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持咒先要正心誠意

宣化上人  2011/12/20  大字體  護眼色

誦持默念少意言 示教利喜化大千

所作諸法悉究竟 不增不減到涅槃

學咒要先正心誠意,若心不正學什麼咒都是邪的,心正了學咒才有感應。心正了還不行,還要誠意。誠意即念茲在茲,絲毫都不馬虎,不可敷衍了事或苟且塞責,這樣才有感應。若你不是正心誠意,而存邪知邪見,想去害人,就是魔法,是魔王所行的法,魔是害人不利人。真正想修法的人在任何情形下亦不會害人,要存利益眾生的心,不要有學咒為了降伏魔鬼的思想,或者和其他人起對待心。在佛教裡沒有敵人,不向任何人報復,就是任何人對自己有害處,也要忍耐,修忍辱波羅蜜,不生報復之心。這就是佛教高超之處,佛教的優點。其他的宗教都沒有這種精神,雖然基督教說愛敵,但也只不過口頭上說說而已,他真能愛敵嗎?他認為佛教是他的敵人,他愛佛教嗎?絕不。他開口就是‘魔鬼’,閉口也是‘魔鬼’。

佛教最重要的教旨,就是:你是魔鬼,我也絕不傷害你,也要攝受你而不生一種對待法,這就是佛教最特別的教義,對任何眾生都存慈悲心,不去傷害他們。楞嚴咒是驚天地,泣鬼神,最有效的靈文,所以我們學會楞嚴咒便要時時刻刻存慈悲心,舉心動念都不要去傷害人。旁人就是對自己怎樣不好,也不怪他,也不去傷害他。量要有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大,把所有森羅萬象都包括在裡面,這才是佛教徒的本份。我們切記,莫作犯上作亂的行為,有這種行為是很危險的。印兔那譯誦持,又譯默念,又譯少意言,就是不要講那麼多話,打那麼多妄想,專一則靈,分歧則蔽。何謂專一?就是不生害人之心,若存害人的心,將來是很危險的。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害人反害己。殺人之父,人必殺其父;殺人之兄,人必殺其兄,這是因果。

我們佛教徒要避免惡因,以免將來受惡的果報。所以說‘誦持默念少意言’。‘示教利喜化大千’,這句又翻示教、利喜,指示眾生佛教,令他們得到利益歡喜。由此看來,我們要在能利益人時就趕緊利益人,所謂‘栽培心上地,長養性中天’,能常利益其他人,久而久之便有德行了。不是盡叫人利益自己,自己不利益人,養成一種倚賴性,這是最沒出息,盡想找便宜。看世上專找便宜的人結果都失敗了,你若不信,細細研究,無論那一個失敗者都是貪而無厭,各處找便宜,結果一敗塗地。你能利益人,令人歡喜,無論到什麼地方,四方都來歸附你。孔子說:‘言必忠信,行必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說出的話一定要誠實有信用,不能瞪著眼睛盡打妄語,好像是說真話,其實盡欺騙人,行為一定要很誠實,很篤厚,低聲下氣,一切恭謹。凡事總要存謙恭和藹之心,不要有貢高我慢的思想,覺得人人都不如我,我是天老爺。這是不可以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地藏經》教我們迴向的方法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

不理睬妄念,是對付妄念最好的方法

稍有點修行體驗的:妄念來了,很害怕,我一定要把這個...

轉識成智的次第與方法

識是心識,智是智慧。凡夫的心識是有分別的,佛的智慧...

五種可隨時隨地修行的方法

下面是我想得到的幾種隨時隨地可行的辦法。每個人因為...

念佛要有韻調

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執持就是把東西給抓住,這個地方...

傳喜法師:念佛有哪些方法,如何念才有功德

問: 念佛有哪些方法?持名念佛怎樣才有功德? 傳喜法...

孝順父母的方法與果報

若能在家孝父母,此即名為勝福田,現世流佈大名稱,未...

貪的對治方法

這講到對治的方法,有四段。先看第一段,身舍貪吝。 若...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宣化上人:當斷世間五種辛菜

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應該首先除其助因,這個助因是什麼...

靜坐的功德

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人若能靜坐,就算很...

玉女獻佛佛不納,天魔證果須陀洹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

宣化上人:懺悔就是改過自新

佛之「法力」極大,而眾生的「業力」卻與之相等,所以...

如何理解地藏王菩薩的「碎地獄」

問: 《地藏經》云:臨墮趣中。或至門首。是諸眾生。...

人體24小時的生物鐘

引導語: 人體生物鐘,什麼時候適合做什麼,6點血壓回...

無所障礙,是從我們眾生這邊來說的

當知無障礙,約人民言,由眾生與佛緣深,故佛光到處,...

峨眉山萬年寺北宋普賢銅像

峨眉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傳為普賢菩薩應化的...

如何把唯識學跟念佛法門結合

我們怎麼把唯識學跟念佛法門結合? 其實唯識學跟淨土宗...

人與人之間要有一份和敬

天地宇宙之間,所有生命群居之處,必定要求得一個和字...

五戒的精神與實質

一、五戒的精神與實質 從培養慈悲心的觀點出發,佛陀希...

這些詞語竟然都源於佛經,你都知道哪些

趙朴初先生說:我們日常流行的許多用語,如世界,如實...

燒一萬個元寶,就可以免除災難嗎

問: 有個自稱天人的人,說我孩子過去世是個獵人,將來...

念佛心散亂,該如何把握

問: 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念佛時完全放鬆,思想就散...

放棄工作在寺院長期做義工可以嗎

問: 弟子的獨子三十多歲,他不想成家,嚮往出家,停...

學佛虔誠為何多病

問: 學佛虔誠何以多病? 知義法師答: 所謂病,可分...

【佛教詞典】異生離欲

【異生離欲】 p1116 瑜伽五十一卷十七頁云:復次若諸異...

【佛教詞典】世間諸法苦樂一味

【世間諸法苦樂一味】 p0514 佛地經論五卷十四頁云:世...

【視頻】佛頂尊勝陀羅尼心咒

佛頂尊勝陀羅尼心咒

【視頻】捕蛙現報

捕蛙現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