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星雲大師《從古德行誼說到今日吾人修持的態度》

星雲法師  2010/08/0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各位法師、各位大德、各位護法居士們:

今天是我們在這裡講演佛學的第三天,也就是這次佛學演講會的最後一天。第一天所講的是:「從現實的世界說到佛教理想的世界」,第二天講的是:「從入世的生活說到佛教出世的生活」。我們現在理想的世界已經有了,出世的生活也有了,所缺少的就是修持和實踐,所以今天為各位講的是:「從古德的行誼說到今日吾人修持的態度」。

古德的行誼是怎麼樣的情況呢?我現在先舉幾個大德的行誼,來做我們的榜樣。

一.從清高朴素看古德的行誼

提起了有修行的高僧大德,我們首先想起他們清高的人格,他們朴素的行誼。南北朝的僧稠大師,有一天,齊國的文宣帝特地來拜訪他,他卻坐著不肯到門外迎接,弟子們就對他說:「今天來的是皇帝,請師父屈駕到門外去迎接一下吧!」僧稠大師仍然坐著,連動都不動一下,齊文宣帝並不因此而責怪僧稠大師。

皇帝走了以後,僧稠大師說:「告訴你們,並不是我喜歡在皇帝面前擺架子,不去迎接他,因為過去在佛陀時代,有一位賓頭盧頗羅墮尊者,就因為到門外七步去迎接優填王,致使優填王失國七年,才又恢復王位。我身為人天師範,我不願出去迎接齊文宣帝而使他損了福德,我坐在這裡,祈求他國基鞏固,對他已經是太尊敬了!」

現在的泰國,不管你身份如何,只要出家披上袈裟,雖是國王將相,也要對你頂禮致敬;同樣的,假如地位尊貴如僧皇的出家人,只要脫去袈裟,也就跟平民一樣了。

從僧稠大師不迎接帝王的事蹟,及佛教國家信徒恭敬三寶的行為看來,我們在家學佛的居士,也就不必要求出家人對我們的禮敬了!

住在趙州的從諗禪師,有一天趙王來拜訪他,走到他的床前,他仍不起床,就睡在床上說:「我因為出家吃素,營養不好,而且年紀又老了,沒有氣力起來迎接你,非常抱歉。」趙王一聽,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對他更生起恭敬的心,回去以後,命令手下將軍備辦非常厚重的禮物,送去供養從諗禪師。

將軍到時,禪師立即走到門外去迎接他。將軍去了以後,門下弟子們覺得很奇怪,就請問師父說:「先前帝王拜訪時,師父不下床,現在一位將軍來了,師父卻反而到門口迎接他,跟他講話,這不是輕重顛倒嗎?」禪師回答說:「對上等的人來見我,我就睡在床上來迎接他,我要以本來面目對他;對中等人我就坐在客堂和他見面;對下等人我就走到門外去迎接他,因為我要用世俗人的禮貌去對他。」

隋朝的道悅禪師,因為朱粲造反,他洗劫寺廟以後,不知前面路途如何走法,要求道悅禪師帶路,道悅禪師坐著不動,朱粲怒斥說:「怎麼不走?」回答說:「我是比丘,不是帶路的人。」朱粲說:「你是比丘,好!」說著就把手上大刀按在禪師的脖子上,繼續說:「你要頭嗎?」道悅禪師說:「頭可以不要,但是腳跟是我的根本,我不能改變我的根本。」

像從諗禪師不迎帝王,道悅禪師不為叛賊引路,這不是說明僧寶僧格的高尚嗎?

明朝的憨山大師,十二歲出家,十九歲受戒,受戒以後,背上生了嚴重的瘡,醫生束手無策,只好求助於三寶,心中對著佛陀發願,要虔誦《華嚴經》十部,希望懺悔業障,願發了以後,不可思議,背上的瘡不藥而癒了。背痛好了以後,大概有一個月的時間,覺得很奇怪,每天的生活,好像夢遊一樣,對世間的種種榮辱毀譽,都不放在心上,甚至在街上,眼睛瞪得大大的,也看不到人,也看不到房子,這個時候,他的心,已經棲息於另外一個世界了。

