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發毒誓的果報

2011/10/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在佛教《賢愚經》第三卷中的《微妙比丘尼品》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在釋迦牟尼佛時代,有一些婦女出家後,深感過去的各種慾念、邪思亂想依然強盛。她們便結伴向一個叫作微妙比丘尼的尼姑請教。

微妙比丘尼回答道:人的貪慾念頭和行為就如山澤之中的烈火一樣,蔓延燃燒,越燒越猛,受到它的傷害也就更多了……

接著微妙比丘尼講了她的故事:在微妙比丘尼的前世,她曾經是一個有錢人的大夫人。雖然先生富有,可是大夫人自己卻無兒女。後來有錢人又娶了一個二夫人,生了一個小男孩。大夫人因為嫉妒心很強,越想越不自在,於是,由妒生恨,由恨生出歹念,就把那一位小男孩暗地裡殺死了。兒死之後,二夫人哭的昏死過幾次,遂知道這是大夫人的妒嫉所害。大夫人抵死不認,發毒誓道:如果我殺了你的兒子,我丈夫會被毒蛇咬死,兒子便被水淹死,被狼咬死,而且還要自己吃自己兒子的肉,自己被活埋,父母在家中被火燒死。

大夫人死後,下一世仍然轉生為女子,便是這一世的微妙比丘尼。上一世所做的惡業與所發的毒誓在這一世應驗報應了。

在這一世,大夫人轉生的微妙出生長在一個種姓高貴的家庭中,容貌美麗,成年後嫁給了一個門當戶對,又聰明多才的青年,並且有了一個孩子。後來,公婆也相繼去世。到微妙懷第二胎時,微妙跟丈夫講:我現在有孕在身,產期快到了,這裡又沒有婆母料理,我得回娘家去,比較安全些。丈夫說:可以,於是夫妻二人收拾動身,帶上大孩子走在回娘家的路上。半路上,微妙就生了孩子,孩子出生污穢滿地,血腥味召來毒蛇,咬死了丈夫。微妙無奈,只好強忍悲痛,身背大孩子,懷抱嬰兒向前行。走著走著,一條大河橫在曠無人煙的半道上,河水猛漲,擋住去路。微妙放大兒在河邊,抱嬰兒過河。放下嬰兒來背大孩子時,大兒子他自己便跳下水來迎接媽媽,這時,一個浪頭打過來,大兒子便被河水沖走,淹死了。回頭又去看嬰兒時,嬰兒已被狼吃掉了。

微妙失去孩子,悲痛欲絕,無奈孤身投奔娘家。誰知娘家失火,全家都被燒死,無一生還。微妙不得已改嫁。一夜丈夫酗酒大醉後回家,微妙因剛生產,不能前去開門。丈夫便發酒瘋破門而入,將剛出生的兒子摔死,然後以酥油煎烤逼她吃下,微妙不開口,他便將微妙往死裡打,無可奈何,只好吃下。微妙事後越想越覺辛酸,不久便逃到一個叫波羅奈的國家,在波羅奈城外,靠在路旁樹下休息。

當時這個國家有位很有權勢的長者,他的兒媳不幸亡故,兒子時時到城外祭奠亡婦,這一天恰巧發現了微妙,便問是哪兒的人,微妙便把她的一切遭遇告訴了他。他十分同情微妙。沒過多久,微妙再次和他結為夫妻,可惜,好景不長,沒過多久長者的兒子便得了重病去世。按波奈羅國的風俗,微妙必須陪葬,如是,微妙便成了陪葬品,被一起埋入土中。夜裡有一夥盜墓賊挖開墳墓,微妙便得救了。這盜賊頭子見微妙長的端正,便娶其為妻,時隔不久,這盜賊首領被捕獲砍頭,他手下的賊眾又依民俗,將微妙第二次陪葬,奇怪的是,三天以後,有野狗豺狼來挖墳吃尸,微妙再次得救了。

