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夢參老和尚:地藏菩薩本願經

夢參老和尚  2018/10/14  大字體  護眼色

閻羅王眾讚歎品  第八

第八品是閻羅王讚歎地藏王菩薩的功德,「閻羅」翻成華文是什麼意思?就是縛罪人的意思,閻羅王專管生前犯罪的人,犯了罪在人間可以用狡猾的手段掩護,等到了閻羅王那裡,他就把你縛住了,你想狡辯也不行,那個地方無法狡辯,這就是閻羅王的意思。

閻羅王不是一個兩個眾生,因為到忉利天集會來的不只這一個世界,無量的世界就有無窮無盡的閻羅王,閻羅王有很多的刑具。四川酆都縣,據說就是閻羅殿,遊客經常往底下丟鐵索、腳煉,我到那個地方覺得很可笑,閻羅王不會要人間的東西。洞裹經常聽到風聲,鐵索腳鐐永遠在響,那是地底下風吹的關係。我剛才講地獄是你自己的業現,這個劍樹、油鍋什麼的都是自己自然現前的,什麼現前呢?你的業感現前,就像我們沒有受過什麼苦難,遇到什麼不順心,是你自己反應出來的,自己感應的。就像我們走路,有陽光照就有影子,那影子就是你,如果沒有你,那個影子也沒有了,如果你的心念沒有了,地獄也沒有了,這必須得正確的觀照,必須正確對待。

「爾時,鐵圍山內,有無量鬼王與閻羅天子俱詣忉利,來到佛所。」

這是敘述在忉利天宮,鐵圍山有很多的鬼王有無量鬼王與閻羅天子俱詣忉利來到佛所。閻羅王的宮殿,就是他治理一切死後人的地點,判案的地方,這座城有六千由旬這麼大,閻羅王的閻羅城有七重,也是七重欄楯七重羅網,裡頭都是地獄。十殿閻羅所屬的就是鬼王,除了閻羅王還有很多的鬼王,聽他的統率來治理鬼的,管理各個地獄,哪些鬼王呢?一共有三十四個名號。

「所謂惡毒鬼王、多惡鬼王、大諍鬼王、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散殃鬼王、飛身鬼王、電光鬼王、狼牙鬼王、千眼鬼王、噉獸鬼王、負石鬼王、主耗鬼王、主禍鬼王、主食鬼王、主財鬼王、主畜鬼王、主禽鬼王、主獸鬼王、主魅鬼王、主產鬼王、主命鬼王、主疾鬼王、主險鬼王、三目鬼王、四目鬼王、五目鬼王、祁利失王、大祁利失王、祁利叉王、大祁利叉王、阿那吒王、大阿那吒王,如是等大鬼王,各各與百千諸小鬼王,盡居閻浮提,各有所執,各有所主。」

鬼王的名字我們不說了,顧名思義就可以了,大鬼王還有好多的小鬼王。「盡居閻浮提」,是專指閻浮提的,「各有所執」,「執」就是所管的事情,所當的執司,各有所主。

「是諸鬼王與閻羅天子,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訶薩力,俱詣忉利在一面立。」

他們之所以能到忉利天,是假地藏菩薩的威神力,和佛的加持力。到了之後在一面立,當然就像與會的大眾,大菩薩有大菩薩的位置,也像我們的次序一樣! 這些鬼王都站在他們應站的那一方面,他們也是來請法的!

「爾時,閻羅天子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與諸鬼王,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訶薩力,方得詣此忉利大會,亦是我等獲善利故,我今有小疑事敢問世尊,唯願世尊慈悲宣說。」

這些人來向佛請求,他說:「世尊,我們現在這幫鬼王都是承佛的力量跟地藏菩薩摩訶薩的力量,才來到忉利大會,也是我們的善力;我們過去有這個業、有這個善根,今天得以參加這個盛會,我有點疑惑,敢問世尊,唯願世尊慈悲地向我講一講。」他的疑惑是什麼呢?那麼大的神通為什麼眾生度不盡呢?還有地獄,他就這麼一個疑惑,佛就答應他的請求。

「佛告閻羅天子:恣汝所問,吾為汝說。」

「恣」就是隨意,隨你的意,想問什麼就問,你問完了我跟你說。

「是時,閻羅天子瞻禮世尊及回視地藏菩薩,而白佛言:世尊! 我觀地藏菩薩在六道中,百千方便而度罪苦眾生,不辭疲倦,是大菩薩有如是不可思議神通之事,然諸眾生獲脫罪報,未久之間又墮惡道。」

第八品是閻羅天子跟諸鬼王請問,向佛請問一個法,什麼法? 懷疑,因為前面他參加這個法會,聽到了很多地藏王菩薩的不可思議的功德,有這麼大的功德、有這麼大的威神力,閻浮提的眾生怎麼會度不完呢? 他是掌管地獄的,因為他看見地藏王菩薩度眾生出了地獄,沒有好久這些眾生又回來了,他對這件事有懷疑,懷疑什麼呢? 懷疑地藏王菩薩的威神力真的有這麼大嗎? 這種懷疑恐怕是向我們說的,我們每念《地藏經》知道經的道理,聞到地藏王菩薩的名號,就不再墮三塗、不下地獄。鬼王和閻羅王看不是這麼回事,經過地藏王菩薩度了,他沒有得到解脫,又去造業又回來了,這一品就問這麼一件事。

閻羅天子瞻禮世尊及回視地藏王菩薩以後,他就請問佛,世尊允許他,「恣汝所問」,就是你問什麼,我都會向你解說。下一段經文就是請他問佛,地藏菩薩代眾生受苦,使餓鬼得飽滿,使地獄眾生得離苦能生天,讓他們離苦得樂,不辭疲倦。菩薩利益眾生沒有疲勞厭倦的時候,不論眾生怎麼不聽話,菩薩耐心的度脫他,就像父母對子女,不管子女怎麼不聽話,父母都是想一切方法慢慢引導他,給他說法,菩薩度一切眾生,比父母對待子女還要親切,可是眾生對菩薩的教導是懷疑,懷疑就是不信,信了就不會懷疑了,懷疑了還有什麼信呢?這是一種。或者半信半疑,這一品就針對半信半疑提出問題,他說地藏王菩薩不辭疲勞,很辛苦的來度眾生,「是大菩薩有如是不可思議神通之事」,要是這樣的話,眾生獲脫了罪報,就能永遠離苦,可是為什麼未久之間又墮惡道,又回來了。這是閻羅王所疑惑的。

「世尊!是地藏菩薩既有如是不可思議神力,云何眾生而不依止善道永取解脫? 唯願世尊為我解說。」

地藏王菩薩有這種神力,反過來說,應當使一切眾生永取解脫了,永遠不再受苦,也就是說他證果了,乃至於只證得二乘也好,他已經解脫生死六道了,但是不是這麼回事,因為眾生旋出旋入,離開一下子又回來。

我所請問的就是這一件事情,既然菩薩有這麼大的神力,為什麼不把眾生度完了讓他得解脫?就不應該讓他再墮三塗、再墮地獄了。

「佛告閻羅天子: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是大菩薩於百千劫頭頭救拔如是眾生,早令解脫,是罪報人乃至墮大惡趣,菩薩以方便力拔出根本業緣,而遣悟宿世之事。自是閻浮眾生結惡習重,旋出旋入,勞斯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

就佛所宣說的,這個世界的眾生不好教化,這裡指的是習性,我們講習種性和性種性,「剛強難調難伏」指的是習種性,不是他本具的法性,因為理體的法性本來就是柔和善順,無有悖逆,因為這個剛強難調伏的性格是由瞋恨心習染得來的,所以不調和,不順法性,這就是地藏王菩薩反覆教化的原因。

從這一段經文就知道我們的習種性是根深蒂固的,產生在什麼地方呢? 產生在任何事情都以「我」為主,我執、我見、我愛,都是從我而出發的。世間一般讚成剛強的人,認為柔和了好像沒有出息,所以必須有個性,其實這是不順法性的,是錯誤的。創業需要不需要呢? 看從那種觀點來講,在世間法認為這樣是對的,出世法呢? 不對的! 眾生聞到善法不能堅持,不堅持的原因就是懷疑,信不完全具足,因為娑婆世界南閻浮提眾生的剛強難調難伏,所以菩薩經過百千劫乃至無量劫,救拔一回又一回,本來這些罪報的人要讓他早得解脫,不使他再墮惡趣。菩薩以方便力要拔出他一些造罪犯罪的因緣,令他悟得過去所做的善業,使他善業增長,惡業銷失。

「頭頭救拔」,就是無論在什麼地方、什麼時間,時時救拔他,救拔他是因為他受苦。像這一類的眾生經過菩薩救拔,一直到得解脫,乃至於罪惡很大,達到了五逆十惡的,菩薩還是慈悲不舍,還是給他宣說,哪怕他墮到阿鼻地獄大惡趣,菩薩是以種種的方便力來度脫他,拔出根本業緣。這個根本業緣說得很深了,業是因緣,是外邊的環境促成他,業要感果,如果沒有這個業因,那個緣就不成,業就是因,再加上客觀的環境形成的,所以他墮惡如是,修善法也如是。

現在我們的業有善業,再加上有一個機會,聽到有人勸你念地藏王菩薩聖號,這就是緣。而如何拔除過去根本造罪的業因,成長現世的善緣!拔除過去根本的業緣,就是令他能悟到過去,宿世所做的罪業或者是宿世所種的善根。這樣善事因緣成熟了,就逐漸生長出善的結果,過去做的錯事,可以懺悔,消除過去的業障。我們前面講發心動念無不是業,那就說明了我們現在身所受的都是過去的果,你現在受的果就是你過去宿世的善業、惡業,種種業果,千差萬別的因緣。

你下決心修善法,若緣不具足也就沒有辦法。天天拜懺,拜〈地藏懺〉也好,拜〈占察懺〉也好,懺悔自己的罪業,但是生活逼迫你,緣不成熟,勉強的偷閑找時間來學一學,不能一心一意去做,為什麼呢?沒有拔除「根本業緣」是不可能的,剛強的眾生難調難伏也就在這裡。不用說一般的道友,我們出家的弟子對這種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不了決心來修行,道力連一半都還沒有得到,那個障緣使你做不下去,所以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種種的障緣都發生了。你要是同流合污,大家都這麼做,什麼問題也沒有;如果你想跟人家不一樣的,那就反過來,什麼障緣都會發生。

我們在家的道友上有老下有小,你說都放下了,什麼都不管了,命也不要了,我就關上門修行,這是不可能的。你犧牲了別人的利益來求自己的利益,幸福也做不到。得要你的宿世的善根深厚,緣也很具足,才能夠培植你的善根,繼續增長你的福業,才能完全脫離。因為閻浮眾生過去的惡習特別嚴重,所以說三惡道旋出旋入,在六道來回的輪轉,不停的變幻,勞斯菩薩久經劫數而做度脫。你問為什麼地藏王菩薩有那麼大的威神而不能使他永久解脫呢? 這就是主要原因。有的是無緣來度你,跟地藏菩薩結的緣沒有那麼深厚,他度起來所費的手腳、所費的功夫也特別大,如果兩個都結合了,他也度你,你這邊也努力,那就很快了,永脫生死了。

因為閻浮眾生的習氣特別重,「惡習結業,善習結果」,惡習終究是要造惡因,所以善果不容易成,如果造的善因逐漸得到善果,惡因就消失了,這在法上恐怕不容易理解,所以佛又跟閻羅王說個比喻。

「譬如有人迷失本家,誤入險道,其險道中,多諸夜叉及虎狼師子、蚖蛇蝮蠍。如是迷人,至險道中,須臾之間,即遭諸毒。’

這是一個比方,舉世間容易懂的現象來說明。假使有個人迷了路,走到險道,走到有毒蛇或者獅子虎狼的地方,走到有夜叉的地方,這僅僅是比方,比方你所造的業,你所起的貪瞋癡這些實質煩惱的業。我們生起了種種的壞念,起了符合三惡道的念頭。夜叉又分數級,行走特別快就是夜叉鬼,有天夜叉,有吃人的夜叉。獅子虎狼不用解釋了,蚖蛇蝮蠍都是毒蟲。這個人在危險的道路中遇到這些,可能就受毒,也許被虎、狼、獅子、夜叉吃了,「須臾之間」就是很短的時間,你到惡道了,不是被夜叉吃掉,就是被老虎獅子吃掉;還有碰到毒蛇,中了毒很快的死亡。

再重新講一次這段經文的意思,「有人迷失本家」,「本家」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自己的真如妙性。迷失了真如妙性就走到六道輪迴了,天、人都算是險道,六道裡面都是虎狼獅子夜叉一切毒蟲蚖蛇蝮蠍,你的法身慧命已經喪失了,就是迷失了本家。這個人不當「人」字講,不指哪一個人,當「忍」字講,忍可的忍,就是忍辱波羅蜜的忍,忍可什麼呢?忍可受苦,能忍受輪轉五濁惡世的痛苦,迷失了他本有的常寂光淨土,法性的法身,這叫本家誤到險道了,這就成了無明塵沙見思煩惱,一切諸禍,這就是六道輪迴的生死因果。不是生天還受妙樂嗎?那個妙樂不長的,那是生滅法,也是在生死根本之內,天人雖然比地獄惡鬼畜牲輕鬆一點,但根本的痛苦沒有解除,只是暫時的安靜一下。

在《正心地觀經》中說,我們的心就是夜叉,為什麼說心是夜叉? 他能把你一切的功德都吃盡了。本來我們在生活當中或信念當中還有一個善的影子,還要做一些好事,還要利益人家,有時候忘我的精神還有,有時間注重別人的利益不多考慮自己,雖然是短暫的但還是有的,特別是我們佛教徒,不論好壞他有時候一念間想起佛的教導,真性還不會完全消滅的,有點功德做點好事,但由這個心的惡念就把他吃掉了,就像夜叉一樣,獅子虎狼蚖蛇蝮蠍,就是我們身口意的三毒。身三就是殺盜淫,特別是盜業很容易犯的,愛佔小便宜的人很容易犯盜戒,總想佔便宜,欺騙違背自己的心,佔別人便宜。有盜心必有盜事,這個戒很難持。受了三歸五戒,盜戒都受了吧? 我不偷人家東西就好了吧?不是那麼簡單,沒有給人打招呼,動用人家的東西,都犯盜戒的。

殺業有幾種,殺因殺緣殺法,我沒有殺心,造了殺業,這個罪過很輕。譬如我們走路,或者蚊蟲螞蟻這些小動物,不知不覺的把它傷害了死了,這是殺業,但沒有殺心,也沒有想種種方法去殺害它。如果你打老鼠,用夾子,或設藥物毒死老鼠,這叫殺法殺業具足了,但這是殺畜牲,殺畜牲在比丘戒或三歸五戒裡頭,還算輕。主要是指殺人,菩薩戒也是一樣的。因此,殺業是有分別的。這是身業。

口業呢? 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最容易犯的是綺語,隨便的聊聊天、擺個閑話,一天當中這個時間佔去不少,對生死沒有什麼意思。往往因為這麼閑談,談出了很多是非,也造了種種的業。

妄語就是欺騙說謊話,我看這個業也很不容易守得住。小孩跟父母不說真話,用種種手段說假話,這都叫妄語,也就是言不由衷違背良心,你自己明知道這不是真實的反而欺騙他,這種也容易犯。

挑撥是非就是兩舌,都是有意的,這叫身口七支。覺悟高一點的人,道行好一點的人,特別注意的人,還可以防範,犯的少;但是意業貪瞋癡犯的多了,貪包括很多,貪財貪色貪物質,反正貪心是無饜足的,這個大家都明白不用深講。瞋恨心不一定是想報復,對於你的家庭眷屬,以煩惱為主的,對他發脾氣乃至生氣,這都叫瞋恨心,這是很容易犯,很難克制的。癡心就不用說了,人人具足,沒有智慧,這個癡就是根本無明,因為不明所以就去造罪,因為造罪所以就受報了,因為不明白做的事情就落到惡因了,無心造的業也是無明,癡就含著善、惡,這是說根本的煩惱,癡很不好斷的,要想把它斷乾淨只有成佛。你在險道之中就是在六道輪迴中永遠出不去的,原因是什麼呢?有這麼多毒,走到險道就走到六道了,就像我們現在周圍客觀的現實環境,我們想清淨,得到了嗎? 很難!

