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圓測(613—696)

【中國佛教】  大字體  護眼色

  圓測,名文雅,是玄奘的著名弟子之一。他原是新羅國王孫,三歲出家,唐初來中國,十五歲受學於法常(567—645)和僧辯(568—642)。受戒後,住長安玄法寺。鑽研《毗曇》、《成實》、《俱舍》、《婆沙》等論,及其註疏。在玄奘回長安以前,圓測所學的內容已很豐富,並負盛名。公元645年玄奘回到長安,他就開始從玄奘受學。顯慶三年玄奘徒居新建的西明寺,同時敕選名僧五十人同住,圓測也在其中。他在玄奘門下與慈恩寺的窺基併駕齊驅。玄奘去世 (664)以後,他就在西明寺繼承玄奘弘傳唯識教義(因此,後世唯識著作中稱他為「西明」)。他的《解深密經疏》大約就在此時寫成。他性好山水,約668 年,曾往居終南山雲際寺,又在離寺三十餘里的地方,淨修了八年。在地婆訶羅來到長安稍前,他回西明寺講《成唯識論》。

  地婆訶羅於儀鳳初至垂拱末(675—687)於兩京東西太原寺及西京弘福寺譯《大乘顯識經》等十八部經論,敕召名僧十人襄助,圓測與薄塵、嘉尚、靈辯等同充證義。證聖元年(695)實叉難陀在洛陽大內大遍空寺重譯《華嚴經》,圓測應召前往協助講譯。經還未譯完,即於萬歲通天元年(696)七月二十二日,在洛陽佛授記寺去世。後在龍門香山寺北谷荼毗、起塔。他的弟子西明寺主慈善和大薦福寺勝莊等,分了一部分遺骨,葬在終南山豐德寺東嶺上他曾經遊歷過的地方。宋政和五年(1115)同州龍興寺仁王院廣越又從豐德寺分了一部分遺骨,葬在興教寺玄奘法師塔左,與窺基塔相對,貢士宋復為作《塔銘》(見宋復撰《大周西明寺故大德圓測法師舍利塔銘序》)。

  圓測著述現存的有三種:

  一、《解深密經疏》四十卷,第三十五卷以後曾經佚失,但在藏文《丹珠爾》中保存有完整的譯本,近年來中國佛教協會觀空法師又從藏文譯成漢文補齊。本書為圓測僅存的主要著作。書中引及《大般若經》,可能是在玄奘去世後寫成的。本書又引玄奘譯的《瑜伽》、《唯識》、《雜集》、《俱舍》、《婆沙》諸論很多,引真諦譯的《決定藏論》、《三無性論》、《攝大乘論釋》、《般若疏》、《金光明記》、《解節經記》等也很多。特別是《解節經記》,幾乎隨時引到。本書卷一,引真諦翻譯目錄說,陳天嘉二年(561)於建造寺譯《解節經》一卷、《義疏》四卷。《續高僧傳》卷一《法泰傳》說,法泰與僧宗、惠鎧等。於廣州制旨寺從真諦筆受文義,前後出經論五十餘部,並述《義記》等。因此本書所引真諦《記》,可能是真諦的《義疏》,或法泰的《義記》。真諦的註解久已失傳,要了解他的學說,本書實為極重要的資料。

  二、《仁王經疏》三卷。本書在說明所詮宗旨中,敘述了真諦、玄奘安立無相法輪的不同。

  三、《般若心經疏》一卷。另外,佚失的著作有《金剛般若經疏》、《阿彌陀經疏》、《成唯識論疏》等十一種。


  圓測關於唯識和因明的著作都已佚失,與窺基一系見解不同之處,只有從惠沼、智周等的著作中見到一部分。特別是惠沼著的《成唯識論了義燈》,主要是駁圓測和他的弟子道證的說法。此外,惠沼在《因明入正理論義斷》中,也有駁破圓測和道證的地方。從這些書中可以見到慈恩和西明的種種不同見解。

  圓測早年的學說,是淵源於真諦的。他最初從學的法常和僧辯,都出於攝論師道岳(568—636)之門。道岳的師父道尼,曾親同智敫等聽過真諦弟子智愷的講說,並譔集所傳真諦的註疏。智愷死後,在真諦面前立誓弘傳《攝大乘論》和《俱舍論》的十二人中,即以道尼為首。道尼於開皇十年(590)到長安,道岳親從受學,後來又從廣州顯明寺求得智愷親筆記錄真諦口傳的《俱舍論疏》和《十八部論記》,鑽研很久,成了攝論師中一大家。另外僧辯又受學於攝論師智凝(?—610?),獲得真諦另一弟子法泰通過靖崇(537—614)傳受於智凝的學說。因此,圓測從十五歲(627)起即跟著法常、僧辯受學,直到玄奘回到長安之前,將近二十年的時間都寢饋於真諦學說之中。真諦到中國後,受到梁陳之際政局動盪、兵禍相連的影響,沒有得到充分弘傳所學的機會,這是他和他的弟子們非常悲憤的事,因而他們立誓要奮鬥到底。這樣的精神,似乎也成功了,圓測在他的著作中就隨處顯示了努力保存真諦學說的傾向。

