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慧律法師《僧璨大師最上乘信心銘》

慧律法師  2011/02/2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2010. 5. 15晚上

好!請翻開你們的《信心銘》,我們接下去下午的課程。下午我們講到:【不識元旨,徒勞念靜,】就是如果你不認識根本的如來藏性,就是你沒明心見性,不了解不生不滅的這個宗旨,你只是一意的想要把心靜下來,這一念就錯!愈想把心靜下來,他就愈不能靜,因為動趣向於靜的念頭,這個靜就是動。今天下午就講到這裡。

底下,【圓同太虛,無欠無餘。良由取捨,所以不如。】這一段的意思是說,每一個人,人人本具的這個佛性,其實它的圓滿就如同太虛空,太虛空無相、無止境、無量無邊,我們的心性,就是具足了體大、相大、用大。所以,人人本具的佛性,其實圓滿如同太虛空,是本來具足,無欠無餘,沒有欠缺什麼,它是至善、是至真、是至美的。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良由」就是問題出在這裡,正因為問題所在是:取捨,所以不如。取捨就是取捨心,這個取捨心觀念非常的強,可以說一切眾生,好的就執著、就取;厭惡的就背離、拋棄。好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這個取捨心是這樣子。

所以,八大宗派,其實是共一顆佛心,因為根器的不同,所以依據的經典、發展的過程不同,但是究竟義,大家的本體都是一樣的。正因為取捨心太強,我們常常說個性決定命運,學佛的人是智慧決定命運。這一句話很重要的!世間人是個性決定命運,為什麼個性決定命運呢?這個個性,江山易移,本性難改,怎麼樣都改不了,也沒有一顆智慧的心,就發展自己的無明、無知,自己不知道,有時候講話太沖、傷人,自己沒有什麼覺察。所以,世間人個性決定命運,那麼,我們修學佛道的人,是智慧決定命運。所以,我們要知道,心量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所以,如果你現在得到一些委屈,或者是不滿,或者是覺得說:「唉!這個世間對我不公平!」注意!這個就是觀念,不要這樣想法,凡事都有因果,冥冥當中都有一個定數。如果你今天不如意,檢討一下、冷靜一下,我們的心健康,生命就會光明;心靈如果有病,我們的前途就會坎坷,甚至連過日子都不知道怎麼活下來。所以,有很多人碰到一點挫折就跑去自殺!

所以不如,這個「如」就是相應。整句話直接貫串起來的意思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其實圓滿如同太虛空,無欠也無餘,不增也不減、不垢也不淨,正因為我們的取捨心太強了,所以剎那生剎那滅,執著、分別不斷,所以與本性不相應,所以不如,「如」就是相應。前面講的說:什麼東西圓同太虛呢?這就是我們原本的那一顆心,就是我們的本性是圓滿無缺的、是真善美的。我們常常講: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問題出在哪裡?問題叫做橫生分別!就是在團體裡面,沒他的事,意見很多!一個團體裡面,有的眾生很難搞定他,一點小事情就搞不定,這個整個團體就很累,為了他一個人!他很少隨喜,他的心處處橫生分別跟取捨,這個團體裡面,當領導就會很辛苦!

所以,我們要了解: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這一句話道理是什麼?知見立知,是無明本,我們本來圓滿的清淨自性無所不知,但是加上一個觀念,所知變成有限了,這個觀念就是立知。知見立知,就是清淨自性本來無一物,可是卻死在那個觀念裡面。譬如說貪著金錢,那個錢看起來,他就建立了觀念,腦筋裡面就是錢,錢,錢..............這個現實的世間真的很殘酷,沒錢,還是什麼事情都沒辦法做!我們如果講佛法的話,那就變成要隨緣了,至少要解開。緣起性所建立的這個觀念,加上一層執著,而且牢不可破,這個叫做立知,清淨心本來就有正知見,就是無見。可是,頭上安頭,再加一個觀念,同時去執著它,叫做頭上安頭。譬如說你對那個人不滿,這個就是知見立知;或者是你貪著五欲六塵,這個就是知見立知;沒有我們的事,我們的意見那麼多!

所以,我們要了解,如果你能夠記取修行的根本——我對生滅無常的世間,徹底沒有意見!你所過的日子就不一樣,該做的工作要做,不是叫你自私自利的,不是的!因為我們的煩惱,就是因為看法太多了,先生有先生的看法、哥哥有哥哥的看法、妹妹有妹妹的看法,一個團體裡面,如果大家不稍微忍辱一下,這個沒有一天是安寧的,日子沒有一天是安寧的。正因為我們的看法、觀念太強大,而且一定要執著這樣子我的觀念,這個就前面講的「違」。違背我的,我就起嗔恨心;順從我的,我就起歡喜心。這個違順相爭,是為心病,這是見性大病啊,會變成統一的本性變成分裂,因此圓滿的清淨自性就沒辦法開採出來,破壞了這個原本圓滿的心態。所以這個「所以不如」,這個「如」就是相應,因為你有了取捨,而生起種種的邊見,於是就情生智隔,動到這個執著的念、分別的念,頭上安頭,禪宗講的「動念即乖」,與法不相應。

所以,你想要開採這個清淨的自性,明本心、見本性,你第一個功夫要學——我對生滅無常徹底沒有意見。第二,我絕對不去看眾生的過失。第三,告訴自己:所有的問題,都是自己內心性的問題。是因為你對境界建立了觀念,那個觀念不順從你,日子就不好過。所以逼得到沒有辦法的,有的要去自殺,那個還是觀念,有的日子不是過不去,只是一念想不開,就自殺了!對不對?他如果有機會冷靜一下,再讓他活十年,十年後再看十年前,他會哈哈大笑的,十年前我為什麼這麼苯?還苯給一個人!對不對?心裡面。所以,十年前的思想跟十年後,看法又差距很大!因此當你碰到困境、逆境的時候,你很想去尋短路,你要踩煞車,踩煞車,與其你去自殺,不如把你的生命供養給佛祖,你統統要死嘛,為什麼不死在佛祖前面?還有得救!對不對?所以,不要輕生,千萬不要用自殺來解決你內心的鬱悶,千萬不要這樣做,一定要有勇氣活下來,退一步,冷靜一下,世間還有更美好的事在等著你,就是佛法!

底下,【莫逐有緣,勿住空忍。】這個有跟空也是相對的,千萬不要去追逐這個有,就是因緣生所產生的所謂的色聲香味觸法,種種的名利、得失、情慾,尤其男女的感情特別的執著!說:莫逐有緣,勿住空忍,這個有緣跟空忍也是相對的,意思是說,千萬不要去追逐那一些因緣生、因緣滅的假相。有緣就是有緣可攀,有東西可以攀緣叫做有緣,表示拼了命要去追逐。這個世間人,要聽到佛法,還要再深入、還產生興趣,是很難的!你今天如果說辦一個歌星演講,就會好幾萬人,歌星演講。或者是好說香港有在賣名牌,或者LV包包,或者是香奈兒,打一折,一萬剩下一千,哇!就會排了好幾公里,一直排,一直排,一直排............說哎呀!明天哪一個super star 要來,那個追星族的可以徹夜守在機場,可以不要睡覺,就是為了見明星一眼,明星一眼。見了以後,So what?又如何呢?曾經報導說,有一個女孩子,為了看劉德華一面,哇!爸爸幫忙,什麼東西都賣,籌足這個旅費,來到香港看這個天王巨星。看了以後有她的看法,她一直希望說跟人家合影啦、怎麼樣子。所以,當一個人去崇拜一個緣起的假相的時候,她的心就很不容易平靜。譬如說這些超級偶像,對不對?人家結婚了,自己關在房間裡面哭,你哭個什麼勁兒啊?(眾笑)人家結婚,跟你有什麼關係?你還哭個什麼勁兒?哎呀!這不懂得佛法啦,懂得佛法——「天王巨星結婚,跟我有什麼關係呢?」哈哈大笑,因緣生的總是會散嘛!對不對?追那一顆星,你不如追我這一顆星,還會解脫!對不對?(眾鼓掌)開開玩笑。

所以說這個有緣可攀的,眾生要這個佛法要空性的東西,大家摸不著門兒。這個「勿住空忍」不容易理解的,勿住空忍就是強迫自己去壓抑著,使心念不生,向著空處用功,愈用功就愈糟糕!空是解脫的證量境界,它不是說我用觀念境界。譬如說一個人在痛苦悲傷的時候,懂得一點點佛法,他就會說「萬法皆空啊!」萬法皆空,反正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得。這個是用安慰的方式來安慰自己,因為他沒有證量,他對空,一直想要朝著空的目標下手前進。錯了!空是當下,空是不二,空就是現成的。什麼是有?就是空。什麼是空?它就是有,它是當體即空,它不二的東西。所以,我們強迫自己趣向於空,就錯!空不可趣向,趣向聖道亦是凡。趣向聖道,你也是一個凡夫,聖道不可趣。佛道不可求,本性具足,取捨之間全部都是空,佛只是為這些眾生,善巧方便舉種種的例子,讓你比較好懂,要不然,真正的佛法一句都不能說,最高峰的境界,哪容許你開口的?