「有一知識多解大術,善禁是毒,乃及夜叉諸惡毒等,忽逢迷人欲進險道,而語之言:‘咄哉,男子! 為何事故而入此路?有何異術能制諸毒?’」

「知識」就是一位明白人,我們可以說是善知識,我們現在講《地藏經》,這個知識是指誰說的呢?就是地藏王菩薩。「大術」就是他慈悲的善巧方便法門。他給你指示迷途,讓你脫離六道的法門,他有方便能夠使這個毒不能傷害到你,什麼法門呢?從前面到現在講了許多,你要怎麼懺罪,遇到客觀環境怎麼躲避,怎麼做好事,都是躲避這些惡毒的方法。

地藏王菩薩遇到我們,他就告訴我們說,你不要在這條路上走,不要進入六道,還不只三塗,連天人也如是,「咄哉」就是警惕你,讓你提高警惕,「男子」包括了女人,男子就是自己要脫離苦難的人,你為什麼要到六道?你為什麼要到這個道路上走?你有什麼方法能制住蚖蛇蝮蠍? 有什麼方法能逃避獅子虎狼? 你能夠制諸毒嗎? 理上說,你能夠躲脫了地獄惡鬼畜牲這些三塗惡道嗎? 你有什麼方法? 但是他有方法,這一個善知識就是地藏王菩薩,他有許多的善巧方便能夠把毒制住,能制住你的貪瞋癡,能制住你的無明煩惱,叫你不要往這條道路上去。

「是迷路人忽聞是語,方知險道,即便退步求出此路,是善知識提攜接手,引出險道,免諸惡毒,至於好道,令得安樂,而語之言:‘咄哉,迷人!自今以後,勿履是道。此路入者,卒難得出,復損性命,是迷路人亦生感重。’」

這位迷人聽到地藏王菩薩這麼一說,也就是我們大家聽到地藏王菩薩告訴我們說,這個世界險惡萬分,你想不掉下去、不遇到這些惡毒很不容易,我們知道了就找出路,找出路就是信佛,信三寶的加持力,求一條走出三塗的道路。怎麼樣的業才能走得出去呢? 得假善知識力! 所以我們說,修行必須有善知識護導我們,地藏王菩薩就護導我們,他把我們拔出惡道,提攜接手,牽著我們出去,就像我們天天念地藏王菩薩聖號,天天念《地藏經》,就是地藏王菩薩接手引我們出三塗的險道,到什麼道呢? 產生正知正見,堅持行戒定慧,息滅三塗煩惱,這就是好道。

走這條好道的方式,例如我們現在讀誦大乘,禮拜、打坐、思惟、觀想,這全是走到好道,用這些方法就能使我們再不落三塗,這一段經文是地藏王菩薩教導我們的,它一共是十三品。從第一品之後,每一品都有每一品的修行方法,我們罪惡眾生怎麼辦,持聖號、拜懺,〈地藏懺〉和〈占察懺〉是相同的,要是其它的法門我都做不來,我很愚癡,怎麼辦呢?你念地藏王菩薩就跟地藏王菩薩結合了,你天天念他,他就來接手了,他一接手就把你引出惡道了,再不受諸毒了。可能不可能呢? 這一點就是閻羅天子他們所懷疑的,他說:「地藏王菩薩有這麼大的力量把人度出三塗,為什麼他又回來了?」釋迦牟尼佛說:「剛強眾生難調難伏,地藏王菩薩提攜你出去了之後,他認為你已經安穩了,其實不然,你的愚癡心又來了,剛強,總是堅持我是對的,因為我對的原因,所以認為我走的道路不會錯,時而信,時而又不信。」

凡是一位善知識成熟的弟子,他不敢保證,不但善知識不敢保證,佛菩薩也不能讓一切眾生不造業,釋迦牟尼佛不能夠讓他的弟子不造業,不信他的不說,魔子魔孫更不說,就是信他的弟子,他的業也保證不了,為什麼呢?假使說釋迦牟尼佛能保證,就不會囑託彌勒菩薩了,也不會在《地藏經》上一而再、再而三的囑託地藏王菩薩,假如末法眾生對佛法有一點點的信受,你一定把他度脫不要讓他墮三塗,這是我個人體會的。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認為他這個弟子還是靠不住,為什麼靠不住呢? 今天信了,明天又不信了,這輩子來了,把前生都忘了,後來廣造眾業了,不修行了,所以他輪轉的時間很長的,不只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都如是不能保證,因為眾生的習種性,惡習太深了。

舉個例子,就是吸毒的人,他自己知道的,吸毒吸到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他寧可死,即使他一文錢也沒有,也買不到的時候,他沒有辦法還是要吸。我以前問過兩位賭博的人說,你不賭可以嗎?他說制止不住,凡是做壞事的人,你問問他,這就是習慣,一個人思想的習慣力支使他的,迷了,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

當我們做一個事業,要想發財,在你的事業上有個基礎的話,要費多少的心血? 要出多少力呢? 何況要永斷生死?那我們自己就要明白了,我們所付出的,能換得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代價嗎?能不能? 我們自己心裡很清楚,不可能的。怎麼辦呢?「咄哉」,就是隨時自己警惕自己,不論做了什麼,心裡所想的,把所做的事業全部迴向給聖道、善業,這個你能做得到的,隨便你做哪一種事情,我們如果開一間珠寶店,我想讓一切眾生都得珠寶,你發了這個願,心裡這樣想,一邊賣珠寶,完了你就想,不只給一個人珠寶,願一切眾生都得珠寶,願一切眾生永遠不受貧乏,願一切眾生都能隨意滿足他自己的願望。

現在的眾生都被苦惱所逼,每位大菩薩都發願消除我們的苦惱,我們求他們,但一定要至誠心,他這邊接手,你要伸手,他接手你不伸手,他也拉不住你。等引出了險道,還要囑託你,「而語之言,咄哉迷人」,就是警惕說,你迷了、走到這條道上來了,以後你可千萬不要走這條道上了,入了這條道就出不去了,入者容易出者難,你的性命很容易喪失。當然是迷途知返,經過這位善知識這麼一指示他,他知道了,他說:「這條路不再去了。」但業不由己,現在我們道友誰不知道這個世界苦得很,無論任何人都在苦難之中過日子,有的說這家比那家好一點,這也是五十步跟百步之間。這個好一點是用了好多心血,但是要時時的憂慮,就連這一點也保不住,容易喪失。業所牽引的,怎麼辦呢?就得時時的注意,讓我們的思想不要放逸。

「臨別之時,知識又言:‘若見親知及諸路人,若男若女,言於此路多諸毒惡,喪失性命,無令是眾,自取其死。’」

這是囑託!不但自己不再走上這條路,並囑託自己的親友,自己所認識的人或是過路的人,都告訴他們,說這條路有毒蛇、有獅子、有虎狼,不要走,如果進去了,走到這條路上,你的性命就會喪失了。讓一切眾生不要自取滅亡,這條路走不得。這就是說你不要造業,如果造了惡業,所受的業果也躲不了。

但是就像人在清醒的時候,他知道他做什麼事,他不能亂來,喝醉酒的人他就不知道,糊里糊塗的,不由自己,這是一種。像我們看搶劫的事件,天天都在發生,他知道那是犯法的,要是僥倖搶到了,沒被警察抓到,最後也跑不脫,他為什麼還要做呢? 這就是迷了,這種不勞而獲的手段就是搶人家,是不得行的,他拿什麼來換? 代價很高,大家想想看,難道他不知道嗎? 他要花那個代價來換取不一定得到的利益,而且還傷害到別人的利益,你說這種事做得對嗎? 我們不做的人,看得很明白。

我們現在一天到晚做些什麼? 自己就不明白了,我們現在用什麼代價換取什麼東西?這是很嚴重的,要考慮到,我們用清淨無為的性體來換什麼呢? 來換暫時的口食之樂,或者穿得好一點,住得好一點,享受好點,乃至出門不要爛的車子,得買輛七、八萬的車子,那就看他的本事,財富愈大,他想的東西都要好的,這就是拿他的清淨無為換取僅僅一點的安慰,但不是輕易得到的,用種種手段,愈富有的,愈高抬市價,壟斷經濟,想種種方法怎麼把別人的錢都壟斷到我這裡來。

我們看見用不當手段發財致富的,不必羨慕,按這段經文上講的,他是往虎狼獅子的道路上走,他喪失了清淨無為的法身,愈走愈遠,貪心是無止境的,像冒險家到經濟罪犯,你說他是什麼心理狀態? 他怎麼不會墮落呢? 他當然會墮落,我們跟他比是不會這樣做,但也僅僅是五十步跟百步之間。我們現在用有為的身心,無常的身心來換取一個無為的清淨世界,換取常寂光佛土,我們現在怎麼樣犧牲來換取那樣的後果,我認為都是好的、值得的。但是若拿我們現在有限的生命力來換取社會上的一點點享受,這個損失太大了,這就是往迷途上走。

一切諸佛菩薩教誨我們不要走這種迷途,不要在這個地方貪圖一點點享受,一點短暫的幸福。在我們人間,有哪一個人生下來就是幸福,一直到死還是幸福? 一個也沒有,歷史上從沒有一個人是這樣的。我們出家了,以修行換取將來的幸福,但是在你修行、學淨法的這一段時間不好過的,要經過一番徹骨的痛下決心。這是痛苦的階段,要跟你多生累劫的習種性來做鬥爭,所以為什麼稱大雄大力大慈悲呢? 這是慈悲,不是傷害,像阿羅漢翻「殺者」,殺什麼呢? 殺這個罪惡,殺自己的一切業障魔障。所以我們應當思想,多想一想這段經文,就是讓我們不入迷途。

「是故地藏菩薩具大慈悲,救拔罪苦眾生,生天人中,令受妙樂,是諸罪眾知業道苦,脫得出離,永不再歷。」

地藏王菩薩具足了大慈悲,把這些罪業眾生都拉到人天中,這是一步一步的來,轉變三惡道業,生到人道中來,受點人道的幸福,但是這也得行善,不行善能做得到嗎?讓他們知道業道的苦,這個業道是指純粹的三惡道,永不再歷三惡道。怎麼辦得到呢?他就應當讀誦大乘,持誦禮拜,誦經念咒,都能辦得到,但是有一樣,你得持咒,持佛聖號,加上讀誦大乘,磕頭禮拜。

一天二十四小時當中你做了多少好事? 好多的非善非惡,我們一般的人惱害眾生的事當然很少了,不會很多,但是你趣善的時候也不夠猛利,人人都想開智慧,得宿命通,能得到不能得到,看你怎麼做。你要是照著佛教導我們的,菩薩教導我們的,各個經論所說的,如法修行,很快就能得到。沒有如法修行,雖然也念佛也誦經也禮拜,但是做的仍然不夠!拜懺也好,念佛也好,持咒也好,隨便哪一門,有沒有晝夜六時,就是二十四小時都在做的? 中夜時疲勞極了,讀誦大乘以至休息,這是說讀讀大乘經,是休息的時候做的! 我們現在是正式的功課,你能做多少呢? 不說諸位道友,像我們出家的,我們的職業就是修行,我們一天二十四小時又做到幾個小時呢? 人家不知道,自己心裡有數吧!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剛才說的那個辦法就是隨時隨地的觀心,不要在形式上計較,非要磕頭禮拜才行,如果作夢的時候還在用心的修行,睡覺作夢的時候都在念佛,綿密不斷的,日夜相續,不要問後果了,絕對成就。現在雖然沒有明顯的境界,像佛菩薩現身或是看著蓮花開了見佛了,但是你能做到晝夜六時、綿密不斷的這樣修行,見什麼境界都是三寶的思想,這樣就已經成道了,不成道是做不到這樣。

「如迷路人誤入險道,遇善知識引接令出,永不復入,逢見他人復勸莫入,自言:‘因是迷故,得解脫竟,更不復入。’」

「逢見他人」,遇到那些沒遇到善知識的人,你就做善知識,勸他說這個道就是三惡道,千萬不要去,去了永遠出不來,苦難特別大,我就是因為迷了,墮落過,現在我解脫了,再不去了,你千萬不要走到那條路。

「若再履踐猶尚迷誤,不覺舊曾所落險道,或致失命如墮惡趣。地藏菩薩方便力故使令解脫,生人天中,旋又再入,若業結重,永處地獄,無解脫時。」

這是說有一類眾生惡習深重,難得解脫,雖經地藏王菩薩一再的教誨,但是難調難伏,也就是前面閻羅王所問的,他雖然離開了,又進去了。「猶尚迷誤」就是說他沒有明瞭,現在念念地藏王菩薩聖號,或者來生又迷了,或者在他內心善惡交雜,善業一盡,福報一盡了惡業又現前了。為什麼呢? 信不具,信心沒有生根,反反覆覆的,他把過去落險道的事全忘了,地藏王菩薩以方便力使他解脫生到人天中,但不徹底! 前面我說過,生人天中,人天的福報享盡了,他又造了業下去了。特別是在人道,在天道他只享樂不會再去修了,現在呢? 有兩條路,凡事走惡的多,走善的少。

舉個例,在大陸文化大革命的時候,都是殺人放火乃至於要佛教徒一律還俗,他們把廟裡的和尚、尼姑庵的比丘尼都攆到街道上去。沒有辦法! 人類求生存的心理還是比別的強盛,那就還俗! 到工廠打工,比丘跟比丘尼結婚了。不怕犧牲生命,堅持佛教,這樣的人有沒有? 還是有的,我曾遇見一個寧舍生命不失道的,她還是熬過來了,是在五台山的通願法師,她是比丘尼,我很尊敬她。到美國來,我還一直想辦法維護她的道場。也有很多大德在這個時候喪失報身了,就像能海老法師。有好多,不只是一個兩位,或者跳了放生池了,自己放自己的生了,這樣的人我說他會成就的。多數人在這種環境下總是敵不住業,也知道三塗的惡果,但是沒有辦法,現生的具體現實面前還得造業了,還得聽別人吩咐。這是客觀現實的環境,因為你有這個惡因,所遇到的現實就是這個惡果,逃不脫,想逃也逃不脫,想不去,辦不到,非去不可。

「爾時,惡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諸鬼王其數無量,在閻浮提或利益人,或損害人,各各不同,然是業報使我眷屬遊行世界,多惡少善,過人家庭,或城邑、聚落、莊園、房舍,或有男子、女人修毛髮善事,乃至懸一旛一蓋、少香少華,供養佛像及菩薩像,或轉讀尊經,燒香供養,一句一偈。」

這些鬼王的數量很多,數不過來就用無量代替了,言其多也。「在閻浮提」,就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也有一些鬼王是利益人的,這就是善神、善的鬼王,有的鬼王是損害人的,那是惡神。因為是鬼神不是菩薩,他的瞋恨心特別重,你要是聽他的話、照他的做,他就護持,你要是不聽他的話,他馬上就整你,報復你。我們北方扶乩的,就是這種關係,鬼神在人間有時候做損害人的事,有時候做利益人的事,各個鬼神都不一樣,但是這些鬼王都是受業報所使的,這些眷屬在世界遊行,做惡的多修善的少,對於眾生利益少,惱害眾生多,乃至於讓眾生做惡,這些鬼神所要祭祀的都要血食,他不是吃素的,鬼神差不多都吃血食,供鬼神還要供酒。

所以要靠我們自己的信心轉境而不被境轉! 人家說是菩薩,我們就觀想他是菩薩,像我剛才所說的殺牛殺豬的,菩薩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不放下也能成佛,這是我的看法。為什麼不放下也能成佛呢? 他雖然是殺生的,他願意代它受苦,做牛做羊多苦,「我給你一刀別再受苦了,我送你生極樂世界,我替你受苦,我下地獄。」能發這樣的心,不是大菩薩是做不到的。

現在我們用心力來做,用心能轉境,轉變現前的境界,人家說濟公活佛是羅漢,我說濟公活佛已經是大菩薩了,他能轉境為利益眾生,他示現的也是喝酒吃狗肉,他吃狗肉能吐出來變成狗,你能變嗎?你能把它送到生淨土去嗎?能送到就可以吃。

我講個故事,大家都知道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經典最多,很了不起,後來國王姚興要他娶妻,這麼大智慧的人不留個後代還行? 給他撥了好多宮女,他的弟子看了,老法師都娶妻了,我們也可以娶,大家都想娶妻。這一天鳩摩羅什法師特意的,讓大家今天過堂的時候,跟行堂的人說,去買繡花針和縫衣針,每個飯碗裹不要添飯,什麼都不添,每個碗裹都放些針,大家看著誰也不敢吃,吃了就死了,針能吃得下去嗎? 後來他說:「都拿來給我吃,沒吃的都拿來給我吃!」都倒到他的缽了。他一邊吃一邊倒,把針都吃了,他沒有死,顯神通了,每一個毛孔出現一根針。完了,他說:「呑得針娶得妻,如果是想娶妻,可以把針呑了,你呑不得針娶不得妻,我娶妻子我呑了針,我能呑,我也能把它化出來!」故事是真是假呢?反正〈高僧傳〉裡記載,真假我們不管,你能夠做到菩薩做的事情,就去做。

