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一百八十四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八十四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定蘊第七中一行納息第五之二

若成就過去空彼過去無願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問此說在何位。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者。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集現觀三心頃。滅現觀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及得預流果阿羅漢果。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三摩地已起已滅。若得一來果不還果信勝解練根作見至。空無願三摩地已起已滅。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者。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三心頃。集現觀一心頃。及得一來果不還果。信勝解練根作見至。空三摩地已起滅不失。無願三摩地未已起滅。先已起滅者。由得果轉根故失。設成就過去無願彼過去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問此說在何位。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者。此位如答次前問說。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者。此說依無願三摩地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三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無願三摩地已起滅不失。空三摩地未已起滅。先已起滅者由得果轉根故失。若成就過去空彼未來無願耶。答如是。此二決定俱時得故。問此說在何位。答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三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若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三摩地已起滅不失。設成就未來無願彼過去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問此說在何位。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者。此說即前所說諸位。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者。此說若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一心頃。若依無願三摩地入正性離生苦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三摩地未已起滅先已起滅者。由得果轉根故失。若成就過去空彼現在無願耶。答若現在前。謂若不起空或無相或有漏心亦非無心故言若現在前。問此說在何位。答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集現觀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三摩地已起滅不失無願現在前。設成就現在無願彼過去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問此說在何位。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者。此說即前所說諸位。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者。此說依無願三摩地入正性離生苦集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三摩地未已起滅先已起滅者。由得果轉根故失無願現在前。若成就過去空彼過去現在無願耶。答有成就過去空非過去現在無願。有及過去非現在。有及現在非過去。有及過去現在。成就過去空非過去現在無願者。謂空已滅不失無願未已滅。設已滅而失不現在前。問此說在何位。答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三心頃。及得一來果不還果。信勝解練根作見至。空三摩地已起滅不失無願未已起滅先已起滅者。由得果。轉根故失亦不現在前。及過去非現在者。謂空無願已滅不失無願不現在前。問此說在何位。答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滅現觀四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無願三摩地已起滅不失。無願不現在前。及現在非過去者。謂空已滅不失無願現在前。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問此說在何位。答此說若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集現觀一心頃。及得一來果不還果。信勝解練根作見至。空三摩地已起滅不失。無願未已起滅先已起滅者。由得果轉根故失而現在前。及過去現在者。謂空無願已滅不失無願現在前。問此說在何位。答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集道現觀各三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無願三摩地已起滅不失無願現在前。設成就過去現在無願彼過去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問此說在何位。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者。此說即前所說諸位。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者。此說依無願三摩地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三心頃集現觀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無願三摩地已起滅不失。空三摩地未已起滅。先已起滅者由得果轉根故失無願現在前。若成就過去空彼未來現在無願耶。答未來成就現在。若現在前。問此說在何位。答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集現觀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三摩地已起滅不失無願現在前。設成就未來現在無願彼過去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問此說在何位。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者。此說即前所說諸位。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者。此說依無願三摩地入正性離生苦集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三摩地未已起滅先已起滅者。由得果轉根故失無願現在前。若成就過去空彼過去未來無願耶。答未來成就過去。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問此說在何位。答未來成就過去。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者。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集現觀三心頃。滅現觀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及得預流果阿羅漢果。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三摩地已起滅不失。若得一來果不還果。信勝解練根作見至。空無願三摩地已起滅不失。若未已起滅。設已起滅而失則不成就者。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三心頃。集現觀一心頃。及得一來果不還果。信勝解練根作見至。空三摩地已起滅不失。無願未已起滅先已起滅者由得果轉根故失。設成就過去未來無願彼過去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問此說在何位。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者。此位如答次前問說。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者。此說依無願三摩地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三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無願三摩地已起滅不失。空未已起滅先已起滅者。由得果轉根故失。若成就過去空彼過去未來現在無願耶。答有成就過去空及未來無願非過去現在。有及未來現在非過去。有及過去未來非現在。有及過去未來現在。成就過去空及未來無願。非過去現在者。謂空已滅不失無願未已滅設已滅而失不現在前。問此說在何位。答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三心頃。及得一來果不還果。信勝解練根作見至。空三摩地已起滅不失。無願未已起滅先已起滅者。由得果轉根故失亦不現在前。及未來現在非過去者。謂空已滅不失無願現在前。非已滅設已滅而失。問此說在何位。答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集現觀一心頃。及得一來果不還果。信勝解練根作見至。空三摩地已起滅不失。無願未已起滅先已起滅者。由得果轉根故失。而現在前及過去未來非現在者。謂空無願已滅不失無願不現在前。問此說在何位。答此說若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滅現觀四心頃。及得預流果阿羅漢果。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三摩地已起滅不失。無願不現在前。若得一來果不還果。信勝解練根作見至。空無願三摩地已起滅不失。無願不現在前。及過去未來現在者。謂空無願已滅不失。無願現在前。問此說在何位。答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集道現觀各三心頃。及得預流果阿羅漢果。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三摩地已起滅不失。無願現在前。若得一來果不還果。信勝解練根作見至。空無願已起滅不失。無願現在前。設成就過去未來現在無願彼過去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問此說在何位。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者。此說即前所說諸位。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者。此說若依無願三摩地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三心頃。集現觀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及得預流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無願已起滅不失。空未已起滅先已起滅者。由得果轉根故失無願現在前。