所以,這個空忍,勿住空忍就是:你千萬不要用壓抑的方式。我現在萬法皆空,我不要生起煩惱,我萬法皆空。這個空了嗎?沒有的!空是生命的原態,性相本來的面目,沒有開悟見性,很難去理解、去體悟這種空性的思想。一般人叫做安慰的空,萬法皆空,你看開了嗎?看開了,怎麼會看不開?感情看開了?看開了!錢看開了?看開了!你昨天掉了多少?掉了五百。因為太少了,所以心不會痛。錢看開了?看開了!為什麼看開?因為錢少嘛!我現在桌子上擺五千萬,看開了沒有?我考慮考慮!五千萬!哇!對不對?所以,我們都是用嘴巴安慰一下自己:我的功夫多麼的強!沒有見性沒有辦法的。真的!所以,開悟它就是有這個好處,最平淡的事情,他都可以活得這麼樣的美麗跟燦爛!所以,你們今天摸對門了,師父讚歎你們,你們摸對門了!勿住空忍,就是用強迫的壓抑,使心念不生,這跟解脫道是不相應,解脫道是心的原態,本來就空,強迫自己接受這個空的觀念,這個是安慰的。六祖說:直心就是道場。所以,你能夠平等視一切法,不生高下,《金剛經》裡面講:【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什麼意思?佛佛道同,是什麼意思?就是諸佛菩薩都證悟到這個清淨的本體、無所住的清淨心,萬法一如,沒有什麼高下、取捨、愛恨之見。

所以,我對生滅無常的世間,徹底沒有意見。我告訴你,你今天這一句子契入的話,一輩子都不會難過!沒意見!但是,我有一個期盼:希望海峽兩岸能夠和平,漸漸的把它變成一家人,不要一直搞敵對。這樣不好,這樣不好!我是這樣期盼啦,因為政治我也不懂。所以,我們修學佛道的人,開採了自己的本性以後,日子就不一樣,日子就會過得每一分、每一秒的安詳、快樂。簡單講,思想會影響你的行為。你今天,我們什麼是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思想。什麼是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

諸位!人的一輩子沒有聽到佛法,真的是茫茫然,好慘喔!我還沒有學佛的時候,我以前就是喜歡看看電影,瓊瑤小說裡面的電影,它電影都演得很好啊!對不對?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那時侯沒學佛,就會照著影像說:「哎呀!這個事情要是發生在我的身上,多好啊!」哎呀!沒有想到人家男主角178公分,我們只差20公分而已!「哎呀!這個...........」所以,那個時侯沒學佛,就是整天..........再來,中秋節,中秋節吃月餅,也不曉得做什麼。再來說哎呀!人家說爬山,去爬山走一走。唉!人生真的沒有目標。要不然的話,看看有沒有什麼好賺錢的,說去當影星不錯,去當影星,我去考那個演員,去的時候,他說:「你笑一聲給我聽!」我就:「呵呵呵~~~」他說:「你適合做曹操!」唉!講這種話好..........人生真的沒目標,一下這樣、一下這樣。說:「師父啊!您不是很會念書嗎?」我常常在想說:如果我念到博士的時候,接下來要做什麼,討一個老婆、創一個事業?要做什麼?去美國?去留學?要不然去哪裡呢?那留學回來呢?要不然玩政治,我們也不懂。要不然做什麼?就是茫茫然。當你有錢的時候,你要做什麼?當你老婆有了、你的兒子有了,那你要做什麼?你接下來,我就一直問自己。

後來我學佛以後,哇!這個佛法真是好,用二句就開悟了:So what?又如何?每一句都開悟。我的女兒參加世界選美大會得第一名,So what?又如何?不會老嗎?不會丑嗎?不用上廁所?說得也是。我的兒子幹到美國總統,全世界最會跑的那一匹馬,就是歐巴馬。對不對?全世界最有名的司機,就是柴可夫斯基。要不然搞個音樂、搞個政治,每天都是這樣子妄想。學佛以後,哇!發現一切都是妄想。所以,你用So what 來問的話,說他家很有地位、份量,So what?對不對?接著要怎麼樣?冷靜問一下。很有錢、長得很漂亮、很有地位、很多房地產,諸位!很快就會消失,很快就要消失。

不過書要讀多,多讀一點,以準備研究這個佛法的基礎。我們有一個法師,書讀得不多,他怕人家誤會他沒讀書,有一次在讀報紙的時候,念得很大聲,我剛好在旁邊,這個書讀得不多,字認識的.........他很少跟字結緣,字常常念得出狀況。有一次看到報紙,哇!開槍殺人了,看到報紙,哇!很氣憤啊,他說了一句千古名言,他說:「王子犯法,與z h e民同罪!」我說:「法師!您念小聲一點,那個不是這樣念啦!」「啊?這個不是這樣念?哎呀!」他說:「開槍打死了那麼多人,造成那麼多人 l uo 難!」又錯了一個字。「警察抓去錄口供,破 d i n g 百出,真是e r 不攏!」讀了這一段,錯了四、五個字,我說:「哎呀!法師!這一段不是這樣念,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槍殺那麼多人,造成那麼多人罹難。那個不是念 l uo 難啦。」他說:「真的啊?」對不對?「警察一問,破綻百出,完全兜不攏!」我說呀,還沒開悟前,書多念一點不錯啦,書念得少,那個讀報紙聲音放小聲一點。哇!所以,我們現在聽了以後,都不念正規:「王子犯法,與z h e民同罪。」現在我們大家都會變成這樣念,覺得聽起來很奇怪,久了就變成不奇怪了。

那麼,剛剛講到,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修正自己的思想、由明心見性而存心養性,我們要做到瞬有存,息有養,如果你自己壓抑,使它變成束縛的思想,就不對了!不要認為我們壓抑自己,使它自己不要起念頭,這個叫做無念、叫做無分別,這是錯的,很嚴重錯的!所以,空性的東西,它沒有趣向,趣,向就是方向的向。空,說我去追求一個空。不是的,空,它就是在眼前,這一本書它就是空,緣起,它是生滅,它是條件所構成的,當體它就是空,沒有東西可以執著,六祖講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這個道理,單刀直入就契入本心。

看底下,【一種平懷,泯然自盡。】一種平懷意思就是:一種平等不二的胸懷。泯然,這個泯然,這個滅、滅掉能所的意思,就是沒有能緣的執著的意識心。也沒有所緣的外在的境界。這個能緣的意識心,是離塵無自體性的,外在這個境界,都是因緣生,如幻的東西。那麼,我們的本性是離塵有自體性的。這一句,一般人沒有對楞嚴思想領會的話,這一句完全聽不懂!什麼叫做離塵無自體性?什麼叫做離塵有自體性?我現在解釋一下,注意看!這裡將是你開悟的關鍵。

