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絕不要將十年前的痛苦還帶在身上

海濤法師  2016/04/2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絕不要將十年前的痛苦還帶在身上

自己的事情,要看作幻化的,再好的事情也是假的,再痛苦的事情也是一種感受,哪有真的呢?絕不要將十年前的痛苦還帶在身上,歹命喔!各位要了解,佛陀說空性,是為了破我執,破煩惱,但空性不離大悲。正因為眾生有苦,所以我們要積極、精進,發起成佛的菩提心,以空性淨化自我,以大悲幫助眾生。

佛陀希望佛弟子一開始修行,要將自己的心歸於正法,要經常思維四件事情:人身難得,生死無常,善惡果報,輪迴過患。各位若常常思惟這四件事情,能生起出離心,使我們有個生命的目標。我們的身體是最大的寶,父母給了我們這麼好的生命,我們卻將生命浪費在賺錢,享受,買房子,旅遊上面,白白浪費了大好時光,要知道,時光就是命光,不能浪費的。

一,人身難得。出生在這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利用自己寶貴的人身造作惡業更糟糕的事,所以絕不用這個身體做壞事。再者,我們借著自己的身體修十善業,六波羅蜜,自利利他,來世能投生善道,修學戒定慧,證得解脫涅槃,圓滿佛道。所以我們對身體的使用必須有個決定。今天給你一百元,你可以拿去吃肉,可以拿去打電動玩具,可以拿去買兩百隻虱目魚,或拿來印書;各位,印這一本書多少錢知道嗎?十七塊,一百塊可以印六本,與人結緣。同樣的,你的身體也和這一百塊一樣,用在何處,要想清楚!

二,要思維死亡的真相。死亡是必經之路,我們在場的哪一個不會死?只是何時要死還不知道,這叫無常,醫生可能隨時跟我們說:「某人,你現在已經第三期癌症。」你要說:「多謝,因為我早已體悟無常,所以什麼都沒關係!」你不能一聽就昏倒了,一星期吃不下飯,狂瘦十公斤,或許醫生又打電話來說:「不好意思,看錯了。」結果你自己徒增煩惱而已。所以各位,無論真的、假的,都沒關係,自己的心態最要緊。

三,若對無常生起深刻的認知,便能了解忙於瑣碎的活動跟事業,毫無意義。若各位現在有房子了,也沒欠錢,甚至有點存款,若還想賺錢給兒孫用,那叫「欠兒女債」,完全不必要,夠用就好了,要將大部分時間拿來修行。人為什麼有痛苦?因為有我執。各位要常思惟,不管發生什麼事情,罵也好,讚美也好,快樂也好,都是幻化的,希望大家能看破這一切的虛假。

四,不修行的人,不只將過去累積的福報享盡了,又無法創造未來的幸福,這句話影響我很深。以前,如虛長老告訴我:「黃居士,你一直在吃陳腐的食物。」因為我在家的時候,公司就在慧日講堂旁邊。他說,你現在享受的都是你過去的福報,所以環境比人家好,事業順利,這不是你這一生努力得來的,你這樣會浪費福報,而且沒有未來的幸福。一想,確實如此,那時候整天玩,打麻將,整天浪費生命。

五,要常懷善念,能為長遠的未來做準備。快樂的根源不是肉體,而是來自於精神上的平靜及自心的轉化,轉化什麼?慾望,怨恨,這就是常懷善念,也是自心的轉化。各位今天來到這裡受持八關齋戒,沒有在家裡享受,但是內心平靜,一點罪惡感也沒有,因為沒有浪費時間,懂得消業障,懂得創造無量的功德。

六,自稱為佛教徒還不夠,應該不斷思考佛法真正的內涵與意義。有信仰,進一步要有思想;我們不只拜佛,進一步要想,拜佛的目的是什麼?我們不是拜他的身體,而是拜他緣起無我的真義,這種真理才是我們要拜的。佛在世間的大悲流露,救眾生苦,才是我們要拜的。