若成就過去空彼過去無相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問此說在何位。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者。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滅道現觀各三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無相已起滅不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者。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三心頃。集現觀四心頃。滅現觀一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三摩地已起滅不失。無相未已起滅先已起滅者。由得果轉根故失。設成就過去無相彼過去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問此說在何位。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者。此位如答次前問說。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者。此說依無願三摩地入正性離生滅道現觀各三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無相已起滅不失。空未已起滅失已起滅者。由得果轉根故失。若成就過去空彼未來無相耶。答若得此謂已得名得即滅法智忍已生。問此說齊何位。答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滅現觀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三摩地已起滅不失。設成就未來無相彼過去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問此說在何位。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者。此說即前所說諸位。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者。此說依無願三摩地入正性離生滅現觀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三摩地未已起滅。先已起滅者由得果轉根故失。若成就過去空彼現在無相耶。答若現在前謂不起空。或無願或有漏心亦非無心故。言若現在前。問此說在何位。答此說若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滅現觀四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三摩地已起滅不失。無相現在前。設成就現在無相彼過去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問此說在何位。答已滅不失則成就者。此說即前所說諸位。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者。此設若依無願三摩地入正性離生滅現觀四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三摩地未已起滅。先已起滅者。由得果轉根故失無相現在前。若成就過去空彼過去現在無相耶。答有成就過去空非過去現在無相。有及過去非現在。有及現在非過去有及過去現在成就過去空。非過去現在無相者。謂空已滅不失無相未已滅設已滅而失不現在前。問此說在何位。答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三心頃。集現觀四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三摩地已起滅不失。無相未已起滅。先已起滅者。由得果轉根故失亦不現在前。及過去非現在者。謂空無相已滅不失無相不現在前。問此說在何位。答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道現觀三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無相已起滅不失。無相不現在前。及現在非過去者謂空已滅不失無相現在前。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問此說在何位。答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滅現觀一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三摩地已起滅不失。無相未已起滅。先已起滅者。由得果轉根故失無相現在前。及過去現在者謂空無相已滅不失無相現在前。問此說在何位。答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滅現觀三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無相已起滅不失無相現在前。設成就過去現在無相彼過去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問此說在何位。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者。此說即前所說諸位。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者。此說依無願三摩地入正性離生滅現觀三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三摩地未已起滅。先已起滅者由得果轉根故失。無相已起滅不失亦現在前。若成就過去空彼未來現在無相耶。答有成就過去空非未來現在無相。有及未來非現在。有及未來現在。成就過去空非未來現在。無相者。謂空已滅不失未得無相。與已得相違說名未得。即滅法智忍未已生時。問此說齊何位。答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三心頃。集現觀四心頃非餘位。以彼必成就未來無相故。及未來非現在者。謂空已滅不失。已得無相不現在前。問此說在何位。答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道現觀三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三摩地已起滅不失。無相不現在前。及未來現在者。謂空已滅不失無相現在前。問此說在何位。答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滅現觀四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三摩地已起滅不失。無相現在前。但成就現在必成就未來故不別說。設成就未來現在無相彼過去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問此說在何位。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者此說即前所說諸位。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者。此說依無願三摩地入正性離生滅現觀四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三摩地未已起滅。先已起滅者由得果轉根故失。無相現在前。若成就過去空彼過去未來無相耶。答有成就過去空非過去未來無相。有及未來非過去。有及過去未來成就過去空。非過去未來無相者。謂空已滅不失未得無相。問此說在何位。答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三心頃。集現觀四心頃。及未來非過去者謂空已滅不失。已得無相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問此說在何位。答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滅現觀一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三摩地已起滅不失。無相未已起滅先已起者由得果轉根故失。及過去未來者謂空無相已滅不失。問此說在何位。答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滅道現觀各三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無相已起滅不失。設成就過去未來無相彼過去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問此說在何位。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者。此說即前所說諸位。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者。此說依無願三摩地入正性離生滅道現觀各三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無相已起滅不失。空未已起滅先已起滅者由得果轉根故失。若成就過去空彼過去未來現在無相耶。答有成就過去空非過去未來現在無相。有及未來非過去現在。有及未來現在非過去。有及過去未來非現在。有及過去未來現在。成就過去空。非過去未來現在無相者。謂空已滅不失未得無相。問此說在何位。答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三心頃。集現觀四心頃。及未來非過去現在者。謂空已滅不失已得無相未已滅。設已滅而失不現在前。問此說在何位。答此說若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三摩地已起滅不失。無相三摩地未已起滅。先已起滅者由得果轉根故失。亦不現在前。及未來現在非過去者。謂空已滅不失。無相現在前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問此說在何位。答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滅現觀一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三摩地已起滅不失。無相未已起滅先已起滅者。由得果轉根故失而現在前。及過去未來非現在者。謂空無相已滅不失無相不現在前。問此說在何位。答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道現觀三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無相已起滅不失。無相不現在前。及過去未來現在者。謂空無相已滅不失。無相現在前。問此說在何位。答此說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滅現觀三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空無相已起滅不失。無相現在前。設成就過去未來現在無相彼過去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問此說在何位。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者。此說即前所說諸位。若未已滅。設已滅而失則不成就者。此說若依無願三摩地入正性離生滅現觀三心頃。及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無相已起滅不失亦現在前。空未已起滅先已起滅者。由得果練根故失。如空對無相作七句。應知無願對無相亦爾。隨其所應盡當知。如小七應知大七亦爾。差別者以二對一。如以過去空無願對過去無相有七。有說。此是大七種性故不應言對過去無相。所以者何。此但是一句故應作是說。如以過去空無願對無相有七。以此中具有七句故。有說。此中不應言有七。所以者何。此但是大七種性故。應作是說。如以過去空無願對過去無相。次對未來。次對現在。次對過去現在。次對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未來。後對過去未來現在。