憨山大師本是住在江南,氣候溫和,他感到在這樣的環境修行,不容易刻苦自勵,因此,他想到北方寒冷的氣候去磨煉自己。到了北方,天氣嚴寒,單薄的衣服難以支持,北方的人見到他心生不忍,就說:「這個和尚好可憐啊!只有這件單薄的衣服,窮得這樣子。」憨山大師聽了就說:「不可以把我看成那麼貧窮,我有三衣一缽,就足以抵過萬鐘的富貴。」

古德們視榮華富貴如過眼雲煙,因此,我們能對物質減少一分,我們的人格就能升高一分;我們對世間的情念減少一分,我們的道念就能增加一分。

二.從忍讓謙虛看古德的行誼

有一位白隱禪師,非常有德行,門徒也很多,距離他的寺院不遠,有一個開布店的人家,生一女兒,他們全家都是白隱禪師的信徒。可是這位女兒卻和一位行為不很正當的年輕人,發生了男女曖昧的關係,還沒有出嫁就要做媽媽,實在很沒有面子,做父親的就一再逼問女兒,到底是和誰造的孽?女兒深怕一講出來,他的男朋友會被父親打死,所以一直不講,但在經不起父親的逼問之下,她忽然念頭一動,爸爸是最相信白隱禪師的,因此就說:「爸爸!我肚子裡的小孩是跟白隱禪師有的。」爸爸一聽到女兒的話,整個人就像天崩地裂一般,萬料不到竟有這樣的事,雖然是最敬重的白隱禪師,也是怒氣沖沖的拿著木棒,找到白隱禪師,不由分說的痛打一頓,被打得莫名其妙的白隱禪師說:「什麼事啊?什麼事啊?」

「你這個壞傢伙,你和我女兒的事,你都還不知道嗎?」

「我和你的女兒什麼事啊?」

「哼!你還耍賴!」說著,對著白隱禪師又是一頓毒打。

白隱禪師也覺得不太對勁,但仔細一想對方的話,也就明白一些端倪了,他想,這個時候辯論也沒有用,而且又是關係著一個女孩子的名節,唉!算了,算了!

到了小孩呱呱落地以後,女兒的父親,就把小孩抱到寺院一摜,丟給白隱禪師說:「這就是你的孽種,交還給你!」白隱禪師趕快把小孩抱起來。

從此白隱禪師就做了這小孩的褓姆,天天帶著小孩化緣奶汁,到處遭受辱罵與恥笑:「這個壞和尚啊!」「這個不正經的和尚啊!」甚至被打,但是白隱禪師不論受到如何糟蹋,仍然希望把這小孩帶大。

在這以前,小姐的男朋友早已嚇得逃跑到他鄉外地去了,過了好幾年,回來找到了小姐,就問起過去的事兒現在怎麼樣了?小姐說:「你這個沒心肝的人,你走了,丟下了我,我沒有辦法,只好說這個小孩是跟白隱禪師有的。」

年輕人一聽馬上說:「你怎麼可以誣衊禪師呢?他也是我的師父。唉!我們真是罪過罪過!現在怎麼辦呢?」

小姐說:「我們只好趕快去向白隱禪師懺悔吧!」

經過女兒表明事實真相,小姐的父母親心裡感到無限的懊悔,立刻帶著全家大小,向白隱禪師陪罪懺悔,說明了小孩不是他的,而是女兒和另外那位青年的。

白隱禪師聽了以後,一點也沒有覺得委屈與生氣,只簡單的說:「噢!這小孩是你們的,那你們就抱回去吧!」

受侮辱、受委屈,一點也不辯論,這種忍辱,實在不容易,我們被人冤枉,受到委屈,沒有關係,時間會為我們洗清一切,任何人冤枉我、欺侮我,因果、佛菩薩不會冤枉我、欺侮我。

汐止彌勒內院,有一位肉身不壞的慈航菩薩。他在世時,有一次,親自為我說了一段他自己的故事,雖然事隔二十年,但我到現在一直記得很清楚。我們兩個人,吃過晚飯以後,在一棵樹下,他對我說:「你看,我這麼胖,肚子這麼大,人家都笑我像彌勒菩薩,但是我過去並不是這樣,身材很瘦,怎麼會胖起來的呢?

「有一年,我在福州參加傳戒的戒期,我當了執事,有一次上廁所去解手,匆忙之間,忘了帶衛生紙,但大陸叢林的廁所很大,一個接著一個,我就對邊上的一個人說:「喂!你有沒有紙?」邊上那個人揚手遞過紙來,我順手一接,發覺竟是這個傢伙用過了的,害我捉了一手的大便,這也沒有話講,誰叫我不帶紙呢?

