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六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智度論釋習相應品第三之餘(卷三十六)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經】

舍利弗白佛言:「云何菩薩摩訶薩過聲聞、辟支佛地,住阿鞞跋致地,淨佛道?」

【論】

問曰:

舍利弗何因作是問?

答曰:

舍利弗上問眾智無異,佛既種種譬喻明菩薩智勝;意既已解,今問:「云何能過二乘,住阿毘跋致地,淨佛道?」

問曰:

小乘不住成佛,何以故問淨佛道事?

答曰:

舍利弗者,是隨佛轉法輪將,雖自無益,為利益求佛道眾生故問。

又以菩薩大悲、多所利益,是故問菩薩事以益眾生。

復次,舍利弗蒙佛恩故,破諸邪見,得成道果;欲報恩故問菩薩事。

又舍利弗於聲聞地中究盡邊際,所未了者唯菩薩事,是故復問。

又以菩薩法甚深微妙,雖不能得,愛樂故問。譬如見人妙寶已,雖自無,愛樂故問。

【經】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行六波羅蜜,住空、無相、無作法,能過一切聲聞、辟支佛地,住阿毘跋致地,淨佛道。」

【論】

問曰:

是三事後品中各有因緣,佛今何以併說?

答曰:

是中略說;後當廣說三事因緣。

又今但說空、無相、無作因緣;後當說種種功德,故合說三事。

問曰:

入三解脫門則到涅槃;今云何以空、無相、無作能過聲聞、辟支佛地?

答曰:

無方便力故,入三解脫門,直取涅槃。

若有方便力,住三解脫門,見涅槃;以慈悲心故,能轉心還起,如〈後品〉中說。

譬如仰射虛空,箭箭相拄,不令墮地;菩薩如是,以智慧箭仰射三解脫虛空,以方便後箭射前箭,不令墮涅槃之地。

是菩薩雖見涅槃,直過不住,更期大事,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今是觀時,非是證時。如是等應廣說。

若過是二地,知諸法不生不滅,即是阿毘跋致地。

住阿毘跋致地中,教化眾生、淨佛世界,是為能淨佛道。

復次,菩薩住三解脫門,觀四諦,知是聲聞、辟支佛法;直過四諦,入一諦,所謂一切法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來不去等。

入是一諦中,是名「阿毘跋致地」。

住是阿毘跋致地,淨佛道地,滅除身、口、意麁惡之業,及滅諸法中從初已來所失之事,是名「淨佛道地」。

【經】

舍利弗白佛言:「菩薩摩訶薩住何等地能為諸聲聞、辟支佛作福田?」

【論】

釋曰:

舍利弗深心恭敬菩薩,故今問:「菩薩漏結未盡,住何功德,能為諸聲聞辟支佛作福田?」

【經】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行六波羅蜜,乃至坐道場,於其中間常為諸聲聞、辟支佛作福田。」

【論】

釋曰:

佛以是義示舍利弗:「雖三解脫門、涅槃事同,而菩薩有大慈悲,聲聞、辟支佛無。菩薩從初發心行六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欲度一切眾生、具一切佛法故勝。」

【經】

「何以故?以有菩薩摩訶薩因緣故,世間諸善法生。」

【論】

釋曰:

佛先已以一因緣益,行眾行故,為諸聲聞、辟支佛作福田;今說菩薩外益因緣故,世間有一切諸善法。所以者何?菩薩發心雖未成佛,令可度眾生住三乘道;不得三乘者令住十善道,何況成佛!

問曰:

聲聞、辟支佛因緣故,亦使世間得善法,何以但說菩薩能令世間有善法?

答曰:

因聲聞、辟支佛世間有善法者,亦皆由菩薩故有。若菩薩不發心者,世間尚無佛道,何況聲聞、辟支佛!佛道是聲聞、辟支佛根本故。

復次,雖因聲聞、辟支佛,有善法少,以少故不說。尚不說聲聞、辟支佛,何況外道諸師!

【經】

「何等是善法?所謂十善道、五戒、八分成就齋,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盡現於世;以菩薩因緣故,六波羅蜜、十八空,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一切種智,盡現於世;以菩薩因緣故,有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四天王天、乃至非有想非無想天,皆現於世;以菩薩因緣故,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佛,皆現於世。」

【論】

問曰:

以菩薩因緣故有善法於世,可爾;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若世無菩薩亦有此貴姓,云何言皆從菩薩生?

