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二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二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初瑜伽處出離地第三之一

如是已說趣入地。云何出離地。嗢拕南曰。

 若世間離欲  如是出世間
 及此二資糧  是名出離地

謂若由世間道而趣離欲。若由出世道而趣離欲。若此二道所有資糧。總略為一名出離地。

云何名為由世間道而趣離欲。謂如有一於下欲界觀為麁相。於初靜慮離生喜樂。若定若生觀為靜相。彼由多住如是觀時便於欲界而得離欲。亦能證入最初靜慮。如是復於初靜慮上。漸次如應一切下地觀為麁相。一切上地觀為靜相。彼由多住如是觀時便於乃至無所有處而得離欲。亦能證入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如是名為由世間道而趣離欲。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云何名為由出世道而趣離欲。謂如有一親近善士。於聖法中已成聰慧。於聖法中已得調順。於苦聖諦如實知苦。於集聖諦如實知集。於滅聖諦如實知滅。於道聖諦如實知道。既得成就有學智見。從此已後漸修聖道。遍於三界見修所斷一切法中。自能離系自得解脫。如是便能超過三界。如是名為由出世道而趣離欲。

云何名為二道資糧。嗢拕南曰。

 自他圓滿善法欲  戒根律儀食知量
 覺寤正知住善友  聞思無障捨莊嚴

謂若自圓滿。若他圓滿。若善法欲。若戒律儀。若根律儀。若於食知量。若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若正知而住。若善友性。若聞正法若思正法。若無障礙。若修惠捨。若沙門莊嚴。如是等法是名世間及出世間諸離欲道趣向資糧。

