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禪宗參話頭法門疑情解析

惠空法師  2022/02/1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禪宗參話頭法門疑情解析

參話頭是千年來禪宗門下最重要法門,但隨著禪宗的沒落,法門傳承也一絲如縷。民國至今,僅能高舉高旻寺來果禪師、雲居山虛雲和尚做為法門標幟。而仔細檢索古代祖師語錄,實有許多珍貴之參禪指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高峰禪師之《高峰禪要》。

《高峰禪要》是指導初學用功之參禪寶典,除文字簡潔明白,內容精要之外,還有幾個優點:一、對疑情本質有深刻解析;二、對修證過程有次第描述;三、對下手方法有清晰說明,四、對修行障難與魔事有所提醒;五、對參禪基本態度有正見確立。

參話頭以疑情直搗無明源底,故對疑情本質的掌握,是功夫轉進之重要關鍵。在此對疑情做如下解析:

壹、參禪的過程

參禪法門在整個修行過程中,用「疑情」貫穿。隨著疑情由淺入深、由粗到細、由細到密、由密到無間,最後澄澄湛湛、卓卓巍巍,乃至到無心,如木頭、石頭般之悟境的開展,疑情逐漸轉成覺性。這個起疑情、參究、開悟過程的心念特質,就是「疑以信為體,悟以疑為用」的分析。

貳、疑情心體的解析

「疑」,深入分析,是內心一種無知的狀態。「是誰?」、「歸何處?」、「無?」等疑問,轉成了「不知道」,「不知道」就是無知。

所有禪法都具有惺惺照了的共通特性。參話頭裡用「參」、「究」、「疑」、「看」,指的就是此惺惺照了的特性。照什麼?惺惺什麼?就是這個「不知」的疑情。觀照到自心無知的心體上,起覺觀的力量,起照了、追究的力量,看住自己心裡無知、無明、黑闇的心。這就是參話頭止觀的結構。

參、疑情經論的說法

疑情用教下理論來說,是一所緣境,為修止觀時所觀的對像。經典裡怎樣分析這個問題?

《放光般若經》云:「為捨癡際,為應無所入。菩薩作是觀十二緣起法者,則為得坐道場。」

《大智度論》:「如三世十方諸佛,身放大光明,遍照十方,破諸黑闇;心出智慧光明,破眾生無明闇冥。」

所謂佛度眾生,就是現光明照破眾生的愚癡黑闇。凡夫的生死輪迴就是無明,無明就是黑闇,也是我們的心體。心體,是一個無明、無知的狀態,由無明、無知變成了愚癡黑闇。黑闇再轉化成具體生命境界,形成種種我執、貪瞋癡煩惱,乃至造業,現出五蘊身心。

參話頭時,參究進去就是抓住了這個無知。所有身心世界、天宮、地獄、山河大地,都是由我們的心而顯現,故華嚴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以一直追究到心的深處,去看起心動念,就看住整個身心世界、山河大地的源頭。這個源頭一般人毫無所知,就是無知。

無知,所以什麼東西都看不到、不知道,就形成所謂的黑闇。禪宗裡臨濟宗稱為「黑漆桶」,曹洞宗十牛圖管他叫「黑牛」。從「在心曰知,在眼曰見」的知見角度,「黑漆桶」、「黑牛」,是從「眼見」立場論,參話頭的「疑情」、「無知」,是從「心知」立場說。實則「黑闇」與「無知」體性是一,只要打破這個疑情的黑漆桶,就能夠開悟。

肆、禪宗對疑情的解析

千山剩人禪師云:「蒙懂真蒙懂,我心黑漆桶。何物堪比倫?好似海州接引寺路東角頭,盛惡水底缺口大瓦甕。」

千山禪師形容心裡懵懵懂懂的漆黑桶像什麼東西呢?像在海州這個地方,接引寺院路邊,有一個倒殘渣飯屑用的,破了口的瓦甕餿水桶。用餿水桶來形容心頭的無知、無明、污穢、黑闇,說明我們內心裡有很多肮髒的垃圾。

廬山天然禪師有一弟子問他說,參禪參了很久,心裡還是黑漆漆的,怎麼辦?他就說:正要你抓住這漆黑桶,「但行住坐臥祇恁麼按住看,看來看去,自然一日迸斷。」就是要弟子把漆黑桶照破,照破以後,就開悟了。

話頭只是一個工具,幫我們把心的無知抓住。抓住這個所緣境,就抓住心中的無明,而心中這個無知、無明,是所有山河大地、生死輪迴、天宮地獄的根源。殺賊要先知道賊的處所。不知道賊是誰?賊在哪裡?怎麼殺賊!一般人不知道有這麼一個心中的黑闇,更不知道此心中的黑闇,就是所有生死輪迴、山河大地、五蘊身心的根源。

在疑、在參、在看的時候,是把心中的無知轉成知,黑闇轉成光明。參就是一種惺惺、照了的功能。不斷的「參」,不斷的「疑」,不斷的「看」,煩惱、無知、黑闇、愚癡,慢慢轉成了覺性。沒有抓到漆黑桶,表示方法還沒上路。找到漆黑桶,表示路頭對了,方法對了,繼續用功就好。所以廬山天然禪師要弟子行住坐臥就只是這麼按住看,按住看,就是把這漆黑桶、黑牛牢牢抓住。疑也好,參也好,究也好,提也好,看也好,都是同一個惺惺照了的功能。

