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怨的相貌是什麼呢

淨界法師  2025/02/2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怨的相貌是什麼呢

我們從一念的清淨本性,怎麼就會有這麼多的因緣果報出現呢?原來我們在多生多劫當中,有很多很多習氣的種子,乃至到了今生,我們又不斷的去增長它的勢力,不斷的生起現行、不斷的隨順它;因為種子跟現行的交互作用,就把很多很多痛苦的果報,自己創造出來了。

所以我們常說:自作自受,你自己把果報創造出來,還得由自己來承受這一切的果報;六道的果報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也由自己去承當這些果報。

怨─就是隱藏在心中的怨恨。怨恨跟嗔有什麼差別呢?嗔心是直接表現出來,你刺激我……我馬上就發脾氣,這個叫嗔;怨是當下並沒有發脾氣,而是把心中的恨隱藏起來、把它累積起來,恨累積久了就叫怨!

總標:七者怨習交嫌,發於銜恨,如是故有飛石投礰,匣貯車檻,甕盛囊撲。

別明:如陰毒人,懷抱畜惡。二習相吞,故有投擲、擒捉、擊射、拋撮諸事。

勸誡: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怨家,名違害鬼。菩薩見怨,如飲鴆酒。

怨的特點就是嫌─心中有很多、很多的不滿;因為不滿,他就會造很多很多的業,這個業是嫌恨之業。也就是說,他經常在暗中想要去傷害別人……找機會。因為它累積很多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他已經懷很多的恨,而這些恨,他一再的等待機會去採取行動,就是發於銜恨。因為他因地當中,經常想要去報復別人,所以得果報的時候,故有飛石投礪————恨本身也是一種躁動不安的相狀,所以他會看到空中有很多的飛石;這些飛石是大石頭,在空中飛來飛去;投礪,礪是小石頭,空中很多小石頭,比較尖銳的小石頭;就是一種很躁動不安的相狀。

或者匣貯車檻─匣就是一個密閉的箱子;檻是一個密閉的車子;他發覺自己被關閉密閉的箱子跟車子當中。甕盛囊撲─或者他會發覺自己被關在一個大的缸中,甕就是缸,我們講水缸,大的缸中;囊撲就是被綁在大的布袋當中……都不得自在!

怨的相貌是什麼呢?

佛陀講出一個譬喻:如陰毒人,懷抱畜惡。就是這個人陰毒,他心中一直想要去報復某人、暗中要去傷害某人。為什麼呢?因為他心中已經累積很多很多的怨恨。在過去的種子跟今生的習氣相互作用之下……故有投擲,投擲─被人以石頭來丟擲;擒捉─就是被抓到大的缸中,或者是被抓到大的布袋當中,不得自在;或者擊射─被用很尖銳的利器來加以擊射;或者拋撮─在空中被拋來拋去等等諸事。

所以十方一切如來,以智慧眼看到這個怨恨之心,就像危害鬼;危害鬼他不是公然的傷害你,他是躲在黑暗的地方,突然間跑出來傷害你。菩薩見到怨恨之心,就像一個人飲鴆酒,表面上好像是一個甜美的酒,其實是有毒害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為什麼凡夫總是苦海常現

問: 為什麼凡夫總是苦海常現? 證嚴法師答: 凡夫從...

印光大師《因果》

一、因果的普遍性 世無無因之果,亦無無果之因。喻如...

將冤親作父母孝,作諸佛敬

參禪人,首知瞋怒,為傷身害命之淵府,並不費大事。見...

但行善事,莫問前程

《涅槃經》說: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

好人不好當,人善受人欺

有位居士見到我抱怨說:好人不好當,人善受人欺呀! 我...

發光的手指

佛陀在世的僧團,名為「六和僧團」,何以稱為「六和僧...

發毒誓的果報

在佛教《賢愚經》第三卷中的《微妙比丘尼品》中記載了...

世界上最不值的交易

給你一元錢,然後你給我一百元可否?我相信古今恐怕無...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不要以為建廟功德很大,功德大是因為有人修道

人們做著種種苦力,才能夠造一個房子。所以建廟造伽藍...

這放不下,那丟不開,哪會相應啊

這人吶!在佛法中就怕沒有一點染,沒有一點信心,那就...

略論佛教的時空觀

人類對宇宙時空的思考與探索從未止步,眾說紛紜,可謂...

短命的原因

常聽別人說:夭壽這兩字,不知其義?夭壽是如何構成的...

【佛學漫畫】寺院的一天

本文以禪宗寺院為范,粗淺闡述寺廟一天場景,所見更多...

如何在安逸環境下生起出離心

問: 如何在安逸的環境下生起出離心? 夢參老和尚答:...

弘一大師《人生之最後》

第一章 緒言 古詩云: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

印光大師:深信淨土後,方可學餘宗

末世眾生,欲了生死,非仗佛力,決難如願。至於各宗法...

【推薦】金瑞珍銀樓失金復得的真實事蹟

我有一個信徒開一家金飾店,叫金瑞珍銀樓,她先生受菩...

臘八節

2012年一月一日,元旦,又是傳統的臘八節,佛家的佛成...

觀無常悟四諦理法

那伽波羅尊者住在古印度鹿野城時,有位年邁的婆羅門來...

必須看破紅塵才能學佛嗎

必須看破紅塵才能學佛嗎?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問題。紅...

誦經時如何隨文入觀

問: 法師,誦經的時候是隨文入觀,還是就一字一字地往...

持戒的方法次第

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後行菩薩清淨律儀,執心...

常起瞋心如同慢性自殺

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不但對自己不好,對別人也不好...

聖嚴法師:不要讓人生空虛無奈

現在大部分人的生活,幾乎就是日復一日地上班、下班,...

【佛教詞典】二法令修斷者得安樂住

【二法令修斷者得安樂住】 p0045   瑜伽十三卷二十四...

【佛教詞典】法門

梵語 dharma-paryāya。即佛法、教法。佛所說,而為世...

【視頻】淨界法師《五戒修學述要》

淨界法師《五戒修學述要》

【視頻】宏海法師《普陀山白華庵-錫杖》

宏海法師《普陀山白華庵-錫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