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特蕾莎修女:活著就是為了愛

2015/05/08  大字體  護眼色

特蕾莎修女:活著就是為了愛

她的組織有4億多資產,10萬名義工,崇拜她的國王、總統、傳媒大亨和工商鉅子無數,但是她一直過著最初的簡朴生活,80高齡仍然睡在地板上,自己洗衣洗碗。去世時,遺產只有兩套修女服、一雙鞋子、一隻水桶、一個飯盆和一床鋪蓋。她就是特蕾莎修女,被人譽為「貧民窟聖人」,又被稱作「加爾各答的天使」。她用一生都在追尋著這樣一個真理:我們都不是最偉大的人,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來做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事,活著就是為了愛……

聯合國把每年的 12月5日定為世界義工日,目的是鼓勵全球各地政府及團體,於當天共同表彰義務工作人員對社會所作的貢獻,並藉此提醒社會人士積極支持及參與義務工作。

靠乞討幫助窮人

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 ofCalcutta,1910年8月27日-1997年9月5日)於1910年出生在塞爾維亞,本名阿格尼絲。

她的家庭很富有,家中包括特蕾莎在內共有三個孩子。她小小年紀就開始思索人生,12歲時感悟到自己的天職是幫助窮人,這決定了她被稱為「活聖人」的一生。17歲時,她決定到愛爾蘭的勞萊德修女院學習。1937年,特蕾莎完成了修會的訓練,正式宣誓成為修女,並被指派到隸屬加爾各答的聖瑪麗亞女校中擔任校長,該校是家貴族學校,學生皆來自孟加拉的上流階層。

然而,特蕾莎並不想讓自己停留在聖瑪麗亞女中。當地的士紳把孩子送入這個學校,期望在學校能接受最好的教育。然而,在加爾各答聖瑪麗亞女校的牆外卻佈滿了髒亂、污穢的貧民窟。特蕾莎看到這貧民窟與貴族學校的對比,她心中深深自責。她知道,貧民窟才是她要去的地方。她要進入最窮苦的人群當中。於是,她脫下了道袍和鞋襪,穿上印度婦女的白色紗麗,打著赤腳,走出環境舒適的修道院,來到大街上,和窮人一起生活,靠乞討和揀垃圾幫助窮人。

她的行為遭到一些傳教士的反對,他們認為她損害了教會的形象和尊嚴。但是,她沒有退縮,還進一步提出了成立仁愛傳教修女會的設想。經過反覆爭取,她的申請於1950年得到了羅馬教廷的批准。她的追隨者越來越多,名聲也越來越大。這時她又遭到一些印度「愛國者」的抗議,說她讓加爾各答這座城市和貧困劃上了等號,在全世界起到了負面宣傳的作用。更不用說,她一直面臨著教派矛盾和種族衝突,隨時都可能有人衝過來高喊「滾出去」。但是她沒有退縮,堅持以自己朴素的方式幫助窮人。她的修女會遍及全球125個國家,共有550座修女院以及數百所貧民學校、醫院、救濟所和孤兒院。

因愛獲得諾貝爾獎

1979年,特蕾莎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同年她也獲得了印度政府頒發的全國最高榮譽獎。全世界的許多大學爭相頒授榮譽學位予特蕾莎,各地也紛紛邀請她去演講。一夕之間,特蕾莎修女竟成為擁有眾多頭銜的名人。但是,她從未被這些虛榮迷惑,她穿著朴素,單純地接受這些由人而來的讚美與光榮。她代表窮人發表簡單的感言,詞句裡充滿了愛與感謝。她這樣說道:「這項榮譽,我個人不配領受,今天,我來接受這項獎金,是代表世界上的窮人、病人和孤獨的人。」所以,把所得的巨額獎金全部用來為窮人和受苦受難的人們辦事,這對她來說是最最自然不過的事情。

1997年9月特蕾莎逝世,葬於加爾各答。特蕾莎去世的噩耗傳來,引起了全世界更大的震動:在印度,成千上萬的普通人冒著傾盆大雨走上街頭,悼念他們敬愛的「特蕾莎嬤嬤」,政府宣佈為她舉行國葬,全國哀悼兩天,總統為此宣佈取消官方活動,總理親往加爾各答敬獻花圈、發表弔唁演說。從新加坡到英國,從新西蘭到美國,各國元首和政府首腦紛紛發表講話,為這位「仁慈天使」的逝世感到悲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門發表聲明向她致敬,羅馬教廷專門舉行彌撒為她追思,菲律賓紅衣主教梅辛稱她為「代表和平、代表犧牲、代表歡樂」的象徵,甚至印度最大的清真寺的伊斯蘭教長布哈里也說,她是一位「永生的偉大聖人」!

