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慧能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638~713)唐代僧。又作惠能。我國禪宗第六祖。號六祖大師、大鑒禪師。祖籍范陽(河北),俗姓盧,生於南海新興(廣東)。據六祖法寶壇經行由品載,其父早亡,家貧,常采薪汲水以奉寡母。一日負薪至市,聞客讀誦金剛經,心即開悟,時五祖弘忍住蘄州黃梅之東禪院,法門甚盛。師乃前往拜謁。五祖試問其所來及欲求何物,師答曰(大四八·三四八上):「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餘物。」五祖謂:「汝是嶺南人,又是獵(疑作獦)獠,若為堪作佛?」慧能對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獵(疑作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五祖驚異其稟性非凡,遂使入碓房舂米,歷八月。一日,五祖令眾人各述一偈以傳衣授法,上座神秀遂於壁廊書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師聞之,謂此偈未見本性,遂請一童子代於壁間亦書一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聞之,識其為真能傳大法者,乃夜召師入室,潛授衣法,並遣其連夜南歸,隱於四會、懷集之間。

儀鳳元年(676)至南海,遇印宗法師於法性寺,遂依之出家,受具足戒。翌年,移住於韶陽曹溪寶林寺,弘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頓悟法門。與神秀於北方所倡之漸悟法門相對,史稱「南頓北漸、南能北秀」。其弟子法海將其教說彙編成書,名「六祖法寶壇經」,盛行於世,為後來禪宗之宗經。後應刺史韋據之請,於大梵寺樹立法幢;未久歸曹溪,弘布大法,道俗歸崇。神龍元年(705),中宗派遣內侍薛簡召師至京師,師稱疾固辭未往,帝乃敕賜摩衲袈裟及綠缽等物,並敕改寶林寺為「中興寺」。三年,更賜「法泉寺」額。

師又曾舍宅為國恩寺,先天元年(712),命門人於寺內建立報恩塔。翌年七月,歸返國恩寺,八月示寂,世壽七十六。師肉身不壞,迄今仍存,歸停曹溪。憲宗時謚號「大鑒禪師」。宋太宗太平興國年中(976~983)加謚「真宗禪師」;後由仁宗謚號「普覺禪師」,神宗賜「圓明禪師」之謚號。遺錄有六祖壇經一卷、金剛經口訣等。其中六祖壇經初由法海集錄師之語要,後人多所節略,未能見祖意之全貌,元代德異乃探求諸方,得其全文。至元二十八年(1291),宗寶重新校對三種異本,正其訛誤,詳其節略,增補弟子之請益機緣而予印行,今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師之嗣法弟子四十餘人中,以荷澤神會、南陽慧忠、永嘉玄覺、青原行思、南嶽懷讓等最著,開後世臨濟、曹洞等五家七宗之禪。[佛祖統紀卷二十九、宋高僧傳卷八、景德傳燈錄卷五、五燈會元卷一、釋氏稽古略卷三、傳法正宗記卷六] p6040

上篇:慧涉 下篇:慧基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禪堂

(術語)修禪之處。及禪家之僧堂起,僧堂亦名禪堂。以...

過前求雨衣過前用戒犯緣

亦名:求用雨衣戒犯緣、雨浴衣戒犯緣 戒本疏·三十舍墮...

【眼】 p0997 瑜伽一卷六頁云:謂四大種所造,眼識所依...

法性海

(術語)法性深廣,不可測量,譬之以海。菩薩處胎經曰...

呂澂(1896~ )

Lǚ cheng   中國佛教學者。字秋逸(或作秋一、鷲子...

竺道生

(355~434)東晉涅槃經學者。又稱道生。鉅鹿(河北平...

食蜜

(譬喻)以喻學佛道也。四十二章經曰:學佛道者,佛所...

三受門戒

(術語)謂三聚淨戒。瓔珞本業經下曰:今為諸菩薩,結...

鶴林寺志

凡四卷。明代明賢纂輯。明萬曆年間,許國誠、高一福修...

二際

涅槃際和生死際。際是界的意思,小乘人視生死與涅槃有...

舌相

(一)為諸佛與轉輪聖王三十二相之第二十七相,即廣長舌...

元靜十門

宋代禪僧大隨元靜對修行僧所示誡之十種因緣。即:(一)...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舍...

【大藏經】阿彌陀經要解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西有沙門蕅益智...

【大藏經】佛說八大人覺經

佛說八大人覺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為佛弟子,常...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

肉食百害而無一益

1.動物被宰殺時,極端的恐懼、痛苦、憤恨、掙扎,使其...

若得重病勢難痊癒者,應勸彼念佛求生西方

其有父母兄弟,及諸眷屬,若得重病,勢難痊癒者,宜發...

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百丈懷海是福州籍的著名高僧,長樂龍泉寺為其剃度出家...

度眾生現出家相最好

文中說到【以聲聞居首者。其故何也。一因聲聞。割愛辭...

為什麼原諒他人過失是善法

問: 為什麼原諒他人過失是善法呢。請一開示一下。 方...

不要問佛法靈不靈,要問你自己誠不誠

初發心用功的人,對佛要求是那麼多,達不到滿意就怪佛...

為靈魂沐浴

俗世喧囂,紅塵擾攘,我們在其中摸爬滾打,難免會讓靈...

勤轉念,證菩提 -- 善於修這顆心

當我們不好的念生起來的時候,我們就煩惱了。貪慾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