  圓測的著作中,對真諦和玄奘都稱為三藏,似於二人等量齊觀,這與窺基、普光等專尊玄奘為親教師顯然有別。他又把窺基等人認為唯識正宗的護法學說,從彌勒學說中分別出來,而稱為彌勒宗和護法宗,表示兩說不同。而對護法的主張不一定承認。在《解深密經疏》中,圓測引用真諦的解釋遠遠超過玄奘之說,其引玄奘說來駁正真諦的,也只偶一見之而已。他又常將真諦、玄奘以及他們二人以外的各家異說平列敘述,而不加可否。其有意保存真諦的學說,是很顯然的。又在《解深密經疏》中他引用梁譯(即真諦譯)《攝論》很多,所以一般人也認為圓測為《攝論》學者。

  西明與慈恩的分歧,在圓測生前不很顯著。現存的圓測著作中並沒有駁難窺基的痕跡。盡管《宋高僧傳》卷四《窺基傳》中,說到玄奘給窺基講《成唯識論》,被圓測隱形聽講,而回到西明寺鳴椎集僧先講此論,以致窺基甚為不快。似乎測、基二人早就有了門戶之見。但實際上這些記載是不近情理的。這很可能是窺基的弟子們,為了要表示窺基獨得玄奘的真傳,故意附會出來。而他們對圓測的門戶之見很深,是不待多說的。現在推究他們分歧的原因,大概是在於圓測沒有絕對接受三乘五性教義的一點。圓測本來並重真諦之說,又以為真諦見解接近清辯,與護法針鋒相對,這樣圓測不能絕對採取護法主張的五性之說,很為自然。也即因此深為窺基弟子們所不滿。窺基本以圓測為後進,又死於圓測之前十四年,故未及對圓測的著作有所品評。但其弟子惠沼,卻完全把圓測的著作做了批判的對像。象所著《成唯識論了義燈》即主要搜尋圓測著作中的間隙而給他示過。他的批評還有時流露了很重的成見。如《了義燈》卷一中,取窺基說駁了圓測,甚至說:「親承三藏執筆綴文糅《唯識》人(指窺基)傳定不謬。餘(包含圓測在內)非執筆,縱時諮問,多意定之。所有判文,論大綱紀非可為定」。這是惠沼筆下以窺基有糅《成唯識論》的成就自豪,便認為窺基所說都可為標準,而圓測的一切都該抹殺,這是不公正的。在《了義燈》中,對於圓測著作的批判,近於吹毛求疵,非常苛細。也正因此,可以說慈恩、西明所有不同的意見,已大體概括在《了義燈》一書之中了。

  圓測的弟子道證,新羅國人,嗣聖九年(692)歸國,著有《成唯識論要集》十四卷、《般若理趣分疏》一卷、《大般若經笈目》二卷、《辯中邊論疏》三卷、《因明正理門論疏》二卷、《因明入正理論疏》二卷、《聖教略述章》一卷,均佚失。

  道證的弟子太賢,自號青丘沙門,也是新羅國人。他的著述現存有《起信論內義略探記》一卷、《成唯識論學記》八卷、《菩薩戒本宗要》一卷、《梵網經古跡記》二卷。其餘佚失的著作還有三十餘種。太賢著作主要屬於瑜伽學方面,因此稱為「海東瑜伽之祖」。

  (隆 蓮)

上篇:善導(613—681) 下篇:阿地瞿多(約七世紀)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中國佛教

比丘教誡說法

亦名:教誡說法 子題:十二緣行 行事鈔·導俗化方篇:...

迴向

(術語)或作迴向。回者回轉也,向者趣向也,回轉自己...

那伽

(異類)Nāga,譯言龍,象,無罪,不來。稱佛或阿羅漢...

寶金

(1308~1372)元代臨濟宗僧。乾州(陝西)永壽人,俗...

正澄

(1274~1339)元代臨濟宗僧。福州連江人,俗姓劉。字...

無沒識

(術語)阿賴耶識之別名。唯識了義燈四本曰:無相論雲...

事理二懺

(名數)以上三懺中取作法與取相為事懺,無生為理懺。...

愛結

【愛結】 p1200 雜集論六卷十六頁云:愛結者:謂三界貪...

(一)指僧衣。法衣之一種。又稱衲袈裟、弊衲衣、壞衲。...

阿毗曇

【阿毗曇】   或云阿毗達磨,此雲無比法,謂無漏法慧...

二種畢竟

指莊嚴畢竟、究竟畢竟。據大涅槃經卷二十七載,即:(一...

東山法門

指禪宗五祖的法門,因五祖弘忍禪師住在蘄州黃梅縣之黃...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福報是從眾生身上得來的

有的人會說。我很窮,根本沒東西布施,你就布施微笑吧...

什麼樣的人才擁有好的命運

《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

每天拜佛的重要性

我們每天修行,必須要有一段時間來禮佛。禮佛一方面降...

這四種念佛功夫,都是同步跟進的

說到持名念佛,由於每個人的根性或者與這個法的緣分有...

每天一定要定功課

我們做功課通常都是散持。 我問老菩薩:一天念多少?...

十不求法門

一切眾生與佛本來是平等無二,實說是一體的。這正是釋...

為治病可以食用藥酒嗎

問: 五戒中有不飲酒戒。為治病可以食用藥酒嗎?用糯...

《臨終三大要》白話譯

人生最悲慘的事情就是死亡,可是全世界沒有一個人能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