特蕾莎修女一生的使命既簡單又直接,就是服侍窮人中的窮人。「我們感到所做的只不過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若缺了那一滴水,這汪洋總是少了一滴水。我不贊成做大事,在我看來個人才是重要的。」她認為,人最大的貧窮不是物質上的缺乏,乃是不被需要與沒有人愛。她曾說過:「感覺自己沒有人要,是人類所經驗到最糟糕的一種疾病。」因為別的病有藥可醫,唯獨「不被需要」,除了一雙願意服侍的手與一顆充滿愛的心外,再沒有一帖藥可醫治。

附:特蕾莎修女優美警句:

人們不講道理、

思想謬誤、只顧自己,

不管怎樣,還是要愛他們;

你如果行善事,

人們會說你必定是出於自私的隱秘動機,

不管怎樣,還是要行善事; 

你今天所做的善事明天就會被人遺忘,

不管怎樣,還是要做善事; 

你如果成功, 

得到的會是假朋友和真敵人,

不管怎樣,還是要成功; 

你耗費數年所建設的可能毀於一旦,

不管怎樣,還是要建設; 

你坦誠待人卻受到了傷害,

不管怎樣,還是要坦誠待人; 

心胸最博大最寬容的人,

可能會被心胸狹窄的人擊倒,

不管怎樣,

還是要志存高遠; 

人們的確需要幫助,

但當你真的幫助他們的時候,

他們反而可能會攻擊你,

不管怎樣,

還是要幫助他人; 

將你所擁有的最好的東西獻給世界,

你可能會被反咬一口, 

不管怎樣,

還是要把最寶貴的東西獻給世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雲鶴教授談行善的體會

一、行善不一定要用金錢,一個人如能勸人改過遷善、啟...

老人的三個躬

法庭裡座無虛席,開庭審判的是一樁綁架案。犯罪嫌疑人...

佛陀的慈悲觀

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他以深廣的慈悲心,救護一切眾生...

這些殺生的場所都不會有吉祥的事情

我們看現在世間的眾生,殘酷無情地殺害生靈,引取無厭...

蠢動含靈,皆具佛性

人生在世,為貪戀財色名食,汲汲營營。時刻不斷,爭名...

愛情就是一坨屎

講一個生活中最尖銳的問題,最難以放下的東西:我們的...

宣化上人:佛為何勝魔

佛沒有嗔恨心,魔卻有嗔恨心,不同之處就在於此。佛成...

多行善事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貴人

一天夜裡,已經很晚了,一對年老的夫妻走進一家旅館,...

【大藏經】【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大藏經】【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該如何面對和消除人生中的種種苦難

痛苦在生活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生有生苦,十月懷胎,...

我們怎樣遠離凡夫的妄想

在整個《楞嚴經》當中就是稱性起修、全修在性,依一念...

【推薦】依止真實信心念佛,才會把光明顯現出來

我們手去摩頭的時候,產生那個感覺是從哪裡來的呢?看...

生死心切,將一句話頭看到底

昔者有一學人參南泉老人,問:如何是道?曰:平常心是...

阿修羅的生命狀態與投胎業因

在地獄、畜生、餓鬼、人、阿修羅、天等六道輪迴的眾生...

淺談忍辱

每一個佛教徒都知道忍辱是菩薩修行六波羅密多即六度萬...

果報的不同,源於認知的差別

佛法並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符合因果法則的真理,既然...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今天是母親節,是兒女孝敬母親的日子,令我想起了佛教...

人最大的障礙從哪裡來

我們修行人很怕聽到障礙這兩個字,你知道障礙是哪裡來...

你無法讓所有的人滿意

從前,有一位畫家想畫出一幅人人見了都喜歡的畫。畫畢...

金色容顏轉凡心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佛說無...

遠離惡口的十種功德

諸仁者!於彼遠離惡口因緣,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

身上帶這個咒,一切災害毒害皆不能害

【阿難。若諸世界。隨所國土。所有眾生。隨國所生。樺...

「半」的處世哲學

明末清初的碩學鴻儒李密庵,有一首《半半歌》 看破浮...

南山律祖道宣大師

戒律,是佛弟子用來淨化個人的準則,以及促進社會和諧...

何謂「禪門破三關」

江蘇揚州高旻堂上來果老和尚,幼秉宿慧,心慕佛乘,長...

【佛教詞典】立頌八意

(名數)一,少字攝多義,能於少字攝多義也。二,讚歎...

【佛教詞典】坐餓關

(雜語)青溪暇筆曰:近日一番僧自西域來,不御飲食,...

【視頻】婚姻與修行

婚姻與修行

【視頻】佛經裡講念佛所獲得的功德利益

佛經裡講念佛所獲得的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