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推卸責任是一種惡劣的造業方式

嘎瑪仁波切  2016/12/18  大字體  護眼色

推卸責任是一種惡劣的造業方式

現在社會上,常常有一種不負責任的心態,遇到挫折障礙、不如意之事就將責任怪罪到他人身上:上司怪下屬事情沒做好,員工怪老闆領導力不足;孩子成績不好怪父母、老師,父母、老師則認為孩子不夠用功;賭輸了,怪別人騙了自己的錢。卻不想一想,若不是生出貪念,別人如何能將自己口袋中的錢財騙走呢?

更有甚者,找不到活人可以推卸責任,就怪祖先不加以庇佑,祖墳風水不好等等。這種推卸責任的身教,對未來一代是非常不好的教育。在佛法上,也是非常惡劣的造業方式。

將責任都推給別人,認為自己永遠都沒有錯的偏差想法,是現代人不容易了解自己的最大根源。人不可能十全十美,除了佛陀完全清淨,菩薩、羅漢也還有不及的地方。所以,凡夫俗子當然會犯錯,重點是犯了錯要知道反省,反省後要能改過。若不自省向善,便會推諉過失而傷害別人,到最後連自己都不放過。有人產生強烈的嗔恨心,自認為一走了之可以解決一切,而不顧親朋好友的感受,以跳樓、割腕、吸毒等自暴自棄的行為來自傷傷人,帶給社會和家庭非常多的困擾和痛苦。

一個人如果不反觀自己,哪怕年紀再大、身份地位再高也是枉然;因為沒有智能,不會觀察當下的言行,常常會為了利益自己而傷害別人。觀察自己的身口意到底在做些什麼、說些什麼、想些什麼,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仔細觀察,人是非常容易受外在誘惑的。

老師、父母教育孩子時,要先觀察自己的心,看看自己當下對孩子的教育是建立在自己執著、主觀意識或自私的心態,還是真為孩子好。希望孩子能考上最好的學校、有最好的工作,「如果你不拚命,就不會有成果;如果不努力,就不會有任何勝利」,這些「為孩子好」的想法,牽扯了太多自私心態。應該教導孩子 「多替別人著想,不要去傷害別人;當你沒有傷害別人,才會過得快樂幸福。」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要錢,就給他錢,要什麼,就給什麼,對兒女只講好話,不糾正其錯誤,以為這就是愛孩子,是「愛的教育」,這是完全錯誤的。

很多父母捨不得罵孩子,也捨不得別人罵。小朋友做錯事,父母就做他的後盾,慢慢地孩子就不知道分辨善惡,會將傷害他人變成快樂的事。

很多父母自己做負面的事,卻教導小朋友不要這樣做,沒有以身作則,如何教育孩子?

在心靈層面應該一日三省吾身,反觀自己的言行思想,而不是一味地向外投射,檢視、批評別人。不傷害眾生,自己才能快樂。要保持心的良好品質,就要長時間地自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父母最常見的十個錯誤觀念

1、過度照顧: 現在許多小孩一生下來,就被照顧的無微...

別人做惡我們依然行善,這就叫信仰

問: 我媽媽是個非常虔誠的佛教徒,十多年前就開始給...

五逆罪人能不能往生呢

有人又提了一個問題,《佛說觀無量壽經》裡面說,五逆...

對哪些對境造業,業果會越重

講到重罪、重業,一定是第一,心非常猛利;第二,跟外...

【推薦】是業報現前還是冤魂報復

故事發生在1965年,內蒙古黃羊灘地區的村裡有一戶范姓...

念佛和教育孩子哪個優先

問: 念佛和輔導孩子學習,在時間安排上,有沒有先後...

教婦初來,教子嬰孩

古人說,教婦初來,教子嬰孩。就是說教育要從早、從小...

趨吉避凶的方法是什麼

問: 趨吉避凶的方法是什麼? 淨界法師答: 斷惡修善...

舍利弗成佛國土的大菩薩有哪些功德相貌

彼諸菩薩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非佛...

有時解釋,反而會增添煩惱

生命只有一次,何必忙著為自己解釋語言雖十分通俗,但...

念佛和誦經前是否應先上香

問: 念佛號和誦經前是否上香?如果時間緊先不上香,...

初學淨土法門從哪兒入手

問: 法師,對於初學者,尤其是想修淨土的人請您給一...

具足信願一定往生

往生淨土的三資糧就是信、願、行。 首先,這個願就含攝...

道源法師:七種傲慢

禮敬諸佛,是對治「我慢障」令得尊貴身的。因為眾生執...

這才是真正的苦行

戰勝煩惱困苦最勝行。我們修忍辱度又是能夠戰勝我們煩...

證嚴法師:疑不生信,難成大事

人生最可憐、最苦惱的,莫過於疑心病重的人。所謂「疑...

不要再「傻傻」地求了

很多人剛開始接觸佛教的時候,都是帶著一種有求的心態...

「精進」有十種利益

精進十種利益,謂修菩薩行者,於諸梵行,念念進修,精...

影響健康的六大因素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疾病的起因影響健康的六大因素,第一...

慚愧心與七聖財

一、慚愧的意義 慚愧,是慚與愧的併稱,即對已犯的錯誤...

獲得富貴果報的四種修法

可以讓我們獲得富貴的四種修法: 一、應時行施 是指應...

佛教徒的名利觀

《論語》中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意思是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