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從信佛變成學佛的人

嘎瑪仁波切  2015/03/26  大字體  護眼色

從信佛變成學佛的人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我信佛,佛在心中,可為什麼要皈依?這就像一個人生下來為什麼一定要登記戶口一樣,只有你登記了戶口,才是這個國家真正的公民。在佛教裡也是這樣,你心中有佛,你對佛有信仰,你覺得佛菩薩很好,你也願意去燒香、磕頭、點蠟燭等等,這叫信佛,是相信佛菩薩,這跟我們入門學佛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沒有受皈依的戒律,我們就不會約束自己,不約束自己,造作了惡業不僅會給他人帶來傷害,自己也會得到惡果感受苦痛。

如果不皈依,如果沒有戒律的約束,表面上你可能喜歡供佛,點燈、燒香、拜佛、念經等等,但佛陀讓我們不要去傷害眾生,要約束自己的時候,就會開始做不到了。約束我們的語言不要去罵人,你做不到;約束你不要去貪婪追求世間的名聞利養,你也做不到;約束你不要嗔恨他人,還是做不到。

所以,真正要做一個佛弟子,必須要從入門皈依開始,皈依的戒律,是別解脫戒裡最基礎的戒律,而所有戒律的基礎就是皈依。皈依之後,修八關齋戒可以,修出家的戒律可以,修菩薩戒可以,修密乘的戒也可以,如果沒有皈依的話,什麼戒律都談不上,因為沒有基礎。

所以,信佛不是說說而已,不是你說自己信佛就可以了,是要有戒律戒條的。皈依後,通過佛陀的身口意傳給他的弟子們,受身口意的戒律,身體上不去殺生、偷盜、邪婬;語言上不去惡口、兩舌、綺語、妄語,心不去貪瞋癡慢疑等等。偉大的佛陀傳了無上殊勝的佛法給我們,我們也願意追隨佛陀去聞思修佛法,如此,我們才能從一個信佛的人變成一個真正學佛的人。

就如同學校為了保護學生而製定校規校紀,國家為了保護人民而製定法律法規一樣,佛陀為了讓弟子能夠從險惡痛苦的輪迴中脫離,慈悲善巧地通過戒律之方式來保護弟子。守戒,就是對自他最大的保護。

無始以來,人們習慣了囤積負面的能量,佛教管它們叫「不善業」,殺生、偷竊、邪婬、惡口、挑撥離間、講是非,講謊言,貪念、嗔恨,妒嫉、傲慢、疑心病等等這些都是負面能量,不把這些淨化、消除掉,將會帶給我們無盡的苦難。

比如殺生會帶來短命多病,前世殺生今生就短命,今生繼續造業殺生,疾病就會不斷,生命也會短暫。如果你的言語對別人造成了傷害,你會收到越來越多語言上的攻擊,你的語言會越來越沒有份量,得不到大眾的尊重與愛戴。

所以,從信佛到學佛,要從約束、善護念自己的身口意開始,負面的能量曾經帶給你巨大的傷害,是痛苦的根源,你現在還要緊緊抱著它們不肯放嗎?有多少人好了傷疤忘了疼,明明知道哪些是惡,哪些是不善,就是不肯給自己一個真正改過向善的機會。

佛,不需要我們去拜,不需要我們去點香點蠟燭來照亮他,佛已覺悟。為什麼我們要跪在佛菩薩面前,跪在上師面前?佛菩薩不需要你跪,上師不需要你跪,是我們自己需要。五毒熾盛的凡夫俗子們,什麼時候可以消業呢?就是在你最謙卑的時候,簡單來講,就是說你能徹底看透自己的時候,懂得知錯改錯的時候。當你傲慢狂妄目中無人的時候,當你血氣方剛得意洋洋的時候,你根本不可能看到自己的缺點和毛病,甚至不會覺察到身口意造作惡業會給自己帶來多少煩惱和痛苦。

當我們發自內心懂得謙卑之時,當我們真正成熟低頭彎腰之時,才能看到自己身體、語言、內心中所有的缺點。從整個東方來看,謙卑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象徵與標誌。平時我們磕頭禮拜佛菩薩,以表達對他們的崇敬與感恩之情。其實,我們真正在拜誰?是在拜我們自己啊。為什麼要拜自己?因為你已經誓願要跟著佛陀學習,把你身口意深處最肮髒的一面洗乾淨,放下你自以為是的身段,放下你那污濁不堪的缺點,這樣才能帶來真正的福報和快樂,你才能因為福報和智慧的增長,擁有長壽健康喜悅的身心。

很簡單,如果一個學生比老師還傲慢,怎麼可能從老師那裡學到真正的本領?皈依,戒律,跪拜等等這些你認為的形式,就是讓你開始找到謙卑的自己,在每個謙卑的當下,發現自己身上的缺點,把它們完完整整地徹底放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這就是學佛和不學佛的不同

我們如果這一生,單單隻有這一生,如果沒有未來的話,...

學佛先克己慎獨

慎獨出於《禮記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

佛教宗派是怎麼形成的

釋迦牟尼佛每一次講法,都是總持法。後來阿難結集經典...

星雲法師《佛教的真理是什麼?》二、業

第二篇 業 壹業的定義與輪迴說 業,梵語karman,音譯...

六齋日的淵源

佛陀之所以製定每月的六齋日受八關齋戒,我們在前面已...

佛法不是叫你逃避,而是讓你面對現實

經常聽到有人說:佛法就是逃避現實。還有人說,學佛法...

背了二三十年的佛經,究竟叫你幹什麼呢

大家都讀誦大乘經典,或者是懺悔,或者是禮拜,或者是...

南懷謹談學佛人易犯的毛病

(1)見地不對。平常人到廟裡花百元錢,供上香蕉,然...

我們要怎麼做才能積大德

都說厚德才能載物,我們要怎麼才能積大德?我先講個故...

為什麼愛得越深,痛苦就越強烈

每次演講,我總會遇到千奇百怪的問題,記得有一次有人...

學佛不要刻意去求感應

學佛不要刻意去求感應。只要能夠運用佛法轉變凡夫的生...

茶葉的三大寶藏

抗癌、提神、增強記憶 歷史在茶杯中流淌千年。中國人...

木碗的故事

有位老太太臥病在床,兒子每天都得送飯到房間給她吃。...

離四相修一切善法即得菩提

離四相修一切善法即得菩提,成就佛果。佛乃離相修善之...

把牛奶存在牛肚裡

有一位養牛的人,他養的牛,乳汁特別多,他覺得自己養...

印光大師壽康寶鑒序

【原文】 人未有不欲長壽康寧,子孫蕃衍,功業卓著,吉...

宣化上人:眾生的業緣

什麼叫眾生?眾生是攬眾因而成,逐境而生。眾因就是色...

名稱女的成佛因緣

佛陀在毘舍離獼猴河岸的重閣講堂,一日搭衣持缽,帶領...

夢參老和尚:華嚴經梵行品

(夢參老和尚二○○四年講於五台山普壽寺) 第一講 我...

自己救自己

有一個叫通一的比丘,禪修多年,不得要領,就去請示心...

南懷瑾老師談睡眠

根據醫學和我的體驗觀察,一個人真正睡著覺最多隻有兩...

不讓別人的語言帶動自己的情緒

有一種情緒,每個人都曾經歷過,那就是憤怒。 當我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