底下,我的左手,表示我們每一個人的清淨自性,那麼,這個境界、外界來了,心對境,心對境產生的執著,便成了識心分別,他不知道相相本空,法法不相到,他開始動念,誤認為有一種東西,我開始起這個意識心,執著的意識心、分別的意識心、顛倒的意識心。意思就是,我們的清淨自性,離塵,離開這個塵,不必假借塵,清淨自性本來存在,它是絕對的存在。我們這個意識心,聖人最後就是見到不生不滅的體性。那我們眾生,眾生就看到這裡,清淨自性就硬是塗上一層意識心,用這樣解釋。這個意識心跟本性是不一不二。我再解釋清楚:本性如果是樹,我們這個識心、意識心,就是樹的影子。簡單講,我們今天看到一件東西,建立了觀念,就是看到了緣起的假相所建立的觀念。簡單講,我們是看到影像,不實在的東西,把它誤認為實在的東西,又在不實在的東西建立了強烈的觀念,落入語言、文字、思想。這些語言、文字、思想建立了觀念以後,開始作識心分別,所以,我們的本性完全沉沒,沒有用,所以我們用的就是識心分別,識心的執著、識心的分別,供養心也是用這個,拜佛也是用這個。為什麼?因為從來沒有人講開悟見性法門。

所以,我們的本性跟我們的識心,注意聽!識心不動,識性就現前,這個時候講如來藏性;妄動,我們說現在叫做識心分別。識心分別當體即空,就是如來藏性。如來藏性,如果開悟的人,一轉換過來,就可以妙用現前,叫做識性妙用現前,雖然這個時候講識性;但是就是本來面目、就是本體。所以,開悟的人有沒有識?眼識、耳識、鼻識、捨識、身識,有沒有識?有!沒有識怎麼分別?可是,這個識,開悟的人叫做識性,這個識回歸到平等的心性的時候,叫做雖分別不作分別想,雖運用在整天,不著我的知見;雖然整天分別,不作分別想;雖然整天見到一切境界,不起顛倒。因為執著放下,識性、識心放下,如來藏性現前,當下就是空。

如來藏性就像樹,意識心就像樹的影子,樹的影子不能離開這一棵樹。識心分別雖然不好,可是,看到樹的影子,就知道我們接近了樹。所以,當你在修行的過程當中,起種種的執著、分別,雖然不好;但是,如果你要修行,還不能離開當下那一顆妄想心,當下妄想心當下就空,就是本性。見到樹的影子,就知道那一棵樹就在當下,看到樹的影子,就接近了看到真正的樹。我們意識心起種種的顛倒、執著,雖然這個不是真心,但是我們有一天了悟說,執著的識心分別本空,分別心、識心分別本空,顛倒的意識心本空,當體就是應念化作無上知覺,六根、六塵、六識、一十八界,無一法不是如來藏性,統統是你本來面目。所以說「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沒有一法不是你的本來面目,這個時候你就會了解,大悟的人就會了解,一切眾生,不是同分妄見就是別業妄見。同分妄見就是共業所感的世間,認同它的存在,開始產生心靈的執著。譬如說你認同日月星辰的實在性、山河大地的實在性、花草樹木的實在性、一切動植物、昆蟲,不曉得它是空無自性,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一直誤認為它有其自性,錯了!它是無自性。諸位!我們的心攀緣外境,所引起來的識心,這個識心就是空無自性,叫做識心的分別離塵(離開這個外塵)它沒有自體性,它不是永恆性。為什麼?因為它是生滅的執著心,這個就講得更深一層了,更深一層了。

好!看底下,說【一種平懷,泯然自盡。】就是一種平等不二的胸懷,能所俱泯,這個時候就恢復原來的面貌了。泯然自盡就是,如果你用平等心,那麼自自然然的,這些煩惱、追逐兩邊、取捨、攀緣,就會放空,就會消失得無形。簡單講,你只要能夠保持一種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的心懷,一切兩邊、取捨放下,這個「追逐」就是根塵追逐,六根追逐、六塵追逐,心向外的攀緣,這些所產生的煩惱,自然就會消失於無形。簡單講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一種平等不二的胸懷心性,把它拿出來用,這個時候所有的煩惱泯然自盡,就會全部消化掉;泯然就是消滅,不存在了。

底下,【止動歸止, 止更彌動。唯滯兩邊,寧知一種。】這個止動,動跟靜也是對立的,這一句話的意思直接解釋就是,想要止住那個動,歸靜就是回歸到止、回歸到靜的意思,「止」就是靜,簡單講如果你想要止住這個動,回歸到變成靜,你動這個念頭就更麻煩!止更彌動,你有這個止住動的念頭,就會動得更厲害,根本不能得到真正的靜。真正的靜,動性本空就是靜,這是真靜。我們一般人,城市生活得煩惱,空氣污染、車輛多,跑到深山靜一靜,遠離塵囂,那個不是真正的靜,那個是沒有聲音,比較沒有人吵而已,煩惱呢?煩惱還在啊,那個不是真正佛講的靜,佛講的靜是心境的解脫,不受動、靜的影響。所以,動跟靜用外在來劃分的,而心境沒有動、沒有靜,從來沒有動過,不需要再加一個靜,不需要趣向靜。如來藏性本無一物,不需要止住這個動,要回歸這個靜,止更彌動,想要止住它,就更加動得厲害。

唯滯兩邊,就會停滯在動、靜兩邊打轉。因為《信心銘》是掃蕩兩邊,動的這一邊,要不然就是靜的這一邊。所以,我們眾生不知道說,動體即空就是真正的靜,離開了動,找一個靜,那這個靜還是動。為什麼?那是你沒有聲音而已啊,心並沒有開悟啊!所以,好的環境不如一個好的心境。寧知一種,你怎麼知道說,其實動靜體本來就空、本來就不二,不二,動、靜它的體性本空,本來就是不二,寧知一種。我把它貫串起來:止動歸止,止更彌動,唯滯兩邊,寧知一種。想要止住這個動,回歸到這個靜,你就動這個止的念頭,就會讓心動得更厲害!你一直停留在動靜的兩邊,二元對立,殊不知它是一心所為,寧知一種。為什麼?因為動空,靜還是空,同一個空性。對不對?你想止動取靜,愈止就愈動,反而陷於邊見,動的邊,要不然就靜的這一邊,妄加取捨,跟無為法根本不相應。無為法不怕動,無為法不怕靜,無為法跟動靜無關,無為法不離動靜。動靜不是無為法,動靜當體即空,就是無為法。佛法就是這麼奧妙!其實法本不二,就是欠悟而已,差那個開悟而已。

【一種不通,兩處失功。譴有沒有,從空背空。】這個也是,解釋一下:「一種不通」,如果你對空義的思想不了解,或者是對有的思想不了解,不曉得空當體全部都是有,而有當體即空,就是空。如果其中空或者是有,哪一種沒有回歸當下不二的法門,你搞不懂的話,叫做「一種」。「一種」就是偏空,或者是偏有,不知道空就是有,有就是空,不了解回歸當下,同樣是一種。「一種不通」就是空或者是有,這其中如果有一樣不了解是平等不二。不知道空就是有,有就是空,你只要有不懂,或者是空不懂,這只要一種不懂,那麼「兩處失功」,空、有你都不認識。真正的空就是有,真正的有就是空。

「譴有沒有,從空背空。」有就是想要排遣掉,「唉!五欲六塵不好,五欲六塵不好,好!我把它除掉!」除掉沒有用啊,你的心還是著,你動一個念頭,把這個外境、緣起的東西要把它除掉,你的內心裡面,又加了一個「除掉」這個觀念。我們有一個學生,學生打坐的時候煩惱,煩惱的時候,他就請示師父了,我就問他說:「你怎麼用功啊?」他說:「我都打坐。」我說:「打坐,你妄想來了怎麼辦?」他說:「我就想辦法把這個妄想搞掉!」我說:「你怎麼搞掉它啊?」他說:「我就觀想一支關刀,關公拿的那一支關刀!」我說:「那一支關刀也是妄想。」他說:「喔!對喔!多了一支關刀,本來還沒有,關公拿的那一支青龍刀。」妄想起來,觀,一直觀想那一支關刀,一直在腦部砍.........我說:「那又增加了那麼多的妄想,增加了一支關刀,關公的刀。再來,又增加了砍.............我砍死你!結果妄想沒砍死,自己打坐打得累得半死!」然後後來說:「師父!沒辦法,我這個煩惱就是沒辦法,我愈想要讓這個產生的妄想...........一直想,想盡辦法,沒辦法!」我說:「你有念佛嗎?」「有!怎麼沒念佛?」我說:「你怎麼念啊?」他說:「阿彌陀佛...........」然後呢?我說:「你念佛有一心不亂嗎?」他說:「很奇怪喔,嘴巴念佛喔,心去看猴子表演,去看人家耍猴戲!回來:咦?我怎麼會..........心怎麼跑去看猴子表演啊?而且還阿彌陀佛.............」我說:「那你平常怎麼用功?」他說:「我都是專修念佛。」我說:「那你有沒有妄想?」他說:「有!」「那就不叫專修,叫做夾雜妄想而修。」他說:「師父!那什麼叫專修?」我說:「不起妄叫做專,你懂嗎?」