答曰:

以菩薩因緣故,世間有五戒、十善、八齋等;是法有上、中、下:上者得道,中者生天,下者為人,故有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

問曰:

若世無菩薩,世間亦有五戒、十善、八齋、剎利等大姓!

答曰:

菩薩受身種種,或時受業因緣身、或受變化身,於世間教化,說諸善法及世界法、王法、世俗法、出家法、在家法、種類法、居家法,憐愍眾生、護持世界,雖無菩薩法,常行世法。

以是因緣故,皆從菩薩有。

問曰:

菩薩清淨、行大慈悲,云何說世俗諸雜法?

答曰:

有二種菩薩:一者、行慈悲直入菩薩道;二者、敗壞菩薩,亦有悲心,治以國法,無所貪利,雖有所惱,所安者多,治一惡人,以成一家。如是立法;人雖不名為清淨菩薩,得名敗壞菩薩。

以是因緣故,皆由菩薩有。

世間諸富貴皆從二乘道有;二乘道從佛有;佛因菩薩有。

若無菩薩說善法者,世間無有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無有樂受、不苦不樂受,但有苦受,常有地獄啼哭之聲。菩薩如是大利益故,云何不名為世間作福田!

舍利弗聞是菩薩有大功德,應當供養,心念:「煩惱未盡,雖有大福,不能消其供養。如人雖噉好食,以內有病故不能消化。」以是故,

【經】

舍利弗白佛言:「菩薩摩訶薩淨畢施福不?」

佛言:「不也!何以故?本以淨畢故。」

【論】

釋曰:

以菩薩從初發心時,便為一切眾生供養之上首。所以者何?以決定為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代受勤苦。

又利益無量阿僧祇眾生,令得度脫,欲取一切諸佛法大智慧力故,能令世間即是涅槃。

如是種種因緣故言「本已淨畢」。

復次,佛重說消施因緣故:

【經】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為大施主,施何等?施諸善法。何等善法?十善道、五戒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種智,以是施與。」

【論】

釋曰:

先說由菩薩因緣,世間有善法;今說菩薩施善法之主,是為差別。

【經】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云何習應般若波羅蜜,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釋曰:

上說一日修般若波羅蜜勝聲聞、辟支佛,從是因緣來,佛種種讚歎菩薩。如是大功德皆從般若波羅蜜生,是故今問:「云何菩薩習行是般若波羅蜜,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復次,舍利弗知般若波羅蜜難行難得,如幻如化,難可受持,恐行者違錯,故問習應。

【經】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習應色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習應受、想、行、識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習應眼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習應耳、鼻、舌、身、心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習應色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習應聲、香、味、觸、法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習應眼界空、色界空、眼識界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習應耳聲識界、鼻香識界、舌味識界、身觸識界、意法識界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習應苦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習應集、滅、道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習應無明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習應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習應一切諸法空,若有為、若無為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釋曰:

五眾者,色、受、想、行、識。

色眾者:是可見法。是色因緣故,亦有不可見有對;有對雖不可見,亦名為色。如得道者名為道人;餘出家未得道者,亦名為道人。

何等是可見?一處,是可見有對色小分,一入攝。餘九處及無作業,名不可見色。

有對者:十處。無對者:唯無作色。

有漏、無漏等分別亦如是。

如經說:「色有三種:有色可見有對,有色不可見有對,有色不可見無對。」是故當知非但眼見故是色,內外十處能起五識者皆名色;因是色分故生無作色。

復有四種色:內有受、不受,外有受、不受。

復有五種色,所謂五塵。

復有一種色,如經說惱壞相。眾生身色名為惱壞相;非眾生色亦名惱壞相,惱相因緣故亦名惱。譬如有身,則有饑、渴、寒、熱、老、病、刀、杖等苦。

復有二種色,所謂四大、四大造色;內色、外色;受色、不受色;系色、不系色;有色能生罪、有色能生福;業色、非業色;業色、果色;業色、報色;果色、報色;隱沒無記色、不隱沒無記色;可見色、不可見色;有對色、無對色;有漏色、無漏色。如是等二種分別色。

復有三種色,如上可見有對中說。

復有三種色:善色、不善色、無記色;學色、無學色、非學非無學色;從見諦所斷生色、從思惟所斷生色、從無斷生色。

復有三種色:欲界系色、色界系色、不系色;有色能生貪慾、有色能生瞋恚、有色能生愚癡;三結、三漏等亦如是;有色能生不貪善根、不瞋善根、不愚癡善根;如是等諸三善根應廣說;有色能生隱沒無記法、能生不隱沒無記法——不隱沒無記有二種:有報生、有非報生者,如是等二種無記。

