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生命中有這六種狀態出現,就要小心了

淨界法師  2024/07/1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生命中有這六種狀態出現,就要小心了

你如果看到你的生命有六個現狀,這個業力就是即將圓滿了,你要小心,這個業力應該已經累計到一定的程度了,才會有這以下六種狀態出現,這是越後面越嚴重。

我們先看第一個,「然人之罪業深重者」。就是這個人罪業很重,罪業無形象,怎麼看,看他的身心世界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判斷第一個、心神昏塞,轉頭即忘。你看有些人的心,暗鈍,所以他坐下來就打瞌睡,然後佛號念念念念,結果心就是一片黑暗,就是他沒有憶佛念佛的能力,他的心已經沒辦法憶念佛陀了。

這種我們看過,就是他那個明瞭的心,他一旦念佛,這個心跟佛之間,他咬不住佛號。他中間有一道牆壁隔著,就是能念的心、所念的佛,本來是直接可以相應的,結果他中間有一道牆壁隔住,暗鈍的黑暗相,這個就是你有業障了。你從業力經過輾轉相續,對不起,已經形成業障,就是它開始障礙你修行了。

本來業力不敢障礙你,但是你累計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變成業障。我們講過業力本身不是障,但是你縱容它,你相續它,已經變成障了。那麼這樣子呢,就是說糟糕了,惡性循環,你已經沒有造善的能力了,它直接破壞你的心識,本來我們一個人的心識又明瞭、又寂靜是最好。你變成明瞭性沒有了,你只要靜下來,你在動態還好,一靜下來你心識就是暗鈍。就是唯識學講,你沒有勘能性,你沒有造業功能了,這是第一個徵兆。

第二個、無事而常生煩惱。他這個人今天也沒有什麼障礙,沒有什麼病痛,但是他就覺得躁動不安。因為有些人坐不住的,他這個業力已經開始形成障礙了。就是他那個心不寂靜,莫名其妙的不寂靜,也沒有事情就躁動不安,煩躁擾動。

第一個是暗鈍相,第二個是躁動相,這兩個都是業障的初期,初期而已。那麼你要懺悔,是這個時候就要趕快懺悔了,你發覺你每次打佛三,一坐下來,這個心識就一片黑暗現前,就是你坐了半天,人家坐得住,你坐不住。不是因為腿痛,是你覺得躁動不安,一種莫名其妙的躁動不安,這也是業障之相。所以一個有智慧的人就知道,我回去趕快要拜懺了,再不拜懺來不及了。那如果你沒有拜,好,看第二個階段「或見君子而赧然消沮,或聞正論而不樂」。

我們一個人看到大功德人大修行人,應該要產生隨喜讚歎,但是你看到大修行人,完全沒有任何感覺,沒有感到很羞愧,這也是一個問題,這個業障已經更嚴重了。

下一段、或聞正論而不樂。人家跟你講佛法,講正知正見的大光明的法義,你不但不歡喜,你還排斥,那麼這個已經升為起顛倒了,顛倒邪見。你到了這個時候,大概就不會懺悔,你根本不想懺悔。所以為什麼懺悔要早?因為到最後你就不想懺悔了,你對懺悔開始排斥。

所以這個業力很奇怪,就是說它形成業力的時候,你本來想懺悔的,你錯過好時機以後,它會加速的讓你墮落。就是你自己不想懺悔,你根本不想懺悔,所以為什麼說,唉,你明明深信業果,怎麼讓你自己墮落呢?因為你錯過了懺悔的美好時機。就是當你暗鈍相、躁動相出現的時候,這個就是一個很好的徵兆了,你沒有好好把握這個時光,而墮入了邪見顛倒,最後變成惡因緣現前。

第五個、或施惠而人反怨。你幫助別人,別人不但不把你當一回事,還討厭你、排斥你,就是你變成完全惡因緣現前。

第六個、或夜夢顛倒,妄言失志。你經常做一些很奇怪的亂七八糟的夢,白天起來的時候也是語無倫次,那你這個心識完全被破壞了,就說你這個心識完全被業障給catch(抓住),你的心識完全被業障給掌控住了。那這種要懺悔也很難懺悔了,你已經沒有懺悔能力了。所以我們講懺悔第一個、心識暗鈍、然後第二個、煩躁不安。這是最好的懺悔時機。