我念的這一句佛號,完全不起妄,能斷貪、能斷嗔、能斷愚癡、沒有嫉妒。我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念得像金剛一樣,完全契入本性,沒有妄念,這個叫做專修,這個叫做專修。他說:「師父啊!我專修。」我說:「你專誦哪一本經典啊?」他說:「我專誦某一本經典的時候,可是,這一本經典,從頭到尾念,從頭到尾是煩惱!」我說:「那其他經典?其他經典不念。那你念這一部經典,會沒有妄想?」他說:「還是有啊,還是有啊!」對不對?我說:「不是念少部的經典叫做專修。對不對?那不如不要念,不就更專?你還有一本啊,不要念不就更專?是不是?」我說:「念經不是要念少的叫做專,佛法它是心性的功夫啊。」佛法它是心性的功夫,我們要了解這個道理,要了解道理, 大悟的人、見性的人,你念三藏十二部經典也不會起妄念啊!為什麼?所有的萬法都回歸自己的清淨自性嘛!所以,我們要了解。我說:「你這個只能當作是善巧方便的。」可能師父也是慈悲,怕眾生學太多太雜了,所以叫你念阿彌陀佛、誦一部經典,這是上人的慈悲。但是,記住!我的教育的方法不是,我不是教你說念一句佛號、誦一部經典,我教你的是:念佛很好,要念得能斷煩惱,產生大智慧,接近了悟佛的心。所以,念佛要念得大智慧,就對了!經典,你誦得很有智慧,有念跟沒念都是一樣!為什麼?你證悟到法性的時候.........他說:「我們上人講...........沒有念佛、誦經,沒辦法成就。要專!」我說:「佛法是心法。」

我說,舉一個例子給你聽,有一個三十幾歲的人,男孩子,他得到這個舌癌,舌的舌癌。這個舌癌,你們看過這個舌頭癌症嗎?這個舌頭癌症,它是扭曲的,整個舌頭都扭曲的,而且它會惡臭,惡臭,然後又加上口腔癌、舌癌,他沒有辦法進食,他連喝東西都痛苦得不得了!有一天他表達說:「沒有念佛、沒有誦經,不能成就!」像現在舌頭都腫得潰爛了,痛到沒辦法,這個喉嚨連吞水都沒辦法,這個時候沒辦法念佛、沒辦法誦經,那你碰到這種人怎麼辦?說:「師父啊!您要救救我!」我說:「我教你的方法,你就記住,你的內心裡面,只要內心裡面一心一意求生極樂世界,要想佛,就這樣專就好,不必出聲、不必誦經,因為你的壽命剩下不多了,來日不多了!」就一心念佛............非常的用功,他就是一心念佛!我說:「年輕人!三十幾歲得到這種病,師父也很難過,我也不希望你得這種病,但是,你唯一的就是靠佛。我教你什麼經都不用念,佛念不出聲沒有關係,用想的,一心一意的想要去極樂世界,堅定自己的意志!」他就說:「好!」他就..........因為沒辦法念佛,我說:「你放的那個錄音機,就好好的聽,阿彌陀佛............堅定,告訴自己:經典講的如果造五逆十惡重罪,臨命終受善知識的引導,一念堅定的信心,決定往生!你記住師父這一句話。唯除謗法重罪,除了譭謗正法的人,謗佛、謗法、謗僧,那個沒有救了,那個沒有辦法,其他都有救,五逆十惡重罪都有救,你就記得,要念佛!他就一直很堅定。」我說:「我講的法你信得過?」「信得過信得過!您是上人嘛!」我說:「我是上人,那你是下人,就好好的聽!」他這個念佛...........念了三個月,他病得很嚴重,我說:「愈生病就愈堅定你的意志力,一定會往生!」我說:「你跟著師父念:我一定會往生!」他就...........我說:「你心想就好,我一定會往生,我一定會往生!要堅持,要堅持!」好!我說:「這個往生被跟你準備好。」這個往生被。它是一種助緣,師父把往生被流通的錢全部、一毛錢都捐獻,全部都捐獻出去。有一個人寫信來罵我,罵得很慘,罵了五張,從頭到尾罵,罵了以後,中間有一句,我看得最清楚的:流通往生被賺錢,可恥自己!我就趕快去點香向佛菩薩說:「佛陀!您原諒他,因為他不知道我這個是冥陽兩利,我把往生被幫助這些..........增上緣,因為臨命終無助,我真的發好心,我把這些錢全部捐出去做法寶,我一毛都沒拿,佛菩薩!您很清楚的!」所以,他來罵我,我怕他罪惡很重,因為他算是謗佛、謗法、謗僧,尤其我們這種發心,跟佛一樣的心,我怕他會下三途,我趕快去佛前代替他求懺悔,代替他求懺悔。這個年輕人聽了師父的話,堅定意志,一直念阿彌陀佛。我說:「天下無不可原諒的眾生,天下沒有佛救不了的眾生,除非自己放棄!記得!因為你只有一種機會,生命不能再來啊!對不對?你已經最後階段。」他就非常堅定,一直念佛..............念了半年,有一天他跟他家人講:「準備幫我洗澡!」為什麼?「阿彌陀佛十點要來接引了!」還講時間喔,還講時間!往生以後,那個面貌如生,他那個嘴巴的臭全部停止,很奇怪,那個癌症消,很奇怪,就沒有辦法.............所以這種,對佛的這種信心堅定的時候,會產生一種很不可思議的力量,這個不是凡夫有辦法妄測的。

因此我們今天聽經聞法,也是為了了生死,對不對?但是,這個見性大法,不只是了生死,你平常活著的時候,有這個法沾上一、二句邊兒,都不得了!你今天聽二天聽了以後,你回去過的那個日子,完全一百八十度的不同!有一個苯徒弟還真不會形容,他說:「我聽了慧律法師的法,很法喜、很高興,我人生觀三百六十度的改變!」我說:「你三百六十度不是回歸原點?」苯死的徒弟,這麼不會講話!一百八十度才有轉嘛,三百六十度不是回歸原點嗎?這種苯徒弟不教也罷!他說:「我啊,我聽了這個佛法,三百六十度的改變!」我說:三百六十度哪裡有改變?三百六十度又回歸原點啊,再苯的人都知道,三百六十度不是這裡嗎?不相信,你在那邊轉一圈,三百六十度是不是轉回來?那就有聽跟沒有聽是一樣的!這個例子就讓我們了解,了解我們的發心很重要的,今天每一個人都有能力了生死;但是,就怕自己放棄,對佛失去信心、對三寶失去信心。如果你想往生極樂世界,你只要今天聽我一句話,你這個嘴巴要守口如瓶,一句惡口都不能講,一輩子都要這樣堅持,「大修行人不見眾生過,大居士絕不說僧過。」要記住師父這一句話!