當知此中若自圓滿若他圓滿若善法欲。此。

三如前修集種子諸劣緣中已辨其相。

云何戒律儀。嗢拕南曰。

 戒律儀當知  辨三虧滿十
 六異門三淨  勝功德十種

戒律儀者。謂如有一安住具戒。廣說乃至受學學處。

云何名為安住具戒。謂於所受學所有學處。不虧身業。不虧語業。無缺無穿。如是名為安住具戒。云何名為善能守護別解脫律儀。謂能守護七眾所受別解脫律儀。即此律儀眾差別故成多律儀。今此義中唯依苾芻律儀處。說善能守護別解脫律儀。云何名為軌則圓滿。謂如有一或於威儀路。或於所作事。或於善品加行處所。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毘奈耶。不越毘奈耶。云何名為於威儀路。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毘奈耶。不越毘奈耶。謂如有一於所應行於如所行。即於此中如是而行。由是行故不為世間之所譏毀。不為賢良正至善士。諸同法者。諸持律者。諸學律者。之所呵責。如於所行。於其所住所坐所臥當知亦爾。如是名為於威儀路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毘奈耶不越毘奈耶。云何名為於所作事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毘奈耶不越毘奈耶。謂如有一於其所作。若衣服事若便利事。若用水事若楊枝事。若入聚落行乞食事。若受用事若盪缽事。若安置事若洗足事。若為敷設臥具等事。即此略說。衣事缽事復有所餘如是等類諸所應作名所作事。如其所應於所應作於如所作。即於此中如是而作。由是作故不為世間之所譏毀。不為賢良正至善士。諸同法者。諸持律者。諸學律者。之所呵責。如是名為於所作事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毘奈耶不越毘奈耶。云何名為於諸善品加行處所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毘奈耶不越毘奈耶。謂於種種善品加行。若於正法受持讀誦。若於尊長修和敬業參覲承事。若於病者起慈悲心殷重供侍。若於如法宣白加行。住慈悲心展轉與欲。若於正法請問聽受翹勤無墮。於諸有智同梵行者。盡其身力而修敬事。於他善品常勤讚勵。常樂為他宣說正法。入於靜室結跏趺坐繫念思惟。如是等類諸餘無量所修善法。皆說名為善品加行。彼於如是隨所宣說善品加行。如其所應於所應作於如所作。即於此中如是而作。由是作故不為世間之所譏毀。不為賢良正至善士。諸同法者。諸持律者。諸學律者。之所呵責。如是名為於諸善品加行處所。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毘奈耶不越毘奈耶。若於如是所說行相軌則差別悉皆具足。應知說名軌則圓滿。云何名為所行圓滿。謂諸苾芻略有五種非所行處。何等為五。一唱令家。二淫女家。三酤酒家。四國王家。五旃荼羅羯恥那家。若於如是如來所制非所行處能善遠離。於餘無罪所有行處知時而行。如是名為所行圓滿。云何名為於微小罪見大怖畏。謂於諸小隨小學處。若有所犯可令還淨。名微小罪。於諸學處現行毀犯。說名為罪。既毀犯已少用功力而得還淨。說名微小。由是因緣名微小罪。云何於中見大怖畏。謂作是觀。勿我於此毀犯因緣無復堪能。得所未得觸所未觸證所未證。勿我由此近諸惡趣往諸惡趣。或當自責。或為大師諸天有智同梵行者以法呵責。勿我由此遍諸方維惡名惡稱惡聲惡頌遐邇流佈。彼於如是現法當來毀犯因生諸非愛果見大怖畏。由是因緣於小隨小所有學處。命難因緣亦不故犯。或時或處失念而犯。尋便速疾如法發露令得還淨。如是名為於微小罪見大怖畏。云何名為受學學處。謂於先受別解脫戒白四羯磨。受具戒時從戒師所得聞少分學處體性。復從親教軌範師處。得聞所餘別解脫經。總略宣說過於二百五十學處。皆自誓言一切當學。復從所餘恆言議者同言議者常交往者有親愛者聞所學處。復於半月常所宣說別解脫經。聞所學處一切自誓皆當修學。以於一切所應學處皆受學故。說名獲得別解律儀。從此以後於諸學處。若已善巧便能無犯。設有所犯尋如法悔。若諸學處未得善巧未能曉悟。由先自誓願受持故。得於今時求受善巧欲求曉悟。於如前說諸所學處。從親教師或軌範師如先請問。既得善巧及曉悟已。隨所教誨無增無減。復能受學。又於尊重及等尊重所說學處。若文若義能無倒受。如是名為受學學處。如是廣辨戒律儀已。云何應知此中略義。謂於是中世尊顯示戒蘊略義有三種相。一者無失壞相。二者自性相。三者自性功德相。此復云何。謂若說言安住具戒。由此顯示尸羅律儀無失壞相。若復說言能善守護別解律儀。由此顯示尸羅律儀自性相。若復說言軌則所行皆悉圓滿。由此顯示別解律儀如其所受觀他增上自性功德相。所以者何。由他觀見如是軌則所行圓滿。未信者信信者增長。由是發生清淨信處。心無厭惡言不譏毀。若異於此具足尸羅軌則所行皆圓滿者。觀他增上所有功德勝利應無。與此相違過失應有。若復說言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受學學處。由此顯示別解律儀如其所受觀自增上自性功德相。所以者何。雖由如是軌則所行皆悉圓滿獲得如前觀他增上功德勝利。然由毀犯淨戒因緣當生惡趣。或無堪能得所未得。如前廣說。若能於彼微小罪中見大怖畏。於先所受上品學處能正修學。由是因緣身壞已後當生善趣。亦有堪能得所未得。如前廣說。由是因緣說此名為別解律儀。如其所受觀自增上功德勝利。復有異門。謂佛世尊此中略顯三種戒性。一受持戒性。二出離戒性。三修習戒性。謂若說言安住具戒。由此顯示受持戒性。若復說言能善守護別解律儀。由此顯示出離戒性。所以者何。別解律儀所攝淨戒。當知說名增上戒學。即依如是增上戒學。修增上心增上慧學。由此能得一切苦盡究竟出離。如是出離用增上戒以為前行所依止處。是故說此別解律儀名出離戒性。若復說言軌則所行皆悉圓滿。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受學學處。由此顯示修習戒性。所以者何。若由如是所說諸相別解律儀修習淨戒。名善修習極善修習。如是一種尸羅律儀現前宣說。當知六種又即如是。