在《長阿含經》裡頭,佛告訴比丘,一切人民所居住的處所,都有鬼神,至於街道、墳地、山上的樹林,佛稱森林為鬼神村,沒有一個地方是空的,說明鬼神住的處所相當的多,他依著什麼地方叫什麼名,依著什麼人就教什麼名。這是引證《長阿含經》所說的話。

鬼神有幾個住處,住處說得最詳細的是〈大毗婆沙論〉,比《長阿含經》說的還長,還完整;說這個住處的地點在我門娑婆世界下五百由旬,就是惡鬼的世界,也就是鬼神的世界,都是閻羅王領導。

在《長阿含經》,佛還告訴比丘說,一切男女出生時都有鬼神隨著,守護你,出生的時候就有鬼神守護。死的時候有鬼神擾亂。人將死沒死的時候,神識錯亂,是因為鬼神的作弄,這是經上明說的。後面主命鬼王說的也是這一點,你雖然做善事,但是有那些鬼變現的六親眷屬來擾亂你,定力必須很好。為什麼要有人助念呢?就是防範這些鬼神來擾亂。凡是「轉讀尊經」都是指《地藏經》說的,燒香供養或者讚歎一句一偈,或者供養全部的功德更大了,你要是念完了,把《地藏經》擱到地藏像前供起來,功德很大的。

「懸一幡一蓋」,「幡」就是我們看那個紙做的扁扁的,有時候我們拿紙做的接引的那個幡;「蓋」就是罩在佛菩薩頂上的,供養佛菩薩不論大小,我們拿紙做的也可以。「少香少華」,一枝香都算,一枝花也可以,供養佛、供養菩薩像,或者供養幡、供養蓋、供養香、供養花、讀經、念經,這些都算,這就是小善。如果我們用無量的意識,把它放大觀想,一枝香我們觀想它遍法界,盡虛空遍法界,以一枝香的力量供養盡虛空遍法界的佛,那這就不是一小善了,而是大善了。乃至你所做的,你認為很美好的東西,你供養佛菩薩加上觀想力,這就是大善。

這裡面有很多的故事,有一部經叫《菩薩本行經》,是行菩薩行的經,經中引了一段話。佛與諸比丘到城邑聚落或者應供的時候,在路上天氣很熱沒有陰涼的地方,這個時候有個放羊的人,看天氣這麼熱,佛也沒有遮蔭的地方,他就拿些草編成一個蓋,就像我們編一個帽子似的,編好了,他就一邊走一邊拿這個蓋來遮佛,一直隨著佛遊行,但是放羊的人離羊群走得特遠了,就把這個蓋丟下回去了。就這麼一段路的關係,佛就微笑著跟阿難尊者說,這個牧羊人行菩薩道了,他這時候以一個恭敬心,用這個草編一個蓋拿手舉著給佛,以這個功德、這一個善念,十三劫不墮惡道。

十三劫不是十三輩子,要經過十三個劫,不墮惡道,以他拿草編的這個傘供養佛這麼一段路,可以經過十三劫的時間不墮惡道,這十三劫滿了,他的善根更成熟了,出家修道又經過多生累劫,乃至於成了辟支佛,這位辟支佛就叫阿那婆達。

這段話表現什麼呢? 心量。就是用草編一個蓋,當然你要用金絲緞也很好,一般廟裡都用金絲緞,用緞子做或者用編的,用各種的原料珠寶,幢幡寶蓋,上面還有繡一些華幔,那就更尊貴了。要是不誠心呢? 功德也只有現時的境界,你要是功德心大,信仰心大,誠懇心恭敬心,那功德就不可思議了。

在《佛說華聚陀羅尼經》上,佛又說了這麼一段話,「佛言若復有人於如來滅後」,「如來滅後」,如來不在世了,「行於曠野」,走在空闊的地方或是山上很僻靜處,要是見到有佛的塔、有佛的寺廟,你能在路邊摘一朵野花,或者是你發心拿碗倒上一點油插上燈芯燃著,或者是用點香,塗在佛像上,拿這個來供養。或者是你拿錢,現在我們就說五分錢也可以,一毛錢也可以,二毛五的也可以,拿這麼一錢供養佛像,不要管誰撿去,反正你供養佛像。你要是什麼供養都沒有,路邊有水,你拿東西盛杯水,供養佛像或者你看見佛像髒了,用一杯水洗洗除去不淨,或者是進到塔廟裡,一稱南無佛,稱我皈依佛,稱讚這麼一聲,百千萬劫不墮三塗,就這麼一個功德百千萬劫不墮三塗。

我引述這些經文,是讓大家增長信心,不要因為是小事我們就不做,那些鬼神,因為你做了這些事多少就圍著你,護持你了,一稱南無佛,百千萬劫都不墮惡道。《正法念處經》說,要是有眾生持香者命終生香樂天,從天命終得生人身,生大富家,這個功德僅止於此。如果再讀《地藏經》,轉讀尊經,或者諷誦《地藏經》或者讀誦其它的一切經典,讀什麼經都可以,只要是佛說的,一切的佛法都是超出三界的,凡是聽經的、聞法的,都有不可思議的功德,這部經就叫《佛說華聚陀羅尼經》。

在《菩薩本行經》裡引這麼一段話,「復次舍利佛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受此是經慇勤聽聞」,這個指的的菩薩藏經讀誦解義,乃至為方廣分別說,「當知是人復得十種功德,稱讚利益,何等為十呢?」「一者成就機辯速慧」,答辯非常的迅速。「二者成就解辯慧」,都是說慧學的,菩薩藏裡頭都說慧學的。「三者成就猛力慧」,「四者成就迅吉慧」,「五者成就廣播慧」,「六者成就甚深慧」,「七者成就通達慧」,「八者成就無濁慧」,「九者常現前一切如來」,一切如來既得是已,以精美誦而為讚誦,「十者善能理」。

為什麼有這樣功德呢? 因為法是一切功德之母,至於讀誦或燒香供養,什麼經都可以,一句一偈,這部經殘缺不全了,你供養這麼一句一偈的經典,功德都有這麼大,均得善利,更不用說你去聽經,當你聽完一部經,功德更大了。

底下我引其它經文來證實。《涅槃經》上說,法是佛母,因此我連帶說一下,我們用經書來墊佛像,是不對的,廟裡藏經樓中是不供佛像的,要供佛,供在中間,佛像是低,經在高處,法有這麼重。我們現在是重佛重形象,不重法,拿著經時甩甩搭搭的,擱在下身或你包包放得很低下,這樣擱經都是得不到善利的,護法善神在那裡生瞋恨心,對你非常憤恨,說你沒有恭敬心,你開不了慧的,那十種智慧你一個也得不到的,必須生尊敬心,這是《涅槃經》裡說的。

另有一部經名叫《護法藏經》,佛言一切眾生欲出三界苦,必假法船,沒有法船度你,你出不去,出不了三界。法是清涼的,能除熱惱,法是妙藥,能治一切病,法是眾生的真善知識,做大利益。一切眾生志性無定,我們的心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沒有一定的,隨你所習的是什麼就染什麼,近善則習善,近惡則習惡,近惡友便造惡業,流轉生死無有邊際,近善就又起信淨心。聽受妙法,必能令你離三塗苦,由是聞法故、聽經故、尊敬經故,才能減少受業。

我們引證這些經證明什麼?證明你做一滴滴好事,不要認為沒有人知道,很多護法神就在你周圍。我們有時候念念經感覺毛骨悚然,有時念念經發熱,有時念念經發冷,隨護法神的威德,也是你的力量跟他相應,護法神的功德比你的功德大,他在那站著來聽你念經,你在這裡念你不知道,他或者跪著來聽你念經,你也不知道,但你就有感受了。

我說說兩個祖師的故事,以前我對這個故事的信心不太大,但是當我到終南山,親自看到這個地點後,信心就堅定了。牛頭祖師,牛頭宗的禪師為什麼他的舍利塔建到終南山了,跟道宣律師對著? 道宣律師是持清淨戒的,我們比丘受戒都依著道宣律師所著的《四分戒》,所以稱為〈南山三大部〉,都依著南山律宗學習的。牛頭禪師就是到道宣律師去參訪,道宣律師也尊敬他,說是你來了,今天你在這,等會兒天人送供我們倆一塊吃飯。他說了之後,一直等到過了午了,天人還沒有來,牛頭禪師說你打妄語了,還是我吃我的牛頭。他自己背著牛頭,他就煮牛頭吃。道宣律師很不以為然,認為你就算是菩薩,也破戒了,牛頭禪師也不跟他爭。後來他倆睡覺的時候,那時沒有很多地點,不像現在的寺廟很大,可以一人一個房間。他們住在洞裡頭,兩人都在洞裡頭睡,道宣律師就在那裡靜坐,牛頭禪師就倒在床上,倒在洞裡,就呼呼打呼,道宣律師聽他打了一夜呼,也睡不著覺,坐著也靜不了,第二天牛頭祖師就跟道宣律師說:「你昨天晚上破戒!」他問:「破什麼戒了?」他說:「你把一隻虱子丟到地上,把這只虱子的腿摔斷了,這只虱子向我告你的狀。」道宣律師就知道牛頭禪師是了不得的人,也沒敢輕慢他。從這個故事就是要我們看人,不知道誰是什麼神通變化的,為什麼? 後來這位牛頭祖師走了,第二天送供的天人又給他送供來了,道宣律師就跟天人說:「你昨天沒有來,讓我打妄語,你昨天為什麼沒有來呢?」天人回說:「我昨天到不了你的邊上,你這座山滿山盡是菩薩護法。」道宣律師就知道這位牛頭禪師是再來人,大菩薩示現。

你讀誦大乘了義不可思議經典的時候,一般的鬼神到不了跟前,如果你讀《地藏經》,像惡毒鬼王這些鬼王到不了你跟前,他只能到了遠距離。還有一方的護法神,還有一方菩薩,他近不了你這光明威德,到不了你的身邊。

佛還有受報麼? 還報又是一回事。如果你的業發現了,你的業障來了,那些菩薩也沒有辦法,他不能替你轉業,轉業得你自己轉,菩薩能不能加持呢? 前面我用船跟石頭做比喻,船雖然可以負載你,但是這個時候你必須正用他的功,正行他的法,這個時候才能得到利益。因此你在臨命終時,你的罪業當然是沒有銷乾淨,為什麼又能生到極樂世界,這是講他利。最近台灣在討論帶業往生、不帶業往生的問題,有業必須在這個世界清淨了才能生極樂世界,有一些大德是持這個論點。有人也問過我,我認為要是等到業清淨了,不必去極樂世界了,我業都清淨了,我在這個世界就成就了,我還去極樂世界幹什麼? 所以去極樂世界就是因為我們的業自己沒有法力消失,總是要在六道來迴輪回轉,所以生到極樂世界就不轉了。

「我等鬼王敬禮是人,如過去、現在、未來諸佛,敕諸小鬼,各有大力及土地分,便令衛護,不令惡事橫事、惡病橫病乃至不如意事,近於此舍等處,何況入門!」

對於這些做好事的人,鬼王們都把他們當成諸佛來看待。這些小鬼都有力量的,包括土地分,土地分就是土地公,一村一個部落都有這麼一個土地公,令他來護衛,護持這些人不會遭遇惡事、橫事、惡病、橫病,不如意事根本不可以進入。也就是做好事供一香一華恭敬三寶的人都會有鬼神及當地土地神保護。大家不要感覺這樣的供養很容易,我是出家人,走了很多寺廟,我就沒有這樣做,走這間廟供個燈再走,很少了。但是到了這間廟磕個頭是必然的,見像就拜,到人家道場你首先要拜佛,現在就連這樣也疏忽了。大家想一想,看見一間廟見了佛像就拜的,能夠隨時這樣做,不拘多少,一香一華,心裡恭恭敬敬,高高興興的,這樣的人有多少? 這裡是講修善的人,我是講受三皈五戒的,如果受了三皈五戒的人,不但有善人鬼神來保護你這個屋舍住宅,而且每一戒有五大神王來護持受戒的人。

「佛讚鬼王:善哉,善哉!汝等及與閻羅能如是擁護善男女等,吾亦告梵王帝釋,令衛護汝。」

佛為了使《地藏經》永久住世,學習這部經的人永遠脫離一切苦難。所以只要有護持這部經的,佛就讚歎他。佛之所以讚歎他,是因為鬼神多是禍害人民的,很兇惡的,當你做善事,他是讚歎隨喜你,你略微一做惡,鬼神瞋恨心最重,他要懲罰你。所以鬼神對於世人所給的福利少,禍害人的多。所以他們一發心,佛就讚歎他說:「善哉善哉,現在你們發了善心,假使你們擁護善男信女,我就告訴梵天及帝釋天來衛護你們。」鬼神之間也有互相的鬥爭,梵王帝釋衛護他們,使他們不受報了;他們也是在罪業當中,像住墳地的,住廁所的,哪裡髒他就住那裡,這是他業報所感,他看到那個地方很好,實際上很不好,這是業緣所感的關係。

佛讚歎了惡毒鬼王之後,另外一個當機眾主命鬼王又向佛表達他的意願,這也是發心的事。我們前面講了這些鬼王的名字,有的是因他的事而得名,有的是因為他的管轄職稱而得名,有的是因為地點而得名。主命鬼王因為他的職務是管命的,這個人的壽命長短,由他主管,該長的長,該短的短,本來壽命很長的,做狠絕的事,壽命就會減短了,本來壽命很短,因為他做好事,延壽一季,一季就是十二年,減壽一季就是減去十二年,這類事情很多。

我小時候看小說,羅成他為什麼活二十三歲呢?因為他盡做缺德事,左十年又右十年的減,就剩二十三年了,為什麼姜太公壽命那麼長呢?  因為他做好事。姜太公一生也很苦的,為什麼苦呢?到八十歲才遇到文王。本來他早就該發達的,因為他上下學時,得經過一間小土地廟,每回他經過時看土地廟時,廟裡的像就站起來,他回家問他媽媽:「那個土地公是活的還是死的?」他媽媽說:「是泥巴,死的。」他又問:「為什麼我天天到那邊,土地公都站起來?」他媽媽也覺得很奇怪,就要姜太公問問土地公。這一回他又去,土地公又站起來,他就向他問:「土地公公,為什麼我來,您都站起來?」土地公說:「你的命太大了,你將來統治億萬人,所以我必須恭敬你。」他回家就跟他媽媽說,當時他媽媽正拿著笊籬撈飯,聽了以後就拿那個笊籬往鍋上一擱,說:「我兒子將來要是發跡了,我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發了這麼一個惡願。他媽媽這一發願,完了,姜太公再走到那土地廟,土地公就不站起來了。他再問土地公公也不會說話了,泥的。他回家之後,想一想不對,所以他就跑到土地公那裡求說:「土地公公您還是要救我,您怎麼突然間變了呢?」土地公說話了:「因為你的媽媽發了惡願,你的路全沒有了,你得勢了,人間要死多少萬萬人!  你不能得勢。」姜太公說:「你得救我,有沒有什麼辦法?」土地公就跟他說:「等到天上打大雷下雨,你感覺週身疼痛得不得了的時候,你把牙關咬緊,把嘴閉緊。」果不其然隔幾天,天上打大雷下大雨,他感覺得混身痛的不得了,好像專對著他似的。隔幾天好了,他又走到土地公廟,土地公告訴他:「你一生窮命苦,一口宰相牙,將來你還是要做宰相的。」這就是姜太公封神的故事。

這是一個故事,我們也不能全信,但是我們從這個故事得到一種啟發,我們一定要發善願,千萬別發惡願,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可變化的,你命好,一旦做惡事馬上就變了。因為這一折騰,姜太公直到八十歲才碰到文王。所以我們的命數是不錯,三加二是五,但是他會變化的,會減少的,五減少一就變四,就不是二加三了。在你行善的時候,事情就起了變化,做惡的時候事情也起了變化,不但現生變化,未來無量生變化就太大,這必須由鬼王主持的。命為什麼有長有短呢? 有的突然死於非命呢? 因為在我們這個世間上,一切的生物都是有命的,多殺生、多做惡業,則是短命貧窮,要是多放生,你會壽長富貴。我們要知道這種因果關係,也不必羨慕別人,要羨慕別人不如多做好事。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鬼王名曰主命,白佛言:世尊! 我本業緣主閻浮人命,生時死時,我皆主之,在我本願甚欲利益,自是眾生不會我意,致令生死俱不得安。」

主命鬼王向佛表白說,我的職務就是掌管人的生死,他有什麼業有什麼因緣,善業善緣出三界,看你善到什麼程度;惡業惡緣下三塗,這也看你惡到什麼程度。就像我們人間犯的什麼罪,法律給你訂什麼罪,跟業緣都是相似的。這位鬼王就說了,因為我過去的業緣感到這麼一個果報,甚欲使一切人都得利益,壽命長得富貴,我雖然好願心,眾生不領會我,所以生者死者都不安。