底下,【一種不通,兩處失功,譴有沒有,從空背空。】如果你要譴除這個有,那麼,就會死在這個有裡面,多了一個念頭,要譴除的念頭,有本來就是空,不要譴除。所以,譴有沒有,就是當你要譴掉這個有,你就會加一層,就會死在有的觀念裡面,我要把這個有譴除,我要把這個有譴除............對不對?譬如說二個人的婚姻,台灣有發生這種事情,夫妻不美滿,這個女的外面有外遇,她想辦法,她的觀念裡面就是說:「我把這個老公殺掉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比翼雙飛,雙棲雙宿,我們就恩愛長久。」就想辦法要幹掉她的先生!結果怎麼樣?真的把她先生謀害了,她認為一切OK了,處理得乾乾淨淨的,沒有人會懷疑了。結果在處理的時候留下遺跡,為什麼?那個電話裡面有通聯記錄,抓到了!她就是譴有,她想要把她的先生幹掉,然後認為我的幸福就來!錯了!這種方法錯了。如果你有佛道的這個功夫,不用譴,了解有就是空。有一個女眾,哭,哭得很厲害:「師父啊!您要幫幫我,我那個老公很可惡,每天打我,看看您有什麼咒可以念,念了讓他早一點死!」哎呀!這.............這種事情也找我!我三藏十二部經典,也沒有說令老公早一點死的咒。喔!你的心腸還真壞,你這個事情不要找我!

再來,「從空背空。」從空就是一念趣向空,叫做從空,「我要跟著空跑。」就違背了空的道理。「一種不通,兩處失功。譴有沒有,從空背空。」整句我把它貫串起來,就是說:這個有跟空,其中一種你不通的話,不知道空就是有,有就是空,那麼你就會失去兩邊,都是損失了。意思就是,「兩處失功」,空跟有你都不能理解,你譴有,要譴除這個有,不曉得有就是空。「從空背空」,你趣向於空,你就違背空的道理,因為空,有的當下它就是空,它不可以離開有。所以,你離開這個世間的現實法,找不到出世法。所以,世法出世法,本來無二法,佛法既現實又超越,既超越又現實,這個就是佛法。倘使你不能契入,假設你不能契入不二法門,執著兩邊的任何一邊,這個修行就徒勞無功。當你一念要把這個有譴掉,便執著那個...........更執著一個有,而被有所束縛。所以,你譴有沒有,你要譴除這個有,被有所困住了;當你一念趣向空的時候,把這個空變成一個概念。空,當下就是啊,不需要趨向啊!

「從空背空」,一念趣向空,就違背了真空的道理。因為真空就是當下,就是不離有,有就是不離空。所以,我們要真正與空相應,也就是說,空跟有不可以打斷,空就是有,有就是空,當下不二,這個才是真空。如果你把空變成一種系統、一種觀念去執著去處理,那麼,這個空就變成觀念境,不是解脫的真實境。所以,空就變成不是空,反而變成有,不但空不了,反而比有更可怕!所以說從空背空,所以,空是解脫的真實證量境界。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你講愈多,有時候愈不相應。為什麼?愈多,他的意識心就愈強,因為語言跟文字,如果是清淨自性流露出來的說法,講到文字,譴除文字;講到思想,破除思想。那麼,禪是不立文字的,這個文字包括了語言、文字、思想,思想本身就是沒有聲音的一種語言,你想一想,它內心裡面也是一種語言,只是沒有聲音。而文字呢?它只是語言的一種符號,符號,這個也是一種觀念。而我們原來的這一顆清淨心,是沒有這個語言、文字、觀念,沒有這些符號的,恢復心的原態。所以,我們不執著語言,是因為語言是人類創造、後天創造的;我們不執著於文字,是因為這個文字也是觀念所產生的。各國,每一國的語言都不同、每一國的符號都不同。對不對?像中文,四四方方的,對不對?英文的ABCD對不對?像阿拉伯,阿拉伯從左邊寫到右邊來,你看,哇!又像蚯蚓一樣的,阿拉伯文..........突然冒一點,看不懂!對不對?印度有梵文、西藏有藏文,藏文是梵文演化的一種,它像梵文,可是不像啊!對不對?藏文,可是,又不是梵文,看起來又像梵文。所以,藏文是藏文,梵文是梵文,藏文是由梵文演變過來的。那麼,這個都是符號。所以,過多的語言、思慮,反而跟根本智不相應,根本智就是我們空慧的思想。所以,多言多慮,轉不相應,如果你執著語言,或者是執著某一種思想;「慮」就是思想,那麼跟見性大法是不相應的。

【絕言絕慮,無處不通。】如果你知道禪不立文字,放下這些語言,停止這些語言的分別所產生的妄想、思想的意識心,絕言絕慮,也就是放下語言、放下思惟,因為思量即不中用。那麼,見性不二平等的大法就無處不通。因為當一個人停止分別、停止妄想、停止思惟意識心活動的時候,當下理跟事就消除。我們理跟事有隔閡,隔閡,內心充滿著矛盾;但是,悟到的人,內心充滿著安詳。如果理跟事當下消除了這些分別、妄想、執著,內心就充滿著喜悅,充滿著安詳跟幸福。所以,你想要幸福,學佛、聽聞佛法是唯一一條路,世間沒有哪一門會講得比佛法更徹底的,更能夠帶給人類幸福的。帶給人類解脫的,唯有佛法!所以,當然,見性大法就無處不通了。

底下,【歸根得旨】歸根就是回歸見性的根本大法。得旨,得到佛的心這個宗旨,叫做歸根得旨。樹木有根,諸位!見性大法就是所有修行的根,有了根就慢慢成長。那麼你開悟、大悟,你任何的種種的方便都是開悟,具足有正見的人,行一切法,都與佛的心相應,歸根得旨。歸根得旨,就回歸見性的根本大法。根,見性就是我們的根本法,得佛的心這個宗旨的話,這個就不得了,就是見性開悟了。

【隨照失宗,】如果你不這麼做,隨著你的照,就是能緣的根跟所緣的境,一直產生生滅的意識心,叫做「隨照」。照,我們的根對境叫做照。如果你沒有回歸到沒有能所的見性大法,你現在追尋於根塵生滅的緣起,那麼,便「失宗」,失去不二法門的宗旨,叫做「失宗」,失去不二、當下的宗旨。再講一遍:歸根得旨,隨照失宗,回歸見性根本大法,就會得到了佛的心法的宗旨。如果你不這麼做,讓根塵攀緣不斷,這個照,把這個一念清淨心,化作無量的生滅意識心,就會失去不二、見性大法的宗旨。這一段的意思最重要的就是,當你窮溯到眾生、一切事和一切理最究竟處的時候,你就徹見森羅萬象真實的面目。所以,《楞嚴經》佛講的:一切的識心分別,跟外在的山河大地、宇宙,都是如來藏性所遺留物,遺留的東西。如來藏性本來就無一物,但是,因為我們緣起,借重四大這個色身,我們的觀念錯誤,所以我們活得很痛苦。我們這個色身從哪裡來?向著大地借來的,父母親,父母親還沒有結婚前,父親、母親借重能量,父母親結婚以後,生了我們,我們每天要吃蔬菜啊,小時侯要喝牛奶,吃蔬菜、水果,太陽照射,然後新陳代謝,我們這個色身,地、水、火、風,是向大地借來的,而我們誤認為這個是「我」。諸位!借來的東西就一定要還。對不對?這個大自然是很公平的,就像你去圖書館借一本書,這圖書館借來的書不是你的,看完這一本書要怎麼樣?要還人家。我們這個色身,父母生了我們以後,向大地借來的能量,蔬菜、水果、陽光、種種的養分,產生了氨基酸、蛋白質,種種的支持生命的能量,可是有一天,你向大地借來的東西要怎麼樣?要歸還。所以,死亡是大自然的常態,它是大自然的法則,沒有任何人可以改變,包括佛陀。

所以,佛陀知道說: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無我。所以佛陀在開採永恆的般若智慧心,就是我們所講的法身。佛陀知道,我們的生命它不會斷,因為我們有法身慧命;而這個色身,聖人來示現也要消失,不只是佛陀。所以,當你開悟見性,就徹見了森羅萬象、大宇宙的永恆性相,了解大宇宙也不過是地水火風空見識,有的翻譯成地水火風空根識。地水火風空見識,大宇宙的真相就是這些元素,這元素緣起了,就變成一個人;這元素緣起了,就變成一棵樹;這元素緣起法,借著種種條件,就變成一張桌子。所有的動物、植物,這個物質的世界,或者是有心靈的眾生,不能離開七大:地、水、火、風、空、見、識。所以簡單講,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無我的意思就是說:我們這個大宇宙,就是地水火風空見識構成的,不是構成動物,就是構成植物,統統是緣起,統統是無自性;而我們妄執了這個緣起的四大為「我」,所以,一天到晚要為這個色身很忙很忙,很忙!對不對?