尸羅律儀由十因緣當知虧損。即此相違十因緣故當知圓滿。云何十種虧損因緣。一者最初惡受尸羅律儀。二者太極沉下。三者大極浮散。四者放逸懈怠所攝。五者發起邪願。六者軌則虧損所攝。七者淨命虧損所攝。八者墮在二邊。九者不能出離。十者所受失壞。云何名為最初惡受尸羅律儀。謂如有一王所逼迫而求出家。或為狂賊之所逼迫。或為債主之所逼迫。或為怖畏之所逼迫。或不活畏之所逼迫而求出家。不為沙門性。不為婆羅門性。不為自調伏。不為自寂靜。不為自涅槃。而求出家。如是名為最初惡受尸羅律儀。云何名為太極沉下。謂如有一性無羞恥惡作羸劣。為性慢緩於諸學處所作慢緩。如是名為太極沉下。云何名為太極浮散。謂如有一堅執惡取非處惡作。於不應作諸惡作中浪作惡作非處。於他起輕蔑心或惱害心。於其非處強生曉悟。如是名為太極浮散。云何放逸懈怠所攝。謂如有一由過去世毀犯所犯。於此毀犯由失念故。一類不能如法還淨。如由過去。由未來世由現在世當知亦爾。謂毀犯所犯。於此毀犯由失念故。一類不能如法還淨。又非先時於所毀犯發起勐利無犯樂欲。謂我定當如如所行如如所住。如是如是行於所行。如是如是住於所住。於所毀犯終不毀犯。由是因緣隨所行住。如是如是毀犯所犯。由此成就前際俱行後際俱行中際俱行先時所作及俱隨行所有放逸。又自執取睡眠為樂偃臥為樂脇臥為樂。性不翹勤為性懶惰不具起發。於諸有智同梵行者。不能時時覲問供事。是名放逸懈怠所攝。云何名為發起邪願。謂如有一依止邪願修行梵行。言我所有若戒若禁。若常精勤若修梵行。當得生天或餘天處。或復愛樂利養恭敬而修梵行。謂因此故從他希求利養恭敬。即於如是利養恭敬深生染著。如是名為發起邪願。云何軌則虧損所攝。謂如有一於威儀路或所作事或諸善品加行處所所有軌則。不順世間違越世間。不順毘奈耶違越毘奈耶。如前廣說。是名軌則虧損所攝。云何淨命虧損所攝。謂如有一為性大欲不知喜足難養難滿。常以非法追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及諸資具。不以正法。又為貪求種種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資具因緣。方便顯己有勝功德。矯詐構集非常威儀。為誑他故恆常詐現諸根無掉諸根無動諸根寂靜。由是令他謂其有德。當有所施當有所作。所謂承事供給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及諸資具。又多凶悖強口矯傲。修飾其名執恃種姓。或求多聞或住持法。為利養故亦復為他宣說正法。或佛所說或弟子說。或自宣說己實有德。或少增益。或於他前方便現相為求衣服。或求隨一沙門資具。或為求多或求精妙。雖無匱乏而現被服故弊衣裳。為令淨信長者居士婆羅門等知其衣服有所匱乏。殷重承事給施眾多上妙衣服。如為衣服。為餘隨一沙門資生眾具亦爾。或於淨信長者居士婆羅門所。如其所欲不得稱遂。或彼財物有所闕乏。求不得時即便強逼。研磨麁語而苦求索。或彼財物無所闕乏。得下劣時便對施主。現前毀棄所得財物。如是告言。咄哉男子。某善男子。某善女人。方汝族姓及以財寶。極為下劣又極貧匱。而能惠施如是如是多妙悅意資產眾具。汝望於彼族姓尊貴財寶豐饒。何為但施如是少劣非悅意物。彼由如是或依矯詐或邪妄語。或假現相或苦研逼。或利求利種種狀相。而從他所非法希求所有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諸資生具。非以正法而有所求。由非法故說名邪命。如是名為尸羅淨命虧損所攝。云何名為墮在二邊。謂如有一耽著受用極樂行邊從他所得。或法非法所有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及諸資具。愛玩受用不觀過患不知出離。是名一邊。復有一類好求受用自苦行邊。以無量門而自煎迫受極苦楚。謂依棘刺或依灰坌或依木杵或依木板。或狐蹲住或狐蹲坐修斷瑜伽。或復事火。謂乃至三承事於火。或復昇水。謂乃至三昇上其水。或一足住隨日而轉。或復所餘如是等類修自苦行。是第二邊。如是名為墮在二邊。云何名為不能出離。謂如有一或戒或禁由見執取。謂我因此若戒若禁當得清淨解脫出離。一切外道所有禁戒。雖善防護雖善清淨。如其清淨不名出離。如是名為不能出離。云何名為所受失壞。謂如有一都無羞恥不顧沙門。毀犯淨戒習諸惡法。內懷腐敗外現貞實。猶如淨水所生蝸牛螺音狗行。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如是名為所受失壞。略由如是十種因緣名戒虧損。世尊或說尸羅虧損。或時復說尸羅艱難。當知於彼諸因緣中由二因緣。謂不能出離。及所受失壞。由餘因緣當知唯說尸羅虧損。