復有四種色,如上受、不受中說;四大及造色三種——善、不善、無記;身業作、無作色、口業作、無作色;受色(受戒時得律儀色)、止色(惡不善禁止也)、用色(如眾僧受用檀越所施之物)、不用色(餘無用之色)。如是等四種色。

復有五種色:身作、無作色、口作、無作色、及非業色;五情,五塵;麁色、動色、影色、像色、誑色:

「麁色」者,可見、可聞、可嗅、可味、可觸,如土石等。

「動色」者有二種:一者、眾生動作;二者、非眾生動作——如水、火、風動作,地依他故動;下有大風動水,水動地;風之動樹,如酒自沸動。如磁石吸鐵,如真珠、玉、車渠、馬碯夜能自行,皆是眾生先世福德業因緣,不可思議。

問曰:

影色、像色不應別說!何以故?眼、光明對清淨鏡故,反自照見;影亦如是,遮光故影現,無更有法。

答曰:

是事不然!

如油中見像黑,則非本色。

如五尺刀中,橫觀則面像廣,縱觀則面像長,則非本面。

如大秦水精中玷,玷中皆有面像,則非一面像。

以是因緣故,非還見本像。

復次,有鏡、有人、有持者、有光明,眾緣和合故有像生;若眾緣不具則像不生。是像亦非無因緣,亦不在因緣中;如是別自有法,非是面也。

此微色,生法如是,不同麁色;如因火有煙,火滅煙在。

問曰:

若爾者,不應別說影!同是細色故。

答曰:

鏡中像有種種色,影則一色,是故不同。是二雖待形俱動,形質各異:影從遮明而現;像則從種種因緣生。雖同細色,各各差別。

「誑色」者,如炎、如幻、如化、如乾闥婆城等,遠誑人眼,近無所有。

如是等種種無量色總名色眾。

受眾者,如經說:「因眼緣色生眼識,三事和合故生觸,是觸即時三眾共生,所謂受、想、行。」

問曰:

眼識亦與三眾作因,何以但說「觸」?

答曰:

眼識少時住,見色便滅;次生意識,能分別色好丑。是故不說眼識。

因眼、色、識三事和合故生觸;觸生心數法。眼識因緣遠故不說。

問曰:

一切識皆有觸,何以但「觸因緣生心數法」?

答曰:

心有二種:一者、念念生滅心,二者、次第相續心。

觸亦如是,次第相續觸麁故,說因觸生心數法;念念觸微細,亦共生心數法,不了故不說。

若情、塵、識三事和合能受苦樂,爾時觸法了了,以是故說因觸生心數法。

如色法從因緣和合生;心數法亦如是,從觸法和合生。

如色法從和合生,無和合則不生;心數法亦如是,有觸則生,無觸則不生。

此受眾:一種,所謂受相。

復有二種受:身受、心受;內受、外受;麁、細;遠、近;淨、不淨等。

復有三種受:苦、樂、不苦不樂;善、不善、無記;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見諦所斷、思惟所斷、不斷;因見諦所斷生受、因思惟所斷生受、因不斷生受;或因身見生、不還與身見作因,或因身見生、還與身見作因,或不因身見生、不還與身見作因;復有三種受:欲界系、色界系、無色界系。如是等三種受。