「後來戒期完了,我分了八十塊銀洋,放在包袱裡,準備搬家,剛好拿衛生紙給我的那個傢伙在那裡,他也要幫我搬,等搬好了行李以後,發覺銀洋少了很多,無可懷疑的,一定是這個傢伙動了手腳。在那個時候,銀洋的價值是很大的,但是我心裡想,錢用完了,還可以再得到,一個人的名節一旦毀了,就等於一生都完了,為了這一點,算了!算了!也就不再追究了,並且反過來再拿剩下來的幾個銀洋給他。後來這個人有了很多錢,買這個,買那個,別人就懷疑他的錢到底是從哪裡來的?但我一直都沒有道出這個底細,從此以後,我就一直胖起來了。」

忍耐,是一種陰德,可以增加福報。所以,假如有人欺侮你、冤枉你,你不但不必傷心,而且要感到歡喜,因為他為你送來了福德。

翻譯經典的鳩摩羅什大師,他最初跟隨蒲達多出家,也就是他學習小乘佛法的師父,後來鳩摩羅什又學習大乘佛法,蒲達多知道了以後,反拜他為師,成為大乘小乘互為師父的美談。

從古代大德他們的行誼,以真理為師,從不計較名位,這種忍讓,這種謙虛,多麼值得我們倣傚!

三.從處世泰然看古德的行誼

民國,有一位圓瑛法師講經非常有名。過去講經不像現在有講檯、麥克風、寫黑板,是一種開大座的講法,講經開始,要有信徒代表迎請法師,講完經以後,維那師要說:「打引磬,送法師回寮!」等於國賓要離開時,放禮炮來送他一樣。有一次講經圓滿了,維那師有些緊張,原來是「打引磬,送法師回寮」,竟然呼成:「打法師,送引磬回寮!」圓瑛法師很了不起,他聽到了維那師這麼一喊,馬上回答說:「不用打,我自己回去!」一個大師他們處世泰然,不論好壞,總是一笑置之!

浮山法遠禪師到一個寺院裡去掛單。古代,凡是掛單,必須從苦行單做起,例如行堂、典座等。法遠禪師一進寺院,就請了典座(煮飯燒菜)的執事,平時寺裡飲食很差,好不容易有這麼一天,住持和尚不在寺中,法遠禪師就煮了一些面食給大家吃,這一吃就吃出麻煩來了。

住持和尚一回來,開口就問:「是誰將我常住上的油面給大家吃啊?」法遠禪師認了,住持和尚說:「你怎麼可以隨便擅作主張,你要負責賠償!」結算一下,法遠禪師的三衣一缽變賣了錢都不夠還,住持和尚趕他走,法遠不走,住持又提水潑他,也不走,法遠禪師對著住持和尚說:「我千里迢迢,不辭辛勞,為的就是參學訪道,怎麼一桶冷水就要將我潑走呢?」

但住持和尚又不肯給他房間,他只好盤坐在大門口的走廊上過夜,半個月後,住持和尚看見了又說:「走廊也是我的地方,付我的房租錢!」這一下可不得了,舊賬未還,新債又來。

雖然是不盡人情的一再折磨一位參學者,但是後來接掌這個寺院住持和尚的,就是這一位法遠禪師。現在的人,都經不起人情冷暖的考驗,也經不起折磨考驗,所以從古代大德的行誼看來,我們知道,他們對世間好壞都能處之泰然,也因此才能成為一代大師。

四.從忠孝勇敢看古德的行誼

宋朝有一位道楷禪師,他的德行節操也是難能可貴,有一次,皇帝要賞賜紫袈裟給他,並封號為定照禪師,道楷因視功名富貴如浮雲,所以不肯接受。皇上再派開封府尹李孝壽說明皇上獎賞的意思,他仍然不肯接受。皇帝生氣了,派人去捉拿,嚴重處罰,使者知道道楷是很忠誠的人,藉故問說:「禪師身體有病吧?」道楷說:「沒有。」使者又說:「只要說有病,就可以不受處罰了!」道楷說:「我怎麼可以說身體不好來欺騙皇上,而希望獲免受罰呢?不可以的。」

對一般人來說,有皇帝要頒發獎賞給他,那真是求之不得的事,而道楷禪師卻保持著修道高操的風範,蓮池大師曾讚歎道楷禪師說:「榮及而辭,人所難也;辭而致罰,受罰而不欺,不曰難中之難乎!」他的清高,以及無欺的勇敢精神,真是令人敬佩不已!

