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輪迴中得人身猶如曇花一現

希阿榮博堪布  2015/07/08  大字體  護眼色

輪迴中得人身猶如曇花一現

輪迴中得人身猶如曇花一現,來之不易的暇滿人身一旦失去,想再得,千難萬難。

很多人沒來由地相信輪迴是一件浪漫的事,想當然認為自己來生肯定還是做人,甚至還能回到今生今世的種種因緣中,繼續一段段愛恨情仇的故事——這種想法實在有些一廂情願。如果自己能決定,我想古往今來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死了,但事實不是這樣。可見臨到命終,一般人都做不得自己的主。

「欲知前世因,今生果便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便是。」

來生是否接著做人,要看這一生的行為。來生若要得人天福報,今生必須遠離十惡業、行持十善業。要進一步得到暇滿人身,則需守護清淨戒律才能得到可用於修法的閑暇,必須大量累積佈施等福善才能得到圓滿,而且還要有清淨的發願。

檢視一下我們平日的言行,不要說菩薩戒、密乘戒,就是基本的在家人的居士戒、出家人的別解脫戒等等,是否能圓滿守持呢?想到這一點,就會知道再得閑暇的把握微乎其微。就算戒律清淨,具備獲得閑暇的因,而獲得圓滿的因——上供三寶、下濟貧乞等善法,平日又能做到多少呢?即便有可能做到嚴守戒律、慷慨博施,是否還有清淨髮願?

也就是說,要發願來生再得有助於修行和解脫的暇滿人身,或者行持一切善法都不忘以菩提心來攝持自己的言行,唯有三方面因緣具足才能得到暇滿人身。

如果不抓緊現在的機會,讓寶貴的光陰空耗過去,那麼在以後很長的時間裡,我們恐怕都不可能再擁有如此圓滿的修行條件了。那樣的話,什麼時候才能真正止息痛苦,獲得解脫呢?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無常

三千多年前,佛法興盛的古印度王朝,世尊於舍衛國的只...

聖嚴法師:如何看待「只在乎曾經擁有」

電視上曾經流行一句廣告詞: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

婬殺二業,乃一切眾生生死根本

婬殺二業,乃一切眾生生死根本。最難斷者唯婬,最易犯...

若能心自在,雖住生死界,實同出生死

很少人能夠在面對生離死別時若無其事,以我自己來說,...

【推薦】「自我」只是虛張聲勢的皮包公司

佛教博大精深,而又簡明透徹,在指點人生、透析塵寰方...

打坐中險些投胎成豬的故事

在他年輕的時候,在成都五擔山有個文殊院大叢林,後面...

人生彈指有何歡

前段時間,和幾個好友相約旅行。在途中,大家喝茶聊天...

蓮池大師是如何面對湯厄(燙災)的

【原文】 辛丑孟春十日,予隨例入浴①,失足沸湯中,從...

【推薦】人生迷茫時,向聖賢借一點智慧

一、向孔子學習謙虛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 過於自...

在家居士要盡家庭、社會責任

經常看到有些學佛人,學佛後什麼都不管了,家庭不管,...

任是美滿一生,莫如淡薄一世

參禪人,身心萬不可浮華,不可驕泰,不可我慢。類如食...

佛陀成佛的過程

經云:現五濁剎,隨順群生,示有塵垢,沐浴金流,天案...

沉得住氣,這才是智者

五代時,馮道與和凝同在中書省任職,兩人交情甚厚。有...

米從哪裡來

佛的堂弟阿那律自幼在王宮中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一點...

做財富真正的主人

這是一個以商業為主流的時代,物質文明高度發達,財富...

大安法師:為什麼要強調計數念佛

問: 東林寺作為淨宗第一祖庭,似乎特別強調計數念佛...

當從善者,與淨相應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有一天,舍利弗尊者...

救釋迦族人的摩訶男

佛陀時代,釋迦族的迦毗羅衛國受到舍衛國琉璃王的侵滅...

吾人之身體,不但今生關係密切,還會影響來世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佛法說: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

為什麼有些學佛人越學越不順

問: 為什麼同樣都是在學佛,有的人越學越不順心,有...

貪婬好色的十二個比喻

本文從經典中選取了十二個形象的比喻,目的在於揭露美...

護心勿起瞋

佛陀住世時,眾僧日中一食,托缽化緣畢,或在山林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