相應之非明非無明觸,及無明觸中與愛相應之愛觸、與恚相應之恚觸,以及隨受之不同而產生樂受之順樂受觸、生苦受之順苦受觸、生不苦不樂受之順不苦不樂受觸。

此外,十二緣起之第六支為觸,又稱觸支,有部依分位緣起釋為嬰兒期之「觸」。即於嬰兒期根、境、識三者和合而未了知苦樂差別之位。[雜阿含經卷十三、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三、俱舍論卷四、卷九、卷十、大乘義章卷四]

(二)梵語 sprastavya,巴利語 photthabba。五境之一,十二觸之一,十八界之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識百法之一。即被觸之對像,故亦譯為「所觸」。指身根感覺之對像,即所觸之對境,稱為觸境,乃五境、六境之一。共有十一觸:即地、水、火、風四大種,與滑、澀、重、輕、冷、饑、渴等十一種。其中四大種為能造之觸,後七種為所造之觸。[大毗婆沙論卷一二七、俱舍論卷一、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一、品類足論卷一] p6802

上篇:續燈存 下篇:觸功德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阿賴耶識

八識中之第八識,由如來藏與無明和合而生。參考阿賴耶...

三種清淨

(術語)身語意之三業,遠惡行離惑垢也。俱舍論十六曰...

心機

(術語)謂心之發動也。大日經疏七曰:隨種種樂欲心機...

訓童行

訓誨童少行者。即禪林於每月之一日、十五日等,召集各...

有漏界

【有漏界】 p0543   法蘊足論九卷二十四頁云:云何有...

說戒九處三問意

亦名:戒本九處三問意 子題:說戒先問九處 戒本疏·釋...

喬答彌

(人名)舊稱憍曇彌。新稱喬答彌。喬答摩之女聲,即呼...

所詮相

【所詮相】 p0737   瑜伽八十一卷五頁云:所詮相者:...

真空教

又作空道。清代民間宗教之一。同治(1862~1874)時由...

時機相應

施教法之時代(時)及接受教法之對像(機)適宜,稱為...

嘉集

(雜語)嘉吉之集會。注維摩經一曰:肇曰:一時,法王...

無餘罪

【無餘罪】 p1051 瑜伽一百卷二頁云:他勝罪聚,名無餘...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佛說施燈功德經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大藏經】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婆提城祇樹給...

【大藏經】佛說法滅盡經

佛說法滅盡經 僧祐錄中失譯經人名今附宋錄 聞如是:...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繫念必得往生願

第二十 繫念必得往生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

念佛如何才能培養出真正的定力

問: 如何念佛才能培養出內心真正的定力? 慧律法師答...

天乘四空定之空無邊處定

我們看第一個空無邊處定。 一、空無邊處定,謂行者厭患...

念佛法門原則:寧可少、不可草

我要老實告訴大家,念佛法門一個原則:寧可少、不可草...

涅槃的四種差別

我們來看一看,那麼這個涅槃跟菩提,到底它會發生什麼...

渡河

佛陀在世時,有一次在河的對岸講法。有許多比丘想渡河...

不要讓師父哄著學佛

很多出家人苦於眾生難度,也有的人不願意和信眾打交道...

大安法師:一定要天天作淨土得生想

【若不念佛求生西方,縱生到至極尊貴之非非想天,天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