無相有七以此中有一七句問。一七句答故。有說。此中所說顯於初句即有七句。所以者何。此中有七七句問七七句答。故如以過去空無願對過去無相作初句。次對未來。次對現在。次對過去現在。次對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未來。後對過去未來現在。無相為第七句。復以過去空無願對未來無相作初句。次對現在乃至後對過去無相為第七句。復以過去空無願對現在無相作初句。次對過去乃至後對未來無相為第七句。復以過去空無願對過去現在無相作初句。次對未來現在。乃至後對現在無相為第七句。復以過去空無願對未來現在無相作初句。次對過去未來。乃至後對過去現在無相為第七句。復以過去空無願對過去未來無相作初句。次對過去未來現在。乃至後對未來現在無相為第七句。復以過去空無願。對過去未來現在無相作初句。次對過去乃至後對過去未來無相為第七七句。若作是說則唐捐其功於文無益於義無益。亦不成七七句。若欲於文有益於義有益亦成七七句者。應作是說。如以過去空無願對過去無相作初句。次對未來。次對現在。次對過去現在。次對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未來。後對過去未來現在無相為第七句。復以未來空無願對未來無相作初句。次對現在乃至後對過去無相為第七句。復以現在空無願對現在無相作初句。次對過去現在乃至後對未來無相為第七句。復以過去現在空無願對過去現在無相作初句。次對未來現在乃至後對現在無相為第七句。復以未來現在空無願對未來現在無相作初句。次對過去未來乃至後對過去現在無相為第七句。復以過去未來空無願對過去未來無相作初句。次對過去未來現在乃至後對未來現在無相為第七句。復以過去未來現在空無願。對過去未來現在無相作初句。次對過去乃至後對過去未來無相為第七七句。若作是說則於文有益於義有益成七七句。應知諸七義則如是。問此中一行歷六小七大七何差別。答名即差別。此名一行乃至此名大七。復次以一行道理為問名一行。以六句為問名歷六。以七句為問以一問一名小七。以七句為問以二問一名大七。復次問不相似法不以世定名一行。問相似法以世定名歷六。問不相似法以世定。以一問一名小七。問不相似法以世定以二問一名大七。一行歷六小七大七是謂差別。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八十四

