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宣化上人:煩惱即菩提

宣化上人  2011/05/18  大字體  護眼色

佛見一切眾生有生老病死四大苦,所以才發心出家修行,研究解決這四大苦的問題。我們人不知不覺之中就出現煩惱。有時現之於色,有時藏之於心,有時候,無明一動,什麼也不知了。無明一作怪,就糊塗了。所以煩惱是障道的因緣,修道的絆腳石。話又說回來,不能沒有煩惱,為什麼?因為「煩惱即菩提」。若會用,煩惱就是菩提;若是不會用,菩提變成煩惱。譬如菩提是水,煩惱是冰,水就是冰,冰就是水,水冰同體,沒有什麼兩樣。寒時,水結成冰;熱時,冰化為水。換言之,有煩惱時,水結為冰;無煩惱時,冰化為水,這個道理很容易明白。再言之,有煩惱就有惱煩冰:無明;無煩惱就有菩提水:智慧。這一點,各位切記!切記!我們修道,不要修了八萬大劫,這個煩惱仍然存在,天天吃煩惱而活著,若不吃煩惱,就要餓死,這真是很可憐!

我們的疾病從什麼地方生出來?就是從貪瞋癡三毒所生。人若沒有三毒,什麼疾病也沒有了。佛法中的戒定慧,就是醫治貪瞋癡的特效藥,有藥到病除之神效,所謂「心清水現月,意定天無雲」,這種境界就是沒有煩惱。所謂「心止念絕真富貴,私慾斷盡真福田」。妄想的心也止了,攀緣的念也絕了,這就是真富貴。簡言之,不貪就是富貴。人為什麼要貪?因為不知足,覺得不夠,所以要貪。沒有私慾就是福田,如果斷盡就是真福田,各位要特別注意!心平百難散,意定萬事吉,這是至理名言,當作金科玉律,一生受用不盡。

什麼是煩惱?就是煩身惱心,不得自在,什麼是憂?就是憂愁苦惱,悶悶不樂。什麼是橫?就是飛災橫禍,發生不幸。這些事情把你纏住或迫害,好像用無明鎖把你鎖住,用煩惱繩把你繫住,又好像用塊大石頭把你壓住,壓得你喘不氣來,有窒息的感覺。佛想令一切眾生離開一切煩惱,得到安樂;離開一切壓迫,得到解脫,才教一切眾生,發大菩提心,修學佛的功德,佛的行門。故我們眾生應該聽受,應該相信,更應該依教奉行。

眾生的煩惱心有無量無邊,菩薩見我們眾生顛顛倒倒,以直為曲,以曲為直;將黑作白,將白作黑;以惡為善,以善為惡;無論如何的教化,他的習氣總是不改,障礙重重。若是說出他們的毛病,他很不高興,而設法保護自己的過錯,不肯改過遷善,甚至於發大無明,生出大煩惱。菩薩生起慈慧憐憫的心,耳提面命,三令五申,教眾生不要講是非,不要生煩惱;如果不發脾氣,不嫉妒障礙,便能出離苦海。人身一切是假的,不要把臭皮囊當作寶貝,處處保護它,怕它受苦。令它享福,可是它處處給你添麻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不能起顛倒,這是淨土宗的底限

大乘佛法的底限:你可以有煩惱,你可以有罪業,但是你...

菩提心是建立在責任感,而不是建立在情感

我們一般人要去做一件事情,只有一個理由就是我想要去...

煩惱來時提不起佛號該怎麼辦

問: 當煩惱習氣來臨的時候,我們的念佛心不強烈,甚...

出離心與大悲心,結合起來就是菩提心

以我善樂諸因果,他苦因果盡無餘,如風去來行取捨,由...

【推薦】訴苦與抱怨反而會徒增苦惱

我說過,我不是看破紅塵來出家的,也不是因為憤世嫉俗...

心總是被煩惱圍繞怎麼辦

問: 每天茶飯不思就是不開心,總是被煩惱圍繞怎麼辦...

解除煩惱的十條格言

1.工作是一陣子,家庭是一輩子;世間再大的成功也彌補...

如何判斷「所知障」和「煩惱障」

問: 佛家講,修行有所知障。我等即要靠已知、所知才...

若能專一其心,感應道交就不可思議

我們拜佛的時候,必須要恭恭敬敬,不可以東看看、西看...

若要人不死,先下死工夫

病後始知身是苦,死後方知錯用心 這是眾生的通病,在...

宣化上人:忉利天

「忉利天」是梵語,翻成中文就叫「三十三天」。這三十...

宣化上人:眾生的業緣

什麼叫眾生?眾生是攬眾因而成,逐境而生。眾因就是色...

寧守道貧賤而死,不為無道富貴而生

《六度集經》原文 昔者菩薩時為凡夫。博學佛經,深解罪...

佛講般若的十個原因

初教興者,依《大智度論》云:如須彌山王,非無因緣、...

臨終一念在淨土,則必定往生淨土

【原文】 淨土傳云: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二菩薩,乘大願...

真正的擁有

佛陀成道前是釋迦族王子,名悉達多。悉達多太子年滿八...

濟群法師:現在有病需要吃肉是否可以

問: 吃素已經六年,現在有病需要吃肉,是否可以? 濟...

釣魚的血淚忠告

我當內科住院醫師的時候。有一天,在醫院爬樓梯看見一...

有時需要以退為進

退一步風平浪靜,讓一步海闊天空。古人勸我們要精進,...

如法的出家方式及出家功德

提起佛教,不少人馬上會聯想到寺院裡、銀幕上圓領方袍...

瞋恨心是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煩惱

《華嚴經》說,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百萬障門開。...

再沒有比這更簡便易行的法門了

【何以令盡一口氣念?以眾生心散,又無暇專念,如此念...

【佛教詞典】寶樹觀

(術語)觀經所說十六觀中之第四,觀淨土寶樹之相也。...

【佛教詞典】法華懺法

為誦讀法華經,行懺悔罪障之修法。為天台宗重要之法儀...

【視頻】海濤法師唱頌《南無地藏菩薩》

海濤法師唱頌《南無地藏菩薩》

【視頻】宏海法師觀音菩薩聖誕開示:只要眾生有心,必獲菩薩感應

宏海法師觀音菩薩聖誕開示:只要眾生有心,必獲菩薩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