與此安立黑品因緣。相違白品所有因緣。當知說名尸羅圓滿尸羅清淨。

有處世尊宣說尸羅名為根本。如伽他說。

 若善住根本  其心便寂靜
 因聖見惡見  相應不相應

有處世尊宣說尸羅名莊嚴具。如伽他說。

 苾芻苾芻尼  戒莊嚴圓滿
 於不善能捨  於善能修習

有處世尊宣說尸羅名為塗香。如伽他說。

 苾芻苾芻尼  戒塗香圓滿
 於不善能捨  於善能修習

有處世尊宣說尸羅名為薰香。如伽他說。

 阿難有香類  順風善能薰
 逆風亦能薰  順逆薰亦爾

有處世尊宣說尸羅名為妙行。如伽他說。

 身妙行能感  可愛諸異熟
 於現法當來  語妙行亦爾

有處世尊宣說尸羅名為律儀。如伽他說。

 諸有惠施主  具戒住律儀
 有阿笈摩見  及有果正見

復有說言。安住具戒。善能守護別解律儀。乃至廣說。問何緣世尊宣說尸羅名為根本。答能建立義能任持義。是根本義。由此尸羅建立任持一切世間及出世間。能引無罪最勝第一快樂功德。令生令證。是故尸羅說名根本。譬如大地建立任持一切藥草卉木叢林令生令長。如是尸羅如前廣說。問何緣世尊宣說尸羅名莊嚴具。答諸餘世間耳環指環腕釧臂釧及以寶印金銀鬘等妙莊嚴具。若有成就幼稚黑髮少年盛壯姝妙形色而服飾之少增妙好。非有成就朽老衰邁齒落髮白年逾八十或九十者而服飾之當有妙好。唯除俳戲令眾歡笑。若遭病苦財貨匱乏親戚喪亡。當爾服之亦無妙好。戒莊嚴具於一切類於一切時若有服者皆為妙好。是故尸羅名莊嚴具。問何緣世尊宣說尸羅名為塗香。答由此所受清淨無罪妙善尸羅。能正除遣一切所受惡戒為因身心熱惱。譬如最極炎熾熱時塗以栴檀龍腦香等一切欝蒸皆得除滅。是故尸羅說名塗香。問何緣世尊宣說尸羅名為薰香。答具戒士夫補特伽羅遍諸方域。妙善稱譽聲頌普聞。譬如種種根莖香等隨風飄颺遍諸方所悅意芬馥周流彌遠。是故尸羅名為薰香。問何緣世尊宣說尸羅名為妙行。答由此尸羅清淨善行。能趣妙樂往妙天趣。向妙安隱故名妙行。問何緣世尊宣說尸羅名為律儀。答由此尸羅清淨善法。是防護性。是息除相。是遠離體故名律儀。