 

上篇: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200卷)

下篇:阿毗曇毗婆沙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推薦】佛教文庫APP客戶端

可以觀看佛教文章和佛學視頻講座

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

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

【註音版】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雜阿毗曇心論

雜阿毘曇心論卷第一 尊者法救造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等...

阿毗曇八犍度論

阿毘曇八犍度論序 釋道安撰 阿毘曇者。秦言大法也。眾...

阿毗曇甘露味論

阿毘曇甘露味論卷上 尊者瞿沙造 曹魏代譯失三藏名 布...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卷第一 尊者世友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

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

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 失譯 佛在舍衛祇桓阿難邠坻阿藍。...

佛說甚深大迴向經

佛說甚深大迴向經 僧祐錄中失譯人名今附宋錄 如是我聞...

坐禪三昧經

坐禪三昧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導師說難遇, ...

【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大般涅槃經後分

大般涅槃經後分卷上 大唐南海波凌國沙門若那跋陀羅譯...

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過去現在因果經

過去現在因果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

佛說五十頌聖般若波羅蜜經

佛說五十頌聖般若波羅蜜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

優陂夷墮捨迦經

優陂夷墮捨迦經 失譯人名今附宋錄 聞如是: 一時,佛...

【佛教詞典】護淨互覆墮

子題:互覆墮、在樹並從根判墮落皆據知論 資持記釋云:...

【佛教詞典】金剛山

(雜名)又曰金剛圍山,金剛輪山。周繞世界之鐵圍山也...

慧律法師《不聽是非,不傳是非》

修行,一定要避免造口業。 生活中說話的機會很多,但...

廣欽老和尚的念佛開示

下午,老和尚在大殿外乘涼,傳某師請示師父有關帶業往...

肉食百害而無一益

1.動物被宰殺時,極端的恐懼、痛苦、憤恨、掙扎,使其...

從凡夫轉變為聖人

五停心觀中的因緣觀,即觀察一切法皆因緣生、因緣滅。...

為什麼原諒他人過失是善法

問: 為什麼原諒他人過失是善法呢。請一開示一下。 方...

為靈魂沐浴

俗世喧囂,紅塵擾攘,我們在其中摸爬滾打,難免會讓靈...

勤轉念,證菩提 -- 善於修這顆心

當我們不好的念生起來的時候,我們就煩惱了。貪慾煩惱...

走遍天下尋知己,未識這個是知音

比丘可不是個簡單的稱呼,這修行人,要久住叢林,親近...

法聞法師法語

一 人身難得 六道眾生中人身最為難得,為什麼人身難得...

為臨終昏迷者、聾人助念有用嗎

問: 有人平素信願念佛而臨終中風失語,神識昏迷,此...

入禪之門第二講:達摩禪法

如果說禪真正有門可入,那個門也僅僅是個方便,禪本來...

中峰大師禪詩百首欣賞

01 塵沙劫又塵沙劫,數盡塵沙劫未休。 當念只因情未撇...

【視頻】《怡山發願文》廣行法師教念

《怡山發願文》廣行法師教念

【視頻】《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釋大力讀誦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釋大力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