復有四種受:內身受、外身受、內心受、外心受;四正勤、四如意足等相應受,及四流、四縛等相應受。是名四種受。

復有五種受:樂根、苦根、憂根、喜根、捨根;見苦所斷相應受,乃至思惟所斷相應受;五蓋、五結諸煩惱相應受亦如是。

復有六受眾:六識相應受。

復有意識分別為十八受,所謂眼見色思惟分別心生喜,眼見色思惟分別心生憂,眼見色思惟分別心生捨,乃至意識亦如是。

是十八受中有淨、有垢,為三十六。

三世各有三十六,為百八。

如是等種種因緣分別受義無量,名為受眾。

想眾、相應行眾、識眾亦如是分別。何以故?與受眾相應故。

復次,佛說有四種想:有小想、大想、無量想、無所有想。

「小想」者,覺知小法。如說小法者,小欲、小信、小色、小緣相,名為「小想」。

復次,欲界系想名為「小」;色界系想名為「大」;三無色天系想名為「無量」;無所有處系想是名「無所有想」。

復次,煩惱相應想名為「小想」,煩惱覆故;有漏無垢想名為「大想」;諸法實相想名為「無所有想」;無漏想名為「無量想」,為涅槃無量法故。

復次,佛說有六想:「眼觸相應生想,乃至意觸相應生想。」如是等名為想眾。

行眾者:佛或時說一切有為法名為行。

或說三行:身行、口行、意行。

「身行」者,出入息。所以者何?息屬身故。

「口行」者,覺觀。所以者何?先覺觀然後語言。

「意行」者,受、想。所以者何?受苦樂,取相心發,是名意行。

心數法有二種:一者、屬見,二者、屬愛。屬愛主名為「受」;屬見主名為「想」。以是故說是二法為「意行」。

佛或說十二因緣中三行:福行、罪行、無動行。

「福行」者,欲界系善業。

「罪行」者,不善業。

「無動行」者,色、無色界系業。

阿毘曇除受、想,餘心數法及無想定、滅盡定等心不相應法,是名為行眾。

識眾者:內外六入和合故生六覺,名為識;以內緣力大故,名為眼識乃至名為意識。

問曰:

意即是識,云何意緣力故生意識?

答曰:

意生滅相故,多因前意故,緣法生意識。

問曰:

前意已滅,云何能生後識?

答曰:

意有二種:一者、念念滅,二者、心次第相續名為一。

為是相續心故,諸心名為一意,是故依意而生識無咎。

意識難解故,九十六種外道不說依意故生識,但以依神為本。

此五眾,四念處中廣說。所以者何?身念處說色眾,受念處說受眾,心念處說識眾,法念處說想眾、行眾。

問曰:

不應有五眾,但應有色眾、識眾!識眾隨時分別故有異名,名為受、想、行。如不淨識名為煩惱,淨識名為善法。

答曰:

不然!所以者何?若名異故實亦異;若無異法,名不應異。

若唯有心而無心法者,心不應有垢、有淨。

譬如清淨池水,狂象入中,令其溷濁;若清水珠入,水即清淨,不得言水外無象、無珠。

心亦如是,煩惱入故能令心濁;諸慈悲等善法入心,令心清淨。以是故不得言煩惱、慈悲等法即是心。

問曰:

汝不聞我先說:垢心即是煩惱,淨心即是善法?

答曰:

若垢心次第云何能生淨心?淨心次第云何當生垢心?以是故,是事不然!汝但知麁現之事,不知心數法;不可以不知故便謂為無,當知必有五眾。

問曰:

若有者,何以不多不少但說五?

答曰:

諸法各有定限。如手法五指,不得求其多少。

復次,有為法雖復無量,佛分判為五分則盡。

問曰:

若爾者,何以故復說十二入、十八界?

答曰:

眾義應爾;入、界義異。

佛為法王,為眾生故,或時略說、或時廣說。

有眾生於色、識中不大邪惑,於心數法中多有錯謬,故說五眾。

有眾生心、心數法中不生邪惑,但惑於色;為是眾生故,說色為十處,心、心數法總說二處。

或有眾生於心數法中少生邪惑,而多不了色、心;為是眾生故,說心數法為一界,色、心為十七界。

或有眾生不知世間苦法生滅、不知離苦道;為是眾生故說四諦:世間及身皆為是苦;愛等煩惱是苦因;煩惱滅是苦滅;滅煩惱方便法是名道。

或有眾生著吾我故,於諸法中邪見生一、異相;或言世間無因無緣,或墮邪因緣;為是眾生故,說十二因緣。

有人說常法:或說神常,或說一切法常,但滅時隱藏微細,非是無也,若得因緣會還出,更無異法;為是人故,說一切有為法皆是作法,無有常定。譬如木人,種種機關,木楔和合故能動作,無有實事,是名有為法。

問曰:

是中說五眾有何次第?

