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萬里無寸草處去

妙境法師  2023/01/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萬里無寸草處去

禪宗的洞山禪師,在禪宗裡面是有名的一位大禪師,像雪峰禪師,都是了不起的禪師。結夏安居圓滿了,洞山禪師對大眾說:「結夏圓滿了,各位大德東去、西去(離開這裡,要到別的地方去了,或者到東邊去、到西邊去,南邊去、北邊去參學),不如萬里無寸草處去!」

萬里無寸草處去,你不要到那個有草的地方去,到那個無草的地方去。說完了這句話,洞山禪師又說:「萬里無寸草處怎麼去法呢?」又提出來這麼一個問,然後就不吱聲了,那麼就是散會了。

其中一位禪師就離開了洞山禪師,到別的地方去,到了一個地方就是遇見了一位石霜禪師。石霜禪師就問:「你從什麼地方來?」

「洞山禪師來。」

「洞山禪師有何言句?」他怎麼開示的?說什麼?他說了:「結夏安居圓滿了,東去、西去,不如萬里無寸草處去!就說這麼一句話。」

那麼石霜禪師說:「會下有誰下一轉語?」誰回答這句話呢?說:「沒有人!」沒有人說話,沒有人回答這句話。石霜禪師說:「何不言‘出門便是草!’」出了這個門,外面就是草。你就這麼回答就好了嘛。這個禪師聽了石霜禪師說了這個話以後,就又回到洞山禪師這裡來,就是把石霜禪師這個話就向洞山禪師報告了。

洞山禪師說:「大唐國裡能有幾個石霜禪師呢!」這等於是讚歎石霜禪師說得對,這個話回答得是對的。回答對是對,我們聽見這個話,我們去看《禪師語錄》,看洞山禪師語錄看到這裡,你明白這句話什麼意思嗎?我想,你們都是禪師──離言說相,應該是這樣子。我不是禪師,所以我是有言說相,我來解釋這個話。當然禪宗的人認為不要解釋,我認為禪師說不要解釋是不對的,應該解釋。我又說出這個話,又是不對了,禪師又不高興了。怎麼解釋這句話呢?

我們現在學習的《維摩詰所說經》裡邊有一句話,「畢竟空寂捨」,說是:「你維摩詰居士在什麼地方住?」維摩詰居士說:「我在畢竟空寂那裡住,畢竟空寂就是我住的房子。」就是這麼一句話,「畢竟空寂捨」。我這麼想(就是我自己這麼分別),洞山禪師他是讀了《維摩經》了,「畢竟空寂捨」;「萬里無寸草處去」就是從這句話來的,「畢竟空寂捨」。畢竟空寂這個房子叫做「萬里無寸草」,是這麼意思。

畢竟空寂是廣大無邊的,但是這裡邊沒有草,房子裡面當然是沒有草。但是「沒有草」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什麼叫做「草」?「草」就是虛妄分別,虛妄分別就是草。你在畢竟空寂這裡學習,常常地學習,就滅除去了我們內心的虛妄分別。這個虛妄分別滅除去了,就沒有草了。沒有草了,就是你能夠證悟了諸法如,證悟了畢竟空寂了,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你東去、西去,不管你到什麼地方參學,總而言之你還是應該學習第一義諦!就是這麼一句話。你不要弄得老是虛妄分別,那個是空過光陰了!就是這麼一句話。當然這個話,或者說:「你妙境也是虛妄分別!」那麼我也同意,我也同意這也是虛妄分別,但這個虛妄分別還是需要的。

「萬里無寸草處去」,萬里無寸草處怎麼去呢?你怎麼能去到那裡呢?「萬里無寸草」那個地方是第一義諦,那個地方就是諸法如,怎麼能到諸法如那裡去呢?他就不說了,洞山禪師就不講了。這個「不講了」這句話,禪師的意思──釋迦牟尼佛沒有出世,你自己去看一看吧,你自己去想一想吧,看怎麼樣到萬里無寸草處去。洞山禪師可能是這個意思。但是這個意思我不同意,我不同意。若是洞山禪師有這樣的思想,我是不同意的。那麼這句話傳到石霜禪師這裡來,石霜禪師回答這句話:「出門便是草。」「出門便是草」,若是說個白話是什麼意思?你離開了第一義諦就是虛妄分別,你心裡就有煩惱。與第一義諦不相應了,就是煩惱。什麼是煩惱?不要說「我火了,我無明大火焚燒起來」,不是,那是太粗顯了;你心裡面一有動念,才動眉毛就是違犯了祖師規矩!

