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人間也有強過諸天的地方

妙境法師  2024/12/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人間也有強過諸天的地方

聲聞法和辟支佛這兩種佛法都是有出離心,對於世間生死的流轉的苦惱有很深刻的厭離心,不歡喜在生死裡流轉受這種苦惱。在經論上,佛菩薩告訴我們地獄的苦、餓鬼的苦、畜生世界的苦惱,那當然我們會生厭離心,因為我們對佛法有信心,佛說三惡道特別苦,我們應該是相信。相信,當然我們就有恐怖心,不敢做錯事、到三惡道去。

說到三善道,人間、阿修羅道、和天道的世界,福德稍微好一點。天的福德是最大;阿修羅福報也不小,但是他有他的苦惱。人世間的事情苦樂參半,也有苦、也有樂──苦、不像三惡道那麼苦,樂、也不像天那麼樂,所以我們還可以、有可能放下去學習佛法。若是諸天你要他放下,叫他出家做比丘是不可能的,這是不能的。

所以經論上說,韋馱菩薩是天人(不是人間的人)他能修梵行,其他的諸天修梵行的很少。因為天上的人那個欲是比人間的人還要重,人間的人欲也是很重,但是還不如天。人世間的事情,因為你要有工作、有種種的問題,受到影響。諸天沒有這種事情,不需要去找工作去維持生活,他們的衣食住都是自然的,而且這個身體也不老、也不病,所以他們(欲界天也是睡覺的,也有睡眠)除了睡覺以外,一天就是玩,另外沒有事情,沒有生活的問題。

所以在人世間做了一些功德,你用好心腸,無條件的、歡歡喜喜地去利益人,有這樣的功德就能生天。譬如我們皈依三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誠心的皈依,我們能夠拜佛、念佛,假設你願意生天的話就能生天!也可以迴向,加以迴向就能生天。生天不是很難,只要有好心腸做一點功德(不要動心機,動心機就不對了,那就不一定能生天,有可能會生到阿修羅的世界去),生天不是太難,也能生天。

但是生到天上有個問題,就是天上這個樂太重了,修學聖道有困難。不過欲界天的人,如果在人間是信佛的,生到天上還能信佛,還是能信佛的。信佛,想要栽培善根,也可能是懈怠的時候多;不像我們人間的人,我們有的時候也會懈怠,有時候又不懈怠又精進了,打禪七的時候腿子疼,「我不怕,我還去參加」,人還是能,在天上就是很難了。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醫生叫耆婆。耆婆他在人間是信佛,也很誠懇,是皈依大目犍連尊者。當然他做醫生,也栽培了很多的善根,給大眾僧治病、這些事情。他死了以後生到忉利天。這一個時候,人間的比丘常會有病,有這個病、有那個病,那麼有病了就想起來耆婆,他原來在人間的時候,大眾僧有病就請他看病;他死了,這時候就沒有醫生了,就問目犍連尊者。目犍連說:「他現在在天上,還是可以去問問他。」那麼目犍連乘著神通就到了忉利天,到了忉利天就是去看耆婆,在那兒等著。當然有神通的人一看,一下子就知道了。很多很多的天人,大家坐著車到一個地方去,目犍連尊者就在那兒看著。那麼這時候,耆婆來了,耆婆看見目犍連尊者的時候,當然是認識嘛,就說:「師父你好!」就是一個手一舉這樣子,說完招呼就走了。

目犍連尊者說:「這個人在人間是一個皈依三寶的誠懇的佛教徒,現在到了天上就是這樣子就算了?」若是我們平常人也無可奈何,但是目犍連尊者是有神通的,他就用神通力,一下子叫這個車不能動了。當然耆婆就明白了,立刻下車來拜見師父。就說他了:「我來這兒來就是來看你的,有事情的,你怎麼可以就這樣就走了呢?」他說:「我們很忙,沒有時間,你看那麼多的天人,誰睬你啊?就是我以前認識才招呼招呼!」

你看這信佛的人到了天上去,遇見阿羅漢是聖人,只是就是這麼招呼招呼就是了,而那個到那兒去玩的心有多盛,特別的勇猛,特別的急,阿羅漢來了,都是沒有時間同你說話。所以到了天上去(還是佛教徒啊)想要用功修行,不容易,不是容易。