出家人就很好了,出家人,你看,也不用怎麼照鏡子,因為你那個三百六十度就...............這邊也是空,也是光光的,還是沒有毛,統統光光的。女眾就很辛苦了,要上班的時候就..............她那個動作啊,每天都這樣做,四個動作,我看電視的,很辛苦的,每天,每天。所以說,我們知道說,出家看破了這個假相,所以我們還是要為出家人鼓勵一下!所以,看破了紅塵現僧相,不管你是凡聖,師父我都非常的珍惜!尤其是中國大陸的佛弟子非常的虔誠。真的!我就很不忍心,大陸的參訪團來到我們那邊,見不到師父那種失望的感覺。不過也很辛苦,有的三個來、有的二個來,那師父才一個人啊!所以,本來我可以活到一百二的,這樣一直跑,一直跑啊 ...........很快剩下六十,快到了,我今年五十八了!後來我覺得說,接見信徒,有時候還是要看一下自己的體力,體力。所以,這個法無定法,法無定法,你們參訪,我們當然很高興;但是,這樣的話很辛苦的,因為師父只有一個,你不小心把他累死了,就沒有師父可以講這個見............因為一個人會累啊,一個人會累啊!有一次我真的很累,上課上得很累,那一團,有一團來了,來了以後,眼睛都睜不開,因為很累了,哎呀!還去...........眼睛睜不開了,哇!很累,又表現得大法師,又不敢..........又沒有威儀,我很累很累的時候就...........法師是人做的,我也是地水火風,怎麼不會累?我又不是無敵金剛,那個是卡通影片啊,開什麼玩笑!對不對?那個是卡通影片啊,我不是金剛啊!

好了!當你見性的時候,你就見到了大宇宙的性相,你就掌握到禪的宗旨。所以,莊子說:至人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這意思就是說:功夫到家的人,心就像鏡子,來、去都不著痕跡,來不著、去不留,不將不迎,不將不迎就是我們來跟去,「迎」就是迎來,「將」就是送去。沒有什麼來去,應而不藏,隨時來隨時應,隨時起妙用;但是,它的體沒有什麼增減,沒有什麼增減。所以,我們如果不知道,要追逐這個假相,那就喪失了禪的無相無住的宗旨了。所以,這一句的意思就是說:我們要回歸見性根本大法,佛的宗旨、佛性的宗旨,如果你不這麼樣子,隨照失宗,「照」就是根塵相對,一直攀緣,那麼,就失去不二、當下解脫的法門。

底下, 【須臾返照,勝卻前空。】須臾返照,這個「照」就是照本心,如果你剎那之間迴光返照你的本心,本來沒有來去、生滅、增減,這個是涅槃妙心的話,你能夠剎那之間迴光返照,萬法本空,體性本如,性相本來就是不可得,意識心離塵無自體性,藏性離塵有自體性,智慧心即是。如果你能了解這一顆智慧心,體即無生,用即般若,所有的用等同如,所有的「如」全部都是般若,那麼,這就好辦事了!所以,須臾返照你的本心,「須臾」就是剎那。「勝卻前空」,前面講的,「前空」就是趣向空處,向空心處用功,叫做前空。前面不是說要趣向空嗎?就是你只要剎那之間迴光返照,空有不二,勝過你向空心處用功,強迫自己給自己一個空的概念。說「我在修空」,把解脫證量的真實境,化作觀念、意識心的執著境,就變成不能解脫。所以,趣向空處也是邪,空不可趣,空當下就是。所以,只要短暫的返照你原本的那一顆心,不生不滅的見性心,複本心源,那麼,就比你以前向空心處用力舒暢、安詳得多了。

【前空轉變,皆由妄見。不用求真,惟須息見。】「前空轉變」,前面不是講過嗎?向空心處用功,諸位!這一句前面,要了解一個更重要的觀念,就是說,我們的本來的那一顆見性的心,是沒有能所的,是絕對的,空就是有,有就是空,這是絕對的!但現在我們弄錯心了,把這個絕對的空趣向另外一個,一個往空心處去用功,就變成能空、所空,變成頭上安頭。諸法本來絕對空,現在變成趣向空,變成一個能空、一個所空,轉變,轉變了,叫做前空轉變了。就是把本心的絕對空,變成能空跟所空,就麻煩了,生滅心就產生了。

就是把本心的絕對空,變成能空跟所空,就麻煩了,生滅心就產生了。皆有妄見,都是由本心的取捨,把正見變成了妄見,皆有妄見。這二句的意思就是說:最初本來沒有能所的那一顆見性的心,因為你趣向一個空,把絕對的空變成能所的空;,把解脫的證量境界,變成識心分別的觀念境界去修行,就轉變了。這轉變就變成一股無明的轉動力妄動,那麼,這個妄動就會把我們的本心轉變了。那麼,皆有妄見,都是由本心的取捨,不明白真理的絕對無見,變成把正見轉變成妄見。

諸位!不用求真,惟須息見。不用求真,因為求真..............加三個字,答案就更清楚:求真亦是妄。說:我們求佛法,要求真的佛法,不是求嗎?在心性...........這是在事相上來講,要求真、真理。諸位!真正悟到真理的人,不可求,真是絕對,真就是絕對。所以,不用求真,惟須息見,真心不可求,求真亦是妄,如果你要求得一個真心,單單這個‘求’就是妄!能所不斷,真心它本來具足的,不需要求。惟須息見,這個「見」就是知見;這個「見」就是二元,叫做頭上安頭,知見立知。這個見,「見」就是我們現在種種的看法、種種的觀念。對不對?看到一個討厭的人,你內心裡面一直產生排斥,一直排斥,然後一直想避開他,因為這個人很煩,要避開他避開他!我找一個比較靜的地方。然後這討厭的觀念有沒有消除?沒有!你對他感覺很恶心,那個觀念沒有消除,你只是遠離他,你那個見沒有平息。所以說,你看到一個很煩的、不講道理的、無理取鬧的,你就放下!為什麼?他是生滅法、他空無自性。

如果你智慧更強,他有一天會死掉!不用等到死,現在就是空。因為這個色身,注意看看,你討厭、讓你很恶心的人,他是怎麼構成的?喔!是身上幾根骨頭,大骨頭配合小骨頭。再來,皮膚、血管、尿液、唾液;再來,五臟六腑、頭髮,這一層皮把他裝飾起來,變成一個人。諸位!你恶心的那個人不存在,你恨的那個人,他也不存在。你更有功夫,就要像佛陀講的,二六時中,恆觀四大無我,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圓覺經》講的。你用什麼方法最快的成就佛道?二六時中,恆觀,永遠觀照,永遠觀照四大無我,這個人身只是地水火風構成的,沒有一樣是永恆的,放下就是。所以,息見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執著的觀念、執著的看法、執著的意識心、分別心,這是見。這個見非常可怕,速度很快,快到你控制不住!對不對?當你看到一個十年前你的殺父、殺母的仇人,十年後你看到,你的心靈一樣不平靜!你看到一個人把你詐騙了幾千萬,讓你破產,你看到那個人,哇!咬牙切齒,恨不得扒他的皮、吃他的肉、拆散他的骨頭,內心大地震!為什麼?見、知見。如果你也達觀,那你就解脫了,我前世欠他的,我今生今世學乖一點就好!

台灣有居士,都是學佛的,因為借錢的關係,借錢變成敵人,二個人老死不相往來。他看到就:「哼!」另一個也:「哼!」怎麼樣?因為錢的關係,心中的佛都忘記了,忘記了什麼是佛。像我就不會產生這種事情,像我時時刻刻都見佛。為什麼呢?有一個人來就:「慧律法師!請借我五百萬!」「不借!」「為什麼不借?」「因為我向銀行借五千萬!」那個時候在建文殊講堂,也是借錢,也是借錢。這個是講怎麼樣活下來,如果你體會了心原來是無相、無住、無念的,就是因為我們見取見,執著而產生了觀念,就是這個見,把我們空性的心靈變成雜亂不堪。所以,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對生命不了解,生命就是會變成我們的懲罰,生命就會變成了無知,茫然不知所措,困死在知見裡面。所以,知見立知,是無明本,一切眾生都困死在知見裡面,就是那個觀念,觀念。所以,先生想要改變老婆、老婆想要改變老公。我告訴你,沒完沒了!一個拿鏟子,一個拿鍋子,來啊!誰怕誰啊?

