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Lavkāvatārasūtra。凡四卷。全稱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劉宋求那跋陀羅譯(443)。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楞伽,山名;阿跋多羅,入之義。意謂佛陀入此山所說之寶經,為法相宗所依六經之一。本經宣說世界萬有皆由心所造,吾人認識作用之對像不在外界而在內心。繫結合如來藏思想與唯識阿賴耶識思想,為代表印度後期大乘佛教思想之經典,其成立年代約於西元四百年前後。全經一再強調,迷的根源乃在於無始以來之習氣及未能了知諸法乃自心之顯現,故若能徹悟意識之本性,舍離能取、所取之對立,則可臻於無所分別之世界。
本經現存之梵本系尼泊爾所傳,日本學者南條文雄、河口慧海等人於一九二三年將之校正出版。漢譯本有三種,皆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一)即求那跋陀羅之譯本,又稱四卷楞伽經、宋譯楞伽經。(二)北魏之菩提流支譯(513)之入楞伽經,十卷。又稱十卷楞伽經、魏譯楞伽經。(三)唐代實叉難陀譯(700~704)之大乘入楞伽經,七卷。又稱七卷楞伽經、唐譯楞伽經。於三種漢譯本中,四卷楞伽經為菩提達磨所付囑慧可者,故古來特為禪宗所重。據續高僧傳法沖傳載,四卷楞伽之講述可分為二支,一為僧粲以下諸師,依南天竺一乘宗講述之;一為曇遷等諸師,依攝大乘論而講述之。然於南北朝時代,本經尚未有普遍之研究。至唐代,則隨禪宗之發展,本經亦隨之備受重視,於當時有所謂「楞伽師」、「楞伽宗」之出現。另自玄賾之「楞伽人法志」、淨覺之「楞伽師資記」等書之撰述,亦可窺見當年以本經作為傳持依據之風氣,直至神會等人提出以般若主義取代楞伽之主張,始漸產生重視金剛經之風潮。除漢譯本外,另有西藏譯本與日譯本。藏譯本有二種,第一種與梵文原典完全一致,第二種則為漢譯本之重譯本。
本經之註疏極多,較重要者有入楞伽經疏五卷(菩提流支)、楞伽經疏七卷(新羅元曉)、楞伽經疏六卷(隋代曇遷)、楞伽經註五卷(唐代智嚴)、入楞伽心玄義一卷(法藏)等,及西藏大藏經中之聖入楞伽經註(梵 āryalavkāvatāravrtti)。此外,淨影寺慧遠之大乘義章則為本經之重要研究論著。
本經採用甚多佛教諸學派之學說,並從諸派之學說來敘述宗教上之體驗。其與佛教思想有關連且較為重要者為:(一)結合如來藏與阿賴耶識思想,而為後世大乘起信論思想之先驅。(二)將禪分為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如來禪等四種。此為禪宗史上頗值得注意之資料。(三)對後期之唯識學說,尤以護法之唯識,影響甚大。[歷代三寶紀卷九、大唐西域記卷十一、開元釋教錄卷四、卷五、卷六、卷九] p5491
上篇:楞伽師資記 下篇:楞伽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