七,常存利益眾生的心。各位皈依三寶,不代表從此以後不墮落,只是下輩子比較好命,這樣的發心並不圓滿,皈依三寶是為了利益有情,幫助眾生。有利他的發心,叫作發菩提心皈依三寶。從此,我們一切的所作所為,將成為度化一切眾生而累積功德的淨因,也是成佛之因。所以各位,佈施多少,重點在於發心是否正確? 不是用錢多少來衡量。

八,善因緣讓我們生起對無常的驚怖,同時認知三寶帶給我們的庇護。雖然你福報大,很好命,很快樂;但是看到眾生受苦,我們要覺得害怕,一生起這種恐怖心,便能精進,不起憍慢。因為害怕貧窮,所以要懂得佈施;因為害怕生病,所以要多放生,多吃素。痛苦的原因來自於不善業的累積;若想得到快樂,必定要斷除惡業,而且要下定決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海濤法師文章列表

最難的是了生死

我說幾個例子。一個例子是:兒子遇到難了,是被冤枉了...

「有了富貴,失去歡樂」的故事

老子說過少則得,多則惑的名言。有這樣一個故事,清末...

蓮池大師除夕日開示

【原文】 除日① 古人以除日當死日。蓋一歲盡處,猶一...

用功的關鍵在於能不能放下

禪堂的禪字,又名靜慮,又名思維修,總的一句話,就是...

我們為什麼一直執著現在

我們知道第八識是不造業的,它只是收集業力,變現果報...

死的時候要自己能作的了主

佛法的希望在你們身上,我現在急死了,佛教裡沒有人。...

如何轉變負面的人生態度

問: 常有人自覺能力差、力量小,對社會、家庭沒有影...

捨棄是一種智慧

前幾天見到了一個事業有成的親戚。他很年輕,卻擁有一...

【大藏經】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婆提城祇樹給...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大藏經】【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場」中的「直心」

問: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場中的直心? 大安法師答: 直...

念佛行人應當吃長素

《梵網經菩薩戒》云: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

南無阿彌陀佛即六字真經

【六字真經堪讀誦,誰言名字假非因。即名顯體方稱妙,...

如何超出天道而得到究竟的解脫

引言 天在人們的心中具有特殊的含義,它是美好、自在、...

蕅益大師:大病初起求生淨土(六首)

一、 閻浮百苦鎮煎熬 賴有摩提路匪遙 六字洪名真法界...

中國歷史中的五位佛門皇帝

佛教傳入中國,始於西漢,早期乃是在上層皇族貴族階層...

友誼、快樂、死亡

有三位年輕人在一個小鎮上看到一支送葬的隊伍。他們打...

不管發生什麼事,莫向外求

整個一心三觀有三個重點:第一個,內觀,就是安住清淨...

極樂世界要修到什麼果位,才需要回到娑婆

問: 請師父慈悲開示回入娑婆度有情是什麼相狀?我們那...

提前火化會障礙往生嗎

問: 葉老居士現年七十八歲,每天念佛萬聲以上,已十...

何謂「頭陀」

南京作為十三朝古都享譽四海,玄武湖、夫子廟、紫金山...

是否應該用「執著」的精神來實現目標

問: 《金剛經》的中心道理是要人破除執著。可是,生...

【佛教詞典】信解行證

(術語)是佛道之一期也,先信樂其法,次了解其法,依...

【佛教詞典】結戒

其義有二:(一)受戒法後而護持之。大智度論卷二十二(...

【視頻】楞嚴咒梵音版(蓮歌子演唱)

楞嚴咒梵音版(蓮歌子演唱)

【視頻】慧律法師《千萬里路共一月,萬億眾生同一佛性》2023中秋節開示

慧律法師《千萬里路共一月,萬億眾生同一佛性》2023中秋節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