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無實體之意。或作虛、權、方便之意。乃真、實之對稱。並無實體而僅有其名者,稱為假名有;不直接就實體而假運想念,稱為假想觀;世俗所認空之真理,稱為假諦;內心與外相不符,稱為虛假行;權假方便之法門,稱為假門;進入凡夫迷妄之世界,稱為入假;出於凡夫迷妄之世界,稱為出假。對假之現象界諸法,復有二假、三假、四假等之別。

(一)二假:即窺基之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延壽之宗鏡錄卷六十七中所說之無體隨情假與有體施設假二種。(1)無體隨情假,即因凡夫之迷情而將本無實體之存在,錯認為有實體之執著。(2)有體施設假,即一切現象之諸法,皆由因緣所生而假有,並無實體,此假有乃是聖者證悟諸法實相(真理)之後而假設之名詞。此外,宋代四明知禮之金光明玄義拾遺記卷五舉出生死假(妄假)、建立假(施設假)二假,與前之二假意義略同。

(二)三假:(1)據大品般若經卷二「三假品」載,諸法雖無自性,但為破凡夫之妄執,故設有受假、法假、名假等三假,三假又稱為三波羅攝提(梵 prajñapti)、三攝提、三假施設。晉朝慧遠之大乘義章卷一根據大智度論卷四十一之解釋為基礎,再衍生三義,即:1.受假,由眾多因緣合成一物,該物由一切因緣所成,故無實體。2.法假,法由因緣而生,即空而無自性、無實體者。3.名假,萬物皆無自性而為「空」,故僅有假名而無實體。智顗之仁王般若經疏卷二解釋仁王經卷上序品之三空觀門為「三假」,即法假為色陰,受假為受、想、行、識之四陰,名假是受假與法假二名為假。(2)成實論假名相品所列舉三假:1.因成假,一切有為法由因緣成立,故為假。2.相續假,一切有為法,前念與後念相續不斷而存在,此相續並無實體,剎那生滅,故稱假。3.相待假,一切諸法各有對待,如大小、長短之相對,並無一定標準,故稱為假。如此三假皆空幻如夢,故稱為「三假虛浮」。智顗之摩訶止觀卷五下以為此是藏、通二教之說法。(3)成唯識論卷八載,依他起性之法有假與實之分。假則有聚集假、相續假、分位假等三假,大致與成實論之三假同義。分位假如不相應行法,視其作用程度之異,而錯覺有另一物之存在,故稱為「假」。(4)十八空論列舉分別假、依他假、真實假等三假,此乃根據「三無性」而設之說。

(三)四假:(1)普光之俱舍論記(光記)卷二十九等引成實論所舉之「因生假、緣成假、相續假與相待假」,此四假實與三假同義,其分別乃將因成假分為因生假與緣成假。又因生假相當於三假中之法假,緣成假相當於三假中之受假。(2)吉藏之三論玄義、大乘玄論卷五等根據大智度論卷一「四悉檀」之說,並繼承南朝梁代僧法朗之主張而立「因緣假、隨緣假、對緣假、就緣假」四假之說。此中所說之「假」,有說明法門施設之意,亦即指法門隨應機緣而有種種不同。四假可分別配當於第一義、為人、對治、世界四種悉檀。 p4376

上篇:唵字觀 下篇:假名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四眼

(一)眼,即照燭之意。四眼,指菩薩所修得之肉眼、天眼...

舊住

(雜語)又作久住。舊時住者之意。法華經神力品所謂:...

三種圓滿安樂

據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一載,修菩薩行者能成就三種圓滿安...

戒相

行事鈔·標宗顯德篇:「戒相者。威儀行成,隨所施造,...

退法阿羅漢

退法阿羅漢者,謂鈍根性,若游散若不游散,若思惟若不...

摩爾伐多派

(Malwatta-nikāya)錫蘭佛教暹羅派主要教派之一。又...

智增悲增

【智增悲增】 又作智增上、悲增上;或稱智增上菩薩、悲...

涅槃資糧略有三障

【涅槃資糧略有三障】 p0932   瑜伽八十八卷十一頁雲...

加沙

(雜語)Kaṣāya,又作迦沙。袈裟。色名。譯曰不正色...

外金剛二十天

又作外金剛部二十天、二十天。密教金剛界曼荼羅九會中...

智印

梵語 Jāna-mudrā。又作慧印。為諸佛菩薩所結印契之總...

五種三昧耶

三昧耶者,要誓之義,即「戒」義、不可違越之義。指入...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

夢參老和尚:占察善惡業報經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5講 第6講 第7講 第8講 第...

腦海總是浮現很多的惡念,應減輕往昔的業障

問: 為什麼腦海里總是浮現很多的惡念,有時候對佛也...

見到了文殊菩薩,卻當面錯過

在《雜譬喻經》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 以前有位大居...

宋代高僧圓照宗本禪師

好,各位有緣,阿彌陀佛。話說北宋的時候,杭州太守想...

無目之人

有個和尚問投子大同禪師:一個沒有眼睛的人,他的腳應...

文殊菩薩為什麼要高舉寶劍

我們看到文殊菩薩的塑像,他右手拿著寶劍,很多佛像也...

愛惜每一分的光陰

【原文】 古謂大禹聖人,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

神通固然神奇,但智慧卻是涵蓋一切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為了考驗弟子們,對弟子們說:我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