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佛陀時代加入佛教教團之比丘與外護者,多為婆羅門族、王族與商人階級出身者。商人階級為當時之新興階級,多具有自由思想。故在當時,佛教於農民之間,並無深入之影響力。此一傾向,即使在大乘佛教時代亦無甚改變,僅祇佛教之中心信徒由王族而逐漸變為都市工商業者,此亦印度佛教所以衰微之最大原因。
在我國,佛教由於王侯貴族之發願造寺、造塔而隨之發達,於文化上,亦有士大夫以上之支持,然迄未主動與農民建立關係。但寺院以擁有廣大寺領與莊園,故耕作成為寺院經濟之來源,且因寺田、僧田之布施,而與農耕有密切關係。其後佛教教團急速擴張,國家又予以免除賦役與租稅等權利,故有私度僧與度牒買賣之事。自北魏至清朝以來,歷代皆頒發限製出家之法令,惟仍有以農民身份而擁有僧名之情形。在唐代,且有百姓僧、地主僧之名稱,遂發生佛教與農民在經濟關係上聯結之現象。
出家前住入寺院之年輕人(稱為童行)大多數從事於農耕與雜事;出家僧則在修行之間亦從事農耕工作。農民大多成為貴族與地主或寺領之耕作者,故通常農民僅祇參與佛教行事而已。隋代之三階教與近世之白雲宗、白蓮宗均有宗教結社運動,於當時當權者之立場而言,皆稱為教匪,係宗教性之匪賊或反叛軍,而農民為其主要之參與者。北魏之四次宗教結社運動、唐宋之「彌勒匪」、近世之「白蓮教匪」(紅巾軍)等,皆為農民從事對當權者之反抗運動。
在日本,奈良、平安時代之佛教,係以貴族、國家為中心之佛教,其中不乏如行基、空也等,於民間宣說佛教者,然缺少組織性之活動。至鎌倉時代,農民間之佛教信仰已廣泛流傳。其後,道元之曹洞宗興起,而與被稱為臨濟將軍之貴族臨濟禪相抗衡,主張「只管打坐」(專心坐禪)以進入了悟之境,自此遂有百姓曹洞宗風在民間產生之情形。此外,又由於親鸞流放東國之機緣,使宗教尚未開發之東國,於其農民之間,皆能普遍唱念佛名,故念佛之信仰得以推廣。
江戶幕府時,對佛教采強制之檀家制度、本末制度,且為禁製天主教之入傳而有請判押印以登記所屬檀家之方法,使寺院代行對人民之監察事務,並給予國教之地位以為交換條件。故江戶時代之佛教寺院乃代替幕府行使壓迫農民之政策,並承擔其結果。且為實現該政策,而增設許多新寺院,致使原為農民著想之佛教,如淨土宗、真宗、日蓮宗、曹洞宗等,反而扮演農民的壓迫者之角色,而形成一極大之諷刺。 p5613
上篇:辟支佛 下篇: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