伍、參疑功夫增進得悟

清楚了這個道理,再來看「水漲船高,泥多佛大」、「疑得十分、悟得十分」,就很清楚。初抓到疑情時,只是初碰觸到愚癡黑闇而已。在不斷的參看當中,疑情慢慢消融,功夫也在慢慢前進。疑情消融得愈多,就表示由疑情轉化來的覺性、由黑闇愚癡轉化來的光明智慧愈大。所以才講「疑有十分,悟有十分」、「水漲船高,泥多佛大」,此與禪宗「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的說法一致,都在說明,疑情大小跟開悟大小是成正比的。

為什麼疑的大小跟悟的大小成正比?因為悟就是覺性、智慧、光明的成份,這是由無知黑闇轉化來的。經典裡處處講到「煩惱即菩提」,《般若經》講「色相無邊,般若無際」,都指出所對、所觀境界有多少,般若的智慧就有多大。

《摩訶止觀》智者大師說:「無明癡惑本是法性」所以現前的境界有多大,清淨的覺性就有多大,道理是一樣的。所照了無知愈多,無知癡闇轉成光明覺性就愈大。開悟,是因為將無明、無知、愚癡、黑闇所變出來的五蘊身心、山河大地、天宮地獄,整個大千世界消融掉了。無知、無明、愚癡、黑闇沒有了,五蘊身心、山河大地、天宮地獄,大千世界也沒有了。

所以永嘉大師云:「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不是另外找一個覺性,是將覺性從無明、愚癡、黑闇、無知中轉變過來。要開悟,讓覺性開展,就要從自心的無明、無知、愚癡、黑闇裡轉。所以要開悟得愈大,就要用愈多的材料來煮這個開悟的佳味美食。

陸、參話頭與永嘉禪法對比

這一理論,跟永嘉大師「薪多火旺」理論,完全可以結合。永嘉禪法第一階段,奢摩他的理論是「惺惺寂寂」,第二階段毗婆舍那的理論叫「薪多火旺」。「泥多佛大」跟「薪多火旺」兩個理論完全一樣。

雖然開始時,參話頭跟永嘉禪法對於如何捕捉無知境界的方法不一樣:參話頭是用疑情抓住心中的黑闇,永嘉惺惺寂寂,是直接觀察內心剎那生滅念頭的黑闇。但基本上本質一樣。

一切法的本質都是空性,也就是靈知之性、覺性,這是所有禪法的本質。《摩訶止觀》說:「無明癡惑本是法性」,般若經說:「色相無邊,般若無際」,祖師云:「凡所見色,即是見心」。一切法唯心所現,一切法當下就是般若,所以才會有永嘉的「薪多火旺」,高峰禪師的「泥多佛大」,以及禪師們所講的「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的理論。這說明,覺性開顯的理路是殊途同歸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何參「念佛是誰」

有道友問:如何參念佛是誰? 這是話頭!你問念佛是誰?...

禪宗的無味之味

參禪這個修行方法我個人認為是佛教諸多法門中最奇特的...

禪的態度

假如面前有兩張相片,一張是少女照,風姿綽約、美艷驚...

聖嚴法師《禪坐的基礎方法》

如何使用方法 一、放鬆身體 1、頭部 ①眼睛不用力就...

淨慧老和尚新加坡雙林寺禪七法會開示

(第一天) 大和尚慈悲、常住的各位班首師父慈悲、各位...

若是大根基,當下就能覺悟其中道理

龍潭崇信禪師,青州人,少年時很聰明。他家的附近有一...

萬里無寸草處去

禪宗的洞山禪師,在禪宗裡面是有名的一位大禪師,像雪...

憨山大師示參禪切要

禪宗一門,為傳佛心印,本非細事。始自達磨西來,立單...

【大藏經】【註音版】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大藏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大藏經】【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大藏經】佛說玉耶女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

娑婆跟極樂都是如夢如幻,為什麼還要取捨

有人就問蕅益大師,既然安住一念心性,娑婆跟極樂世界...

一心不亂須到什麼程度才能夠往生

問: 為何懺公師父常常在佛七法會的時候,鼓勵大家要證...

佛陀時代在家學佛女眾的模範人物

佛陀在世的時代,女子學佛而成為解脫聖者的,為數不少...

福生於清儉,德生於卑退

春節是一家人團聚最為開心的時候,但我聽說有幾位女士...

修行必須常行精進

關於精進修行,外道都很強調這一點。有一個修仙道的,...

普勸為人必修淨土

天如《淨土或問》云:今禪者見修淨土,鄙之為愚夫愚婦...

叢林中出坡的意義

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開啟中國禪宗僧團制度的恢弘氣...

修行最怕錯用心

【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

除夕撞鐘為何要敲108響

辭舊迎新,年年歲歲的新年及除夕之夜,京城內外都會聽...

人為什麼會到媽媽肚子裡呢

六道眾生都在生死輪迴中,不知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一般...

萬般皆下品,唯有往生高

這幾天很冷,正像征著我們修行,有一句話「不是一番寒...

聖嚴法師《一心有滯,諸法不通》

問:唐朝牛頭法融禪師說:一心有滯,諸法不通。一旦這...

得到究竟解脫,才是真正的盡孝

我們都知道,「母親節」是用來紀念天下母親的日子。我...

我為什麼走上素食主義

轉貼:小的時候,對於姥姥,一個27歲便守寡,獨自在艱...

如何把「空假中」三觀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大乘佛法把所有的智慧,尤其天台宗把所有的智慧分成空...

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

【佛教詞典】依草附木

禪林用語。又作依草附葉。本指人死後生緣未定之際,精...

【佛教詞典】性心

又名心性。心性本來不二,不過有真妄、動靜、昏明的不...

【視頻】東林佛號(修行版)

東林佛號(修行版)

【視頻】界詮法師《悟入佛之知見》

界詮法師《悟入佛之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