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靜水深流

2012/04/1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久經人生的考驗,可以讓人變得越來越世故;歷經歲月的磨礪,可以讓人變得越來越圓滑。無論從人生成長的角度認識,還是從社會發展的觀點理解,世故和圓滑都無法與淡定相提並論。因為淡定是大智慧的一種表現,簡單來說,可以用「靜水深流」四個字概括。

一、「 靜」是為人處世的自我修煉態度

在社會交往越來越頻繁的當下,各種思潮相互碰撞,各種觀念相互交鋒,各種認識相互博弈。終日為了名與利的奔忙,讓人時刻如站在擁擠繁雜、來往交錯的十字路口,有多少人能靜下來思考思考人生的追求與本源,計劃計劃明天的目標和打算。面對紛紛擾擾的世間萬象,人們的精神世界尤其迷茫,做事浮躁、脾氣暴躁,遇事煩躁,已經成了阻礙人走向淡定的三座大山。靜是人自我反思的必由之路,靜是人生歷練自我選擇的轉捩點。在國學寶典《大學》裡,也記錄著這樣的話,「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倘若能做到這些,便走向了淡定。

二、「水」是隨形就勢的最高智慧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一句簡單的漁歌,道出了水的剛柔不爭恰兩者兼備的自主特性。古往今來有多少人,要麼因為過度的剛強,早已被坎坷的生活撞得粉骨碎身;要麼因為過度的柔弱,早已被惡俗的勢力蹂躪的無處藏身。雖然文明薪火相傳,知道「上善若水」的人多,真正做到的人卻不多。倘若能做到這些,便走向了淡定。

三、「深」是包容萬物的最大涵養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可見包容是走向淡定的重要指標之一。勤學於習他人之長的人,是謙遜的人;能夠傾聽別人意見的人,是明智的人;肯於接受別人批評的人,是自省的人;善於分析別人得失的人,是聰明的人;四種品質兼備便成就了包容,有了包容之心,無論身處順境逆境,都能懷一顆至真、至美、至善的心,走向一種境界之美。在我們忙著為個人的那點蠅頭小利奔走的時候,請偶爾停下腳步,聽一聽來自靈魂深處的聲音,拋卻那些表面的浮華之氣,倘若能做到這些,便走向了淡定。

四、「流」是煥發生機的最好方法

流是一種去腐生新的推動力,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感召力,是一種承前啟後的影響力。「流」不是隨波逐流,是不管外部環境如何變化,都具備自己獨立思考而形成的處事能力。呈傳統不迂腐、秉新觀不盲動,挖掘潛力、更新自我、迎難而上、接受挑戰。在人的一生中,各種各樣的難題都可能和自己不期而遇。面對難題,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層層剝筍式的各個擊破。倘若能做到這些,便走向了淡定。

成熟不以年齡而論,單純也不是無知幼稚,從幼稚走向成熟,從成熟走向淡定,是人生成長的必由之路。保持一份如水的純淨,增添一份「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從容,那麼我們便一步步走向了——淡定。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何才是人生的快樂根源

一、身心的健康。身心健康是快樂最重要的條件,西諺雲...

生活優越為什麼仍會悲觀

問: 很多人生活優越,為什麼仍會悲觀? 濟群法師答:...

這四條分鐘定律,改變無數人

好好利用一分鐘,與隨意浪費一分鐘,看似沒什麼區別,...

人之一生——六入緣觸

緣觸這是談到他入到外面去,他就有一個接觸,但是六塵...

損者三友與益者三友

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可見朋...

你的眼光決定你的高度

十年來,我看盡人間悲歡離合,目睹世事滄桑盛衰,一件...

職場的特效藥

有錢當念無錢日,得意休輕失意人。為道了無寒暑變,利...

弘一大師的出家因緣

人生幾十年只在瞬息之間,糾纏於蠅營小事中卻忘了生命...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大藏經】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 奉詔譯 護...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禪秘要法經

爾時王舍城中有一比丘,名摩訶迦絺罹難陀,聰慧多智,...

八種世間法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出躍經》...

禪堂中的茶道

茶道是從中國禪文化中衍生出來的。這不僅因為趙州禪師...

「慳惜財法戒」這個戒很重要

菩薩的律儀戒跟聲聞戒也有所不同,我們說明一下。這個...

修行之路為什麼很困難

修行為什麼很困難?因為它不只處理今生的問題,連過去...

螃蟹的遭遇和被綁票一樣

關懷綁票案 我有一位朋友,她原來是基督徒,她是在海邊...

少吃肉的10個益處

美國《健康》雜誌刊文,總結了少吃肉的10個益處。 1.減...

猴子的親情感動獵人

在某個小山村有位年輕人,有百發百中的狩獵功夫。但是...

藥師佛的十二大願與利益

藥師佛十二大願: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

抗衰老的蔬菜和水果

醫學研究證明,與機體老化相關的疾病及基因的突變,都...

念觀音菩薩能不能使命不苦呢

有一個居士來問我,他說:我覺得我的命非常的苦。命苦...

鞋匠變國王

有位國王每天聽取大臣們報告政務,處理各項國事,忙碌...

何謂念佛至一心不亂

問: 何謂念佛至一心不亂? 聖嚴法師答: 一心不亂這句...

心怎麼會有「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呢

問: 觀經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白隱禪師的「隻手之聲」

有一位沙彌南利,每天看著師兄們早晚都到禪堂裡參禪,...

這個功夫不要把它看簡單了

我們是一個普通的清眾,住在常住裡,沒有懺室、靜室,...

臨終念佛與開示如何把握時機

問: 臨終念佛與開示如何把握時機?是先開示嗎? 淨界...

【佛教詞典】漸次止觀

天台宗所立三種止觀之一。為由淺入深之觀法。又稱漸次...

【佛教詞典】本山

(一)又作本寺、本剎。其義有二:(一)指本來所住之山寺...

【視頻】夢參老和尚《癡愛的根本就是苦》

夢參老和尚《癡愛的根本就是苦》

【視頻】佛教卡通:佛說無量壽經

佛教卡通:佛說無量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