釋提桓因來到人間見佛聞法,那還是得了初果的聖人!他回到天上去的時候,就是享受五欲樂!目犍連尊者到了天上去問他:「剛才你在人間聽佛說法,佛說的什麼?」「我忘了!」所以天上那個欲的境界能令人顛倒迷惑。若是已經在人間信佛的人,還能保持一點信心而已;若是原來不信佛,生到天上去,那就很難很難的,很難再信佛。

所以我們人間,比三惡道的苦輕一點,比天上的樂也輕一點,所以我們還能信佛,我們還能有時間去栽培善根,所以人間也有強過諸天的地方──雖然樂不如諸天,但是我們能栽培善根,是好過諸天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不修功德、多有罪過

不修功德、多有罪過,看見天、看見雲彩也憂愁,聽見其...

總覺得往生很容易,平時念佛就不是很精進

問: 弟子總覺得往生很容易,只要具足信願就可以,所以...

懈怠修行的梵志

佛陀在世時,也有許多精進的修行者,他們有人當生證果...

星雲大師:從奉獻中獲得快樂

早晨,我遇到櫃檯小姐曾淑芳,她是從天主教辦的文藻外...

極樂世界有十種樂

慈雲懺主說:極樂世界有十種樂: (1)無不常值佛苦,...

心懶惰故懈怠,身悶重故睡眠

心懶惰故懈怠,身悶重故睡眠。此二相須,共成一苦。障...

每一項快樂都含帶著日後的痛苦

日常生活裡讓人不如意、不開心、痛苦、煩惱的因緣那樣...

我們可以活得很快樂,只是我們不肯

佛的法身從哪裡來?要修慈悲;慈就是予樂,【悲】就是...

【大藏經】【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大藏經】【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大藏經】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神通不是辨別正法與邪法的標準

神通,根據佛經上講,有妖通、報通、證通。證通就是一...

臨終開示的技巧

還有一件事要提醒大家的:我們常常會勸臨終人萬緣放下...

本煥長老行願無盡

臨近清明時節,本煥長老靜靜地走了。 坊間傳說,本老...

祭祀酒肉反而害了祖先

明代高僧蓮池大師所著的《竹窗隨筆》上記載:浙江省錢...

放下萬緣,今生決定天上人間自我選擇,做得了主

宗門下祖師立的規矩在修行中非常重要,值得我們尊敬。...

上善若水,至慈低眉

一日,女兒要畫畫,問我畫什麼。其時正在看書的我抬頭...

都攝六根,下手在聽

現在修念佛法門,應當依照大勢至菩薩講的,用如子憶母...

如何看待福德與功德對生活和修行的意義

問: 如何看待福德與功德對現實生活和修行的意義?修...

惡業要使它消除,善業要使它增長

善業力深難造惡 大家要勉力多修善業,善業深了,往昔惡...

除虎記

平日為人在懂得縮小自己, 時時謙虛,以禮待人,則所...

心淨國土淨

業緣有別 隨著個人的業緣與見地,每個人念佛的境界幾...

修淨業人,不以種種境界為事

修淨業人,不以種種境界為事。 修淨土法門念佛求往生的...

為什麼讀《地藏經》之前,要先讀覺林菩薩偈

為什麼讀《地藏經》之前,要先讀覺林菩薩偈頌?一切境...

身患苦,心不患苦

佛住在婆只國設首婆羅山的鹿野深林時,有位一百二十歲...

念佛三昧最為第一

【原文】 又諸三昧,其名甚眾,功高易進,念佛為先。何...

【推薦】以誠待人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貴人」

真誠既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負責。敷衍和欺騙...

【佛教詞典】平等受用

【平等受用】 p0533 瑜伽九十九卷二十頁云:若所受食,...

【佛教詞典】自在成就

自在成就者,謂諸方便善法,若世出世靜慮解脫三摩地三...

【視頻】太虛大師(金色蓮花表演坊)

太虛大師(金色蓮花表演坊)

【視頻】地藏王菩薩超度心咒

地藏王菩薩超度心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