答曰:

行者初習觀法,先觀麁法,知身不淨、無常、苦、空、無我等,身患如是。

眾生所以著此身者,以能生樂故,諦觀此樂,有無量苦常隨逐之,此樂亦無常、空、無我等。

六塵中有無量苦,眾生何因緣生著?以眾生取相故著。如人身一種偏有所著,能沒命隨死取相。

受苦樂,發動生思等諸行。

心行發動時,識知離苦得樂方便,是為識。

復次,眾生五欲因緣,故受苦樂;取相因緣,故深著是樂;以深著樂故,或起三毒、若三善根,是名為行;識為其主,受用上事。五欲即是色,色是根本,故初說色眾;餘次第有名。

餘入、界諸法等皆由五眾次第有。

唯法入、法界中增無為法。

四諦中增智緣滅。

入、界,乃至有為、無為法如上說。

今五眾等諸法皆是空。何以故?聖主說故。聖有三種下、中、上,佛為其主。如星宿月中,日為其最,光明大故。佛得一切智慧故名為聖主。聖主所說故,應當是實。

復次,以有十八空故一切法空。若但以性空能空一切法,何況十八!若以內空、外空能空一切法,何況十八!

復次,若有法不空,應當有二種:色法、非色法。是色法分別破裂乃至微塵,分別微塵亦不可得,終卒皆空。無色法,乃至念念生滅故皆空。如四念處中說。

復次,諸法性空,但名字,因緣和合故有。

如山、河、草、木、土地、人民、州郡、城邑名之為「國」;巷、裡、市陌、廬館、宮殿名之為「都」;樑柱、椽棟、瓦竹、壁石名之為「殿」;上、中、下分和合名之為「柱」;片片和合故有「分」名;眾札和合故有「片」名;眾微和合故有「札」名;是微塵有大、有中、有小:大者,游塵可見;中者,諸天所見;小者,上聖人天眼所見;慧眼觀之則無所見。所以者何?性實無故。

若微塵實有即是常,不可分裂、不可毀壞,火不能燒、水不能沒。

復次,若微塵有形、無形二俱有過。

若無形,云何是色?

若微塵有形,則與虛空作分,亦有十方分;若有十方分,則不名為微。

佛法中「色」,無有遠、近、麁、細、是常者。

復次,離是因緣名字則無有法。今除山、河、土地因緣名字更無國名;除廬裡、道陌因緣名字則無都名;除梁椽、竹瓦因緣名字更無殿名;除三分因緣名字更無柱名;除片因緣名字則無分名;除札因緣名字則無片名;除眾微因緣名字則無札名;除中微塵名字則無大微塵名;除小微塵名字則無中微塵名;除天眼妄見則無小微塵名。

如是等種種因緣義故,知諸法畢竟空。

問曰:

若法畢竟空,何以有名字?

答曰:

名字若是有,與法俱破;若無則不應難。名字與法俱無有異,以是故知一切法空。

復次,一切法實空。所以者何?無有一法定故,皆從多法和合生。若無有一,亦無有多。譬如樹,根、莖、枝、叶和合故有假名樹;若無樹法,根、莖、枝、葉為誰和合?若無和合則無一法;若無一法則亦無多,初一、後多故。

復次,一切諸觀語言戲論皆無實者,若世間常亦不然,世間無常亦不然;有眾生、無眾生,有邊、無邊,有我、無我,諸法實、諸法空皆不然。如先種種論議門中說。若是諸觀戲論皆無者,云何不空?

問曰:

汝言「諸法實、諸法空皆不然」者,今云何復言「諸法空」?

答曰:

有二種空:一者、說名字空,但破著有而不破空;二者、以空破有,亦無有空。

如小劫盡時,刀兵、疾疫、飢餓,猶有人、物、鳥、獸、山、河;大劫燒時,山河樹木乃至金剛地下大水亦盡,劫火既滅,持水之風亦滅,一切廓然無有遺餘。

「空」亦如是,破諸法皆空,唯有「空」在,而取相著之。「大空」者,破一切法,空亦復空。

以是故汝不應作是難!若滅諸戲論,云何不空?

如是等種種因緣,處處說空,當知一切法空。

「習」者:隨般若波羅蜜修習行觀,不息不休,是名為「習」。

譬如弟子隨順師教、不違師意,是名「相應」。如般若波羅蜜相,菩薩亦隨是相,以智慧觀能得、能成就,不增不減,是名「相應」。譬如函、蓋,大小相稱。

雖般若波羅蜜滅諸觀法,而智慧力故,名為無所不能、無所不觀;能如是知,不墮二邊,是為「與般若相應」。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習應性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習應七空,所謂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問曰:

何以不說住十八空,但說住七空,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答曰:

佛法中廣說則十八空,略說則七空。如廣說助道法則有三十七品,略說則七覺分。

復次,是七空多用利益眾生故。

如「大空」、「無始空」,或時有眾生起是邪見,為是故說。

「性空」者,一切諸法性本末尚自空,何況現在!因緣尚空,何況果報!