晉朝法遇法師,事奉道安大師為師,是位大根器的人,有四百多人跟隨他學習佛法,其中一位遊方僧喝酒,法遇知道以後,只加以處罰而沒有遷單開除,道安大師聽到這件事,認為犯了佛門嚴重的戒規,不嚴格執行戒法,如何領眾豎立法幢?所以立刻準備竹筒,內中裝一竹杖,派人送給法遇,法遇打開竹筒看見竹杖,知道是為了喝酒這件事,遠勞師父憂慮,心中慚愧萬分,馬上敲鐘集眾,供起香案,自己伏在地上,請維那師用竹杖鞭打,代替道安大師處罰自己訓眾不嚴的過錯。

這種事情,若是換了現代的年輕和尚,一定先打碎竹筒,折斷竹杖,然後就是:「哼!這個老傢伙,太愛管閑事了。」回想古代大德,他們那種尊師重道,孝敬師長,勇於認錯的態度,為我們所應學習的地方。

唐朝貞觀初年,朝廷下令,凡是不經政府許可而私下度人出家者,判死刑。有許多私自剃度的和尚,就逃到法沖法師處避難,引起糧食缺乏,法沖就親自到縣府去,告訴縣官,如果要判死刑,我可以頂替眾人的罪,但若是能佈施道糧,一定會得到很大的福報。官府受到他的勇敢與大義所感動,冒犯法網周濟糧食給他。

為了個人的利益,容易生起勇氣;為大眾的利益,犧牲自己的生命,這種勇氣就會有所計較了,古代大德常常為了大眾的利益,為了佛法的延續,表現勇敢的精神,甚至犧牲生命都在所不惜。

看了古德們的行誼,接著就要談談我們應有的修持態度。在座諸位至少有數千人之多,當然你們有很多是信佛很久的老信徒,也有才入佛門不久的學者,現在把我個人一些想法貢獻給各位參考:

一.在觀念上應有的修持態度

在我個人修行或教學的體驗中,我認為觀念的正確與否,對一切修行或事業,是非常重要的。

正確的觀念,好比八正道中的正見,如果觀念不正,則無論信仰也好,求法也好,甚至做人處事,都會因為觀念不正確,而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我認為學佛修持,有四種觀念必須先要具備:

(一)佛教重於寺廟

當今不少佛教信徒只知道護持師父,不知道護持教團,就是知道護持寺院教團,也不知道護持佛教。

出家僧眾知道為寺院辛勞,但不知道為佛教奉獻。只要他們住的寺院信徒多,一切順利就算了,此外佛教與他們好像沒有什麼關係,所以,到處的寺院都有辦法,就是佛教會沒有辦法。

目前佛教中的寺院,有的非但對佛教提不出貢獻,反而成為復興佛教的累贅者也不在少數。現在是寺院靠佛教而存在,佛教並不能因寺院而有所興隆。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先認識佛教比寺院重要。

(二)大眾重於自己

佛法是一個重視大眾的宗教,佛陀也常說大眾所在才是佛陀慧命所在之處。沒有大眾,就沒有佛國。經中告訴我們:「要學佛道,先結人緣。」這說明了佛教重視大眾的福利,不重視大眾,那一切就都不是佛法了。

大陸上的叢林選任住持時,第一個條件就是看他有沒有供養心,有供養心的人,他才會注意大眾的利益。遺憾的是今日佛教信徒,只知道供養自己的皈依師父,不知道護持僧團大眾;佛教僧眾只知道自己的擁有,不知道全佛教的前途。所以吾人今日學佛修持,應先具有的觀念是:大眾第一,自己第二!佛教第一,寺院第二!