歷經這一系列苦難,微妙發誓要到釋迦牟尼佛處出家。於是便找到釋迦牟尼佛,哭訴所發生的一切,並懺悔過去所有的罪業,希望得到佛陀的憐憫,出家修煉。得到釋迦牟尼佛的同意後,微妙便剃髮出家,精進修煉,吃了許多苦,終於修得了羅漢果位,知道了自己前世的罪過。

這樣微妙比丘尼便把自己的前世今生的經歷全部說給了女尼們聽,女尼們聽後人人心中戰悚不已,知道了貪慾如同星火燎原一樣,如不早早熄滅,釀成的果報則不堪言說,凡未聞正法的眾生,如同生活在愁苦的牢獄一般。女尼們從此齊心努力,更加精進的修煉。

讀完微妙比丘尼的故事,真讓人覺得報應與毒誓的可怕。想想現實生活中,一些人明明自己做了壞事,不但不承認,反而要發毒誓證明自己的「清白」。人做惡事,就會造下業力並最終遭報,如果確無其事,自然沒有那個業力,不會遭報;如果是想通過發毒誓的方式,掩蓋自己的過錯,到頭來可能就要依毒誓之所言一一承受。有人說發誓只是一個形式問題,其實不是。人發的毒誓也就成了自己的選擇,自己選擇在未來要以這種形式遭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逃不掉的因果

以我自己而言, 一生感果苦得很,常生慚愧,怕錯因果,...

好人不好當,人善受人欺

有位居士見到我抱怨說:好人不好當,人善受人欺呀! 我...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我們古人都很相信這個道理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有個公案...

生意財源不順是何因

【復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離不與取。即是施...

現世因果報應故事十則

莫輕小惡以為無罪 不吃小虧終吃大虧 夏家嫂子買東西從...

聖嚴法師《因果法》

接著我們來講因果,因果是從因緣而來的。從前與後的關...

冤害他人得鯨魚報

一時,佛在舍衛城。大阿羅漢目犍連以其神通力常去地獄...

為何有時修善反而痛苦會加劇呢

這個地方問題來了,因果是隔代受報的,比方說,有些人...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註音版】延生普佛儀規

延生普佛儀規...

歸命大慈父,早出娑婆關

至誠求佛,堅持堅定 二〇一二年,我第一次來到東林祖庭...

學佛之本,立願為先

有一位剛學佛不久的信徒,在《勸發菩提心文》上看到金...

講品行保氣節的范景文

人生際遇各有不同,但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是一致的,那就...

善良的表達

每次回老家,母親一定要摘下耳環,穿上洗得發白的休閑...

能夠這樣堅持,往生就能預知時至

何為水到渠成呢?就是功夫純熟的時候,你嘴上在吃飯,...

「華嚴九心」說顏回

在佛法的修學中,尋找善知識並如理依止,成為入門一件...

肥胖多病的原因

舍衛城有一位富翁,因為過分肥胖,導致通身是病。有一...

真正貧富的標準

給大家講一個佛陀在世時的故事: 一次法會,很多人來聽...

你心裡的苦惱和困惑是誰放進去的

看到這樣一則小故事,說有個人總是非常苦惱,他聽說佛...

一心不亂和念佛三昧的區別是什麼

問: 念佛到一心不亂和念佛三昧的區別是什麼? 大安法...

在「不幸」之中獲得覺悟的機會

在一個父母離異、舅舅癡傻、爺爺病痛大半生、奶奶跳樓...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這...

生命入胎疑

男女未會以前,從無產乳之事。一經配合,便有子女。試...

禪門的十六字心要

達磨大師《悟性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教外別傳,...

人間佛教的人情味

法師與小食客 慈惠、慈嘉二位法師留日期間,一天相約...

萬修萬人去是有前提的

佛於往劫,發大誓願,攝受眾生,如母憶子。眾生果能如...

【佛教詞典】大天五事

又作五事非法、五事妄語。印度部派佛教大眾部之祖大天...

【佛教詞典】頓悟成佛說

主張「悟時即法性至理一體;一悟一切悟,而無階級次第...

【視頻】東林寺心開法師往生紀實

東林寺心開法師往生紀實

【視頻】大悲咒(永富法師唱誦)

大悲咒(永富法師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