就是這樣子。只要虛妄分別,那就不與第一義諦相應,那就是煩惱境界,就是生死流轉的境界。「出門便是草」就是這個意思。這個話,我認為石霜禪師他也是學習經論的、他也是修止觀的,所以他能回答上這句話。你學習佛法的時候,你常常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就是觀一切法都是如,那麼就是向第一義那裡去了。

洞山禪師他沒講,我現在講。就是:你舉心動念便與道合,就是行住坐臥、語默,一切時、一切處,你向道上會。誰來罵你一句,你就向道上會,觀這一句話——即空、即假、即中,就是到了第一義諦去了。誰讚歎你一句話,「哎呀,你很有道德,你怎麼怎麼好!」你也觀這一句話——即空、即假、即中。「出門便是草」,你就沒有出門,你就是向第一義諦去了,向這個畢竟空寂捨去了,在那裡住,那麼你就不生煩惱,就是這樣意思。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學漫畫】明心見性為什麼還要精進念佛

邁春法師的往生故事...

已伸不收

隱峰和尚是馬祖禪師的弟子。有一天,隱峰和尚推車從一...

本煥老和尚:這個婆娑世界我很害怕

我現在今年103歲,出家81年。我本來出家的時候呢,是為...

在這個禪堂中坐一坐就有好大的功德

佛法傳到中國來,唐、宋大興的時期,多少文人、偉人在...

一人與萬人敵,在今人則不行

用功的人,謂一人與萬人敵。這一句話,在古人最好,在...

聖嚴法師《自我而非我》

以前我剛開始教禪、講禪的時候,一開始就講無我的觀念...

聖嚴法師《禪修的要領》

身心放鬆 禪修者的第一個條件,是把身心放鬆。 頭腦放...

佛家禪語

△ 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虛空無罣礙。展開遍十方,...

【大藏經】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摩伽陀國波沙山(孤絕山也)過去諸...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心靈之光

一個人想要成功,就必須先學會駕馭自己的心,有如駕車...

善良才是最好的護身符

有這樣兩個故事: 一說某地一輛班車開往甲城,路遇4名...

世間為何會有種種的不平等

輪跋,是一位年輕的求道者,被人世間存在的歷歷可數但...

外婆的往生紀實

我的外婆劉秀芝,山東省煙台人,今年93歲。外婆性格好...

聖嚴法師《淨土在人間》

大家一向認為,淨土一定是指佛的世界或是佛國,例如,...

各宗要略——真言宗

史略 密宗又稱真言宗。以大日如來所說的《大日經》為一...

烤雞鴨背後的真相

學習傳統文化一年多了,今年四月,偶然回家鄉一趟,聞...

緣份的秘密

在人的一生中,屈指算來,與自己有密切關係的人並不多...

【推薦】勿做人生遺憾事

遺憾的事是恨錯難以補救,後悔不已也。如一句話令人難...

五百沙門出家證果之宿緣

昔時,佛與常隨諸大比丘眾,游化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修空觀的三種觀法

智慧的觀照應該怎麼觀照呢?就是我們遇境逢緣應該怎麼...

通智法師往生記

通智法師,法名尋源,號憶蓮沙門,俗姓阮,揚州儀徵人...

優填王與吉星女

佛陀時代,印度的俱曇彌國為優填王所統領,他的王后不...

池中大蟲宿世的因緣果報

佛陀住止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城邊有一汪污泥不淨的...

普能嵩禪師淨土詩

我佛慈悲大願王。勸人念佛往西方。娑婆界內輪迴苦。極...

廣化老和尚《人為什麼應該素食》

前言 從前一提到素食,就會聯想到佛教,由於多數人的...

【佛教詞典】中不寂靜苦

云何中不寂靜苦?謂生色界遠離順解脫分者。...

【佛教詞典】心清淨

指滅除內心之邪曲,遠離污穢不淨,使之清白淨潔。據究...

【視頻】護生卡通:殘忍的營養品

護生卡通:殘忍的營養品

【視頻】淨界法師《舍利弗前世貪戀黃金寶瓶》

淨界法師《舍利弗前世貪戀黃金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