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慚愧心》

聖嚴法師  2010/07/3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凡夫眾生通常同時具有兩種個性,一是虛驕、自負,一是自卑、自賤,看似兩種不同的毛病,實則是一體的兩面。

虛驕自負的人,多半是有些許能力的人,只因害怕別人瞧不起他,便像螳螂向車子伸臂,也像小狗小貓的張牙舞爪般地,展現他的攻擊實力和防衛實力,以表示他的重要性,以滿足他的安全感。

其實我們人類的所知所能,不論何人,都是非常有限,每個人的身心和個性,也都有很多的缺陷。一個人對宇宙而言,是那麼的渺小,一個人對於社會歷史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虛驕自負的人,故意不想了解這個事實,結果呢,一旦受到挫折,便會信心全失,即可能變成一個自卑自賤的人物。

在人的潛意識中,因為有自尊自大的我慢習性,故也含有一些神性的成分,而在神性中也同時會具有魔性。可是人性與佛性、神性與魔性之間的差別,很難分辨。尤其是神性與魔性往往是一體的兩面,如果能有自我約束、自我反省及懺悔的修養工夫,便與佛性相應,便不容易表現出貢高我慢的習性,也就不易顯露出神性及魔性的霸氣與邪氣。

在人類史上,所謂天縱的聖人,畢竟不多,所以諸佛菩薩化現人間,也多以凡夫身修行成道。因此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天生的完人,或多或少都帶著缺點和弱點。人在順境中,自負自大的自信心越強,不可一世的傲慢心也會成正比地增強;相反地,一旦遇到挫折的困境,便會覺得滿地荊棘,喪失自信而一蹶不振。這都是由於沒有自知之明,不清楚自己的缺點,也不知道自己的實力;缺點是指才智能力及人格品行的不足,實力除包括才智能力及人格品行外,還得加上時節環境的因緣順逆。我們必須了解自己是有所不足的,是有許多缺點的。在這樣的認識下,凡事但求盡力而為,結果要靠因緣的發展。如果因緣不具足而失敗了,也毋須氣餒遷怒,毋須怨天尤人。相反地,如果因緣際會,功成名就,也當防止睥睨一世、得意忘形等傲慢心的產生;時時保持仁厚謙沖、虛心學習、謹小慎微、尊重他人的菩薩儀態,做一個有慚愧心的人。

有了慚愧心的修養,便能具有健康的心態和健全的人格,便不會輕易地接受成敗得失、毀譽褒貶的影響。欣譽厭毀,乃人之常情,如果聽到他人的讚歎或批評,只表示他人對你的看法,可能未必就是事實,自己的心,沒有必要隨著他人的毀譽及一時間的得失而起舞。若有慚愧心的人,他會聞過而喜,聞譽則懼,喜的是既然有人指責,便是有人愛護,君子之過如光天化日看純玉小疵,知過能改,是最大的進步;懼的是自知不夠完美,竟然有人讚美,稍不謹慎,便以得少為足,若被成功與讚美沖昏了頭,前程豈不堪虞!

因為承認是普通人,無法像孔夫子所說的君子不遷怒、不貳過。所以我們常常是身不由己、心無主宰,而且不能自我警惕,唯有時常將慚愧心提起,庶幾可免於不測的殞越。

我見到有一位事業很成功的企業家,抽煙抽得很凶,導致長期的哮喘,他雖很痛恨香煙,卻又戒不了煙癮。天天能夠發號司令指揮大批的員工,卻無法指揮他自己不要抽煙。因此他來問我怎麼辦?我教他先以慚愧心反省自己,再用毅力和耐心,漸漸地減少抽煙的數量,然後以堅決的信心戒煙。

正因為我們身心皆不受自己的約束,所以經常犯錯還不認錯,因此,只要承認自己一定有錯,就會生起慚愧心來,跟著承擔錯誤的責任,便名為發露懺悔。每日反省,常常慚愧,時時懺悔,內心自然清明,性格自然穩定,縱然未得悟境,也是一個健康和快樂的人。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不要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

三個旅行者同時住進一個旅店。早上出門時,一個旅行者...

不住空寂的智慧

佛陀淨住於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大梵天王起大邪...

【推薦】勿以聰明驕人 真實用功方好

勿以聰明驕人 真實用功方好 觀來書,詞義均好,無可改...

聖嚴法師《地觀》

在平常的意識形態中,每個人都幻想著以為自己是很巨大...

謙卑不會減少你的實力

愚癡的凡夫由於無始世以來虛偽惡邪妄想,由於無始世以...

【推薦】為何不能低下心來向別人學習呢

人首先要能夠謙卑自己。眾生為什麼會有種種的苦惱呢?...

無用與無明

一般人皆以無用為恥,而我卻認為無用正是大用。 我一...

輸與贏

左宗棠很喜歡下圍棋,而且,還是箇中高手,其屬僚皆非...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大藏經】【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大藏經】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大藏經】【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爭奪的心總是讓人痛苦

人類的欲求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自私自利的貪求,這...

【推薦】聖嚴法師《覺察自己的偏聽偏執》

如果不能覺察自己的偏執,就會被自己的好惡所蒙蔽;...

聖嚴法師《什麼是佛法?》

佛法就是解脫法。但是有很多層次,有淺、有深、有更深...

辦公室的兩舌與中傷

雖然每個人都知道,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對人對己...

【推薦】淨土法門的本質要點

了解這個佛的本懷之後,我們也要把出生死、成佛道作為...

禪門的十六字心要

達磨大師《悟性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教外別傳,...

捨身濟眾的獼猴王

從前有一彌猴王,常與五百隻獼猴一起遊戲。當時正逢旱...

聖嚴法師關於自殺的問答

問: 日本有年輕人透過自殺網站相約自殺,而台灣也有自...

在夢境裡判斷你修行的功力

又見龍神 , 阿修羅等 , 數如恆沙 , 恭敬合掌 , 自...

弘一大師《授三皈依大意》

授三皈依大意 第一章 三皈之略義 三皈者,皈依於佛法...

人間佛教的人情味

法師與小食客 慈惠、慈嘉二位法師留日期間,一天相約...

白晝舉燭

古時候有一位梵志,通達多種經典,很有學識,是位頗具...

早晚課的內容合在一起念可以嗎

問: 請問師父,弟子下班很晚,沒有時間做晚課,把早...

為什麼為人處事要誠實信譽

問: 為什麼為人處事要誠實信譽? 方海權答: 經中說...

生死輪迴的根本——無明

我們來看看,佛陀講十二因緣,是怎麼能夠讓一個人悟道...

天堂與地獄

人常說做壞事下地獄,地獄有種種苦刑;做善事則能升到...

【佛教詞典】正宗心印後續聯芳

全一卷。明代僧善璨編。收於卍續藏第一四八冊。以福建...

【佛教詞典】夏首

指夏安居之初日。其日期一說四月十六日(四分律刪繁補...

【視頻】宏海法師《印祖文鈔》讀書會答疑

宏海法師《印祖文鈔》讀書會答疑

【視頻】《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女聲版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女聲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