(三)護法重於護人

今日佛教,護法的人少,護師的人多;護佛的人少,護神的人多;護教的人少,護人的人多;護道的人少,護情的人多。現在佛教到處都以人為中心,不以法為中心。佛法需要的,不易引起大家的注意;師父需要的,信徒們爭先恐後的護持。遺憾的是少數師父們不推動佛教的教育、佛教的文化、佛教的慈善事業等,師父需要的只是一個寺院的利益,甚至只要個人的利益。佛教的四依: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法不依人,尤以依法不依人,為當前佛教徒在觀念上首應建立的修持態度。

(四)退讓重於爭取

佛法告訴我們凡事要忍辱,名利之前要退讓三分,不幸的是我們今天沒有學到佛法的退讓,仍然一如世法的爭取,甚至為了爭權奪利,不惜公堂相見。

我過去擔任一個縣的佛教支會理事長,那個縣裡,二十所佛教寺院,一半以上有產權糾紛,究其原因固然由於僧眾不注重法制權益登記,本省地方人士好管寺廟財產也是最大原因。退讓不夠,爭取獲得的東西,容易發生糾紛。有一首偈語說:「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低了頭,就能看見水中天;退了步,就能把秧插滿田,這實在是耐人尋味的話。

二.在生活上應有的修持態度

我們不以物質生活為滿足,要進一步探究精神的生活;我們不想以世樂為樂,一心希望以佛法為樂。所以在生活上我提出四點我們應有的修持態度:

(一)精神重於物質

不用說,佛教對現實生活中的物質享受,多少是有一些排斥的。這也並不是說全部離開物質,完全不重視衣食住行。物質生活是離開不了的,但是完全生活在物質裡,就會被物質所囚,所以我們要擴大精神領域,我們才能超越物質的生活。

已經學佛的人,仍然天天計較衣食的好壞,行住的講究,以物質為重的生活,怎能體會精神的世界呢?後唐的全付禪師,力辭朝廷頒賜的袈裟,使臣奉命再往,他仍推辭說:「吾非飾讓也,恐後人效吾而逞欲也。」佛教中的大德,精神世界富有了,就不再介意外境物質的有無了。像希遷禪師以石頭為家,像大梅禪師以松子為食,像高峰禪師冬夏一衲,像大隨禪師八十行腳,這些大德,不管肉體上怎麼困苦,物質上怎麼貧乏,他們仍然堅持精神勝過一切,這就是學佛修持的受用。

學佛修持,不是不要物質,主要的是做到精神重於物質,因為這樣才能在生活裡做自己的主人!

(二)修行重於言說

中國自明清以來,佛教徒們都非常理解佛法,談玄說妙,差不多都能把佛法說得頭頭是道。遺憾的是大都沒有實證的功夫。一個對於宗教沒有實際體驗的人,其言行難免不會走樣。比方說,念佛,你曾有過一心不亂的境界;參禪,你曾有過心境合一的時際;禮拜,你感到莊嚴的人格昇華;誦經,你對佛法有大信心,生大尊敬。除了這些形式的修持外,你對橫逆境界有大忍耐,不生退心;你對芸芸眾生,慈悲喜捨,毫不慳吝;在五欲之前,能去除貪念;在氣恨之時,能去除嗔心。可惜多少會講佛法的人,就是不能實踐佛法。說到一丈,不如行到一尺,佛法不是像哲學一般的供我們談論,主要的是在生活上表現出佛法的行持,這個行持是在行住坐臥之中,不在言說之間。

(三)不變重於隨緣

在佛教裡常聽到兩句話:「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不變宗旨而能隨緣行道,隨緣生活而能不變所宗,這實在是很好的修行。但是,不變的人養成墨守成規,增加我執法執,反而成為佛法復興的障礙;隨緣的人有了這美好的隨緣藉口,甚至壞事做盡,他說這是隨緣。像隨緣俗化,隨緣墮落,不如還是堅持佛法的戒律,不變為好。

千餘年來,佛法太隨順世間,太肯隨緣了,到今日已成為社會化的佛法,可是我們所希望的是用佛法化導社會,不可為社會所化。佛法做人的基本五戒是不變的,佛法的四諦十二因緣是不變的,菩薩道的六度是不變的,慈悲心、菩提心是不變的。變,是把壞的變為好的,不是把好的變為壞的。我們佛教徒現在主要的課題,是把佛教的本來精神,本來面目,實現在人間社會,但我們不可忘記自己的立場,一味的隨緣,在隨緣中要不變所宗才是最重要的。

(四)法樂重於世樂

信佛學佛,不是為了受苦而來的,信佛學佛是為了追尋快樂而來的。我們千萬不要誤會,以為信佛學佛以後,佛教就要我們不要吃好的,不要穿好的,五欲不可貪,六塵不可染,進一步的還要行佈施,學忍辱,有人說如此一來不信佛不學佛還好,一信佛一學佛,反而太吃虧了。其實佛法不是叫我們不要快樂,佛法是重法樂不重世樂的,世間欲樂不去一分,佛法法樂就不能增加一分。世樂是短暫的,是染污的,信佛學佛的人不知道體證法樂,不知道從慈悲佈施、忍辱行道,以及各種修持法門中去體證快樂,實在是非常可惜的事。

