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培養出離心

妙境法師  2024/11/2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如何培養出離心

出離心的栽培的確是應該經過一個時期的栽培,我們才會有出離心。怎麼樣栽培呢?應該觀察人生是苦,應該從這裡開始栽培。「苦」,就是我們不歡喜的事情非要感受不可,雖然你不歡喜,但是你不可以脫離這件事,那麼這就是苦。苦這件事應該是很容易認識的,但是因為我們有欲的關係,就移轉了我們的注意力,我們對於苦這件事的注意不夠,我們的思想就注意我們所欲的事情,所以對於苦的感覺雖然是很明顯,但是就好像遲鈍了一點。

最明顯的,就是思惟我們人一定會「老」,這件事你歡喜嗎?我們也很明顯的會有「病」痛,這也是一件苦惱的事情,看醫生可能是看好了,但是也可能沒看好;就算是看好了,過一個時期又有病了。你能夠徹底地解決這個問題嗎?你若這樣思惟,你這個出離心就可能會建立起來。其次,還有一個「死」亡這件事。死亡這件事也並不是陌生的事情,殯儀館天天有人死亡,我們也是常常看見這件事,但是你視而不見,你注意其他的事情。那麼這是一個苦。

其次,「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而這些事情,我們就拿這個「愛別離苦」來說,彼此相愛是自己所歡喜的,為什麼要有別離呢?就是有事情要別離,那麼心情就感覺到苦。「怨憎會」,這個人是我恨的人,我願意遠離他,但是非要在一起不可,這是苦。還有很多很多的事情不能符合你自己的願望,不能滿足你的願望,你怎麼樣求也不行。

我們看歷史上,唐太宗他歡喜他的小兒子,願意和小兒子在一起,但是不可以,非要離開不可,即是愛別離苦。離開了以後,常和他小兒子通信,要和他小兒子談談話。他希望在一起住,但是辦不到,他也有求不得苦。我看不只這一樣,還有很多的求不得苦。唐太宗他的能力是很強,他把他哥哥殺死了,他有個弟弟也殺死了,他心情快樂嗎?心情也是不快樂。

我們說漢高祖,漢高祖他本來的意思,要叫他的兒子趙王如意繼承他皇帝的位子,但是辦不到。他知道他死掉了以後,戚夫人危險、是不安全的,但是辦不到,不能保護戚夫人的安全。所以他臨死之前,漢高祖常常是流淚的。所以我們平常人,哎呀,我是平常人,很多求不得的事情;其實不止我們,就是最高的皇帝、有大權威的人,一樣有很多很多不如意的事情。說這件事如意了,如意了它會變化的。所以佛法裡面講無常,無常就是變化,就是把你如意的事情變成不如意。

所以你若常常地思惟這些苦,你出離心就會建立起來;要解脫這些苦惱,就叫做出離。當然這些事情,你若常能夠學習佛法,你就會從這些苦惱的境界裡面建立出離心。我們只是不如意的事情要解脫,解脫以後就是得聖道,是個大自在、大安樂的世界。很明顯的一件事,我們現在的生命體有老病死這個問題,那麼我們若在佛法裡面努力地修學,將來會成就一個不老、也不病、也不死的一個大安樂、大自在的生命,你不歡喜嗎?

社會上不明白佛法的人、沒有學習佛法的人,武斷地說佛教是迷信、說佛教是消極的,這是情有可原的事情,因為他沒有學習佛法,不知道這件事。我們學習了佛法的人,應該對於聖道的解脫有強烈的意願才是對的!因為佛法告訴我們了(我們昨天、前天也提到),天上的人的生命體比我們好得多。一個很明顯的事情,天上的人他不需要廁所,就這件事就是比我們人間好得多了。天上的人不老、也不病,你看,這就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很不幸,他們有死亡的問題。所以若是修學聖道,死亡的問題也解決了,就是沒有老病死,是無量壽的,不是有時間、到時候又死了,是大自在的境界,隨你自己的意願的。

當然,我們現在的思想上有問題的,我們希望的事情未必是對我們有利益,因為我們的智慧不夠。但是若修學聖道、得了大智慧的時候,和我們現在可是不同了,他不會做一些對自己有傷害的事情,所以他能夠隨心所欲,完全是理想的;不像我們糊塗,做一些對自己有傷害的事情,自己還不知道。所以我們在學習佛法的經論的時候,一方面觀察世間上的苦,一方面觀察出世間的理想的生命,我們的出離心就建立起來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推薦】修行中的八念法門

今天給大家講的題目是八念法門。 我過去也給大家講過六...

妙蓮老和尚自述閉關苦修的傳奇20年

環境愈苦道愈堅 俗語說多難興邦,如果生活安適,人心就...

呂洞賓成道前的十次考試

一,洞賓自外遠歸,忽見家人皆病死,洞賓心無悔恨,但...

天人福報極大,為什麼不能修行

問: 天人福報極大,為什麼不能修行? 答: 天又分色界...

兩悲相感,當下就把我們攝受住了

我們為什麼要舉行十天百萬佛號閉關,有個好處,就是讓...

修行一定要明佛理

有些人學佛是很盲目的,太重視外在的形式了,不知佛法...

依止無明煩惱來修學,都不能成就聖道

我們對於因緣所生法,在《楞嚴經》講到兩種根本:一個...

解決人生當中最終極的問題

【或問終身。菩薩曰:汝問終身耶?我這裡沒有斷終身的...

【大藏經】梵網經

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捨...

【大藏經】阿彌陀經要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

如何從外相來推測未來的禍福

【春秋諸大夫,見人言動,億而談其禍福,靡不驗者,左...

十種逆境為道場

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慾乃生。貪慾生,必破...

看到別人的缺點,是因為自心不清淨

觀察他人的缺點幾乎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習慣,我們從來...

淨宗八要--淨土之要關

同治癸酉春月。佛涅槃日。餘在虞東明因寺。捧讀曉柔法...

這個世間不值得你這樣執著

我們一個人不悟到佛法,臨命終那一種執實在是沒有辦法...

願消三障諸煩惱

我們現在每一個念頭都與佛相同,所不同的是佛已經開悟...

適合職場發展的「六度」

每次新員工歡迎會,我一定會請我們的總裁與大家見個面...

三種佈施為修道積攢福德資糧

為什麼要以財物濟施貧窮呢?就是說,人在修行中必須得...

讀誦楞嚴咒會不會往生極樂世界

很多在問,讀誦楞嚴咒會不會往生極樂世界。 答案是:能...

心無自體,它是緣生緣滅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

夢參老和尚《如何使佛法和生活、工作相結合》

我們為什麼要學佛,學佛之後對我們又有什麼好處?要如...

早晚課要怎麼做才能更有效果

在家做定課的你,也許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堅持。在家如...

功夫用到純熟程度,那種境界是不思議的享受

今天,我們能在這個道場用功辦道,首先要想想慧可祖師...

佛教教旗的緣起與象徵意義

目前我們在許多寺院的法會上看到的佛教教旗,是美籍波...

若欲轉貧為富,應當多積陰德

報載台中市大榮汽車裝潢行店員柯吉安(家住彰化福興鄉...

醫者應戒殺生

陶隱君①取生物為藥,遂淹滯②其上升。夫殺生以滋口腹...

【佛教詞典】請客頭

(職位)禪林接待客人者。...

【佛教詞典】離系果

梵語 visajyoga-phala。又作解脫果。五果之一。由慧之...

【視頻】本煥長老百歲有四壽誕慶典

本煥長老百歲有四壽誕慶典

【視頻】新戒成長記——2023年三壇大戒

新戒成長記——2023年三壇大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