這段經文是一個總題目,下面他就說出生死不安的情況。我們看到這些鬼王都很苦的,當了王,可是並不自在,這種鬼王是受閻羅驅使的,閻羅也受業驅使的,他也是冥府的官吏,這種官吏都是業感的,都是業緣的,他雖然有威德,掌管南閻浮提的生死,但是他還被諸天驅使,他自己也不能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主命鬼王說:「我雖然主理南閻浮提人的生死的事情,但我不是萬能的,我也是隨著業緣變化,自己也是受業緣而生的,是我造的業,這個緣成熟了,讓我來管這件事的。」主命鬼王的意思要想使一切人都得到好處,但是眾生不領會,不合作。例如小孩生產的時候,不要去殺豬宰羊請客,這樣子生者不得安,子母俱損。

「何以故? 是閻浮提人初生之時,不問男女,或欲生時,但作善事,增益舍宅,自令土地無量歡喜,擁護子母,得大安樂,利益眷屬;或已生下,慎勿殺害,取諸鮮味供給產母,及廣聚眷屬飲酒、食肉、歌樂、絃管,能令子母不得安樂。」

什麼原因呢?「何以故」就問了,閻浮提的世界,母親十月懷胎小孩降生的時候,要做好事。或者放生不殺生,有些人請滿月酒,家裡添丁是好事,有的供養三寶,打齋供眾,很少這樣做的。有的請客大家來恭喜,殺豬宰羊的,這樣就生死不得安了,不領會我的意思。不論生男的也好,生女的也好,要做好事,就是出生時一定不要殺害。生者高興,但殺害很多眾生,完了你還希望他長壽,讓他健康成長,怎麼可能?不可能的。本來應當是讓這個舍宅增長好處,如做善事恭敬三寶乃至放生都可以,自然生起無量歡喜,鬼神也就生起無量的歡喜了,能夠保護你的母子平安,得大安樂,利益眷屬。

《長阿含經》說,一切男女出生的時候,鬼神就隨著他守護他,欲死的時候鬼神先把他的精氣給驅走,這個人就死了,病也沒什麼多大病苦。如果是修行十善法的人,修十善業的人,善神來守護他,所以眾生的生死都有神守護。土地公就是土地神,這個土地神是擁護舍宅的,擁護這家人的生死。家家都有土地,家家的土地就是我們所說的灶王爺。假使你做善事增益這間舍宅,他就無量歡喜,他有功德,他也得一分福,所以生出無量歡喜,他也照顧子母,如果你懷孕不殺生,還要做好事,念經、持咒、念佛當然都好,子母都能得到很大的安樂,很大的快慰,這是將生沒生的時候。

或已生下,千萬不要殺害,「慎勿殺害取諸鮮味供給產母」。華人的習慣是一生產之後都要補一補,起碼要燉隻雞,我所看見的所聽到的風俗習慣就是燉雞,或用種種的調養品來補。其實我感覺替代品也可以,但是一般人不信,總是殺生快一點。或看見有病的,信佛好多年的,因為害病的關係他也要殺生來補,這就是不信。你要真正的信心堅固才能不殺生。殺生,不但供給產母,還廣聚眷屬,六親都來了,賀喜的,道賀的,這時候又喝酒又吃肉,高興的歌樂絃管,就唱了,這個能令母子不得安樂,本來是好事,這麼一來就要變成壞事了。

佛涅槃之後,一切弟子不論大小乘都不吃肉,但是藏傳佛教不信,西藏的佛教密宗又是供肉、供酒,是什麼原因呢? 他是供養護法,不是供養佛菩薩。你到西藏的殿裡看,殿裡供養佛菩薩是清淨的,也供養阿羅漢聖僧的,殿裡有酒有肉是供養護法神,神是吃血腥的,要懂得這種道理。因為飲酒斷智慧種,飲酒糊塗、愚癡,吃肉呢? 吃肉斷慈悲種,吃肉愈多慈悲心愈淡薄,喝酒喝得糊里糊塗的,將來的種子都斷了,還能生起現形嗎? 所以這個要特別注意。

人將死的時候,你應當怎麼做? 怎樣修行呢? 把死人的衣物或者財寶變成錢,做佛事或者做七七。如果沒有那個力量,你自己給這位亡人念《地藏經》,念七七四十九天也好,前面都講過了,死的時候應當做什麼事情讓死的人不受痛苦、不墮三惡道;死了必定生,生了之後必定死,這是一切事物的發展規律。不只是人,任何事物成的那天就注定會壞的,一天一天的壞,壞到這個事物沒有了,壞到究竟了,譬如有生必有死,有成必有壞,但生的時候我們應當注意什麼事情呢? 在這個時候有很多的惡鬼及魍魎精魅,這個鬼是吃氣息、吃精血的,聞到血腥的氣味,聞到吃了就飽了。在臨要生產時,不要用歡宴做酒席乃至歌樂笙管,而且我們也知道,將生下的小孩是受不了這種刺激,母親也是這樣子,她那個時候神智不大好,那些祝賀的人給他們的歡樂,對於生母沒有什麼好處,因此前面說不要做這種事,何以故? 什麼原因呢?

「何以故? 是產難時,有無數惡鬼及魍魎精魅欲食腥血,是我早令舍宅、土地靈祇荷護子母,使令安樂而得利益,如是之人見安樂故,便合設福答諸土地,翻為殺害聚集眷屬,以是之故,犯殃自受,子母俱損。」

離魅魍魎是四種鬼,這四種鬼不是很有威力的鬼,這種小鬼就是在不淨的地點,生小孩的時候不淨,有些血腥,它們是想吃血腥的,我們要設什麼方法使他們不至於危害,由護法善神護持不讓這些惡鬼沾邊;這是主命鬼王說的話。因為在生的時候特別高興了,不要做不如法的事情,如果殺豬宰羊慶賀,這樣那些惡鬼就進來了,惡鬼進來了就會產生一些壞的影響,使子母產難。生產是一難,因為生的時候小孩、大人各方面的原因,死亡的很多,不殺生就是避免難產的一種方法。主命鬼王說他發的願,在產期當中他早就命令土地、靈祈在此守護生產的,假如說你跟他的意願不相合,還造業,你就不能得到安樂了,不能得到利益了。

「舍宅」就是生產周圍的房子、住宅區域,土地或者靈神護持著,讓他們安全,保護他快樂的,這是指善人說的。因此在生產的時候很吉祥的,沒有出什麼問題,「如是之人見安樂故」,看見生產很順利,大人小孩都平安的,這個時候應當設福不應當造業,設福就是培福,或念經或是請道友們念吉祥的咒,這都是很好的。應當設福或者供僧供養三寶或放生,生的時候應當放生,這是答謝土地的保護,如果不能這樣做,反而殺害、召集一些眷屬來慶賀,藉這個機會吃喝玩樂,自己生的時候願長命百歲,可是殺一切眾生,這是不合理的。

這一段經文都是說生的事情,前面是說死的事情,我們都知道怎麼做,生的時候我們也做得很如法,做得很好,這樣才使母子都得安樂。假使跟主命鬼王的願力相反,如果造殺業他就不保護你了,這樣主命鬼神就生煩惱了,因為大人小孩受到災害,你自己犯的,就得自己受,子母俱損,不但不修福,還會造業。因為造業的緣故,產婦跟所產的嬰兒都不一定能得到安全,得不到快樂,除非有大福德的人,那是不同的,這種人很少。

有些人生的時候帶著胎衣,像虛雲老和尚,他生下來是一個肉蛋。我們知道歷史上宋朝的八千歲叫碗劃,生下來也是個肉蛋,蛋丟到江裡了,後來被人家撿到,拿個碗盛著,把肉蛋劃開了,劃開之後是個小孩,因此叫碗劃,也就是後來的宋真宗。這都是有福德的人,他免受初生時的痛苦。但一般的人據我們所知,大多數人生下來,吃素供三寶,是不是都可以不受到危害了呢? 也不盡然,每個人的生長有他自己的福德,但要想求安全的話,我們佛教徒就應當照著佛所說的去做,這樣更加保證一點,更安全更快樂。況且我們一生下來就帶債,如果我們的先人、家庭為了慶祝而殺些生命,那都算到你的身上,為了慶祝你的降生殺害了許多生命,這筆帳當然是寫到你的頭上,如此,你還不懂事就犯了殺業了。

我們不知道的就不用說了,知道了以後不能這樣做,勸我們的六親眷屬都不能這樣做。問題是我們都做不到的事情,又怎能勸人家呢? 因此我們只知道災害劫難而不曉得劫難的產生,劫難的根源有一定的業,造了一定的業,災難的因種下了,自然就得到災難的果了。誰能統計一下每天的地球上要殺害多少生命? 我們只看到豬、羊、牛牲畜,特別小的魚蝦,我們又能算出它有好多生命?《地藏經》不是說,尤其是海鮮,多食其子,我見到這樣的人專挑魚子吃,一盤的魚子有好多生命,當然是一個是一個,那麼一個魚子跟一頭豬一頭牛一樣的都是一個生命,不論大小,生命都是一樣的。

「又閻浮提臨命終人不問善惡,我欲令是命終之人不落惡道,何況自修善根,增我力故!」

前面是勸說生時修善,這裡是勸死的時候修善,命終的過程人人都要經過的,誰也免不了。我們經常說出了家有什麼好處? 在這個生死關頭上,出家人就好得多,第一個,和尚死了不用請和尚來給他做佛事,第二和尚死了也絕不會殺豬宰羊辦喪事。哪間寺廟只要有僧人圓寂了,這間寺廟全體人員要給他做佛事,早晚課的普佛迴向。當他要臨終之前,要派幾位師父晝夜的輪流給他念佛,他得的好處就多了。要是死到外頭那就不一定了,或者死到醫院那就靠不住了,現在好多的和尚到臨命終的時候,有病也是送醫院,特別是在大陸,他不准你死在廟裡,誰有病就送到醫院,死在醫院裡,醫院還能給你做佛事嗎? 為什麼有這種情況呢? 連這個善緣都沒有了,這就是業。

要想讓命終人不墮三塗,就看他的因緣了,本來是主命鬼王,他發願所有閻浮提人臨命終的時候,不論原先做善做惡,都想使他命終的時候不墮三惡道! 要是做善的人,跟主命鬼王的願力相合了,他的善根就增長了,當然不墮惡道。要是生前沒有做什麼好事,在臨命終時,主命鬼王就來護持他,轉他的善因,成熟這個增上力故。這個「我」字是指主命鬼王說的,如果他做好事,使我護持的力量更大一點,他的善根更深厚一點,絕對不墮三塗。如果他做惡呢?或者力量達不到了,在臨命終時他又昏聵了,又沒有六親眷屬來給他做佛事,因此他未來墮三塗的機會就多,這是保證不到的。生的關過了,死的關過了,我們生生世世,死死生生。這一回我們發願不再輪迴了,我們也知道生和死都是幻化的,都像做夢一樣的,但是必須達到這種力量,如果幻化不了呢?要是證了阿羅漢果,行菩薩道來到人間,那是幻化的,受生跟死,都當成遊戲了,菩薩利益眾生,他對於生死看成是遊戲,他無苦無樂,無是無非,無人無我。

「是閻浮提行善之人,臨命終時,亦有百千惡道鬼神,或變作父母乃至諸眷屬,引接亡人令落惡道,何況本造惡者! 世尊! 如是閻浮提男子、女人臨命終時,神識昏昧,不辨善惡,乃至眼耳更無見聞;是諸眷屬當須設大供養,轉讀尊經,念佛菩薩名號,如是善緣能令亡者離諸惡道,諸魔鬼神悉皆退散。」

這一段就是說鬼神能使你變惡,因為在你做不了主的時候,鬼神使你變惡,不必等到死後。我們現在看到太多了,在生前鬼神就使你變惡,你心有所動,鬼神就乘虛而入,即使你信佛了,但是你信得不堅定,那個惡鬼神可以扭轉讓你不信佛,乃至於使你謗佛。平常我們還能做得主,到臨命終時那得要大力量,你平常沒有修行,沒有力量,到那個時候你怎能有那個力量呢? 就是做善事的人,根本沒有做什麼惡,到臨命終時,這善可不是大善,如果他戒定慧修到有成果的時候,鬼神當然扭轉不了的。雖然做善事,而只是一般泛泛的善事,這是容易被牽動的。真正有了力量的時候,就不會被牽動,到他臨命終的時候,那些鬼神變化做他的父母,或者他的眷屬把他引上惡道。

現在的人要想知道這個知道那個,就求鬼神,鬼神正好就乘虛而入了,他正想找你,你去找他不更好。很多人不信佛菩薩,反而信鬼神,從《地藏經》乃至一切經典上講,好的鬼神,能夠培福德的鬼神,是給三寶弟子做護法的,惡的鬼神跟佛法是對立的。魔王怕他的子孫少了,都去信佛了,做善的,惡鬼神不就沒有了?所以他使用種種的方法危害擾亂你,讓你信不成。特別在末法時代相當的多,我們大家周圍左右的都會有的。行善的人到臨終時候百千鬼神都來擾亂你,化做你的親人,引你墮落。例如說,我們到臨命終時,神識昏昧的時候,你平常的貪愛心在這個時候就顯現了,你貪什麼,就隨著你的貪心而現什麼境界。如果你隨著境界一轉你就墮落了。並不是你看見要變貓變狗,那你會抗拒的;但到你迷迷糊糊的時候,鬼神化現出你平常愛玩的地方,你一進去了,結果你就入到狗的肚子了,生下來就是狗。

在民國初年,黑龍江省的鄉下,有一位十二、三歲的小姑娘,她大概是嚴重的感冒,發了高燒。在農村缺醫少藥物的,她母親就給她喝點薑湯,喝點紅糖水,拿被子蓋起來,讓她發汗,結果斷了氣了。在她昏迷當中,她就看到有一輛大車,東北那時都是大車,幾匹馬,幾匹騾子拉的那種大板車。她看了車上坐了四、五個人,也有小男孩也有小女孩,那些人就要她上來玩,她也糊里糊塗的,忘了她是害病;在神識昏迷的時候,就這樣跳上車一塊去玩了,這輛車就進了村,西頭一個院子裡,她突然間這麼一驚醒,就聽人家喊小狗下了五、六個,她一聽我變狗! 別的小狗都搶奶嘴去吃奶,她不吃,她憋氣,這一憋她又死了。在她死的時候又聽到這家小孩子喊這隻小狗死了,她這邊死了,她媽媽看看她發汗沒有,被頭一揭開她那邊又活了。她跟她媽媽說:「我變成狗了!」她媽媽說:「你燒得糊塗了,怎麼變了狗了?」她說:「您到村西頭的誰家誰家,您看看他下了五、六個小狗仔,其中有一隻狗的皮跟我這件衣服黑底白花一樣的就是我,您去看看!」她媽媽果真就去看了。

那時我聽到了也不把這件事當一回事,後來學佛了,我就想起這件事了。還有從夢中,我體會到有時候很多的夢做不了主,本來是假境界,我們想一想,假如今天喜愛一件什麼事情夢境現了,我們的貪心馬上就增長,馬上就隨著那個慾望去做了,醒來知道是夢,也許會得到也許沒有得到,受了危險,喪失生命了,在那一驚之下醒了,或一高興之下醒了,醒了什麼也沒有。生跟死的情況就是這樣子,就是你做了很多的好事,但不是大善,你做好事,像你修善行得了道,那種善又跟這個不一樣,普通的心地善良,也隨時利益人,也幫助人做的這類好事。到臨終時那些鬼神變成你的六親眷屬,變成你的父母來接引,你就隨著他墮落,「令墮惡道」。

佛菩薩跟鬼神化現的迥然不同,跟你的心意相合,到那個時候你的真智現前,你能夠辨別清楚,但是你平日沒有功力,信心又不足,半信半疑的,到那時候完全沒有了,所變現的都是惡鬼神變現的,那個時候你的善惡不分,這叫業障現前。前面先說這具體的現實,下面主命鬼王就告訴我們了,以地藏王菩薩的加持力,到了臨命終的時候,你的六親眷屬都懂得這個道理。「當須設大供養」,這個大供養隨力量,隨你的財力、經濟力,還要隨你的時間力,現在我們都打工,讓你念七七四十九天,我們活的的人還要吃飯,什麼事都不做,這是不行的,盡力而為的意思。

