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龍舒增廣淨土文卷之二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龍舒增廣淨土文卷第二

國學進士王日休譔

大藏之中有無量清淨平等覺經。阿彌陀過度人道經。無量壽經。無量壽莊嚴經。四者本為一經。譯者不同故有四名。其舛訛甚多。予久已校正。亦刊板以行。今按此經及餘經傳。為淨土總要。

淨土總要一

統言。大藏不止有十餘經言西方淨土事。其大略謂。彼處以七寶莊嚴。無地獄餓鬼禽畜以至蜎飛蠕動之類。常清淨自然。無一切穢雜。故名淨土。其人皆蓮華中生。長生不老。衣食宅宇隨意化成。其景序長春。無復寒暑。大受快樂。無一切苦惱。故名極樂世界。其佛名阿彌陀者梵語也。此雲無量。以此佛光明照見十方三界無有限量。凡念佛眾生無不知之。故人名無量光佛。此佛壽命與其國中人民壽命皆無有限量。雖恆河沙劫亦無有盡。故又名無量壽佛。此佛有大誓願度人。其威神不可思議。故至心信向念其名號者。現世必消除災難。禳卻冤鬼。安靜形神。增迎福壽。西方七寶池中則生蓮花一朵。他日於其中託生直脫輪迴之外。若此者皆有事蹟。非虛言也。其說甚易行。盡大藏中。八萬四千法門無如此之要捷者。而人或不知。可痛惜或。知而不行。尤可痛惜也。

淨土總要二

大阿彌陀經雲。釋迦佛一日容顏異常。侍者阿難怪而問之。佛言。善哉。汝所問者勝於供養一天下聲聞緣覺。及布施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雖至累劫。猶百千萬倍。不可以及。所以者何。以諸天帝王人民乃至蜎飛蠕動之類。皆因所問而得度脫之道。以此觀之。是釋迦佛初欲說阿彌陀佛之時。其存於心而形於色者。已異於平日。則阿彌陀佛所以感諸佛者。固已非常。況於感一切眾生者乎。及阿難問而告之。則謂諸天帝王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皆因汝所問而得度脫之道。是上自諸天下至蠕動之類。皆同在三界之內。故不出輪迴。是以未為得度脫者。阿彌陀佛大願大力無所不度。故皆度脫之也。觀其初發偈云。我至成佛時。名聲超十方。人天欣得聞。俱來生我剎。地獄鬼畜生亦生我剎中。是則凡在三界六道輪迴之內者無所不度。可知矣。是以此經雲。阿彌陀佛現在西方極樂世界。又在十方世界。教化無央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莫不得過度解脫者。蜎飛謂微細飛蟲也。蠕動謂微細蛆蟲也。若此者佛尚化度。況於人乎。是其所以廣度眾生無有窮極。而人一念歸依。遂生其國。無足疑也。

淨土總要三

經又云。無量無數劫以前。有世自在王佛。出化度眾生。是時有大國王。往聽說法。遂有覺悟。乃捨國王之位。而往修行。號曰法藏比丘。即阿彌陀佛也。對世自在王佛。發四十八大願。願願皆為濟度眾生。發此願已乃精進。以了生死。次入菩薩地。了生死者。乃生死自如也。入菩薩地者。內則修慧。外則修福也。修慧者。便慧性日廣。於一日至成佛時。則慧性含虛空世界。無所不知。無所不見也。修福者。乃託生於一切眾生中。同其形體。通其語言。以設教化。故上自天帝下至微細蟲蟻。皆託生於其中。如此無量無數劫來設化眾生。夫設化眾生者。無非得福。得福而不受用。故其福愈積而愈大。久則遍於虛空世界矣。福大則威神大。譬如世人官大則勢力大。是以威神無所不可。方得成就所願而入佛位。是初發願以至成佛。無非為眾生者。故人至信向念其名號。現世必蒙福祐。身後必徑生極樂世界。若能精心想其形相。現世必見佛之真身。以佛之威靈無所不在。而人心念與佛純熟。則自然交通。故佛現其身也。詳見第五卷。

