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神滅與神不滅之爭

【中國大百科全書】  大字體  護眼色

  Shengmeiyushengbumeizhizheng

  中國佛教史事。人的形體死亡之後,精神消失還是繼續存在,即「神滅」還是「神不滅」,本是先秦以來討論關於形體與精神關係問題的一個主要論題。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它與佛教的三世輪迴、因果報應以及法身、佛性等義有一定的關聯。范曄《後漢書·西域傳論》謂佛教「精靈起滅,因報相尋」的說法,「通人多惑」,僧 的《弘明集》也說,世人「疑人死神滅,無有三世」。為此,信佛者與排佛者(包括一般無神論者)對此曾進行了長期的爭論。

  東漢末年出現的《牟子理惑論》就已有這方面的記載。當時有人對投生轉世表示懷疑,說:「佛道言人死,當復更生。僕不信此言之審也。」牟子的回答是:「魂神固不滅矣,但身自朽爛耳。身譬如五穀之根葉,魂神如五穀之種實,根葉生必當死,種實豈有終亡?」

  東晉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形盡神不滅》中,專論形體與精神間的關係。他針對「神之處形,猶火之在木,其生必存,其毀必滅。形離則神散而罔寄,木朽則火寂而靡托」的論旨進行答辯。認為精神是「精極而為靈者」,即使是有「上智」的人,也不能定其體狀,窮其幽致。它本身不是物,故「物化而不滅」,「情有會物之道,神有冥移之功」。所謂「冥移」,實質上就是指精神能從「前形」轉移到「後形」,從今世的有情個體轉移到下世的有情個體上去。

上篇:沙門不敬王之爭 下篇:阿底峽(Atisa 982~1054)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中國大百科全書

一切遍處道智力

梵語 sarvatragāminīpratipajjānabala。乃如來十力...

五色幡

(物名)止觀輔行曰:五色幡者總舉五色,繡畫間色亦應...

法界觀

法界觀是賢首宗的觀行法門。賢首宗標立法界緣起論,而...

往世書

梵名 Purāna。又作富蘭那聖典、古事記。系古代印度神...

集真是集

【集真是集】 p1180 法蘊足論一卷二十頁云:云何名為以...

十種不淨

愚癡有十種的不淨:   一、身不淨,不慣上品清淨之佛...

六力

(名數)一小兒以啼泣為力。二女人以瞋為力。三國王以...

跋伽娑仙

跋伽婆,梵名 Bhārgava,巴利名 Bhaggava。又稱婆伽婆...

尉遲乙僧

七世紀唐代畫家。于闐人(一說吐火羅人)。尉遲為姓,...

五智寶冠

(物名)又曰五佛寶冠。冠於金剛界大日如來之頭上者,...

大日經

梵名 Mahā-vairocanābhisajbodhi-vikurvitādhisthā...

三種無自性性因緣

【三種無自性性因緣】 p0214 瑜伽七十六卷九頁云:復次...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為何居士互稱師兄,而不稱師姐

男女平等,意指佛性上的平等,人人均有佛性。然而,我...

出入息的修法和注意事項

佛門中關於修止的方法有很多,而觀呼吸就是其中的一種...

不用擔心來生

有一次,佛陀回故鄉迦毘羅衛城游化,住在城南的尼拘律...

寧生邊地疑城,不去六欲天宮

唐代的道昂法師、慧光法師、壽洪法師,他們確實在修道...

身體查不出病因,能否如願往生

問: 我生病十多年,發病時情緒不受控制,醫院查不出...

為何在佛的世界裡沒有女眾

問: 為何在佛的世界裡沒有女眾?就是說沒有男女相....

圓瑛法師為什麼能從禪堂裡穿門而出

佛法是不二法門。怎麼叫不二呀?《心經》大家都會背誦...

在昏沉妄想裡做活計

初發心用功,怕妄想;工夫用久,怕昏沉。這是什麼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