轉讀尊經,念佛菩薩薩的名號,我想這個可能做得到,既使沒有時間,一部《地藏經》一個多鐘頭,你晚上少睡一個鐘頭,我想還是做得到,你少玩一個鐘頭就做得到了。我們總感到時間不夠用,如果你把二十四小時算一下,你散心雜話佔了好多時間,跟人一說話,半個鐘頭過去了,其實你可以念半部《地藏經》。但是說話的時候愈說愈高興,念經時愈念愈煩惱,念念就瞌睡了,什麼原因呢? 業!為什麼有些人他一念經愈念愈高興,有些人你不讓他念經他精神蠻好的,幾個人聊天,愛打麻將的人,明天早上上班再打四圈都還可以,一直打到高興為止,是不是這樣? 大家想一想。做散心說雜話做空思的時候,時間多得很,你要他修聖業,他怎麼都沒時間! 古人說:「持誦禮拜聖業也,惟恐不墮,散心雜話懈怠,放逸惡業也,惟恐不勤。」整個的顛倒了。

有一部〈菩提道次第心論〉,他說供佛菩薩有十種利益;一者是身,二者是口,三者是意,就是身口意供養,身供養就是禮拜,讀誦經是身供養,讀經也是口業,讚歎佛的功德、讚歎菩薩的功德,讀誦大乘經典,意供養就是緣念,如果我們晚年眼睛不好,字都看不見了,那怎麼辦呢?就是作意,用自己的意念來供養也可以。另一種是對寺廟供養,對寺院供養、對塔供養都可以。或者現在我們有很多佛堂,這些廟都叫佛堂,只能算佛堂,各個寺去供養多少不計,要心量大財物不一定得多。第五種是自供養,自己供養,自己在家裡都有佛像,你要吃飯前,把飯供上一點,要吃的菜供上一點,完了燒香,其它的你都不會念,念供養三寶會! 念供養觀世音菩薩,這是大家都會的供養。要是這些也不會,那你就念念供養咒也可以,念三遍或七遍,這是普供養真言,這也可以代表供養。供養的方法很多,隨你自己想,一花一香都算,大供養不是說物質多,而是你心誠。

「世尊! 一切眾生臨命終時,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或大乘經典一句一偈,我觀如是輩人除五無間殺害之罪,小小惡業合墮惡趣者,尋即解脫。」

生前做惡做善都不管,到臨命終的時候能夠聽到一聲佛號或者聽到一部大乘經裡頭的一偈一句,「如是輩人」,就是那位聞到菩薩名號的人,聞到大乘經典一偈一句的人,就把他犯的五無間罪都消失了,乃至於殺害之罪,最嚴重的罪都可以消滅了,消除了。

小小惡業,當然更可以得到解脫了,但是這句話得反過來說,這必須得親聞,在神識還沒有昏聵的時候,耳根聞到了阿彌陀佛或者觀世音菩薩或者地藏王菩薩,他都能夠消很多的重罪。如果他已經昏聵了,只能得到冥福,必須得親聞,親聞才能轉業。往往到這個時候善根不深厚的聞不到的! 雖然經上是這樣說,如果生前沒有善緣,如果他周圍的六親眷屬不懂得佛法,能給他做這些事嗎? 還有他平時根本沒有信念,沒有信仰,他的八識種子裡沒有三寶的信念,在這個時候你給他念或遇到外緣,他能信嗎?他會拒絕。

「佛告主命鬼王:汝大慈故,能發如是大願,於生死中護諸眾生,若未來世中有男子、女人至生死時,汝莫退是願,總令解脫,永得安樂。」

主命鬼王對佛表示他的誓願,表示完了之後,佛就讚揚他。佛告訴主命鬼王說,你這種大慈悲心,能發出這種大願,在生死六道輪迴當中維護眾生,保護眾生,使他不落惡道不被惡鬼神干擾,臨終能夠聞到佛菩薩的名號。主命鬼王希望南閻浮提每一個眾生,命終時乃至於生時都能夠有三寶的加被力,使亡者能生善道,生者能夠健康成長,消除罪障。佛讚歎他發的大願力,完了,又囑咐說假使未來世中,就是我們現在,有男人、女人面臨到生死的時候,你不要退心,不要退願,佛為什麼這麼囑託他呢? 因為一個發心的人若勸一個人碰一個釘子,後來就容易泄氣了,說不要多事了。連二乘的聖人雖然已經斷了見思的煩惱,行菩薩道的時候也會退心,大心難發! 發心之後想鞏固這個菩薩心,很難。所以佛就囑咐他說,你這個願是很好的,南閻浮提眾生,生的時候、死的時候,你都不要退願!一定要讓他們都得到解脫,讓他們都可以消火免難,永得安樂。究竟安樂必須要成佛才是究竟的安樂,或者說永遠再不墮三塗。佛囑咐主命鬼王,一定要堅持自己的誓願,維護一切眾生,囑託他不要退心。

「鬼王白佛言:」

主命鬼王就對佛說。

「願不有慮」

我希望佛不要憂慮。

「我畢是形,念念擁護閻浮眾生,生時死時俱得安樂,但願諸眾生於生死時,信受我語,無不解脫獲大利益。」

就是我負擔主命這個責任的時候,我念念之間都擁護眾生,使他不墮落,同時使閻浮提一切眾生,不管他生的時候、死的時候,都能愉快安樂的。但是我也發願要求一切眾生,在生的時候、死的時候,他們一定得相信我的話。這個是向佛要求的,就是希望佛加持,讓一切眾生在他生的時候、死的時候,信受我的話,就是不把我的話當做是耳邊風,還要信受,這樣去做無不解脫,能了生死的,不墮三塗也算是得大利益了。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是大鬼王主命者,已曾經百千生作大鬼王,於生死中擁護眾生,是大士慈悲願故,現大鬼身,實非鬼也。」

佛對地藏王菩薩說,主命鬼王是他的願力,示現做主命這個鬼王已經百千生了。在這個閻浮提的生死六道當中,他經常擁護眾生,是大菩薩發了慈悲的願心,示現做大鬼身的,「實非鬼也」,實實在在,他不是鬼。

「卻後過一百七十劫當得成佛,號曰無相如來,劫名安樂,世界名淨住,其佛壽命不可計劫。」

佛就給這位主命鬼王授記了,授他成佛的記,說從現在起,經過一百七十劫的時間,這位主命鬼王就成佛了,佛號就叫無相如來。無相就是實相的意思,佛都是實相,就是他經常在六道度一切眾生而不著眾生相,他自己示現鬼王,他既然是示現的,也不著鬼王相,就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實相就是無相,因為無相者才能夠示現一切相,示鬼王相、示鬼相、示人相,示什麼相都可以,他成佛的時候,那個劫叫安樂劫,「劫名安樂」。那個世界叫什麼世界呢? 我們這個世界叫娑婆世界,他那個世界叫淨住世界,佛的壽命呢?無量壽,不可計數了,不可計劫就是無量壽命。

「地藏!是大鬼王其事如是不可思議,所度人天亦不可限量。」

主命鬼王他歷生的事業是不可思議的,「其事如是」就是他護持人間,他雖然是鬼王,而且他是管鬼的,管什麼鬼呢? 就管這些生、死、害人的鬼。生的時候,這些鬼會擾亂你母子不得安,死的時候他也擾亂你的魂識,主命鬼王就來對治他,使你這個人能走上善道,不受這些干擾。這些事情都是不可思議的。度了好多人?「所度人天亦不可限量」。為什麼說他是大菩薩大士呢? 他本來是鬼,鬼界的,但他能度到天界上,天人等到五衰相現也是死亡,他的心識也是不定,鬼王護持他,使他心不亂,還能保持他的善根。

這八品我們已經講完了,在這八品裡頭就包括生與死,我們經常問,不知道怎樣修行? 經典教給我們的法子都是修行,經跟論不一樣,論不講修行而是講開智慧,要辯論一個理,經過反覆的辯論,論證,讓我們認識清楚,這是開智慧的。但是每一部經都告訴你修行的方法,《地藏經》每一品都告訴你修行的方法,生怎麼樣做,死怎麼樣做,平常時我們怎麼樣做,我們要經過山林或者渡河心裡有恐懼感,坐飛機怕飛機失事,開汽車又怕汽車碰撞,怎麼辦呢?他告訴你,你念他的聖號,念一萬聲聖號,一切災難都化除了,這就是修行。你念聖號,一切災難都化除了,這就是修行。

生的時候,他告訴你不要慶祝,要慶祝就吃素席,供養三寶,家裡拜懺,請些人來了,客人都念一卷《地藏經》或念一卷《普門品》或念一千聲聖號,不是一樣的嗎?這不是更好的慶祝嗎?死的時候,我們給臨終人助念,也給他供養三寶,也念《地藏經》,這都是修行的方法。至於《地藏經》上所說的那些地獄名字,假使你認識因果的話,因果不昧,多做善業,你去不到那個地方的,那個地方也沒有,若做惡業,你的惡業就化現出來地獄,你做善業就化現出來天堂,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這是一種。

還有,我們聽完經了,大家走了,這個經本就算了,回去往桌上一擱,下回再拿起再去聽,你自己多看兩遍,體會經中的道理,佛每說一句話必有一個道理,一種意義,這種莊嚴殊勝的法會不是說的,也不是我們擺擺龍門陣說閑話的,像我們怎樣才能利益人,像我們做這件事情得怎樣才能得效果,你要用好多腦筋,所以我們應當跟客觀的現實結合。我們經常有恐怖感,為什麼恐怖? 你怕什麼呢? 怕危險,危險又怎麼樣,危險撞傷了,危險失掉生命,有個我見我知,恐怖感就發生了,這個就是《心經》上所說的「無罣礙故,無有恐怖」。你到處是罣礙,這個事情還沒有做,你恐怖得不得了,投資怕賠錢,要投資時發願念一百部《地藏經》,發願念一萬聲地藏王菩薩聖號,你的恐怖感就沒有了,可是你不去做。

《金剛經》更深入了,觀空,一切諸法皆空,《金剛經》怎麼修行呢?怎樣住心? 怎樣降伏你的心? 就是你現前的心,怎樣使你的心住不變,不動,不受境界的干擾。住心,住不是心死了,但是怎樣生心? 生了心怎樣住心? 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換句話說就是不因境生心,遇到境了,心不被境轉,就是住到了那部經,沒有修行啊!

我們有很多人念佛好多年了,經常有人問師父,我們怎樣修行,我說你聽了那麼多的經,已經告訴你怎麼樣修行了。《阿彌陀經》告訴你念佛不是就是修行,念佛就是修行!另外還要怎麼樣的修行?神通不是修行,神通是效果,那個效果不好,如果你沒有根底,不會住心、不會降服心的,讓你得神通,你反而會用那個神通去造罪。

地藏王菩薩也顧慮到你沒有時間,就說每天念一千聲地藏王菩薩聖號,一千聲才好多時間?念快了十七、八分鐘,念慢二十分鐘多一點點,快的我也試驗過,三個鐘頭念一萬聲沒有問題的,假使真有信心的,真正想發財的,真正消災免難的,真正信得極的,你一天念一萬聲地藏王菩薩聖號,比你找誰去聯絡好得多。求人不如求己,就是自己求佛菩薩,求菩薩,求佛,還是求自己,佛菩薩就是你自己的心,藉境明心,不是藉境迷心,我們遇到什麼境界就轉變了,就迷了,定不住的。

我看我們一些弟子們整天徬徨的,不是名就是利。名,大家還不注重,有飯吃就行了,有房子住、有工錢就行了,大家到美國就買棟房子,房錢的壓力很大,收入的錢除了供房子就差不多了,吃飯都快成問題了,當然很痛苦。你能不能抽出一點時間,請佛菩薩加持你,減少這種痛苦,方法很簡單,是你不用,和尚吃飯,沒打工,沒做工!我沒做工,弟子給紅包,這紅包不好消災的。人家辛辛苦苦的乃至於用好多心血賺錢給了我,我怎麼給人消災? 消不了,消不了就是生生世世去還。我們不要騙人家,也不要騙自己,騙人家還是騙自己,我就是修行還給人家,念一部《地藏經》的功德迴向,就像經上說的,我們念一遍《金剛經》的功德用娑婆世界的滿盅的七寶供養都比不上,我誦一遍《金剛經》的功德,我就受得了,我就能還給人家的,但是得誠心的念,如果一邊念經一邊妄想,如果念經是為了人家給我錢而念,那就糟糕了,他也得不到利益,我自己也糟糕了,必須得誠心誠意的自他兩利。

學什麼就思索一下,我們這個定是什麼呢? 思惟修,你心裡多想一想,經過你的腦子,權衡他的利害關係,你自己心裡就明亮了,明亮了你做什麼事情不糊塗,這是大事,不是小事。過去中國有句俗話,李端大事不糊塗,李端是做過宰相的,小事他像個傻子似的,等到一遇到大事,他不糊塗的。大事情,在《法華經》上說,佛出世謂以一大事因緣,這是真正的大事情,什麼大事情? 了生死成佛,我們把這件大事情當成沒有事,這才是真正大事情。

現實客觀環境很不安定的時候,是我們大家共業所感的沒有辦法。我們最近講《地藏經》,在這兩個鐘頭當中,飛機干擾得特別厲害,我一邊講一邊心裡想,這是我們的業障發現了,伊拉克佔了科威特也給我們帶來干擾。我們看任何事物都是業的發現,沒有這個業因,這個緣,外邊客觀環境不會是這樣,為什麼好地方我們不去,生到這個時候,早不來晚不來,我們要是早二千五百年前來,生到釋迦牟尼佛那個地方去多好,還有現在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講經的,恐怕我們要在極樂世界聽阿彌陀佛講經,我們大家都了生死了。離這裡十億佛土,太遠了,還有兜率天很近,跟我們一個世界一個小世界,第四重天兜率天,彌勒菩薩在那裡講經,我們怎麼去不了? 而是在這個世界?

現在這個環境裡頭還有好多菩薩,為什麼我們遇不到? 這是我們的業,怎麼樣銷?《地藏經》告訴我們很多銷業的方法,其它的我們做不了,我們就念,一天念一部《地藏經》,才一個鐘頭,我們一天分三次念,分四次念,一次念一刻鐘,我們少說一些閑話,時間是有的,那能說沒有。一天說閑話的時間,一刻鐘、二十分鐘都過去了,但等到念經的時候,就說沒有時間,這是我們業重福輕。我說這些話可能不怎麼樣,但是聽了確實有利益,這些事跟我們切身很有關係。

我們聽經的目的是什麼?就是離苦得樂,我們聽了一座,兩座,十座,百座聽完了,經歸經,自己歸我們自己,困難還是困難,痛苦還是痛苦,那就白費了是不是? 完全白費了,現在沒有離苦得樂就要等到將來,現在種這個因,將來果熟了。因為我們前面那個果太猛利,現在它壓縮我們,迫使我們的善根一半不能成長,周圍的環境都是這樣。

稱佛名號品  第九

第九品,「稱佛名號品」,我略說一下這一品的題目。前面我們分析了六道,也分析了地獄,除了讚歎地藏王菩薩的功德,多數是存亡利益,每一品的意思都不同,這一品是廣說修行,怎麼修行呢? 稱佛名號。稱佛名號跟我們念阿彌陀佛的稱佛名號有點差別,那是專念一佛號求生淨土,這裡不是的。我們常說罪業很大,障緣很多,處處感覺不如意,怎麼辦呢? 地藏王菩薩在這一品說的就是念佛的名號,這個名號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尊佛的名號,也不是拘留孫佛一尊佛的名號,他單舉十尊佛,最後是代表很多的佛。這裡僅僅是你念《地藏經》的時候,隨著念這麼一句,並沒有說你專持誦他,或者生到他那個國土,不是這樣意思。因為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人感覺苦難很多,你要是讓他念佛,讓他誦經,障緣很多,就是你想做這件事他卻產生種種的障礙,讓你做不成,這就是障緣。

今天有個弟子問我說:「好不平等!」我說:「怎麼不平等?」他說:「前世的罪,為什麼讓我今生受呢?」他提出這個疑惑,因為他對佛教沒有什麼理解,根本不大熟悉,前生今生都是你自己。我跟他講:「昨天你做的錯事情或者你前十年做的事情現在該你受報了,你確認為這是十年做錯的事情現在受報,這個不平等,十年前做的應當前十年受,不應該挪到現在來。你當時做的,或者沒有發覺,或者果沒有成熟,不見得受,現在成孰了,所以是該你受報了。」

我們知道過去做的錯事不少,有的時候是我們做主的,自己一時猛利的來犯罪,有的是我們做不得主,被迫犯罪。就像我們有職業病,像你去挖掏煤、挖金礦,從事化學的職業都容易受污染,這種職業病就是當生的,害病,肉體受了損失,很早就死亡,但是你不曉得你生生世世的職業病。還有被迫的,自己做不了主的,你要是服兵役,正當你服兵役的時候打仗了,你拿著槍,你不殺人家,人家殺你,像這種職業病牽涉到無量劫,雖然是被迫的,你不是猛利的,但是不能說沒有罪。例如說他們吃我才殺,吃的人就說他不殺我就不會吃了,大家推諉,誰也推諉不了,吃的人有罪,殺的人也有罪,心情猛烈受的罪,這種罪誰都有的。