淨土總要四

經雲。阿彌陀佛曆大阿僧祇劫行菩薩行。忍力成就不計眾苦。常以和顏愛語饒益眾生。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手中常出一切衣服一切飲食一切幢幡寶蓋一切音樂及一切最上所須之物。以此施惠眾生。令生歡悅。以行教化。故致無量無數眾生髮無上菩提心。如是善行無量無邊。說不能盡。歷無量無數百千萬億劫。功德圓滿威神熾盛。方得成就所願而入佛位。是以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無所不度。所以一念歸依。遂生其國。皆於七寶池蓮華中化生。自然長大。亦無乳養之者。皆食自然之食。其容貌形色端明淨好。固非世人可比。亦非天人可比。皆受自然清靈之身無極之壽。遍彼剎中皆諸上善人無有婦女。皆壽命無央數劫。皆洞視徹聽。遙相瞻見。遙相聞語聲。皆求善道者。無復異人也。雖歷萬劫。已所從來靡不知之復知十方世界去來現在之事。復知無央數天上天下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心所慾念。口所欲言。復知此等眾生當於何劫何歲盡度脫為人。得生極樂世界。以其慧性通徹故爾。

淨土總要五

淨土傳雲。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二菩薩。乘大願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引眾生上大願船。送至西方。如肯往者無不得生也。觀此則是與菩薩憫念眾生沉淪苦海無由得出故。自以誓威力招誘人生淨土。如舟人招誘行人登舟送至彼岸也。人唯恐不信耳。若信心肯往。雖有罪惡。亦無不得生。蓋佛不可以凡人比。凡人不為勢利不與人交。非有益於己不與人交。此所以為凡人也。賢人君子已不如此。況於佛乎。蓋不慈悲不足為佛。不濟度眾生不足為佛。不有大威力不足為佛。為其慈悲故見眾生沉於苦海而欲濟度。為其有大威力故能遂濟度之心成濟度之功。此所以為佛也。經雲。大醫王能治一切病。不能治命盡之人。佛能度一切眾生。不能度一切不信之人。以不信比命盡者可謂極矣。蓋信者一念也。若人在生時。心念要去。身則隨去。心念欲住。身則隨住。是身常隨念。然猶有念欲去而身被牽繫者。身壞時唯一念而已。一念到處則無不到。是以一念在淨土則必生淨土。況佛與菩薩又招引人往生乎。

淨土總要六

阿彌陀佛有誓願雲。已生我國欲往生他方者。如其所願永不復墜三惡道。何則生淨土者必證無生法忍。且無生法忍者。乃了生死者。雖入生死界中。此一性已不昧矣。一性既不昧。何由而為惡乎。論其理固無墜墮。況又仗佛力故墜墮必無。是以生淨土者非徒長生不老。又生死自如故。欲設化一切眾生而入一切眾生生死界中。而吾之真性常湛然明朗。不復惑於外物。不復牽於業緣。雖在輪迴世界。而無復輪迴。所謂出世間者是也。謂雖在世間而出世間矣。是故生淨土而生死自如者。欲生天上亦可。欲生人間亦可。欲生大富貴中亦可。欲生清淨中亦可。欲長生不滅亦可。欲滅而復生亦可。隨意所欲無不自在。此所以貴於修淨土也。世人不知此理。徒為生死所苦。欲生富貴中反生於貧賤。欲生快樂中反生於愁慼。欲生而長壽反生而夭促。欲生於善道反生於惡趣。種種皆外物所惑。業緣所牽。不得自在。是以無始劫來輪迴六道不得出離。當念此等憂苦迴心淨土。所以名極樂世界者。其意可見矣。

