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星雲大師:善德之語

星雲法師  2011/06/0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動 亂的產生,以語言為先鋒,人惹禍害,也以語言最為厲害。所以《尚書》載:語言不合義理,正好招致羞辱。《詩經》亦載:白珪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齒頰一動,千駟莫追。意思是,一塊白玉有了缺損,還可以磨得平齊,但是語言失當,就無法補救了。好比一千匹快馬,再也追不回來已經說出去的話。因此我們說話,要學習佛陀說「真語、實語、如語、不誑語、不異語」,這是第一真實之語,也是善語之德。如何說出善德之語?可歸納為下列四點:

第一、正直的語言能去除綺語:我們說話要說正當的話、真摯的話。綺語如花言巧語,會讓人上當受騙。這種有違真心的綺語,不但令人不予信任,還會折損本身的福德,所以我們要說正直之語,正直語,才是合乎道理的語言。

第二、柔軟的語言能去除惡口:我們對人家說話要說親切的語言、慈悲的語言、柔和的語言。因為柔和的語言,別人聽了必定很歡喜。佛經載,如果以惡口罵詈誹謗他人,以圖一時之快,不只罪報如影隨形,本身亦失去力量。因此,不可口出惡語,毀訾他人,讓人生起煩惱,自己也喪失意志。

第三、和合的語言能去除兩舌:我們跟人說話,要說一種能使人家和好、相應的語言,而不是挑撥離間的話。挑撥離間,在佛教裡叫做兩舌、妄語,東家長、西家短,搬弄是非、蜚長流短,向此說彼、向彼說此,這種人就是兩面人。因此要以和合的語言,才能把兩舌語去除。

第四、實話的語言能去除妄語:妄語就是「見言不見,不見言見;法說非法,非法說法。」我們說話,要說真實話;說了真實的好話,還要與自己的言行相符,這些話才能給人相信,給人接受。養成說真實語的習慣,才能去除妄語的壞習慣。

古人說:言語簡寡,在我可以少悔,在人可以少怨。所以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再說,語言最容易積德,比如,看到人家做善事,發言讚美;見人為惡,善言規勸;人有爭訟,做和事佬;人有冤抑,協助辨明。不揭人隱私,不自讚毀他,這都是善德之語。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星雲大師文章列表

堅持良知,不說假話

人常常為自身的利益,不惜說假話,欺騙別人,有時候甚...

誠實比說謊更容易

俗話說誠實贏得千家讚,虛偽招來萬戶嫌。誠信是與人交...

善護口言,切莫落在綺語之中

常常說到口業四種過:惡口罵人、妄語欺騙、兩舌離間、...

我們最壞的毛病,就是愛說別人的壞事情

我們最壞的毛病,就是愛說別人的壞事情,看別人有一點...

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

有一些人,他怎麼去罵我,怎麼誹謗我、誣陷我,我也會...

心律法師:你說的話會決定你的人生

人們每天要說很多話,而其中關於對自己人生的話,某種...

學佛人要閉是非之嘴,開念佛之口

釋迦牟尼佛在《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中說,在末法時期...

說閑話的害處

佛陀在信眾集會聽經聞法的場合要阿難把糕餅分送給在場...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大藏經】【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星雲大師《禪修法門》

永惺長者、各位法師、各位嘉賓,很感謝佛陀的慈悲光明...

星雲大師:女性有四德

現代的女性比以往辛苦,常常要扮演不同角色。白天要上...

處理問題的八個方法

有能力的人善於處理問題,沒有能力的人面臨問題就手足...

為人處事的十二個法則

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其生存法則,宇宙物理與人類之間,也...

誓願宏深的藥師如來

歸命滿月界 淨妙琉璃尊 法藥救人天 因中十二願 慈悲弘...

戴斗笠的地藏菩薩

記得是在八九歲的時候,讀過一個日本民間故事《戴斗笠...

什麼樣的人才擁有好的命運

《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

報恩的多少預知命運

一棵樹的花果再好都離不開根的成就,所謂根深葉茂。根...

每天拜佛的重要性

我們每天修行,必須要有一段時間來禮佛。禮佛一方面降...

這四種念佛功夫,都是同步跟進的

說到持名念佛,由於每個人的根性或者與這個法的緣分有...

三千億無形財產

有位勤政愛民的國王,有一天出宮巡視人民的生活。一到...

同以不思議持名之妙行

蕅益大師說,我們一個人在成佛之道,其實最難最難的地...

如何調伏我們的業力妄想

我們現在到底如何來了解真實的業力吶?我們想調伏我們...

如何正確修習大乘的空觀

大乘止觀的智慧,我們在這個地方作一個總結。大乘止觀...

無法代替的五件事

圓悟克勤有一個得意的弟子叫大慧宗杲,是宋代非常著名...

苦的根源來自於各種慾望

有一群猴子喜歡偷吃農民的大米,而它們又是一種很難捕...

【佛教詞典】性我

本性之大我。去除了凡夫之妄我,才能歸入於如來之性我...

【佛教詞典】無分別智所緣

【無分別智所緣】 p1081 世親釋八卷十四頁云:論曰:諸...

【視頻】《心經》妙喜居士讀誦

《心經》妙喜居士讀誦

【視頻】宏海法師《淨土十疑論》

宏海法師《淨土十疑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