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五刑不如一恥

2012/09/20  大字體  護眼色

知恥就是有羞恥之心。孔子曾讚賞「行己有恥」的士大夫精神,他還說,「知恥近乎勇」。一個人有了羞恥之心,才能臨財不貪,臨難不屈;才能謙和退讓,取捨有度。無論是個人修養,還是民族氣節,知恥都是良知的先導。

孔子說:「行己有恥」(《論語·子路》),即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孔子還說「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大意是有羞恥之心就接近勇敢了。一個人懂的羞恥,才能自省自勉。有羞恥之心的人,才能勇敢的面對自己的錯誤,戰勝自我,這是「勇」的突出表現。

孟子說:「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大意是一個人沒有羞恥之心,就不能算作是人。

孟子主張性善論,他認為人生來就有惻隱之心、羞恥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是仁、義、禮、智的萌動,只有禽獸才不具備人類的這些天然的善性。人有「羞惡之心」,才會在名利面前表現出高風亮節。

孟子還說:「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也」(《孟子·盡心上》),大意是一個人不可以沒有羞恥感,不知羞恥的那種羞恥,才真的是不知羞恥呀!

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不是很容易的事。一個人知道自己的不足會覺的羞恥,能夠有勇氣改正,那還為時不晚。如果安於羞恥,或者不覺的是羞恥,反以為是榮耀,那就不可救藥了。

朱熹說:「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朱子語類》),意思是一個人有了羞恥心,就不能做那些不該做的事。

人有了羞恥心,才能意志堅定,於貧富、得失、義利之間有所取捨,而不是任憑慾望的驅使。否則,人沒有了羞恥心,就什麼事情都能做的出來。

明朝學者呂坤在《呻吟語·治道》中說:「五刑不如一恥」,即再嚴酷的刑罰,也不如讓百姓懂的一個「恥」字。呂坤認為,教育人懂的廉恥要比重刑更重要。人的道德提高了,知道了什麼叫羞恥,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就能明辨是非,這比犯了法再來處罰更有效。因此,儒家一貫主張教化為先,懲罰在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以前的秤為什麼1斤是16兩呢

文財神范蠡 :16兩秤的發明者 我們小時候,家裡用的是1...

閑曠俗心,寂定煉金

真正要把這個暇滿的人生,閑曠的心胸,去修行一個生命...

富裕國家的節儉美德

節約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成由勤儉敗由奢,這句古訓被世...

慎獨知於衾影

慎獨知於衾影,這就談慎獨問題。這個就進一步談得細微...

敦倫盡分的人生

【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僕忠...

小人樂聞君子之過

小人樂聞君子之過,君子恥聞小人之惡。 此存心厚薄之分...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做人要厚道!厚德才能載物,而且,看到厚我們就想到大...

品德不夠,財對他來說是災禍

好風水是有德者居之,有德的人才能據有好風水;沒有德...

【推薦】佛教智慧與幸福人生

為什麼生活中很多人總是有怨氣,有委屈,滿腹牢騷? 快...

學佛什麼事能求什麼事不能求

問: 學佛什麼事能求什麼事不能求?請師父開示。 能弘...

因最初多聞之力而成就菩提

問: 祖佛大意,貴在心行;采義徇文,只益戲論。所以文...

諸佛為何選擇在人間而非天界成佛

《增一阿含經》中,記載過一則公案帝釋天供養釋尊時,...

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要出生死,必以此為第一義

道學人,往參老人於曹溪,特為發明金剛般若宗旨。 以吾...

自我激勵,思惟暇滿難得

第一個,人道的暇滿。 就是說,我們無量劫來在三界當中...

驕傲的猴子

在一座深山裡,有一群猴子,相處得非常和睦,好像大家...

家庭也是道場

【提要】: 家庭是道場,生活作佛串。慈悲感恩和為貴...

所有大成就者或往生人皆是菩薩示現的嗎

問:佛未顯本前,各聲聞等皆由修成,開權後,一切八部...

人該懶散還是精進

很多人認為現代人之所以心裡不安,是因為生活太緊張,...

修行人不與俗人混

佛在法句經裡面說,不與俗人混,不與僧相雜。出家無慾...

居士著僧衣,不但沒有功德,反而有罪過

【原文】 圓頂方袍,則知三衣,僧服也。發其首而僧其衣...

若順若逆,總虛妄不實

【原文】 人能痛念生死事大,覷破一切世情,若順若逆,...

【佛教詞典】一切取斷遍知論

【一切取斷遍知論】 p0011   顯揚五卷一頁云:一切取...

【佛教詞典】有作用我與無作用我

【有作用我與無作用我】 p0559   成唯識論一卷四頁雲...

【視頻】金剛壽命真言

金剛壽命真言

【視頻】夢參老和尚《死刑犯念觀音獲救的故事》

夢參老和尚《死刑犯念觀音獲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