有的徒弟還真的很苯。有一個女眾,看了師父的這個演講,她內心法喜充滿,她看了哪一句最法喜呢?——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哇!她看了這一句非常的感動,回去以後跟她先生吵架,吵架,她跟他講:「我師父講喔,慧律法師講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你休想改變我!」我說:「我好像不是這個意思,你為什麼會給我解讀成顛倒呢?」叫她老公:「休想改變我!」哎呀!奇怪!我講得那麼好,你怎麼給我這樣解讀呢?所以說:這個上、中、下的根器都有,還真是難喔,還真是難!她叫她老公不要改變她!

底下,【二見不住,】二見就是剛剛所講的:空見、有見,違、順等等,善、惡、美、丑,這些二見,就是二元對立的知見。「不住」就是統統放下,也就是不要住那兩邊的知見,凡是涉及到相對的見解、觀念,統統加以揚棄,片刻也不能讓它停留。諸位!修禪的人就是一定要.........你想要開悟,就是要有這種功夫,是非恩怨一筆勾銷。沒有這種功夫的人,永遠不能見性。你記得!今天所有法都是緣起法,到底是你欠他、他欠誰,還不知道!對不對?所以,你在這個緣起法裡面,每天都委屈、每天都不滿、每天都哭泣,我替你難過,不要這樣,你要化悲憤為力量,化愚癡為智慧,轉煩惱成菩提。諸位!你今天聽到了見性的大法,我們的幸福快樂的日子就將來臨了!

【慎勿追尋。】追尋就是六根攀緣六塵。六根、六塵、六識都是幻,所以千萬不要根塵一直追逐不停,放下就是。如果苦苦的追尋,反而挖肉成瘡。台灣有一個糾紛,有一個人,一個小姐,她身上皮膚沒有我這麼好,就是有一點點斑點,她想:「我才小姐而已啊,我才幾歲啊?」她就去找現在的雷射的,給她找到比較便宜的,又便宜又要好,她美還要更美!結果去用這個雷射的,雷射的,這個不得了,出來一看,天津麻花。哇!滿臉都是,還去不掉,本來她只有一點點而已啊!對不對?所以,創造自然美,是我慧律法師的責任,擁有佛法的才是真正的美。所以我告訴你,你今天長的貌相已經固定了,就不需要說每天為這個煩惱。有一個小姐,她長得實在是很丑,很丑,她就是問師父該怎麼辦:「師父!我長得這麼丑,怎麼辦?」我說:「那你就多念觀世音菩薩、多做一點善事,善良的女人最漂亮!」

慎勿追尋就是說,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才有是非,】是非就是二元對立,才有一點點是非,二元對立了。【紛然失心。】剎那之間就失去你的不生不滅的清淨心了。才有是非,是非也是二元對立的,內心裡面才有是非,諸位!注意聽師父一句話:是非像漩渦,千萬不要靠近,它會讓你滅頂的!這人就是,本來就不是你的事情,你也不曉得來龍去脈,看二個在講話,哇!意見特別多,怎麼樣怎麼樣,大肆批評。你已經被這個是非的漩渦卷下去,會滅頂的!所以,真正了不起的人,看到是非是如如不動的,會遠離是非的。所以,「才有是非,紛然失心。」人的觀念不是是就是非嘛,才起一念相對的是跟非的觀念,就會擾亂、就會破壞你的心的原態,原本那一顆無心、平靜的心就會失去了,原本那一些離於一切迷惑的、內心又安詳的那一顆真心跑掉了。所以,不值得,不值得!

我告訴你,有一次,我到一個地方去演講,我這裡一定要講得一個保留。有一對夫妻,很有身份、很有地位,我跟他太太這樣了解,因為他太太也是虔誠的佛教徒,我跟她接觸以後,發現她那個精神狀況不是很好,講話常常會重複,而且自己講什麼不知道;但是,看起來又很正常。好了!那就麻煩大了!有一天她的先生在我前面牢騷、抱怨啊,說:我這個老婆怎麼樣,神經兮兮的,她常常誤會我怎麼樣...........半夜有電話來,打一聲鈴!她就說:「你看!又再作信號了!」樓下如果有個女眾咳了一聲:咳~~~「她在叫你出去了,趕快去啦!」她的老公莫名其妙,也不曉得發生什麼事情,她就什麼都懷疑。哇!很嚴重!後來她這個先生跟我講的時候,我可以理解了,也可以體會了,我只有講一句話喔,我安慰她的先生,我安慰一下先生說:「你這個老婆神經比較敏感一點,你要多關愛她,你要真正的愛她,真愛不只是要走進對方的生活裡,更要走進她的生命裡。要真正的愛她,你就要走進她的生活,一定要走進她的心靈。」他說:「哇!師父這一句話好有哲學喔!」我說:「那就做嘍!讓佛法進入你的生活,佛法是真愛嘛!對不對?讓佛法進入你的生命,你所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奇跡。」我只講一句話喔:我說:你太太比較敏感一點,神經比較控制不住,你就不要太在意,要好好的愛她、照顧她。我只講這一句,回來不得了,他的老婆誤會我,誤會我哦,她老公也不曉得跟她講...............師父跟你講的是安慰你,你這一句話反而去跟你老婆講,也不曉得中間怎麼傳,我打電話去跟她解釋,他的老婆對我誤會,誤會很深,我說:「我沒有講什麼啊!對不對?」後來我發現一個真理,說:「師父啊!我夫妻怎麼樣怎麼樣吵架.............」「你去死吧!不要問我,不關我的事情!」對不對?夫妻..............我也沒有講什麼話。這樣講是不慈悲啦,我只是開玩笑的啦,就是說,哎呀!夫妻的事情,這個出家人不能插手的,我沒有講什麼。

這個給你們一個借鏡,如果有一個女人在你面前:「師父啊!我怎麼樣.........」一直哭,我告訴你,不一定是真的!說不定她老公........她在你面前哭,她的老公在家裡哭得更大聲:「嗚~~~」後來,為什麼?有一個女人在我前面講,她老公怎麼樣怎麼樣子,後來我見她老公的時候,她老公只有講一句話:「我才是真正的受害者!」糟糕了!分不清楚,老鼠、老虎分不清楚,也不知道到底哪一個是對啊。所以,以後來,夫妻事,自己解決;佛法,我來解決!他說:「師父!那供養的紅包?」紅包我收!這個你放心,我不會拒絕這種,你那麼誠心!對不對啊?(眾笑)

所以,才有是非,紛然失心。底下,【二由一有, 一亦莫守。】這個二元對立的思想是由一;「一」就是一心之本有。諸位!一有,你加三個字,你就看得懂。一心之本有,加‘心之本’,你就看得出來。二由一有,「二」就是二元,二元對立的思想,由一心之本有產生的。意思就是:你的心本來並沒有二種對立的觀念,內心裡面戰爭了,是非、善惡、美丑,本來就沒有。一亦莫守,千萬不要說守住那個一。對不對?一,在佛教裡面講也是觀念,佛教講「一」是絕對的空,不是一二三四的一。所以,二元對立的觀念,也是由那一顆心的本有所產生的。意思就是,不要這樣,放下,全體的般若智慧就顯現了。一也不可守,一是解脫的真實境,是絕對的如來藏性,不要把「一」變成一種觀念去理解。佛教講「一」就是絕對,一亦莫守,「一」是觀念,「守」就是執著,也不要執著有一個「一」,因為「一」是絕對。所以,禪是一也不立的不二法門,如果守住一,那麼,其餘的就會變。為什麼?你有一的話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守住一,你就會變二、三、四...........一也沒有守,萬法不可守,只有真心的存在。所以,一也不是一,佛教講的「一」是絕對的心靈、般若智慧。