有一部經《禪秘要法經》,有一位叫禪難提比丘,他問佛說:「無量劫以來的罪很多,世尊能不能方便告訴我一個滅罪的方法呢?」佛就告訴他一個方法,持佛名號,以念佛故能銷諸罪障,不只這一部經,很多經都是這樣說。既然是禪秘要法,念佛的方式就跟我們現在的不同,他教你打坐念佛,打坐要合起掌或要叉手,舌舔上顎,不論道教、佛教,一打坐就要舌尖舔上顎,在道教講這是接甘露水,不過你舌頭往上舔盡量往上舔,鼻子根有兩個窩窩,舌頭只要舔到那個地方,口水馬上就來了。道教講接甘露水,所以漢武帝就鑄了兩座銅台,要去接甘露了。他理解錯了,甘露水是你本身的,不是外邊的,外邊沒有甘露水,自己用舌尖舔上顎的時候水自然就來,那個水就是甘露水。

佛在《禪秘要法經》告訴禪難提比丘說,打坐念佛時,要舌舔上顎,一心繫念,念的時候還得做觀想,係就是繫縛的意思,一邊念一邊想叫觀想,這就是三昧的意思,三昧就是繫念,念著地藏王菩薩就繫念地藏王菩薩,念著阿彌陀佛就繫念阿彌陀佛,這樣靜下來之後容易得三昧,這個三昧就叫念佛三昧。

念佛,坐著念、走著念,行住坐臥都在念,若這個念不是依著《禪秘要法經》上所指示的,我們一天泛泛的念有沒有功德呢? 有功德,定慧均等的三昧,不容易。像剛才禪難提比丘所問的是定慧均等的三昧,念佛三昧,這是參禪的秘密要法,在藏經裡這種策略不怎麼多,這部經只說這麼一個方法,你照著做就行了。我們現在念佛不是這樣念的,不是專注一境,了了分明,制止你的散亂,或者是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如果想修禪你觀別的境也是一樣的,還有佛力加持你,所以《禪秘要法經》告訴你,他教你念佛的方法是這樣念的,是專注一境,不分散的念法。

《地藏經》教我們念的是你隨著經念,念這一尊佛的名號,就銷了多少劫重罪,不是專念,而是隨著經文念的時候,就會念到這些佛的名號,因為地藏王菩薩感覺到這個世界的眾生很難度,讓他一下成佛辦不到,怎麼辦呢? 稱佛名號一定能成佛,現在成不了佛,因種下去了,你稱哪個佛名號,哪個佛就跟他結上緣了,就是這個意思,他一定攝受你,使你成佛。前面說了很多的利益,很多的好處,但不是究竟的,地藏菩薩的願是度一切眾生都成佛,地獄三塗都讓他們究竟成佛,所以要稱佛名號。

佛在印度話叫佛陀耶,翻成我們這邊的話就是覺悟的覺,明白的明,這個覺悟是大覺悟,究竟覺悟,自己覺悟,讓一切人都覺悟,自己達到成佛,使一切眾生也都能成佛,這叫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就叫佛。我們經常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我們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受過三皈的,凡是聞過釋迦牟尼佛法的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釋迦牟尼佛是覺了,但是我們還是沒有覺,所以覺他並沒有圓滿,怎麼理解呢?這個是我們的看法。依《華嚴經》的意思,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在佛的觀點上看,根本也沒有眾生可度,《金剛經》不是這樣講的嗎?若著眾生相來度眾生,永遠也成不了佛,他自己也沒有成佛。

我們要把佛的意義講圓滿,凡事都有個名言,名言是虛假的,他要有個實在的體,例如說這個碗有個體,是塑料的或者是瓷的,瓷就是他的體,塑膠碗就不同了。這個名是佛,這個佛指著把理性達到究竟,窮理盡性才能夠成佛,現在我們所稱的這些名字都是窮理盡性的,佛跟我們的心相合了,合而為一,我們稱佛的名字,我們念念的稱佛,念念就是佛,一念稱佛一念是佛,你不稱就不是,因為你沒有證得。號就是德的意思,說那個人的名望很響亮,就是他有道德,是這個意思,這一類都是稱誦佛的名號。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為未來眾生演利益事,於生死中得大利益,唯願世尊聽我說之。」

這一品分三段,第一段地藏菩薩說利益,向佛請求說我想給眾生說點利益事可不可以說?第二大段,佛就就許可他說,我現在要涅槃了,你快說,使未來眾生得到利益,第三段就稱佛名號了,一共分為三段。

第一段就在〈閻羅王品〉主命鬼王說完了之後,在這個時候地藏王菩薩就對佛說;「我現在想給未來的眾生說對他們有好處的事情,他們在六道輪迴生死當中,找不到一個依靠,好像盡是做罪業的事情,利益事情做得很少,我現在專門給他們說點利益事情,可不可以?」前面那品,我們講過,人臨命終的時候不問他有罪無罪,如果在他臨命終最後那一念能夠念佛的名號或者念菩薩的名號或者念大乘經典,一句一偈,不論他有罪沒罪都給他銷滅。但是這個很難,為什麼很難呢?當他臨終的時候,神識昏昧了,這時候,死到什麼地方也不一定,跟前如果沒有善友,沒有給他助念的又怎麼辦呢? 所以在生死輪迴當中,最後想聽到佛法,聽人給他念個佛名號,這沒有保證的,一者是他自己做不了主,二者他沒有這種善緣。等到最後的時候,他聽不見了。

大家就現實的情境來看是不是這樣呢? 像我在中國佛學院的時候遇到很多這種事情。醫院不准出家人進去敲引磬,給臨終人做點好事,他絕對不許,因為他不信,他也不讓你信,這樣不是很危險嗎? 沒有人給你助念,善緣又不具足,自己又不能念,遇到這類情況怎麼辦呢? 地藏王菩薩就考慮到這種情形,眾生在生死輪迴當中,不見得像前面所說的,給他臨終時念一句聖號,念一句經典就能使他得到利益,怎麼辦呢?活著念,他說這些佛名號就是當我們身體健康的時候念的,現在我們念《地藏經》,一天念一遍乃至你只念一個佛名號品也好,就能得到不可思議的好處,佛就讚歎他,說這種的事情很好。

第二段就是答應他說的,這是地藏王菩薩特別的大慈大悲,在其它的經上並沒有這種的情形。在家裡往往還有道友們助念,在醫院往生就沒有那麼方便了,一間屋子要是有幾個病床的話,你在旁邊助念恐怕不行!別人不答應你的,那就要自己事先念好,就像我們積累錢,到了困難時候用,不是這樣嗎? 你說打工,每天掙錢等到月底了好付房錢,或者好付稅錢,錢多了積累到哪裡? 到時候有指望,不然沒有指望,你念《地藏經》念念這些名號,就像到了臨終時候這些菩薩銷除我的罪業了,就是這個意思。

「佛告地藏菩薩:汝今欲興慈悲,救拔一切罪苦六道眾生,演不思議事,今正是時,唯當速說;吾即涅槃,使汝早畢是願,吾亦無憂現在未來一切眾生。」

利益現在的眾生,未來的眾生,但是過去的眾生就不行了,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沒有聽到的也來不及了,只能利益現在未來。佛就是勸他說,現在你要興慈悲,滿足你自己的願,你想救拔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牲這一切六道的眾生,佛就嘉勉他,說現在正是時候,但是要說快一點,因為我要涅槃了,我可以加持你,使你早畢是願。什麼願呢?就是度眾生願,他不是想讓眾生都成佛嗎?你也滿願了,我也沒有顧慮了,這是釋迦牟尼佛自己說的,你能夠演利益事,完了度眾生願,也使我對未來眾生沒有憂慮了,不然我擔心他們還會再下地獄,這是對於現在的眾生,就是當時會上的眾生。未來的眾生呢?就是我們這些眾生,我們是屬於未來的眾生,以下就是正說使眾生得到利益的事。

「地藏菩薩白佛言:世尊!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無邊身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暫生恭敬,即得超越四十劫生死重罪,何況塑畫形像,供養讚歎,其人獲福無量無邊。」

從「無邊身如來」以下有十尊佛,這是別說,最後是總說一切諸佛。

無邊身如來距離我們現在,就是距離地藏王菩薩說法的時候,時候太長,無法計算。阿僧祇劫翻成無量壽數,就是沒有數字可以算。在那個時候的世界,有一個佛出世間,號無邊身如來,無邊身佛的身無量,前面是說時無量,出世就是那個處所,無邊身是每個佛證得法身理體,每個佛都可以稱無邊身,因為身無邊,沒有邊際,虛空無邊,眾生也無邊,眾生永遠無盡,不論時間久遠。處所呢?處所就是那個很長時間的那個處所、那個世間,有這麼一尊佛出現在世間,叫無邊身如來。

假使說未來現在,不論男女聽到無邊身如來的名字暫生恭敬,如果大家誦《地藏經》的時候,聽到無邊身如來,心裡很羨慕的,合個掌。誦到《地藏經》稱佛名號品,每誦到這個佛名號時,你合掌表示恭敬,那麼就超越四十劫重罪。起碼你該下地獄的或該墮惡鬼的,這個四十劫罪消了,就少受四十劫的痛苦。聞到這麼一個佛名號,如果塑一個形象或者上供或者讚歎,這個福就是無量無邊,就看你這個修行人是怎麼用心。我想這個無邊身如來很少有塑像的,你給他供養可以做得到。好比念《地藏經》的時候,你不是點香嗎?或者你跟前有花,用香花供養無邊身如來也算做了供養,你心裡一念間的迴向,這個福德無量無邊;福德跟罪業是對比的,相對的,有福的人跟窮苦的人,不受罪的人跟受罪的人,兩個不相對比嗎?有了福德就沒有罪了,有了罪了就沒福德了,消了罪的就是福,有了福的罪就自然消了。

因為你一念是佛,這一念的當中功德不可思議,如果做無相觀,以前我經常這樣想或者講《金剛經》或其他經也這樣講過,特別講是《般若經》,我說什麼事情你看破了,放下了,你就得自在了。但是這兩天我感覺這句話不究竟,這句話還是有毛病的,有什麼東西看破呢? 看破了要安到什麼上面呢?放下,你必須拿個東西,有個執著的東西才能放下,法身就是自心的本體,你根本什麼都沒有了,放下什麼呢?這是很究竟的、了義的,是心、佛跟眾生三無差別。既然無差別又有什麼是佛? 什麼是眾生?這需要參的。當你念完佛號了,念一聲無邊身如來,念完了,你想什麼是無邊身如來?我能念的心,我現在緣念無邊身如來就是無邊身如來,沒有緣念沒有看《地藏經》,沒有聽地藏王菩薩講,我還沒有想到這個佛名號呢? 是不是這樣?當你沒有聽到《地藏經》,你也不知道地藏菩薩。這是禪意,你自己要多修觀。

現在我們講的完全是世間相,世間相做好事做壞事是截然不同的,享福的跟受罪的也截然不同的,什麼是福? 什麼是禍? 在修行人的意念當中,來認識就是了,我這裡含有另外一種意思,就是大家要修觀,那是理。

「又於過去恆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性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一彈指頃發心歸依,是人於無上道,永不退轉。」

「寶性如來」,沒有說福德,只是說你聞到這個佛名號,「一彈指頃」的時間,皈依他,做他的弟子。怎樣皈依呢?你就稱「南無寶性如來」,南無就是皈依,說我皈依你,一稱佛名,時候很短促,你於無上道,也就是佛道,就永不退轉,一定將來能夠達到成佛,不會退墮。

世間相講是這個意思,但為什麼前面是四十劫重罪,這個卻是一直成佛?這裡並沒有說你以後就沒有罪了。因為這裡是在理上講的,把寶性如來和你自己的本心本性相同的,在這中間產生了一種殊勝的作用,勝妙作用就是心佛相合,你自己的心不變不異是那個真如心,雖然在凡夫地,被無明垢染所障礙,我們是有但等於沒有,為什麼呢? 被這些障礙污染了就見不到了,雖然你具足寶性,但現在還沒有顯現。現在一稱寶性如來也能夠種下種子,寶性如來教導眾生的就是一切眾生具足此心,所以說聞到這個佛名字,你就一定能成佛。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波頭摩勝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歷於耳根,是人當得千返生於六欲天中,何況志心稱念!」

這不是按次序的,不是說無邊身如來消了四十劫罪,寶性如來又可以成佛。「波頭摩勝如來」只是一千返生於六欲天,好像這個功德沒有前面大了,好像不能成佛,不是這個意思,一尊佛有一尊佛的願,一尊佛度眾生有一尊佛的方便,這都是根據每尊佛的方便,每尊佛的願而說的。

波頭摩勝,翻赤蓮華,蓮花是出污泥而不染,佛在世間利益眾生,不會減他的本德,不會減他的清淨,就是這個涵義。若有男子女人聽到波頭摩勝如來這麼一個聖號,「歷於耳根」,耳朵聞到了波頭摩勝如來德號,感到一個果報,可以生六欲天,六欲天就從四王、忉利、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自在,一共六天。從第一天生第一天,第一天壽命盡了又生上天就是這樣,來回在六欲天中反反覆覆的生一千次。如果要志心誠念,就是誠懇發願的念,那福德就更大了,這是第三尊佛號了。

「又於過去不可說不可說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師子吼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一念歸依,是人得遇無量諸佛摩頂授記。」

師子吼是比方的意思,獅子叫喚的聲音能使百獸恐懼,可以銷我們一切的罪障,這是假喻來顯佛的聖德。假使有男子女人在末法時候聞到「師子吼如來」這尊佛的名號,「念」,就是時間很短暫,「歸依」就是歸依佛,那麼這個人能夠遇到無量諸佛乃至於諸佛給他授記成佛。《地藏經》上這些佛的名號,是特殊的,是地藏王菩薩說的,是他親近過的。這尊佛就遠了,過去不可說不可說的時間,現在又說到近的。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拘留孫佛,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志心瞻禮,或復讚歎,是人於賢劫千佛會中為大梵王,得授上記。」

這是說近的,不是很遠的,「拘留孫佛」是賢劫千佛的第一尊佛。做了梵天的梵王,還得授成佛的記,賢劫千佛給你授記說,你將來一定能夠成佛,我們都是授記的。如果你聽見一遍《大乘妙法蓮華經》這個名字,將來一定能成佛,什麼時候成佛呢?時間就不一定了,就看你自己的努力了。你修得好,進步得快,劫就少一點,如果你聽了,種個種子而不修,時間就長了。因為《大乘妙法蓮華經》就是成佛法華,為什麼呢? 誰聞到這部經的名字,誰讀誦這部經,誰就一定能成佛,因為這部經是開示悟入佛的知見,這僅僅說是聞名,如果你聞了名字,你不修行,將來也要成佛,今生不修,來生也會修,你善根發現了,你會修行的,所以叫成佛法華。

現在我們聞到這些一佛名字,也一定能成佛,所以每部經上說的授記都是這個涵義,拘留孫佛是在我們現在賢劫的第一尊佛,在過去七佛當中,他是第五佛,距離現在沒有很久,不是不可說不可說劫了。什麼叫拘留孫佛呢? 就是所應斷,所應斷的煩惱,他都斷了,所應斷的無明,他也斷了,這叫所應斷。他是在賢劫的第九劫,減劫時候,那個時候人的壽命減到六萬歲。出一尊佛很不容易,要經過很長的時間。

「志心瞻禮」,瞻禮是身業,志心是意業,讚歎是口業,剛才我們講三業清淨,當你受灌頂也好,念經也好,在還沒有念之前,邊做觀想,身坐端正,端正使心氣不要浮燥,坐下沉靜一下,這屬於身業,等你一打開經本,前面一定是讚歎偈子,香讚,念《地藏經》就稱讚地藏大士不可思議,你念〈普賢行願品〉有普賢的偈子。你念哪部經就有哪部經的偈子,先讚歎,身業坐著,沒什麼其它的來干擾,完了,口裡念經,意業志心就是一心,誠誠懇懇的念,這就叫三業清淨。

要是對於賢劫的拘留孫佛稱揚讚歎,你可以得到什麼效果呢?在賢劫千佛會上你做大梵天王,不論哪尊佛降生,第一個請佛說法的是大梵天王,大梵天王有些是發願再來的,有些就像《地藏經》說的,你遇到拘留孫佛的名號,你心裡歡喜,口裡讚歎,身業恭敬,你就是在賢劫千佛會上做大梵王,做完梵王,每尊佛前都給你授記,將來一定能成佛。