淨土總要七

無為楊傑次公少登高科。明禪門宗旨。謂眾生根有利鈍。即其近而易知簡而易行。唯西方淨土。但一心觀念仗佛願力直生安養。其為王敏仲作直指淨土決疑序雲。阿彌陀佛光明如大圓月。遍照十方。水清而淨則月現全體。月非[起-巳+孚]水而遽來。水濁而動則月無定光。月非捨水而遽去。在水則有清濁動靜。在月則無取捨去來。故華嚴經載解脫長者。予雲。知一切佛猶如影像。自心如水。彼諸如來不來至此。我若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如來隨意即見。是知眾生注念定見阿彌陀。若生彼土則無諸苦。般舟三昧經雲。跋陀和菩薩問釋迦佛雲。未來眾生云何得見十方諸佛。佛教令念阿彌陀佛即見十方一切諸佛。又大寶積經雲。若他方眾生聞無量壽如來名號。乃至能發一念淨信。歡喜愛樂。所有善根迴向願生其國者。隨願往生得不退轉。此皆佛言也。不信佛言。何言可信。不生淨土。何土可生。東坡雲。次公晚年作鹽司大守。常畫丈六阿彌陀佛像。隨行供養觀念。至壽終時。感佛來迎。端坐而化。

龍舒增廣淨土文卷之二(終)

 

上篇:龍舒增廣淨土文

下篇:淨土境觀要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諸宗部目錄

【註音版】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捨...

阿彌陀經要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

佛說八大人覺經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

四念處

四念處卷第一 隋天台山修禪寺智者大師說 門人章安灌頂...

大乘金剛般若寶懺

金剛寶懺 旃陀羅引 昔有旃陀羅,日殺千羊,販肉自活。...

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

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 宋耆山沙門遵式述 維安養寶剎大...

【註音版】法華經安樂行義

法華經安樂行義...

佛說頂生王故事經

佛說頂生王故事經 西晉三藏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婆...

大乘寶雲經

大乘寶雲經卷第一 梁扶南三藏曼陀羅仙共僧伽婆羅譯 序...

【註音版】佛說一切如來烏瑟膩沙最勝總持經

佛說一切如來烏瑟膩沙最勝總持經...

華嚴五教止觀

五教止觀一乘十玄門合行敘 夫五教止觀也者。華嚴初祖...

佛說進學經

佛說進學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捨衛...

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

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亦名聞城十二因緣經) 吳月氏...

【註音版】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如是我...

雜阿含經

雜阿含經 附吳魏二錄 (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拘薩國...

【佛教詞典】頂墮

【頂墮】 p1026 大毗婆沙論六卷六頁云:云何頂墮?答:...

【佛教詞典】法華護摩

(修法)靜明法印云:密教之護摩,圍陀梵志之行也,藥...

為佛駕車得生天緣

昔日,捨衛國的波斯匿王與須達長者,有一段時日未見佛...

惟五更可以勾當自家事

李廌,是蘇東坡的門生,他在《師友談記》中記載了這樣...

百世跛腳今成羅漢

當佛陀在捨衛城的時侯,有一施主與妻子過著美好的生活...

不吃肉能獲得足夠的營養嗎

許多人在考慮要吃素時總會擔心:如果不吃肉,能獲得足...

略述在家戒律的現代意義

在這個科技與經濟高速增長的現代社會,人類的物慾也在...

信徒與固執的比丘

獲得世間利益的方法和證得涅槃的修行方法絕對不同,佛...

涅槃的含義

寺院所供奉的佛像,一般有立姿、坐姿、臥姿的不同。臥...

遇到的處境常讓我對念佛感到灰心

問: 我皈依佛法已經十多年了,事事不如意,倒霉透了,...

放生的八大利益

(一)放生是功德最大的有為善法 現在是五濁惡世,一般...

【佛學漫畫】四十二章經

千古秘籍《四十二章經》...

燒開水算犯殺戒嗎

問: 燒開水時,水中有大量的微生物,算犯殺生戒嗎?...

我們不愛過去未來,只愛現在

我們出生以後,心中就有一個知見,堅定的想法。什麼想...

【視頻】《佛說無量壽經》妙喜居士讀誦

《佛說無量壽經》妙喜居士讀誦

【視頻】八十八佛大懺悔文(佛像版)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佛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