又戒律儀有三種觀清淨因相。何等為三。一觀身業。二觀語業。三觀意業。云何觀察如是諸業。令戒律儀皆得清淨。謂希當造及欲正造。身作業時如是觀察。我此身業為能自損及以損他是不善性能生眾苦招苦異熟。為不自損亦不損他是其善性能生諸樂招樂異熟。如是觀已。若自了知我此身業自損損他。是不善性能生眾苦招苦異熟。即於此業攝斂不作亦不與便。若自了知我此身業不損自他是其善性。餘如前說。即於此業而不攝斂造作與便。復於過去已造身業。亦數觀察我此身業為能自損。餘如前說。如是觀已。若自了知我此身業自損損他。餘如前說。便於有智同梵行所。如實發露如法悔除。若自了知我此身業不損自他。餘如前說。便生歡喜晝夜安住多隨修學。如是彼於去來今世所造身業。能善觀察能善清淨。如於身業。於其語業當知亦爾。由過去行為緣生意。由未來行為緣生意。由現在行為緣生意。即於此意數數觀察我此意業。為能自損。餘如前說。如是觀已。若自了知我此意業是其黑品即於此業攝斂不起不與其便。若自了知我此意業是其白品。即於此業而不斂攝發起與便。如是於彼去來今世所起意業。能善觀察能善清淨。所以者何。去來今世所有沙門若婆羅門。於身語意三種業中。或已觀察或當觀察或正觀察。或已清淨或當清淨或正清淨。或已多住或當多住或正多住。一切皆由如是觀察如是清淨。如佛世尊曾為長老羅怙羅說。

 汝今羅怙羅  於身語意業
 應數正觀察  念諸佛聖教
 羅怙羅汝應  學是沙門業
 若能於此學  唯勝善無惡

若於如是身語意業審正思擇。我此諸業為能自損。廣說如前。是名觀察。若於一分攝斂不作亦不與便。廣說乃至發露悔除。復於一分而不斂攝造作與便。廣說乃至便生歡喜。晝夜安住多隨修學。是名清淨。

如是清淨尸羅律儀。應知有十功德勝利。何等為十。謂諸所有具戒士夫補特伽羅。自觀戒淨便得無悔。無悔故歡歡故生喜。由心喜故身得輕安。身輕安故便受勝樂。樂故心定。心得定故能如實知能如實見。實知見故便能起厭。能起厭故便得離染。由離染故證得解脫。得解脫故便自知見我已解脫乃至我能於無餘依般涅槃界當般涅槃。如是所有具戒士夫補特伽羅。尸羅清淨增上力故獲得無悔。漸次乃至能到涅槃。是名第一尸羅律儀功德勝利。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於臨終時起如是念。我已善作身語意行。非我惡作身語意行。乃至廣說。若有其趣作福業者作善業者作能救濟諸怖畏者之所應往。我於斯趣必定當往。如是獲得能往善趣。第二無悔由無悔恨所有士夫補特伽羅。名賢善死賢善夭逝賢善過往。是名第二尸羅律儀功德勝利。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遍諸方域妙善稱譽聲頌普聞。是名第三尸羅律儀功德勝利。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寢安覺安遠離一切身心熱惱。是名第四尸羅律儀功德勝利。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若寢若覺諸天保護是名第五尸羅律儀功德勝利。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於他凶暴不慮其惡。無諸怖畏心離驚恐。是名第六尸羅律儀功德勝利。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諸憙殺者怨讎惡友雖得其隙。亦常保護了知此是具戒士夫補特伽羅。或為善友或住中平。是名第七尸羅律儀功德勝利。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一切魍魎藥叉宅神非人之類。雖得其便雖得其隙。而常保護。謂具尸羅增上力故。是名第八尸羅律儀功德勝利。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法無艱難從他獲得種種利養。所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及諸資具。由依尸羅增上因力。國王大臣及諸黎庶饒財長者及商主等恭敬尊重。是名第九尸羅律儀功德勝利。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一切所願皆得稱遂。若於欲界願樂當生或剎帝利大族姓家或婆羅門大族姓家或諸居士大族姓家或諸長者大族姓家或四大王眾天或三十三天或夜摩天或覩史多天或化樂天或他化自在天眾同分中。由戒淨故即隨所願當得往生。若復願樂入諸靜慮現法樂住或有色天眾同分中若住若生。由戒淨故便得離欲所願皆遂。若復願樂寂靜勝解。超過色定入無色定具足安住。或無色天眾同分中當得往生。餘如前說。若復願樂當證最極究竟涅槃。由戒淨故便證一切究竟離欲。是名第十尸羅律儀功德勝利。如是已說戒蘊。廣辨戒蘊虧損。戒蘊圓滿。戒蘊異門。戒蘊觀察及以清淨戒蘊所有功德勝利。於此宣說明了開示一切種相最極圓滿資糧所攝尸羅律儀。若有自愛樂沙門性婆羅門性諸善男子。應勤修學。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二