在僧團裡,多少出家學道的人,遠離故鄉,拋棄親人,過著簡單的雲水或茅蓬的生活,主要的原因正如經裡說:「吾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不能獲得法樂而仍然喜歡世樂的人,他在佛法裡就不能生根,所謂成長那就更談不到了。

三.在世法上應有的修持態度

人生於世間,是不能離開世法的,就是佛法,也不能離開世法的,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既然吾人修學佛法,又不能離開世法,那麼在世法裡我們應抱持何種的修持態度呢?茲提出四點略作說明:

(一)法情重於人情

世法是依人情的,但佛法是不依人情的,常聽人說:「佛教是不合人性的!」人情、人性佛法是當然不合的,因為超脫人情人性後,才能有道情佛性的。

佛教中甚至有人廉價出賣佛法而遷就人情。一位有錢有勢的「護師」信徒,想要扶乩跳童,問他的皈依師父:「師父!我能扶乩嗎?」師父卻迎合說:「能扶!能扶!」另一個說:「師父!我生性歡喜吃牛肉、羊肉,可以嗎?」師父會立刻說:「可以!可以!可以方便!」

「寧教老僧墮地獄,不拿佛法作人情」,寧可窮死、餓死,寧可不建寺院,沒有信徒,也不可說出違背佛法的話,做出違背佛法的事。

唐朝的從諫大師,中年出家後就從未回家,過去俗家的孩子長大了,非常思念父親,希望能見父親一面,經過多方打聽,知道父親駐錫處,不畏千里跋涉,終於找到那個寺院,但因從小離開父親,不知父親的樣子,剛巧,一個大和尚開門出來,他問道:「請問大德!從諫師父何在?」「你找他做什麼?」「因為他是我的父親!」從諫大師用手一指東邊說:「在那邊!」孩子走後,從諫大師把門一關再也不開了。

學佛的人,如果每事都在人情裡周旋,當然就會離道很遠,唯有把佛法看得比人情還重,才能獲得佛法的利益!

(二)清淡重於攀緣

人情是很濃的,修道是很淡的,學佛修行的人,入門之時,先要學習過清淡的生活。

物質生活缺乏,不要太放在心上,要在心上找尋比物質更寶貴的東西;人情生活缺乏,不要太放在心上,要在心上找尋比人情更重要的法情。

不能安於清淡,就不能與佛法相應。不錯,大乘佛法裡有多采多姿豐富的內容,例如菩薩戴的是寶冠,掛的是瓔珞,甚至佛界如琉璃世界、極樂世界那麼富有,那麼堂皇,但是那一切仍是從清淡中去莊嚴的。

現在的人歡喜學道,但又喜歡過世間攀緣的生活,可以說是極其矛盾的事!

(三)化他重於被化

出家弟子要化他,在家弟子也要化他。一般佛教徒以為只要我信佛皈依就好了,度眾的熱忱,總不如其他的外教。有一些佛弟子熱心化他,但由於自己所信所修不夠力量,不但不能化他,反而被他化去了。

有幾位青年佛弟子,最初看他們對佛法也極其虔誠,但當他們有了異性朋友,男女婚嫁以後,往往隨對方改信其他的異教去了。最初,也有一些道友提醒他,對方的信仰不同,或對方不夠宗教情操,他總辯白說:「我是在度他啊!」但到最後,反而被他度走了。所以,化他非常重要,但化他也要有化他的力量,化他的力量不夠,例如信心不夠,定力不夠,辯才不夠,慧解不夠,最好不要化他,免得被人化去了。

(四)有道重於有財

在世法上講,人生最要緊的是有錢,但在佛法上講,人生最重要的是有道。究竟是財重要呢?道重要呢?當然,在人間立場來講,財也重要,道也重要。佛教大眾如果沒有淨財,怎樣去養眾和度眾呢?怎樣去興教立業呢?佛教大眾如果沒有道行,怎樣去安身立命呢?怎樣去超然解脫呢?雖然財和道都重要,但比較起來,吾人學佛修持,仍然是有道重於有財。

