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四種方法正確處理人際關係

覺醒法師  2014/07/0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四種方法正確處理人際關係

為了凝聚人心、攝受眾生、開發智慧,佛陀提出了四種方法,指導人們正確處理各種人際關係,這四種方法被稱為「四攝法」。

1.布施攝,指以不懷任何回報的心向眾生傳授真理與施捨財物。布施,不光是指錢財、物質、醫藥的財施與拔濟怖畏的無畏施,還有法施,即知識道理的教導、方法技術的傳授,或是講說佛法勉勵怯弱者,使他們身心健康,能憑自己的能力自給自足,甚至有能力幫助他人。

2.愛語攝,指依眾生的根性而用其能接受的言語來導正其不正的行為,令其生起親愛之心而依隨菩薩行道。「愛語」並不是說一些諂媚、奉承、虛偽、言不及義的語言,而是要講說佛法讓他人受用。例如,讓人了解慈悲、向其解說戒行、告訴他如何忍辱,使眾生心安而明義理,生生世世受益不盡。

3.利行攝,指行身口意善行利益眾生,令其生起親愛之心而受道。也可以說是在別人最需要的時候,及時付出心力、減輕他人的辛苦、利益他人,這就叫作「利行」。

4.同事攝,指親近眾生,同其苦樂,令其同沾利益,因而入道。「同事」行不但是對各種領域、階層的人,講說他們熟悉的話題、語言,還能站在對方的立場設想並感同身受,如此才能親近眾生同其苦樂,增加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如果做到了以上四點,在動機、語言、行為方面多加檢點,處處克服自我中心,替人著想,那麼,我們又何愁沒有一個好的家庭關係、人際關係、社會關係?

在生活中實踐「布施」,可以建立起個人對社會的奉獻精神,從而控制現實生活中貪婪的佔有和自私的慾望。

在生活中實踐「愛語」,帶動社會大眾形成生活中的語言藝術,說話如春風拂面,會給人生活的勇氣和希望。真正做到了「語言美」,現實生活中互相爭吵、漫罵、惡語等現象就逐漸減少。

在生活中實踐「利行」,不分事情的大小,不計勞動報酬,只要是對別人有利益的事就毫不猶豫地去做,從而建立起社會大眾盡職盡責的敬業精神,那麼,現實生活中對待工作馬虎了事、敷衍搪塞的現象就不會存在。

在生活和工作中實踐「同事」的要求,就能在彼此間建立起同甘共苦、互助互惠的氛圍,現實生活中家庭、同事、鄰居、領導與被領導間的糾紛和矛盾就會得到緩解,大家能夠和睦相處、互惠互利。現實生活中的互不信任,謀取暴利,欺騙別人錢財等現象也就沒有了產生的根源。

總之,社會大眾如果能將「四攝法」運用到生活工作中,通過「布施」建立起對社會的奉獻精神,通過「愛語」養成語言的藝術,通過「利行」培養起對社會盡職盡責的敬業精神,通過「同事」樹立起同甘共苦、互助互惠的共享精神,那麼,人與人、人與自我之間的矛盾就能得到化解,社會也一定會逐步走向祥和安寧的和美之路。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開發超級記憶力的竅決

有人發心念經典,欲度群迷超彼岸, 雖立是願不思議,旋...

【推薦】靜坐的姿勢與數息觀

【禪修的方法】 靜坐的姿勢 初學靜坐者,即應養成正確...

哪怕是獨處,也不要去交那些損友

作為一個朋友,一定要講信譽。那這個信不欺的意思,也...

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

如何與最親近的人相處,這或許是每一個人都應該靜下心...

印光大師:對治色慾的方法

【原文】 色慾一事,乃舉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

懺悔的前提和方法

問: 懇請法師慈悲詳解慚愧心和懺悔心以及如何懺悔? ...

淫念生起時該如何對治

雖然我們已經明白了一些道理,但是如果不經過修行,還...

凡事都能讓一步

佛經中有這麼一則故事──有兩個商隊準備出門經商,但...

【大藏經】【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御製無量壽佛讚  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

欺負弱小猶如為自己挖坑

佛經裡經常用一句話形容佛的功德:如大調象,亦如沉淵...

臨終能夠記住這句話就有救了

有一個禪師,他去參訪雪峰禪師。雪峰禪師當時在福州。...

情執是苦惱的原因

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你才能得到自在。 人類所...

心病有五大種類

心病的原因,就是我們的心裡不舒服,就是當我們的內心...

為了臨終的正念,你必須做這兩件事

帶業往生它是有條件的:這個業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續,它...

抓住散念,時時念佛

要抓住散念,時時念佛。在工作或生活當中,行住坐臥,...

佛陀處理眾生障礙三階段

(一)對治生死業障。 那佛陀陪著我們成長,要處理的第...

蹲下去是為了跳得更高

退一步風平浪靜,讓一步海闊天空。 當身處逆緣時,我們...

國王殺生為佛所阻

佛陀時代,有位國王名叫和默處,由於他的國家地處偏僻...

西方路遙如何能至

問: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剎,凡夫劣弱,云何可到。 答:為...

為什麼要求生淨土

為什麼要求生淨土?第一,人身難得,要求究竟的解脫。...

素食,就是不做餓死他人的幫兇

哈佛營養學家梅爾指出:如果美國肉類生產降低百分之十...

專修淨業,自得心開

念佛之人,不可涉於禪家參究一路。以參究者,均不注重...

涅槃如熄火

古印度是個外道林立,思想發達的國家。有一天,一位異...

遙聞諸聲音,而不壞耳根

虛雲老和尚在他的傳記裡面講一件事,我們可以知道他的...

對善人你要親近,對惡人要遠避

對善人你要親近,對惡人要遠避。善人、惡人就是吉、凶...

【佛教詞典】食經

收於中阿含經卷十。其內容說明人以愛為食,愛以無明為...

【佛教詞典】興行

(雜語)興事行事也。經名有佛說興起行經。...

【視頻】慧律法師《改變不了對方,就先保護好自己的清淨心》

慧律法師《改變不了對方,就先保護好自己的清淨心》

【視頻】妙境法師《天天讀華嚴經投胎到下一世的故事》

妙境法師《天天讀華嚴經投胎到下一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