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若想消除痛苦,就必須知道苦因

海濤法師  2016/09/0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若想消除痛苦,就必須知道苦因

近來世界上頻頻發生戰爭、地震、海嘯、風災、核災等重大的天災人禍,許多的生命或是遭到了大自然無情地吞噬,或是在人為動亂中喪生;面對這些苦難,我們除了要知道現象與結果,更要了解根本的原因。生命的一切苦痛都是從貪、瞋、癡、慢、疑而來,我們若想消除痛苦,就必須知道苦因,所以要把痛苦當成老師。藉由苦的刺激,我們才會產生出離的願望,也才有探求真理與追求自在解脫的機會。

因為生命、環境都不是完美的,世界上許多的事情都不會輕易俯首聽命於我們,不會事事順心。縱然有許多人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金錢以及精力,試圖創造完美世界,不過他們最終還是都被證明失敗了。名會消失、錢會花掉、青春會變老,這些世俗的東西就像一陣風似的,不能長久擁有,根本連抓都抓不住,而且還會成為煩惱的根源,所以我們要從修行,從思想和行為上來斷除煩惱。斷除煩惱最好的方法就是思惟煩惱和痛苦的本體都是虛假的,於是當我們面對這個世界的變化無常時,才能把它轉為修行的道用,這才是真理。

以生病為例,生病了怎麼辦?我們要知道身體本來就是假的,四大苦空,五蘊無我,身體既然是假的,也就沒什麼好病的,所以身心變化的時候,也可以拿來修行。日常生活的修行,就要讓一切都轉為佛法的修行助緣,這樣就不會活在是非和對立當中,或是富貴和貧賤當中,以及生、老、病、死的輪迴之中了。

要有出離心,必先離五欲。這是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物質的誘惑太多,所以要出離並不容易。如果我們從生活中如穿衣、吃飯和走路等,所有待人處世的行、住、坐、臥等細節上,都能死心塌地好好用功,為佛法作干城,不貪戀世間所有,只以清淨的佛法作依歸,就會逐漸超越過去的執著。

所以出離心是指我們以前很在乎的那些東西,現在好像不是那麼在乎了,心可以從感情、外表、金錢和地位中出離開來。就像是一個人,放下了外表,不再執著了,九十歲也好,二十歲也好,悟出那只是一個連續存在的幻象而已;這時,當我們真正出離了所有的執著,就會變得非常自由自在,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再激怒我們或傷害我們。

佛陀教導我們,不管我們做什麼事情,都不要為自己的利益著想,而是要以眾生的利益優先。當我們的發心正確了,不為自己,但為他人,就能夠超越自身的執著與束縛,獲得絕對的輕安。

所以我們要藉由生命的體悟中不斷地磨練自己,所謂借事磨心、自我磨練,但是可不要被事情卡住了。所以真正擁有出離心,是指可以隨時拋棄任何熟悉的事物,走出任何我們所習慣的場景,不讓凡夫的慾望煩惱污染了我們原有的清淨心。因此我們要時時將心靈的房間打掃乾淨,讓它充滿慈悲與寧靜,散發出智慧的光明;如此,不但能改變自己的身心健康,也能改善居住的環境以及社會的磁場。因此努力不懈地修行,就是自在的解脫。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海濤法師文章列表

地獄有八,名地獄異

地獄有八,名地獄異。 一、等活地獄,謂彼有情,雖遭種...

修行的痛苦是有意義的

我們修行也很痛苦,要減少休閑的時間來聽課,減少休閑...

不修功德、多有罪過

不修功德、多有罪過,看見天、看見雲彩也憂愁,聽見其...

面臨生死關頭,才能領會我們和那些魚兒一樣

常常在病人的床底下,或者桌子上都會放著一小鍋,或是...

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之境界如何

原文: 既得往生,則蓮華化生,無有生苦。純童男相,壽...

苦的根源來自於各種慾望

有一群猴子喜歡偷吃農民的大米,而它們又是一種很難捕...

娑婆世界的快樂沒有安穩性

前面是破壞,空觀的智慧是把所有的妄想好的妄想、壞的...

痛苦和外境沒有關係,是自己內心生起的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大藏經】【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大藏經】【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藏經】【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以金剛慧斷煩惱

今天接著講《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四祖道信大師說:...

息災衛生豫說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以故古聖賢皆制治於未亂,保邦...

邪淫的100個危害

1.浪費金錢; 2.浪費時間; 3.浪費精力; 4.浪費...

每個人的生和死,別人都替代不了

五祖寺老首座照勤老和尚走了。生死,是每個人都要面對...

自己所跟的師父是邪見之師該怎麼處理

問: 請問師父,我之前跟一位法師學法,後來發現這位...

臨終神識失控,如何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

問: 平時深信切願,行持也堅持,但臨終時四大分解,凡...

臨命終時是見光還是見佛

問: 請問臨命終時,是見光還是見佛?因宗門下佛來佛斬...

楊梓茗居士:不吃肉能得到充分的營養嗎

談到素食,人們往往會擔心一個問題:如果不吃肉,我能...

應當如何敬法及恭敬法師

當阿難向佛陀請問樂法善男子善女人應當如何敬法及恭敬...

省庵大師論發願的重要性

淨土宗九祖蕅益大師有言: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

積極而不緊張

通常我們認為一個積極的人,應該就是樂觀、開朗、進取...

兩位大師持名念佛求生淨土

智者大師雖然他是在教下(天台)專攻專修,但對於西方...

【佛教詞典】見處法

【見處法】 p0639   品類足論六卷十一頁云:見處法雲...

【佛教詞典】界別有三

亦名:三種界別 子題:攝僧界、攝衣界、攝食界 隨機羯...

【視頻】2011深圳弘法寺萬眾普佛供燈祈福大典

2011深圳弘法寺萬眾普佛供燈祈福大典

【視頻】妙境法師《如何是大安樂人》

妙境法師《如何是大安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