目前,賺錢的人多,辦道的人少,因為現實的生活,錢比較重要。但是水、火、盜賊、貪官污吏、不肖子孫等五家共有的錢財,就算擁有它,也是煩惱重重,危險不已。財有用完的時候,道是受用不盡的。我個人很歡喜大家有錢,但我更希望大家有道。

四.在義理上應有的修持態度

吾人修持,應依法而修,聖言量就是我們修行的準則,所以學佛修行,必先通達佛法的基本義理,凡所修所行,如有佛法義理作為依據,則必定不會有什麼差錯。在無邊的佛法義理裡,我們應採取什麼修持態度呢?茲分四點作為說明:

(一)融通重於宗派

佛教裡有主張專宗修行一門深入的,專宗修行不錯,但不能有宗派的爭執。不管你是禪宗,他是淨土宗,我是天台宗,但大家所修所學的都是佛法,應互相尊敬,不要互相非難,我個人覺得佛法義理融通比佛法宗派對立要好。

有一段笑話說,有一個師父兩腿患了風濕病,就由兩個徒弟輪流按摩,大徒弟按摩左腿,小徒弟按摩右腿,每次輪到師兄按摩時,師父就讚美師弟的按摩技術,輪到師弟按摩時,師父又說師兄按摩得怎麼好,師兄弟二人每次聽了滿肚子不高興。有一天機會來了,師兄知道師弟外出不在寺中,就把他按摩的右腿打斷,讓他回來按摩不到,師父也不會稱讚他了;可是小師弟回來一看自己按摩的師父的右腿沒有了,心想一定是師兄搞的鬼,好,我也把你按摩的左腿打斷,看你以後怎樣按摩?

兩個徒弟為了互相嫉妒,逞一時之氣,師父的兩條腿沒有了,被害的不是徒弟而是師父。現在修學禪宗的就批評念佛的人靠他力沒有出息,修學淨土宗的人又譏嘲參禪的會走火入魔,各宗派為了自己的教派而歧視別人,但損失究竟是誰呢?還是釋迦牟尼佛,還是佛教啊!

經常有人問我是什麼宗派?我出家的師承是屬於臨濟宗的,但目前佛光山不屬某一宗派,假如有人一定要問什麼宗派,我們就說他是「釋迦宗」吧!我不忍心把佛法分割,我們應融通佛法作整體的發揚!

(二)實證重於慧解

修學佛法,是需要慧解的,不重慧解,盲修瞎練是非常危險的。但是光在慧解上著力,在修持實證上沒有功夫,所謂慧解也只是知識,和研究哲學差不多,不能獲得宗教裡的真正利益。

我所講的實證,並不是到死後才能得到的,我認為今天學佛修行,今天就能夠實證佛法。比方說,你今天知道學佛修行的人應有慈悲心,從現在開始就對人間展開無限的慈悲,不是立刻就能實證佛法了嗎?現在懂得忍辱的力量,對一切怨仇陷害都能以平等忍去對待,這不是即刻就能實證佛法了嗎?

我們既然信佛,又再發心修持,就要在生活裡每日受用佛法。例如嘴邊常掛著讚美別人的言詞,就是奉行佛法言語佈施;常體會出人我之間的因緣關係,就會悟出眾生原是一體不可分的;勤勞服務,看起來是為別人,其實是為自己的;感恩恭敬,看起來是對人的,其實是自己受益的。

學佛的人,能夠行解並重最好,否則,做個老實修行的人,千萬不可只有世智辯聰,與己無益,與人也無益。

(三)信仰重於懷疑

佛法有時候從信仰入門,有時候也從懷疑入門。禪宗教育初學者,常常教他們要提起疑情來,佛法是不怕懷疑的,但是真正佛法仍然是信仰的人容易得到。經中也說:「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又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雖然佛法裡許多許多問題,並不阻擾你懷疑,但是在信仰上培養絕對的肯定,是契入佛門的重要問題。

佛陀的智慧深廣無邊,佛陀的說法也是深廣無邊,以一個淺知淺學的凡夫俗子,要對深廣無邊的佛法都能信受奉行,自然不是容易的事,但信仰而不懷疑,肯定一切而不否定一切,這是對佛法義理所應有的態度。

(四)普遍重於神聖

佛法義理,多少人都在有意無意間把它神秘化,例如說孕婦不能誦《金剛經》,家中死人或女人生產,佛像經書都不能給人看到,甚至有些寺廟,就是請購了《大藏經》,也說那是供養的不是給人閱讀的,佛經太神化了,這是佛法不能普及的原因。

我們尊重佛法經書,我們更要把佛法普遍化起來。文言體的佛經一般人不容易看懂,有心人想用白話重新譯經,維護傳統的固然要反對,即使看不懂文言體佛經的人也認為白話經文不夠莊嚴,不夠神聖!

