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有一得必有一失

2012/01/0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總是有一得必有一失。愛情能夠給你歡樂,但它同時也給你痛苦;財富可以給你享受,但它也會帶來苦惱;成功使你快樂,但是當失敗之後痛苦將變得強烈而無法忍受。

如果你期待某件東西,而你得到了,那是一種快樂。然而相對地,當你失去的時候也會感受到等量的悲傷。得到時是八分快樂,失去也會有八分的痛苦,那個總數幾乎是一樣的。

有人得到了財富,卻可能失去了健康、家庭或感情;而有人在事業和成就少了三分,則在生活質量、身體健康或時間自由方面多得到三分。有些東西看似不公,如果你細想下去,其實是公平的。

有人認為有錢人比較快樂,這是錯的。一個窮人用幾百塊就能得到的快樂,等他有錢後,可能要花幾萬塊,甚至幾十萬才能得到同等的快樂。當你口味越重,那些東西的口感就越差;當你錢越多,那些錢的價值就越小;當你肚子很餓的時候,給你一顆饅頭那是美味,但當你吃了五顆饅頭,你就會食不知味。

錢太多的人怕被偷被搶;房子太大的怕打掃;吃太多的怕胖,吃太好又怕死。你看,現在有錢人都吃些什麼,都在吃生菜水果、蕃薯,根莖五穀類,在喝牧草、小麥汁,這些其時都是以前窮苦人家或給動物吃的。

這讓我想起一則故事。有一隻狐狸,看見圍牆裡有一株葡萄,枝上結滿了誘人的果實,狐狸垂涎欲滴,它四處尋找入口,終於發現一個小洞,可是洞太小了,它的身體無法進入。

於是,它在圍牆外絕食六天,餓瘦了自己,終於穿過了小洞,幸福地吃上了葡萄。可是後來它發現吃得飽飽的身體,讓它無法鑽到圍牆外,擔心園主抓到自己。於是,又絕食六天,再次餓瘦了身體,才從原來的小洞裡鑽出來。所以我說,那個總數是一樣的,不是嗎?終點又回到起點,起點原來已是終點。

鼴鼠是一種寄居在下水道的老鼠。一隻在大河附近,天天飲滔滔江水的鼴鼠,和一隻在下水道飲水的鼴鼠,並沒有兩樣。事實上,一隻小鼴鼠的腹中又容納得了多少水?飲水過量,除了撐死之外,又有何益?

即使我們擁有了全世界,我們也只能日食三餐,夜寐一床。就算你擁有一百張床,你也只能睡一張床;就算你擁有一千雙鞋,你也只能穿一雙。就算你可以點上一百道菜,但你能吃多少?最多就只能撐飽一個胃,不是嗎?人來到人世本來就是來體驗的,每個人的財富地位或許有高低之分,但對快樂和幸福的體會並沒高低之別。只是有錢人的快樂比較複雜,窮人快樂比較單純,就只是這點差別。同時擁有幾個男人或女人,並不會比較單純一個的人還幸福。

當你是快樂時,悲傷便在一旁窺視;而當你是痛苦時,那隨之而來的就是歡樂。到了最後,你會發覺,每一樣都配得好好的,每一種痛苦與快樂,每一樣你所得到的和失去的,好的與壞的,到了最後,你仔細去算算看,加加減減之後,那個數字將會是一樣的。

或許有人早一點得到,有些人晚一點得到;有人先失去,有人晚失去,但那個總數將會一樣。你曾經有多少快樂,當你失去就會有多少悲傷。到了死亡每件事都會變成一樣。

死亡會讓一切都變得公平,在死亡當中,沒有富人或窮人之分,不會說有錢人死的比較舒服,窮人死的比較痛苦。死亡會顯露全部,它一直都是十。有人得到十分,到他離開時候,他就必須失去十分,那將是「十分的痛苦」,這是絕對公平的。

有人得到三,有人得到七;得到三的,只要三分幸福,就可以得到七分快樂;得到七的,擁有七分幸福,卻只能得到三分快樂;有人先得到,有人後得到,有人什麼都沒得到。

先得到的可能先失去,後得到的後失去,沒得到的就不會失去。那個總數是一樣。所以,人生真的不必太計較,不必刻意去算計,只要去體驗就好。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李連傑與聖嚴法師座談記實

當揚名國際的影星,遇上宗教界知名法師,他們會碰撞出...

我們為什麼總會遇到各種不順

我們為什麼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順利?遇到這樣問題的...

成人之美,勿壞人之名利

勿壞人之名利,就是不要破壞他人的名利。名名譽,是一...

凡事都需要有一個限度

日常生活中,凡事都需要有一個限度,才能達到滿意的效...

現代人很多是壽終醫院,不是壽終正寢

人道中有許多是不正常的死亡,那就屬於橫死。人的生命...

人生就是要有個好心情

人生的話就是要有個好心情。你有個好的心情,一切負面...

智慧與福報

一、福慧雙修 一般人拜佛都想祈求福報,但是有福報卻不...

如何看前途是好是壞

問: 師父,你好,能不能給看看我的前途是好是壞啊?...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大藏經】大悲咒註音版

1)南na 無mo 喝he 囉la 怛dan 那na 哆duo 囉la 夜ye...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佈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大藏經】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救拔母親出離生死

有一本《物猶如此》的古書,收集了許多可歌可泣有關母...

佛教宗派是怎麼形成的

釋迦牟尼佛每一次講法,都是總持法。後來阿難結集經典...

當我老了,希望兒女們不要嫌棄我

孩子,當我老了,希望做兒女的不要嫌棄我,現在需要你...

受持五戒,奉行十善

就五戒來說,數字雖小,份量很重。在家出家,如能守持...

怎樣去除掉心靈的雜草

一位著名的禪師即將不久人世,他的弟子們坐在他的周圍...

印順法師《大乘空義》

一 空為大乘深義 佛,是由於覺證空性而得自在解脫的。...

華嚴的大悲心

我們這個發心的,學華嚴的每一位道友,如果沒有利益眾...

幫助弱者

在這世上有很多弱者,他們需要幫助。佛在世時,特別關...

100個記住--慧律法師法語展示

1)你要想幸福,學佛聽聞正法是唯一的一條路。世間再沒...

對哪些對境造業,業果會越重

講到重罪、重業,一定是第一,心非常猛利;第二,跟外...

必須要在墮落三惡道前就趕快跳脫三界

在三界的修習叫做分秒必爭,你必須想辦法在墮落三惡道...

集體念佛的十六條規約

夫生死海深,非念佛莫能濟度;菩提路遠,非淨土孰可依...

人生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果

如何達到正念真如,在《楞嚴經》提出了兩個法門:第一...

初入佛門要學哪些佛經

問: 初觸佛門,想先學《地藏經》,再學《楞嚴經》,...

持名念佛,殊恩中之殊也

疏文:而於其中,復出念佛一門。不論大根小根,但念佛...

在十月懷胎中,為胎兒增福改業

胎教是非常重要的,而往往被忽視。從佛教的觀點來看,...

【佛教詞典】八種異熟因由三緣增長

【八種異熟因由三緣增長】 p0086 瑜伽三十六卷二頁云:...

【佛教詞典】離中知

為「合中知」之對稱。眼、耳、意三根唯取不至之境,不...

【視頻】往生咒

往生咒

【視頻】淨慧法師《從當下的一念心上用功》

淨慧法師《從當下的一念心上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