 

上篇:瑜伽師地論(100卷)

下篇:瑜伽師地論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瑜伽部目錄

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

梵網經

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

【註音版】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捨...

佛性論

佛性論卷第一 天親菩薩造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緣起分第...

觀所緣論釋

觀所緣論釋 護法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

成唯識寶生論

成唯識寶生論卷第一(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 護法菩薩造...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第一 安慧菩薩糅 大唐三藏法師玄...

注華嚴經題法界觀門頌

注華嚴經題法界觀門頌引 徐呂取韻切忌道著 歸德法雲灑...

蓮修必讀

蓮修必讀自序 佛法粗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凡詩歌偈...

【註音版】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四念處

四念處卷第一 隋天台山修禪寺智者大師說 門人章安灌頂...

佛說文殊師利行經

佛說文殊尸利行經 隋天竺三藏豆那掘多譯 我豆那掘多,...

大乘金剛般若寶懺

金剛寶懺 旃陀羅引 昔有旃陀羅,日殺千羊,販肉自活。...

央掘魔羅經

央掘魔羅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

六趣輪迴經

六趣輪迴經 馬鳴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

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

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 宋耆山沙門遵式述 維安養寶剎大...

【佛教詞典】遍計義自性四種

【遍計義自性四種】 p1125 瑜伽七十三卷十三頁云:云何...

【佛教詞典】有漏禪

有漏的禪定,也就是不究竟的禪定,如四禪、四無色定等...

兒女「五不怨」與父母「七不責」

為人子女時做到五不怨,為人父母時做到七不責,請您試...

五逆謗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夠普遍

問: 五逆加上謗法,不能往生。這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夠...

犯戒造業的四種原因

佛講了四種造業或犯戒的原因: 一個是不明理,然後犯戒...

百千萬劫難遭遇——佛法難聞

各位有緣,今天是我們這個這次福慧慈緣一直舉辦的這個...

大乘的空觀與小乘的空觀有什麼不同

這個地方,值得一提的就是這個空觀。幾乎所有的調伏煩...

小老虎修成阿羅漢

優波笈多修得阿羅漢果後,仍然繼續在摩陀羅國的那哆婆...

佛陀的慈悲觀

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他以深廣的慈悲心,救護一切眾生...

「不動念頭」是全世界最大的力量

這裡所要詮釋的觀念,就是《楞嚴經》一再強調的一個觀...

沒有這四劑預防針,我們還真生不起信心

原文 【解】復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義。的標實境。...

不要被小事瑣事所累

有一對夫婦,吃飯閑談。那妻子也是興之所至,一不小心...

下生死柱得解脫

以前有一個國家,設置了一根非常高大的石柱,完成後,...

「巴掌」天地念佛修行

正確分別和不分別 當今社會,金錢萬能論為人們普遍接...

【視頻】禮三寶文

禮三寶文

【視頻】《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女聲演唱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女聲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