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三學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一)梵語 tisrah ?iksāh,巴利語 tisso sikkhā。乃學佛者所必修之戒、定、慧三學。又作三勝學,全稱戒定慧三學。(一)增戒學(梵 adhi?īla),又作戒學、增上戒學。戒可修善,並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惡業。(二)增心學(梵 adhicitta),又作定學、增意學、增上意學、增上心學。定可攝散澄神、摒除雜念,見性悟道。(三)增慧學(梵 adhiprajñā),又作慧學、增上慧學。慧能顯發本性,斷除煩惱,見諸佛實相。此三者為佛教實踐綱領,即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故菩薩地持經卷十以六度配三學,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等四波羅蜜為戒學,禪波羅蜜為定學,般若波羅蜜為慧學。蓋三學實為佛道之至要,一切法門盡攝於此,故當精勤修學。三學若加上解脫與解脫知見,則成所謂「五分法身」。[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七、本事經卷六、四分律卷五十八、摩訶僧祇律卷二、大乘義章卷十](參閱「戒定慧」2908)

(二)就學習之滿、未滿而分有學、無學、非學非無學等三種之人。據大智度論卷十八、俱舍論卷二十四之解釋:(一)有學(梵 ?aiksa),指四向三果。「有學智」則指苦法智忍之慧,乃至向阿羅漢第九無礙道中之金剛三昧慧。「有學法」指無漏有為的有學之五蘊。(二)無學(梵 a?aiksa),指阿羅漢果。「無學智」則指阿羅漢第九解脫智。「無學法」指無漏有為的無學之五蘊。(三)非學非無學(梵 naiva?aiksa-nā?aiksa),指異生(即凡夫)。「非學非無學智」則指幹慧地之不淨、安那般那、欲界系之四念處、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等。「非學非無學法」指有漏之五蘊及無為法。[雜阿含經卷二十八、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經、大智度論卷二十二、俱舍論卷四、俱舍論光記卷四](參閱「四向四果」1683、「異生」5151) p683

上篇:三壇大戒 下篇:三縛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瑜伽師地論釋

【瑜伽師地論釋】 最勝子等造,玄奘譯。又稱《瑜伽論釋...

菩提資糧論

(書名)六卷,龍樹菩薩造,自在比丘釋,隋達摩笈多譯...

化儀頓

(術語)頓教二種之一。禪源諸詮三曰:佛初成道,為宿...

二種於斷所證

【二種於斷所證】 p0033   瑜伽六十八卷五頁云:復次...

龍門伊闕造像

(雜名)龍門伊闕造像,約一萬二千尊,高者過八丈。就...

鹽心

西藏語 lan-tshvahisems。六十心之一。指反覆推求臆度...

二門能正入修

【二門能正入修】 p0038   俱舍論二十二卷十三頁云:...

毗伽摩

(藥名)雪山中良藥名。見慧琳音義十三。梵Vigama。...

叢林

指僧眾聚居之寺院,尤指禪宗寺院。昔時印度多於都城郊...

比丘食法

亦名:淨衣踞坐而食、踞坐離過 子題:踞坐、食須踞坐、...

三身

三身者:   一、自性身 謂諸如來真淨法界,受用變化...

愛染王

(明王)明王名(Rāga),明王外相現忿怒暴惡之形,其...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品第...

三十六計教出好兒女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家長、老師常...

學道之人,慮宜遠,思宜近

慮宜遠,思宜近。我們在做計劃的時候,要有一個遠大的...

失念者,於諸所緣,不能明記為性

隨煩惱二十:言失念者,於諸所緣,不能明記為性。能障...

去去莫愁途路遠,不勞彈指見空王

省庵大師悲心切切,勸勉我們去去莫愁途路遠。去去,就...

沒有任何敵人

有個心理學家以寬恕你的敵人為題作了一次精彩的演講。...

每日積陰德的方法

怎樣積陰德?人生要得幸福善報,就一定要積德行善;善...

印光大師普勸念觀世音菩薩的開示

觀世音菩薩,在無量劫前,久已成佛,名號正法明佛。但...

戒淫九想觀

本節的九想觀,如能修持觀想成熟,可體悟人死後無比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