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我們該怎樣熄滅貪瞋癡呢

宏海法師  2019/03/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我們該怎樣熄滅貪瞋癡呢

問:法師,都說習氣如瀑流半點兒不由人,那我們該怎樣熄滅貪瞋癡呢

宏海法師答: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貪瞋癡的結合體,你如果不去對治就是只能放任貪瞋癡不斷地膨脹。所以說修行剛剛上路的時候,我們就要學會反觀,要迴光返照,反觀自心。

就是說我們凡夫常態是背覺合塵的,「六塵」就是我們的煩惱。那你要對治它就等於逆水而行,首先你就得把握水性,就是你要逆的時候,始終要知道它的流向是怎樣的,也就是說你要發現貪瞋癡這是煩惱。

比如說這會兒,我動了一念對世間某個不管是人或者是事的留戀,或是對某種物質的追求心,每天想方設法地追求不懈,像火一樣越燒越大止不下來,這時候你要反觀。嗔心起來的時候,說實在的這個情緒確實很難控制,可是你就是發著火,你也要知道,我在發火,我這些都是愚癡無明的業力啊。所以當我們貪瞋癡的病發作的時候,首先你要能夠知道自己病了,然後再反觀這個病是怎麼生起的、追究它生病的緣由。

當然還有好多種方法,最常用的就是窺破它。當下我們追求的這些都是如幻如化,起心動念都是一個個妄想而已,觀空遣相。如果你貪瞋癡的病發作的時候你不能這樣去觀,那說明什麼呢,就是自己修行的福報還不夠。你光高調地談一下如何調伏貪瞋癡,它是控制不住的!

這個時候你就必須要腳踏實地的去做一些功課了,老老實實地從功課做起。那你就必須要多去誦經念佛、禮佛拜懺、聽經聞法,在一些必要的定課中漸漸地把自己的心安下來,讓它清淨。清淨以後,一個是貪瞋癡起的少了許多,二一個起來了馬上能覺察得到,第三個就算不能馬上覺察到,中途突然間能夠想起來、覺照到了,馬上止住。這些都是我們平常安心、清淨心的功德。所以說這些都需要我們腳踏實地的去做。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我們的導師釋迦牟尼佛早就都已經告訴我們怎樣去做了。八萬四千個法門,只要對機,哪個你都能入進去。問題是你能不能持之以恆,這是息滅貪瞋癡的關鍵,所以佛法說「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這就跟我們說身體不好需要養生一樣,一會兒說要練練筋骨,一會兒說要推拿推拿,一會兒說要運運氣,曬曬太陽,運動運動,或者你打太極也行,練倒退走也行,甩胳膊也行,只要方法得當都可以保健。問題是什麼呢,選擇一種最佳的養生之道持之以恆。

所以說從心行上要這樣當體去觀照。從次第上,在家居士一定要皈依三寶,最好是能受持五戒,慢慢地再依著自己的契機的法門,持之以恆地修下去。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宏海法師文章列表

損壞的佛像跟經書怎麼處理

問: 聽說經典、佛像不可以燒,請問已舊或者已損壞的佛...

怎樣發願才如法

問: 怎樣發願才如法? 濟群法師答: 發願,就是樹立...

《大集經》中沒有這句經文,這是以訛傳訛嗎

問: 淨土宗學人常見這麼一句話,《大集經》云:末法億...

只念佛不學其他經典可以嗎

問: 有很多人動員我們,不要學《金剛經》、《楞嚴經》...

修福從恭敬三寶開始

問: 請問法師,弟子剛剛皈依,應當如何理解三寶的功德...

為何一頓飯的功夫即可供養十萬億佛

問: 極樂世界的人何以只須一頓飯的功夫即可供養他方...

怎樣才能堅固往生淨土的信願

問: 在您的開示中一再提到信願的重要性,然而能發出...

助念得力是不是就能百分之百往生

問: 近來有一助念團很有影響,據說很多生前不信佛或...

【大藏經】【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大藏經】【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文殊菩薩為什麼要高舉寶劍

我們看到文殊菩薩的塑像,他右手拿著寶劍,很多佛像也...

有什麼因素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呢

關於一個人的命運好壞,命運究竟能不能改變,有各種不...

積德才能延壽

【原文】 龍眼 宗伯陸公①壽九十七而嗜龍眼,龍眼遂價...

一個「緣」字,意義甚深

在佛教裡經常說未弘佛法,先結人緣。只有把這人緣結好...

師徒對情人的看法

師徒兩人,無事泡茶談天,因情人節剛過,便聊起這個話...

極樂的五塵境界,就是彌陀的三身四德

關於積集智慧的資糧,本經講到有二種因緣:第一個是有...

你想什麼,就和什麼感應

禪宗有一個公案,我們把這公案跟這個比較一下: 有一個...

不小心受傷,是否也屬於因果報應

問: 世間的一切都離不開因果的定律,假如說一個人不...

念佛和教育孩子哪個優先

問: 念佛和輔導孩子學習,在時間安排上,有沒有先後...

若非老僧定力夠,幾作驢兒被他騎

我們學佛的人,對於因果報應的道理,一定要牢牢記著,...

三種層次的念佛人

我們可以這樣講,從一種願力來取代業力的角度,我們可...

人該懶散還是精進

很多人認為現代人之所以心裡不安,是因為生活太緊張,...

聖嚴法師《因果法》

接著我們來講因果,因果是從因緣而來的。從前與後的關...

往生的根本靠的是什麼

下面有一段蕅益大師非常獨到的見地,就是站在我們凡夫...

人生應該做到的十件事

一:孝敬供養父母師長。 一切善法都建立在孝道上,對...

各宗要略——律宗

傳流 從第一次結集,優波離尊者誦出律藏為最初律部。隨...

【佛教詞典】不動生死

(術語)生死即涅槃之義也。大日經疏一曰:初發心時便...

【佛教詞典】隨三智轉智

指隨三種智觀照轉境相之智。為唯識宗所立菩薩所觀唯識...

【視頻】大安法師《生死關頭願力先牽》

大安法師《生死關頭願力先牽》

【視頻】2021年法師們的新年祝福

2021年法師們的新年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