佛法是破除文字障的,想不到文字倒反而障礙了佛法的普遍化。修學佛法,在義理上,我們固然要知道佛法是非常神聖的,但佛法普遍化更是我們的希望!

這三天來,我從世界說到生活,從生活說到修行,不知能不能對各位提供些許的貢獻。三天來,非常感謝各位,你們數千人不但冒著風雨來聽講,甚至有許多人站著沒有座位,有的就坐在過道上,實在說比我站在這裡還辛苦。風雨中的冷,冷在你們的身上,卻冷在我的心上;站在牆壁邊,酸在你們的腿上,卻酸在我的心上。總之,非常非常感謝各位,我祈求三寶加被你們大家,人人家庭美滿,福慧雙增!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星雲大師文章列表

逆境才是考驗你的時候

一點事情不如你的意,馬上那個無明就來了,這也是業啊...

實際修行過程中間要防止四種病

《圓覺經》上面說過: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

妄想不管煩惱不停,你修行什麼呢

學佛的主要任務是戒定慧三無漏學,你仔細觀察一下,晝...

可以同時修多個法門嗎

問: 師父,一個修行人可否同時修幾個法門?其實,很...

安了一個「我」,修行統統卡住了

明心見性的人,他們的心境是什麼?古來大德有幾種形容...

微笑會給你帶來好運

一天,布恩去拜訪一位客戶,但是很可惜,他們沒有達成...

最殊勝的法

證悟無我之義的人即是最殊勝的智者。 最殊勝的持戒即...

聖嚴法師《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各行各業,凡是想成功的人,生活都十分忙碌,往往弄得...

【大藏經】【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星雲大師《命運的不同》

人一生的境遇, 往往由於各種的因素而改變命運。有的人...

如何修出平常心

什麼是平常心?有一次,有源律師問大珠慧海禪師:和尚...

星雲大師《慈悲是福》

一個人寧可什麼都沒有,但是不能沒有慈悲。 只要我們...

警惕「六根」的壞習慣

人在世間,總有很多給人評論的地方,尤其關於習慣方面...

為什麼要超度歷代宗親

佛教中的超度是指為救度亡靈,使其超脫苦難,請僧尼為...

何謂「四大皆空」

一般人因為不認識佛教,再加上以訛傳訛,經常對佛教的...

凡夫與聖人的判定標準在哪裡呢

面對盲點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把生命歸零。因為你在枝末...

佛門裡的財神爺

人們求財富,大都會去拜財神爺。那麼,財神爺是何聖何...

星雲大師見聞的一則念佛感應故事

當我執筆寫此文時,心中湧起無限的慚愧,我應該向諸佛...

聖嚴法師《慈悲的智慧》

有許多人跟我談到,他們旅行到貧窮國家時,經常看見滿...

四大本空無有我,一身自重不幹人

我們都知道,修行人首要的條件就是要看得開、放得下,...

念佛最重要的是臨終那一念

在和大家講正題以前,先講怎麼念佛。 有些人不知道念...

巧媳婦的故事

從前,舍衛國的波斯匿王有一個大臣,名叫梨耆彌,擁有...

心如弦直,可以入道

佛說二十難中云:得人身難,生中國難,得遇佛法難,親...

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奸欺,稱...

一句名號成佛有餘,何況世間的福德利益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由彌陀悲智願心稱性緣起,乃法...

【佛教詞典】二邊中間無礙

受五蘊身心是一邊,解脫五蘊身心又是一邊,受了今之五...

【佛教詞典】恩愛河

(譬喻)恩愛之深譬如河也。智度論一曰:已度凡人恩愛...

【視頻】夢參老和尚《地藏菩薩開示依靠念佛法門生淨土》

夢參老和尚《地藏菩薩開示依靠念佛法門生淨土》

【視頻】淨界法師《知道真如與不知道真如的差別》

淨界法師《知道真如與不知道真如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