授記的意思,我要多說幾句,我剛才說我們將來都成佛,因為《法華經》都給我們授記了,但是等到什麼時候,將來的時間就長了,不授記你也成佛,像《華嚴經》說的,心佛眾生是三無差別,雖然你已經成佛了,但是你沒有佛的用,你成了佛還有苦惱,所以我們沒有成佛!自觀本來本具的,但畢竟不是佛,將來在流浪的時候做什麼還不知道,你自己就要多用點功,把本性的佛法顯露出來,不要被見思煩惱、塵沙、無明纏覆蓋。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毗婆尸佛,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永不墮惡道,常生人天,受勝妙樂。」

這是過去七佛的第一尊佛叫「毗婆尸佛」。什麼是毗婆尸呢? 翻勝觀,什麼叫勝觀呢? 就是種種的觀想,種種的見,這就像《華嚴經》的意境,無窮無盡的觀想、重重的見解。這尊佛是在釋迦牟尼佛準備成佛的時候,修行了三大阿僧祇劫滿了就遇見毗婆尸佛,遇見他修什麼呢? 修百劫相好。

我們經常念:「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就是釋迦牟尼佛親近毗婆尸佛所說的讚佛偈子。釋迦牟尼佛說:「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說這個偈子連續說了七天七夜,削了一支足站著,當然他已經修到那個程度,身見都沒有了。若未來世的男子女人聽到毗婆尸佛的名號,永不墮惡道,再不墮三塗了,惡道專指三塗說的,地獄、惡鬼、畜牲,所以地藏王菩薩說你聞到《地藏經》,再不墮惡道是有原因的,因為這裡說你聞到毗婆尸佛就不墮惡道了,我們拜八十八佛也拜毗婆尸佛,我在這裡提出來,大家應當注重一點。

「又於過去無量無數恆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勝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畢竟不墮惡道,常在天土,受勝妙樂。」

這是《地藏經》上稱佛名號的第七尊佛,叫「寶勝如來」,寶勝如來就是南方的寶勝如來,就是我們經常看見放生時的七佛。這個七佛的寶勝如來就是南方的寶勝如來,這個「勝」跟眾生的「生」相同,密宗就叫寶生如來,顯宗翻寶勝如來,有時候翻的音不相同,但是同一個佛。寶勝如來有個願,他誓度惡鬼道,因此聽到寶勝如來的名號,就畢竟不墮惡道,他看見惡鬼最苦了,所以我們放生的時候,放生池都有寶勝如來。聽聞到南方寶勝如來聖號,就能常在天上受勝妙樂,不受苦了,這兩個是相互比較的。我前面講了,你不受罪了,就是享福了,不墮惡道就是生天上,就是享福。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寶相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生恭敬心,是人不久得阿羅漢果。」

「寶相如來」,寶相是由體而說的,這個相我們前面講釋迦牟尼佛百劫修相好,佛佛都如是,要利眾生必須要修百劫相好,阿羅漢不利眾生成不了佛。還有禪宗講,開悟了,就成佛了,距離還很遠的,真的是大徹大悟,還得修百劫相好,何況還達不到那個地步。相好是修來的,說人家相貌很好,誰見了都生歡喜心,那就是福德,有些人大家見了就煩惱,他想求人家辦點事情,人家也不高興,有些人大家看了喜歡,他一說就很容易過關了,這一點我深有感覺。

我記得在青島湛山寺的時候,日本侵略我們,有位日本軍人叫板垣正四郎,後來當日本的陸軍部部長,他要到大殿禮佛磕頭,我們跟他說:「你進殿磕頭要把你的戰刀摘下來,不能帶著刀去磕頭,你帶刀去磕頭,佛不會加持你。」他看看我們說:「武器如果摘下來不是繳了我的械嗎?那樣的話等於繳械投降的意思。」我們跟他說:「這是中國的規矩,你帶著刀帶著武器進殿是不行的。」後來他還是摘掉了,不然不要禮,不進去也可以。

這是說我們見了佛像一定要恭恭敬敬的,除了佛有那麼大功德力,能使你一見就生歡喜心,不論你怎麼煩惱,當你見佛禮拜的時候,煩惱總要輕一些,因為你見佛的目的是來求斷煩惱的,或者我們有什麼心裡不順,情緒不好,念一念經,遇到倒霉的時候就求佛加持,享福的時候,他增長福。

所以寶相如來給人什麼呢?成就相莊嚴,這個人不久就能斷惑,證真乃至於不流轉生死了,證得無生忍羅漢,就得四果,這當然不是究竟的,每尊佛發的願不同,這十尊佛發的願都不一樣。所以見了佛,你所得的果報也不一樣,但是我們從第一尊佛到第十尊佛,每尊佛所發的願你都具足了,你念《地藏經》不念這些佛名號嗎?證了阿羅漢果,已經了生死了一半了,雖然變異生死還沒了,但是他就不再造罪,斷了見思惑了。沒有不發心的羅漢,我們不是說他是小乘嗎?但《法華經》說他都發心了,《法華經》說度一切眾生都成佛,他只是心量不大,菩提心不大。有些學禪宗或密宗的人,認為自己即身成佛了,開悟成佛了,有些人輕視阿羅漢,也有些人說小乘人沒有煩惱,大乘人煩惱都具足了,不過發大心的凡夫,發菩提心的大心凡夫超過小乘的聖人。但是要講苦惱,減少痛苦、斷煩惱的話,大心的凡夫可就不如小乘的聖人了。小乘聖人沒煩惱,他斷了見思惑。怎麼講呢?像菩薩來人間度眾生,有沒有煩惱呢?照樣有的,菩薩對於他的見思惑不是斷而是縛,縛就是壓伏,不讓他再起現形,用他的心力,用他的大慈悲心來制服。

我拿虛雲老和尚跟鼓山的慈舟老法師為例,因為慈舟老法師大慈悲心很切,一講到戒律、講到眾生苦,講到《地藏經》,他都會流眼淚的。虛雲老和尚就不是這樣子,虛雲老和尚總是相貌很莊嚴的,他永遠不會給你笑臉,跟你嘻嘻哈哈,至少我那幾年沒見到過。我就問首座和尚說:「一個是這樣的慈悲、這樣的攝受眾生,一個是這樣的莊嚴,如何解釋呢?」首座和尚跟我說:「哭者是阿難,不哭者是迦葉。」當然他這是抬高虛雲老和尚,凡是禪宗對於說教理的,總是感覺不究竟似的,從那個時候我就體會了,我們對一切眾生都當成父母,那麼對二乘人如何看法呢?一切眾生都是父母,何況是成了聖人了,我們還可以輕視他嗎?我們還有驕傲的、狂妄自大的,見了羅漢像不理的,要知道羅漢是代表僧的,地藏王菩薩是出家的比丘,只有地藏王菩薩現的是比丘身,是剃頭髮的。

得阿羅漢果而後要發心,他一發心就有神通自在。大家看濟公,他不是證得阿羅漢嗎?他是伏虎羅漢,所以我們對一切人都不會輕視,更何況是阿羅漢? 要是遇到寶相如來,你聞到這尊佛的名字,你生了恭敬心,不久你就能證得阿羅漢果,你就斷煩惱。

「又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袈裟幢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者,超一百大劫生死之罪。」

比前面的四十劫又多了六十劫,這都是按世間相說的。袈裟翻福田衣,就是我們和尚披的這件衣服,這叫福田衣,印度叫袈裟。袈裟翻福田又翻解脫,這件衣叫解脫衣,披上這件衣少一些煩惱,降伏一些煩惱,由於披這件衣而能夠得到解脫。因為是向解脫的路上走,聞到這尊「袈裟幢如來」的名字,不論是男人女人,耳根聞到這尊袈裟幢佛的名字,你就銷了一百大劫生死重罪,也是永遠不墮三塗,不墮地獄、惡鬼、畜牲。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大通山王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者,是人得遇恆河沙佛廣為說法,必成菩提。」

這尊佛「大通山王如來」不在我們這個世界。大通,通者就是神通自在的意思,什麼大呢?智慧大,就是般若大;色相大,像山大似的威儀大;證果大,這是形容詞。假使有男子女人聞到大通山王如來這個佛號,「聞是佛名者,是人得遇恆河沙佛,廣為說法,必成菩提」,聞到這個佛名號之後,這尊佛加持你,使你能夠遇到恆河沙數那麼多佛,就是生生世世遇佛,不只千佛也不只萬佛,恆河有好多沙子,你遇到好多佛,這些佛都給你說法,你聞到這些佛在說法,當然一定證得菩提果,也就是說你一定能成佛。不用說是恆河沙佛,我們也不曉得過去有沒有遇到過佛,但釋迦牟尼佛,我們只是聞法見像而沒遇到佛。遇佛不是那麼容易的,得要有那個善根。現在我們種了善根,聽到大通山王如來這個名號歷到耳根,我們將來能遇到恆河沙數那麼多佛給我們說法。像大通山王如來那個樣子,什麼大呢?智慧大,聞到那麼多佛說法,當然智慧大,這是略說的,後面是總說。

「又於過去,有淨月佛、山王佛、智勝佛、淨名王佛、智成就佛、無上佛、妙聲佛、滿月佛、月面佛,有如是等不可說佛。」

這些都是用比喻來形容佛號的。「淨月佛」成佛的時候,他感果得了這個佛號,是由於他因地修行時候能夠清淨得像月似的。月亮是什麼樣子呢?光明,我們看到月亮就感覺到心裡舒服一些,特別是在十五的月亮,圓滿光明心淨,這尊佛他感的因地時候,是他心裡清淨所感的果,所得的名號就叫淨月佛。

以下佛的名號,都是由他感果而說的,我們不用一個一個的講,除了上面的十佛,再加上最後這些佛的名號,這是地藏王菩薩對末法眾生特別慈悲說這些一佛名號,為什麼一聞到佛名號就得到那麼多利益呢?就能銷除那麼多災難呢? 是我們的心跟佛的心結合在一起。

「世尊! 現在未來一切眾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號功德無量,何況多名!」

以下是地藏王菩薩的總結,我說了這麼多佛名號,就是使眾生得到利益,現在未來一切眾生若天若人,能夠聞到一佛名號,念得一佛名號功德無量,念一佛名號都可以,何況多名呢? 何況稱讚許多的名號呢? 我們念釋迦牟尼佛名號也是一樣的,我們要體會《華嚴經》的意義,一句一偈,念一個佛名號就具足一切佛。《華嚴經》說的就多了,一說都是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一塵,還不是恆河,把三千大千世界化為微塵,一佛一世界,又把三千大千世界的這些佛一稱一佛,一佛一世界,那就是無窮無盡的三千大千世界,再把它化為微塵,每一微塵一佛,這個佛就算不出來了,但是你念一佛名號具足一切佛,這是你心量大的意思,現在舉了這麼多佛號,就是地藏王菩薩對未來眾生的加持力。

一佛名就功德無量,多佛名不就更加功德無量了嗎? 涵義就是這個意思,只是念佛名號,沒有說另外的修行。前面講到只要有些佛名號一歷耳根就能銷除罪障,就是聽到這個佛名號,你隨著佛名緣想,緣念,不是說你受持、禮拜、持誦,只是一歷耳根,不一定懂。所以大家看到蚊蟲螞蟻一切眾生應當給他念佛名號,你念佛菩薩的名號,你說它能懂嗎? 我看這些佛名號我們也不懂,如果用梵文念到佛名號,或你走到印度,他用印度原文念,你懂嗎? 你還是不懂,只是一歷耳根種個種子。「釋迦牟尼佛」的涵義,不講你也不懂,就是講了,翻成華言「能仁寂默」,你還是不懂。所以你對其它的眾生說,你別認為他不懂,一歷耳根他的善根就種下了,這都是種善根,銷除罪障,並不是說我們懂,依著就修行了。因為你念佛名號,你的種子種下了,將來你的善根成熟了,你自然會修行。我剛才講禪秘要法的時候,一說念佛的方法,誦佛的名號,大家念佛的時候走動是種善根的,最好是修三昧念法,就是靜坐下來舌根舔上顎這樣的念,你自己所念的佛號都達到寂靜了,這就是定,定而能生智慧,這個智慧是什麼呢?就是你自己的心,跟佛結合起來說了好多功德,就是鼓勵你修行,鼓勵你持誦,鼓勵你心佛合一,心佛合體。

「是眾生等,生時死時,自得大利,終不墮惡道。」

聞到以上佛名號的這些眾生,不論他生前死後都得到不思議的利益,永遠再不墮惡道了。

沒有眾生,也沒有佛。心即是眾生,心即是佛三無差別,我們的性覺圓明就像《楞嚴經》說的妙明真心,緣成覺緣,妙就是我們的心,佛跟眾生是一個,是整體的,所以我們那個性覺的本具的,本來是圓滿的,沒有眾生也沒有佛,因為你的心不信,不覺而生的無明。從無明而產生的是什麼呢? 一念不覺生三細相,就是業轉現,還是一心。這個時候只是一點點糊塗,業轉向三相,等到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系苦相,這才是我們的生死根本。

一天到晚的造業,被這個業縛住了,你就受苦了,你感覺到不自在,感覺不舒服,一天總感覺不如意,這就是業系。業是什麼呢?惑是什麼呢? 是迷,因為迷了又造業,愈造愈迷,愈迷愈深,這是起惑造業,才受生死輪轉,本來也沒有生死輪轉,本來也沒有這個名字叫眾生,也沒有這個名字叫佛,這種觀不容易修,這叫實相觀。

現在我們還得從有門入手,所以就從念這些佛名號,你念一部《地藏經》,第九品,可以! 就稱佛名號,只念這一品。就像我們念《法華經》,我們不能念全部的經文,沒有那麼多時間,只念〈普門品〉,我喜歡《華嚴經》,可以念〈普賢行願品〉,這樣《法華》、《華嚴》都有了,兩部經加在一起讀不要半個鐘頭,所以讀誦這些大乘經典,你讀誦久了,你心裡跟所念的經文合一了,你就是佛。一念覺一念佛,念念覺念念佛,一念不覺就不是佛了,是眾生。我們有時候說糊塗,有時候又明白,人都是這樣子,但是我說的這個明白,不是究竟說的明白,有時候開智慧,開悟了,什麼叫開悟啊? 當你不明白的東西,人家給你解說明白了,喔! 原來是這麼回事,你開悟了。或者你自己想一個問題,一下子豁然貫通,哦! 原來是這樣子,那也就開悟了。等到你悟到究竟了,你才曉得沒有眾生,也沒有佛也沒有什麼利益,利益是對禍害說的,福是對著罪業說的,快樂是對著痛苦說的,根本也沒有快樂,也沒有苦。

「若有臨命終人,家中眷屬乃至一人,為是病人高聲念一佛名,是命終人除五無間罪,餘業報等悉得銷滅,是五無間罪雖至極重,動經億劫,了不得出,承斯臨命終時,他人為其稱念佛名,於是罪中亦漸銷滅,何況眾生自稱自念,獲福無量,滅無量罪!」

這幾句話是總結前面的經文。「是眾生」,是哪些眾生呢? 是聞到以上諸佛名號的眾生,不論他在生的時候,臨命終時死的時候,都能得到利益,再不墮惡道了。這個惡道指的是地獄、惡鬼、畜牲,就是做人,做人也不是一樣的,有些做了人,他很幸福的生活一輩子,有些做了人很苦,這個苦比惡道強,但是我們看看在這個社會上的人,真正愉快的,生活過得很好的還是少數的,多數人還是很苦。這個得大利的就是只能說他不墮三塗了,就是做了人也能比一般人好得多,生活的四種緣,就是衣食住行,得大利是包括這幾種。這裡只說聞到佛的名字,這是在事上講。要是依理上講,人跟佛的本體是一樣的,一個是迷,一個是悟,一切經都講性空,性空就是什麼也沒有,世間一切相,一切種種事物,這是緣起。

有人間我說:「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開悟了,他得到什麼了? 悟到什麼了?」我認為他得到的就是性空緣起,因為我們眾生只知道在緣起上執著而不能性空,那麼就得不到這個功德,但是假佛的修正,假他的功德加被,我們也得到大利益了。我們經常說,業是不能相代的,既然是不能相代的,佛又怎麼能加持我們呢? 不是佛加持我們,是你自己加持自己,你能夠有個善的根緣,善的因,聞到這些佛的名號,這是你自己的善根。所以聞到這些佛名相結合了,相結合之後,就產生了一個不墮惡道的效果。

