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語 gobi,意為難生草木之沙漠。又稱戈壁灘、戈壁沙漠。東至大興安嶺,西接帕米爾高原,可分為哈密以東之戈壁沙漠本部與哈密以西之塔克拉馬幹(Takla Makan)沙漠兩部分,縱約二百餘公里,寬約千餘公里。此地遍布積沙,且多鹽分,春夏之交,常起狂風,致令沙阜一夕數遷,故又稱為流沙。其土性乾燥,禽獸不繁,杳無人跡,是為不毛之地,法顯之佛國記曾描述自敦煌至羅布泊湖畔之鄯善國(樓蘭)間之行程(大五一·八五七上):「沙河中,多有惡鬼熱風,遇則皆死,無一全者。上無飛鳥,下無走獸。(中略)唯以死人枯骨為標幟耳。」然亦有低濕之區,水草萌生,宜於畜牧,或湖澤滿布,有魚鹽之利,西域諸國即依此維生。概言之,新疆沙漠較蒙古沙漠尤為荒涼。
敦煌以西之東土耳其斯坦古國,即橫臥於塔克拉馬幹沙漠,西接帕米爾高原,南臨崑崙山,北鄰天山,為自印度、西域諸國至我國的傳法、傳經必經之地。東行而入我國之譯經家,如安息之安世高、曇無讖、月支之支婁迦讖、龜茲之佛圖澄等;或我國西行求法之高僧大德,如魏之朱子行、東晉之法顯、北魏之惠生、宋雲、唐之玄奘等,莫不緣此沙漠之北道、南道。北道系經塔里木盆地北側,沿天山山脈蜿蜒而行之路線,即抵疏勒後復經龜玆、焉耆、高昌諸國而東進;南道沿塔里木盆地南側,由疏勒經莎車、于闐而東進。另如法顯則穿越塔里木盆地中央之塔克拉馬幹,至南道之于闐再西行,後世稱為中道。南北二道均橫越帕米爾高原,而於羅布泊湖畔之樓蘭會合,即可經由敦煌、酒泉、張掖、武威而直抵長安、洛陽,使間接傳至我國之佛教,得以經此而有直接之交流。[中國佛教發展史第一篇第一章(中村元)](參閱「西域佛教」2581、「佛教入傳路線」2669) p1411
上篇:心觀 下篇:手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