【一心不生,萬法無咎。】一心,我們絕對的心性不生,底下加幾個字,不生‘二元對立知見’。一心不生二元對立知見,意思就是說,如來藏性,明本心、見本性的人,他不會產生二種矛盾的觀念。一心,本來這一顆清淨心,是沒有二種抗衡的觀念的,沒有能所的。一心不生,只要你一心不生二元對立的觀念,萬法無咎。萬法,但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所以,絕對的心性是不起執著的;絕對的心性是不起分別的;絕對的心性是不動顛倒知見的。因此能夠不生妄心、不起妄見,就是《法華經》講的:【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是法住法位,這一句,初學佛法很難去理解。是法,一切法都安住在性相不二,本空,這裡面不可以論常跟無常。我們講世間無常,是告訴我們要好好的觀照;當悟到究竟的時候,世間相就是常住相。為什麼?它無相,世間相就是空相,空相就是永恆。所以,在佛來講的話,性相一如,七大即如來藏性,遍周法界。什麼是本性?無一處、無一法不是我們本來面目。所以,悟道的人,沒有內、沒有外,更沒有中間,唯是一心,沒有能所,不立任何知見、不妄起知見。所以,誰是是、誰是非、誰是對、誰是錯,在見性的人看起來,沒有任何的意義。心性是絕對的,無可言說,無可言說。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個,我現在簡單的,因為這個上課比較重要,念念佛是.........諸位!翻開第一句,我現在一直貫串下來,我們再休息一下,等一下就來念佛。我現在一直解釋,你就一直把今天講的,從第一句我就一直解釋,一直把這個語意貫串起來,你的反應要快!

至道無難,要成就圓滿的佛道並不困難,就怕你取捨,一直揀擇,你只要放下愛、恨二元對立的知見,你就會洞然明白什麼是見性不二法門。若見性法門、見性大法,如果毫釐有差,就會像天地的懸隔。欲得佛性三昧,大般若見性、大般若的妙心現前,千萬不要存在兩種觀念,順心和逆境的心,這個二元對立知見要放下。內心如果存在、雜夾著違跟順的觀念,這樣相爭,內心自己鬥爭,那麼,對和諧統一的本性,就會變成分裂,是可怕的見性的心病。如果不了解如來的根本藏性不生不滅的宗旨,你一直想要跑到靜的地方去修行,不知道這個便成動,徒勞念靜,趣向靜就是動。人人本具的佛性,其實圓滿如同太虛空,無欠無缺,正因為我們的取捨心太強,取捨心不放下,所以跟本性不能相應。千萬不要追逐聲色、名利、得失、情慾這些有緣的外在的生滅法;也不要強迫自己說趣向空在修行,壓抑自己。一種平等不二的胸懷,就會完全放下這些取捨、追逐,煩惱當然會消失於無形。你只要保持一種平等不二的胸懷,所有的二元對立、取捨、煩惱,就會自然的消滅,「自盡」就是沒有。想要止住這個動,回歸到在這個靜態的止,你這個止的動作,就會讓你的心動得更厲害!你只會停滯在動靜的二元對立裡面,你根本不知道動靜是一如,其體性本來不二。如果空跟有,其中有一種不通,那麼,空跟有兩處都會失去真理。當你譴有,就會失去有,沉沒在有裡面;當你趣向空,也違背了空的真義。多言多慮,反而不相應本性不可思議的境界。你修學佛道要開悟,要絕言、要絕慮,那麼,見性大法的不二法門,入於不可思議,無處不通。回歸見性的根本大法,得佛心的宗旨;如果你不這麼樣子,你會隨著你的根塵能所不斷,變成生滅,就失去了不二法門的宗旨。如果你肯修行本性的修行法,剎那須臾迴光返照你的本來不生不滅的本心,就比你以前向空心處用功來得得力。因為向空心處用功,所以,轉本有的絕對空,變成能空、所空,轉變了就是妄動。所以,從空轉變了妄動以後,都是由本心的取捨,正見變成了妄見。你不需要求得一個真心,因為求得真心還是妄心,只要放下那個種種二元對立的知見。二見不住,只要二見、二元對立——兩邊只要放下,徹底的放下,千萬不要追尋,追尋就根塵不斷,生滅意識心,反而挖肉成瘡。才有是非,二元對立的是非,你很紛然,就雜亂無章,就會失去你這一顆本來的真心。二由一有,二元的對立,其實是由這一顆如來藏本來有的心所構成的;但是,你千萬也不要說有一個「一」的觀念去守住它,因為「一」是絕對的如來藏性,藏性不可講一,因為它是絕對。一心不生,萬法無咎,你只要這一顆見性——本來不生不減、不垢不淨的心,徹底放下二元對立,一心只要不生出二元對立的種種知見,萬法無咎,任它人身宇宙怎麼變化、怎麼生滅,你就是如如不動的一尊佛!所以,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就是自然萬法無咎;過錯就是我們沒有智慧,沒有智慧。今天課程暫時這裡。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慧律法師文章列表

真正的財富

有一個大富翁,擁有千萬的財富,別人和他談話,他都訴...

眾生最大的也是最難斷的貪

柏林禪寺在唐朝出過一個偉大的禪師趙州從諗禪師,他的...

禪宗講的「不立文字」是什麼意思

關於不立文字的真實含義,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講得...

四祖道信大師的開悟因緣

四祖道信大師,俗姓司馬,河內人(今河南沁陽縣),生...

慧律法師《佛陀的格言2》

各位尊敬的法師、各位慈悲的護法居士大德: 今天是20...

動靜一如才是真定

所以我們要成道,就須去除這世智辨聰,時時心空如洗,...

讓你少走彎路少碰壁的智慧法語

(一) 1.不要在流淚的時候做任何決定,情緒負面的時...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代序 蕅益大師說:佛道以見性明心為指歸,以信行、法行...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大藏經】【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經】【註音版】地藏菩薩本願經

根據弘化社《地藏菩薩本願經》流通本印本校對註音。...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

念佛如何才能培養出真正的定力

問: 如何念佛才能培養出內心真正的定力? 慧律法師答...

如何看待孩子的教育

問∶ 您認為對孩子的教育從您的角度該如何進行? 慧律...

寧可活得很快樂,不要贏得很痛苦

阿賴耶識就是三界九地、二十五有統統去過,哪一個人都...

一生受苦很多,是不是前世修的不好

問: 有的人一生受苦很多,如果按照因果來說,是因為...

若論幻身,則生同傀儡死作塵土

夫前之無始,後之無終。包太虛而無外,入微塵而無內。...

人生要淡泊名利,才能活得自在

生活中,人們的煩惱大致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自身...

偏重於持戒修福的危險

原文: 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願力輕微,又不...

佛度憍陳如

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後,便前往王舍城宣說佛法,以度化...

望前名果,望後名因

關於這個所知依,我們當然是沒有辦法想像,阿賴耶識不...

特蕾莎修女:活著就是為了愛

她的組織有4億多資產,10萬名義工,崇拜她的國王、總統...

當我老了,希望兒女們不要嫌棄我

孩子,當我老了,希望做兒女的不要嫌棄我,現在需要你...

是否以見相見光,來論定修行

有的眾生他從木雕的、泥巴塑的、金銀銅鐵所鑄的這些佛...

修行如彈琴

參禪的目的就是要開悟,但開悟有什麼好處呢?佛教認為...

昌臻法師《正助雙修與理事雙修》

這一期念佛七明天就圓滿了。為了便於大家討論,今天提...

久參有禪,久住有緣

香板下面出祖師,哪個調皮就一香板。不聽啊?以為我喜...

僧璨大師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

【佛教詞典】四法受

【四法受】 p0419 集異門論八卷二頁云:四法受者,一、...

【佛教詞典】大威光大菩薩三昧耶

(術語)大日如來出生南方金剛光菩薩之三摩地也。見金...

【視頻】夢參老和尚《佛弟子要有護法的責任》

夢參老和尚《佛弟子要有護法的責任》

【視頻】孟庭葦《祈請阿彌陀》

孟庭葦《祈請阿彌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