所以我們沒有遇到佛,這是事實,釋迦牟尼佛已經過了二千五百多年,但是我們能夠聞到法,就是他所說的話在人間,還有這個因緣也不可思議了,再往後就沒有了,連法的因緣也沒有了,這就在現世裡也有這些情況。我們說在大陸上出了幾間佛學院,准許你講,社會上不許你講,想和在這裡一樣租間房子就講佛經,是不許可的,這種集會絕對不許可,你事先得備案,得登記,不只是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回教,說祈禱集會不行的,除非他准許你。那幾處的寺院教堂,現在這個時候漸漸就斷了。你想聞到一尊佛的名號,還有講經說法的,這種情況很不容易了。在美國是自由的,沒有這個限制,但是講的人沒有了,聽的緣不具足也不可能了。地球上有這麼多洲,幾處是有佛法的呢? 很少的。

前天有位台灣的弟子打長途電話找我,因為他看見我們《占察善惡業報經》的錄音帶,他說他這幾十年經常想聽聽《地藏三經》,他是學地藏法門,簡直沒有這個緣,有緣就聚,沒緣就遇不到,這問題不大,我們聽的人感覺有什麼特殊的,這個幸福嗎? 聞到了有感到這個難遭難遇想嗎? 恐怕沒有,事實上確是如此。

所以「是眾生等」是有限定的,是能聞到以上這些佛菩薩名號的眾生,他才能得到大利,沒有聞到是得不到的,這是總結。

「若有臨終人」,有的人他的命盡了,這是指的正常死亡,他壽命該五十歲,或六十歲,或者七十歲,他壽命盡了,命終這是正常的死亡。至於在《藥師經》講的九種橫死就是不該死亡,本來不該壽命盡,機緣湊合,或者車撞死亡或者飛機失事,或街上流彈或搶劫,突然遭到生命的危難,像這種情形就不在我們所說的範圍了,這是在他臨命終的時候死亡的。善亡者能有這個機會給他,或者他家裡的眷屬,或者他親戚朋友,或者我們這些道友們,彼此都是佛教徒,道友們給他助念,乃至一人,最少有一個人在他身邊給這位害病要死的人念一聲,不是多,高聲給他念一佛名號,如果是多聲更好,在他耳根旁邊念,你念阿彌陀佛,念消災延壽藥師佛,念地藏王菩薩,前面親近過的這些佛都可以,寶勝如來,寶相如來都可以,隨便哪一個佛名。

這位命終人得到什麼好處呢? 除五無間罪。我們在前面講,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譭謗大乘、破四根本戒,這是犯了五無間罪,這種罪最重的。在臨終的時候聽到佛名號,這個罪業就消失了,聞一個佛名號就消失了,那麼其它的小罪,殺害眾生、吃葷乃至開飯館,總而言之,種種的業更不算什麼了,連五無間都消失得了,何況其它的業呢?都可以銷滅的。

我們經常說我們的業障重,其實我們的業障還不重,原因是什麼呢? 業障重了我們不會聞到這麼多名號,而且是在末法最嚴重的時候,這個世界災難重重的時候,正法像法都泯滅了,在這個時候我們還能聞到佛名號,還能夠修行,還能夠念經,那就說明了一定能成佛。

以前有一個故事,唐宋時代的這麼一個律師,大智法師,他發願不求生佛國度,他發願要常生娑婆世界,永遠在這個世界度眾生。他說有的佛國土是淨佛國土,像我們所處的這個地點是污穢的,他認為這是依眾生心來分別的,到了淨土法門,不能行六波羅蜜,只能修供養,到十方諸佛去供養,因此他不願意生淨佛國土,看見別人求生淨佛國土,他生起很輕微的謗毀,說了一些不贊成的話,後來他就害了一場大病。在他害大病的時候,神識就不那麼清楚了,他是有大善根的人,因為平日持戒宏法利生,所以在這個時候他產生覺悟說,勸人家不要生淨土,這是錯誤的,是犯罪的。他看智者大師所著的一部論叫〈十疑論〉,這部論上講,初發意的菩薩,就是才發心行菩薩道的人,你就不能離開善知識,也不能離開佛,就像才生下來的嬰兒不滿一歲,嬰兒不能離開娘,沒有娘護理他,他成長不起來,初發意的菩薩沒有佛沒有善知識護念你的話,你行不了菩薩道,未得無生法忍的人必須得佛菩薩善知識的護持,只有在淨土才能常不離佛,因此他就發願懺悔以前的罪。

在〈大智度論〉裡說,一個具足惑業的凡夫,我們大家都在內,也就是俱縛凡夫,被貪瞋癡慢疑,身邊戒禁邪纏縛住,讓你不得解脫。縱使有大悲心,就是有利益眾生的心,具足大悲心,願生惡世,發願生到罪惡世界來,要想成道,無有是處。〈大智度論〉說,一個俱縛的凡夫要想在五濁惡世成就道業是不可能的,縱然有大悲心沒有到無生法忍以前是不可能的。

我說這些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勸大家不論你自己的願力如何,多勸人家念佛,你要是一心不亂念阿彌陀佛更好,就是念這些佛名號,那些佛都帶你到極樂世界,文殊、普賢、觀音、地藏都會導引你生極樂世界,但是你必須有個願心,你不可以生輕慢心,不要一個貢高心,說我生不生極樂世界沒有什麼關係,我在這個世界就可以了,發這樣的大心可以不可以呢? 可以,但你必須不怕苦,在這個世界流浪受苦你就要受。

有些人很堅強的,我們要想有一點修行,有一點把握,你還是念佛生極樂世界之後,有了定力,有了智慧,得了無生法忍,再回到娑婆世界去度眾生,就不會墮到三塗,也不會受罪。這種例子很多,就像船本來漏了,是一條壞船,破了,你要用這條船再去度人家,你能度得了嗎?因為你的船本身漏了,恐怕連船都要沉了,你就是度人,也度得不徹底,而且要看當機眾,當機眾就是這個眾生是什麼樣根基就應當對他說什麼法,不能夠偏於一邊,也不能夠執著。像地藏王菩薩他最初發心到地獄度眾生,那是取苦的,但這是一種願力,像這一類的大心眾生,他是有定力的,我們一般人還是求生極樂世界,比較有把握。但在《華嚴經》,方等了義的大乘經典,他說這個世界就是淨土,娑婆世界就是華藏世界。所以就看對那一類的機,絕對不能執著。凡是佛說一切的法門,我們都應當學。

凡是學《地藏經》的,都先給我們一個保證,什麼保證呢?再不墮三塗了,凡是學過《地藏經》的,再不墮三惡道,因為經文每一品的內容都說你不墮三塗,因此,總起來說,學了《地藏經》,你再也不要怕下地獄,也不必去想地獄。《地藏經》所講的這些地獄,你現在就跟地獄已經沒有緣了,你沒有這個緣起,你這個緣起是什麼緣起呢?是隨性體空義的緣起。

最近薩迦仁波切在大覺寺開示,他前兩天也是講性空,就是按《心經》上的意思講,知道性空,必須要知道緣起,要是先知道性空就偏於空,偏於空了知見就容易落於斷滅,必須知道緣起,一切法都是因緣生的,因緣生的因緣滅,這種才能達到性空,性空緣起,緣起性空,這兩個是相互反過來講的。你明白這個理,你不執著有也不落斷見,也不落空見。不執著,你還要種善根,逐漸才能成佛。你要是落了斷空之見,不但成不了佛,還永遠下三塗讓你嘗嘗。現在我們空不了,我們一天身所受的,思想所想的,肉體現在所有的一切行為都在有當中,因為你沒有悟得緣起,連緣起的因緣你也不清楚,我們必須知道緣起,有個主要的緣起必須要知道,這個主要緣起是什麼呢? 是心體。沒有這個心體,別的因緣就促成不了。說是地獄,地獄也是緣起,因為你有那個業因,以後才有那個果,才有那個事實,因都沒有了,果當然也沒有了,那個緣生不出來了,這是附帶說的。現在我們還是多注重在有上,要善識因果。

「是五無間罪雖至極重,動經億劫,了不得出。」這裡先說一個事實,你犯了五無間罪,這種罪是極重的,墮了阿鼻地獄,永無出期,永無出期就是時間特長,等你出來又下生到人間之後又造業,到了人間,六根不全,遇到的善緣也不好,總是窮困,為了生活就造業,造完業又下去了,不曉得那個時間的善根成熟了,聞到佛名號才能把地獄的業減輕,才能消失。

前面這四句是說你造了五無間罪,這種罪是極重的,你要是墮入地獄,是像億劫那樣長的時間都出不來,不能脫離那個苦。假使說你能有這種善因緣,犯了五無間罪了,非下地獄不可,但是不固定的就起了變化,起了什麼變化?在你將死之前,別人在你耳根旁邊稱念佛名號,《地藏經》上沒有講到阿彌陀佛的名號,哪一尊佛名號都是一樣的,佛的功德都是一樣的,佛跟佛沒有地界之分,沒有美國、中國,進海關得要手續、要證件,佛跟佛的世界上沒有這種制度,你到極樂世界去就要一個證件,什麼證件? 你是念佛來的,你念到一心不亂了,這個就要念了,不然你也去不了。五無間罪就因為這麼一聲佛名號,稱念佛名,這個罪就漸銷了,這是別人給你念的,何況眾生自稱自念呢? 何況你自己念,我們現在都是自己念,能夠獲無量福,滅無量罪。

所謂感應,感就是你求,應就是你得到了,是不是罪業消了呢? 如果這個病是因為罪業而有的病,當然會銷了。如果你每日念經做日課,不論什麼病,你爬也要念,就算是爬不起了,不能照念,在心裡也要念,不能念全的,我念少部分,少部分也不能念了,念地藏王菩薩就行了,念地藏菩薩也等於念全經了,我說你會得到加持的。

學佛信佛不是為了解決問題,那信佛做什麼呢?就是為解決問題。但是為什麼我們求的得不到?因為你不曉得這裡面錯綜複雜的因果;假使你一求就得到了,這裡頭還有別的,還有比這更倒霉的事。本來你受個小罪就過去了,你不想受這個小罪,大罪或者來了,我們現在窮,求發財,我說等你一發財,命也沒有了;因為你沒有,你想求得,想求得的不行,我是用我自己的事實證明。要是有病,你克服一下,堅持一下,會有轉化的。就說癌症不能治了,已經開過兩次刀了,醫生說:「你不開也是死,開也是死,我也治不了!」那麼他念觀世音菩薩,會念好的,有人念《地藏經》也有念好了,這種信力的關係非常大。

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就是緣起,緣起就是因為你的心,因為過去多生宿業的業,那個因緣的緣起成熟了,你有一種小力量轉變不過來,除非自己的心猛利,為什麼說臨終時候念比你修行一百年的功力都大? 不信的人到臨終時人家給他念為什麼效果那麼大呢? 我們大家想一想,人到死的時候,我們誰也沒有死過,死的時候有很多痛苦,兩方面拉扯,沒一個人想死的。

另外到了那時候,那個痛苦的壓力、苦難的壓力比任何都大,他正想要求一位救護者保護他,如果你一念佛,他認為這就是他的救護者,他就完全繫念到這上面,什麼痛苦都不管了,在這個時候他臨命終了,這個期間沒有造業,在聽到你給他念佛,這個時候他一心想著佛號了,其它都不顧了,在這期間沒有夾雜別的念頭最容易至心了。那個時候他就一心了,觀想的心力很大。

就像我們睡覺做夢,如果你念佛,念菩薩聖號念得靈了,在做夢中你碰到危險事,只要一念,或者念觀世音菩薩或地藏王菩薩,你一念,馬上醒來,不會再繼續做夢,一念就醒。我試驗過好多次,到那個境界相來以前,你念確是好的。或者你做夢,夢到自己要死了,或者夢到你的仇人拿把手槍對著你,要打你,你要死了,或者做夢夢到害重病,沒有辦法活不了,或者做夢走到一座山的懸崖,一下掉下去了。在這個時間,念佛號,念菩薩聖號,一念馬上醒,那個夢也是業,那一念把那個業轉化了。但是到了那個時候忘了,好多人都是嚇醒的,很多人不是念佛念醒的,念醒的少,你說他假的,假的醒了身上都出汗,有很多人醒了之後驚恐的出汗,做惡夢醒了之後,你摸摸自己的心口,跳得不得了,你說是假是真?稱念佛名號滅罪是根據這個樣子體會。

一個人要把握自己的知見,把握一個自己的信仰是很難的,我們雖然是聽到《地藏經》教我們很多的方便,可以免難免罪的方法,我們還要時時警惕,因為我們信仰。還有我們做的都不是不變的,因為我們沒有紮根,隨著外頭客觀的環境,我們會起變化的,一變化好事就變成壞事,這要特別注意,這是鼓勵我們。

假使說你造的罪惡很大,你不要顧慮,只要臨命終時有人給你助念,你的罪就消失了,有沒這樣的人呢? 不要緊,我享受一天算一天,等我臨命終時,誰給我助念就好,怕你到臨命終時沒有助念的,往往是出乎你意料之外。你在旅途之中,或者在什麼地方,一個道友也沒有,一個眷屬也沒有,你突然死亡了,跟前什麼也沒有,什麼名號也聽不到,這就靠你生前自己的準備,不要說等到那個時候,要是等到那個時候,恐怕要錯過了。

因為這是地藏王菩薩向釋迦牟尼佛說末法眾生罪惡很大,我有一個特殊法門讓他們稱佛名號,這一品就是地藏王菩薩特別加持的,這一品的修行方法就是稱佛名號,念阿彌陀佛也是一樣的,念阿彌陀佛一佛的名字也就是念千百萬聲諸佛的名字,包括我們前面這十佛名字也都在內了,一心念一佛名字,專心一意的,假你自己種的因,等你臨命終時自然有人幫助你念阿彌陀佛。因為這兩者是相合的,如果你現在一邊造罪,等到臨命終時,別人想到你跟前念佛恐怕都到不了,因為你的業把客觀環境都改變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夢參老和尚文章列表

凡是這種的夢境,都是宿世眾生在惡趣未能出離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或夢或寐。見諸鬼神乃...

持誦《地藏經》的功德利益

《地藏經》又稱《地藏本願經》《地藏本行經》,是大乘...

希望莊稼長得好,可以念地藏菩薩聖號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以諸種子植於荒田或熟田中。若...

怎樣辦喪事才有利於亡者?

雖然絕大多數人並不相信佛教六道輪迴理論,可許多人在...

地藏菩薩能讓你一切煩惱皆得消滅

【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貪瞋癡等皆猛利故,造作殺生,...

《地藏經》的改運方法

末學根據地藏經,如果要有效改變人生境況,有這麼幾個...

要想離開畏懼所求皆滿,應該這樣去做

【十二緣所怖。追求苦所依。歸敬地藏者。皆安住無畏。...

演培法師《學習地藏菩薩的孝親精神》

諸位居士!每個夏曆月之初一,本堂舉行金剛法會,都對...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夢參老和尚: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觀是閻浮眾生,...

先以欲鉤牽,漸令入佛道

每一個佛利益眾生的善巧方便不同,成佛的道果是一樣的...

造什麼業就感什麼果

人的相貌本來很好看,但是一起瞋恚心,馬上就變了,對...

用錢來供養三寶,你的罪就能消嗎

大家道友聚會在一起,乃至跟師父一起閑聊天,把很好的...

修心養性二十四要

第一要 [看破世事] 世事若還看不破,身沉苦海怎能出。...

稱佛名號相應為要

稱彼如來名者,謂稱無礙光如來名也。如彼如來光明智相...

人能百忍自無憂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脾氣粗暴,動不動就大發雷霆。有...

通過報身佛的無量相好,能否見到法身如來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

佛弟子最好每天都能誦經

佛弟子最好每天都能誦經。好比一個道場,必須天天要有...

供品、佛像、四大天王的含義

寺廟不是用誠心換利益的市場,而是用誠心求真知的學校...

「娑婆訶」的六種意思

娑婆訶,這是很要緊的。你看大悲咒上有十四個娑婆訶,...

圖說雞蛋的真相——雞蛋為何不能吃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

出家人能接受信眾的紅包供養嗎

出家師父能接受信眾的紅包供養嗎?在當今社會,這個問...

在家學佛方便談

一、 四句口訣 很高興與大家見面談心,溝通思想。今天...

淨土法門早晚課應怎樣做

問: 原來是按禪宗早、晚課本做課,如按淨土法門早、...

凡修行人,心要有主宰

又凡修行人,要心有主宰。見好境界,不生歡喜,見不好...

【佛教詞典】法寶藏

(術語)法寶含攝無量之法財,故曰法寶藏。法華經五百...

【佛教詞典】丹田

指肚臍下,即臍下約一寸之處。於坐禪之際,將體氣集中...

【視頻】禪修總結會

禪修總結會

【視頻】妙境法師《發災難財的果報》

妙境法師《發災難財的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