這個業障,就像森林起火一樣,你越快處理,它越容易處理,而且效果非常好,你可能三七二十一天,有正確的方法的指導,你這個業障礙就過去了。你拖得越久,這個火就到處蔓延變成森林大火,到最後你也放棄處理了,你就準備到三惡道去了。

所以我再講一次,業力本身,造罪的業力你只要知道,它不可怕,對你來說它是點狀的。因為你有很多善根嘛,你一個佛弟子不可能全部造罪嘛。所以你一開始,你的善根力是強過業障、業力的。但是因為你的輕忽,往往都是因為輕忽、大意,它從點狀變成面、變成全方位的、變成一種廣大的業障,甚至於讓你起邪見顛倒。

所以業力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輕忽,你的放縱,到最後它把你的整個善根全部產生障礙。為什麼我們修行要有兩套系統,一個是增上,一個是破障法門,因為這兩個互相影響。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經常這樣修行,就能解脫生死業力

我們應該知道,這一切的境界是我自己的妄想捏造出來的...

拜佛含蘊深奧醫學原理

我還有一點經驗也許可以提供給您們參考一下,也許在病...

恭敬讚歎地藏菩薩,即得超越三十劫罪

佛告普廣菩薩: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地藏...

坎坷不可怕,一帆風順才是最可怕的

人在不順時才想到求神拜佛、念經。但是,坎坎坷坷時不...

業能縛住心,心也能轉變業

心能造業,心也能轉變業;業是由心造的,業也能隨心轉...

誦《金剛經》為人輕賤,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復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

修行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我們的業力

在祖師大德的判教當中,把我們整個大乘的成佛之道分成...

殺生有十項罪狀

一、心裡巨毒,世代不絕。 二、眾生都會厭憎他,眼不...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

【大藏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漢傳版): 那(na...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大藏經】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 (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

虛雲老和尚住世的最後一日

九月初十午,公命侍者撤退佛龕,供奉在別室中。侍者知...

天台宗的基本架構

天台宗創立於陳、隋之交,興盛於唐、宋之際,是漢傳佛...

《觀無量壽佛經》第二觀:水觀

【經文】 次作水想。見水澄清,亦令明瞭,無分散意。既...

如何才能得善終

善終絕對不能憑僥倖,一定要廣修福慧才能達到,善終跟...

積攢往生極樂淨土的資糧

為什麼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中...

不小心踩死動物該怎麼辦

問: 請問師父,我走在路上無意踩到一隻青蛙,不知是...

學佛證道之人必須具備這三點

【原文】 學道一要真為生死,二要具足剛骨,三要開見識...

佛教的兩種懺悔方法

當我們在修習懺悔的時候,有一個偈頌值得我們注意,在...

【推薦】「心有千千結」是啟動不了佛號的

你的心只要住在外境,這個就是生滅心! 第一個,你今生...

不矜細行,終累大德

古云:不矜細行,終累大德,此之謂也。 這句話的意思就...

精神生活比物質生活更為重要

人生的需求可以分為物質與精神兩個層面,二者必須兼顧...

居士經商不得販賣刀網等傷生之具

居士經商,既無大勞,又極自由,正好依佛法行事。 在家...

一別成永訣

一直不願意承認這樣的事實,身邊的人是會走的,就在所...

憶佛念佛就是真如熏無明

這個憶佛就是憶念佛的功德,憶念佛的慈悲,憶念佛的光...

尸毗王剜眼施鷲緣

蟬聲唧唧穿梭在蓊蓊鬱郁的只樹給孤獨園中,傳遞著解夏...

戒定慧學有門入

佛法的修行實際上就是修戒、定、慧,因為修戒可以讓我...

【佛教詞典】弗栗恃國

【弗栗恃國】 p0534 西域記七卷十七頁云:弗栗恃國,周...

【佛教詞典】一體

(術語)外相雖異而其本性則一。故曰一體。涅槃無名論...

【視頻】緣分的秘密

緣分的秘密

【視頻】臘八節的來歷

臘八節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