「自相空」者,諸法總相、別相盡觀其空,心則遠離。

用是二空,諸法皆空,是名「諸法空」。

從「性空」故有相,「相空」故諸法皆空;諸法空故,更無所得,是名「不可得空」。

用是四種空破一切有法;若以有法、有相為過者,取於無法,是故說「無法空」。

若以無法為非,還欲取有法,是故說「有法空」。

先說四空雖破有法,行者心則離有而存於無,是則說「無法空」。

若說無法為非,心無所寄,還欲存有,是故略說「有法空」,以存有心薄故。

「無法有法空」者,行者以無法空為非,心還疑有;若心觀有還疑無法,是故有、無俱觀其空,如內外空觀。

以是故但說七空。

問曰:

汝言:「知一切法空,滅諸觀,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如是觀是名相應,不如是觀則不相應。分別是非故,即亦是觀,云何言「滅」?

答曰:

以是故:

【經】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習應七空時,不見色若相應若不相應,不見受、想、行、識若相應若不相應;不見色若生相若滅相,不見受、想、行、識若生相若滅相;不見色若垢相若淨相,不見受、想、行、識若垢相若淨相。」

【論】

釋曰:

「不見色若生相若滅相」者,不見五眾有生有滅。若五眾有生滅相即墮斷滅中;墮斷滅故,則無罪無福;無罪無福故與禽獸無異。

「不見色若垢若淨」,不見五眾有縛有解。若五眾是縛性,無有得解脫者;若五眾是淨性者,則無有學道法。

【經】

「不見色與受合,不見受與想合,不見想與行合,不見行與識合。何以故?無有法與法合者,其性空故。」

【論】

釋曰:

心、心數法無形,無形故則無住處,以是故色不與受合。

如四大及四大所造色二觸和合;心心數法中無觸法,故不得和合。

問曰:

若爾者,何以說受、想、行、識不共和合?

答曰:

佛此中自說無有法與法合者,何以故?一切法性常空故。

若無法與法合,亦無有離。

復次,佛自說因緣:

【經】

「舍利弗!色空中無有色,受、想、行、識空中無有識。」

【論】

釋曰:

何以故?色與空相違。若空來則滅色,云何色空中有色?譬如水中無火,火中無水,性相違故。

復次,有人言:色非實空,行者入空三昧中見色為空。以是故言:色空中都無有色;受、想、行、識亦如是。

【經】

「舍利弗!色空故無惱壞相,受空故無受相,想空故無知相,行空故無作相,識空故無覺相。」

【論】

問曰:

此義有何次第?

答曰:

先說五眾空中無五眾;今是中說其因緣。

五眾各各自相不可得故,故言:「五眾空中無五眾」。

【經】

「何以故?舍利弗!非色異空,非空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如是。」

【論】

釋曰:

佛重說因緣。若五眾與空異,空中應有五眾;今五眾不異空、空不異五眾,五眾即是空、空即是五眾;以是故空不破五眾。

所以者何?是中佛自說因緣:

【經】

「舍利弗!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空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亦無智、亦無得,無須陀洹、無須陀洹果,無斯陀含、無斯陀含果,無阿那含、無阿那含果,無阿羅漢、無阿羅漢果,無辟支佛、無辟支佛道,無佛、亦無佛道。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問曰:

人皆知空中無所有,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無一切法,佛何以分別說五眾等諸法各各空?

答曰:

有人雖複習空,而想空中猶有諸法。如行慈人,雖無眾生而想眾生得樂,自得無量福故。以是故佛說諸法性常自空,非空三昧故令法空——如水冷相,火令其熱。若言「以空三昧故令法空」者,是事不然!

「智」者,是無漏八智。「得」者,初得聖道須陀洹果乃至佛道。是義先已廣說。

【經】

「舍利弗!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見般若波羅蜜若相應若不相應,不見檀波羅蜜、尸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若相應若不相應,亦不見色若相應若不相應,不見受、想、行、識若相應若不相應,不見眼乃至意、色乃至法、眼色識界乃至意法識界若相應若不相應,不見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佛十力乃至一切種智若相應若不相應。

「如是,舍利弗!當知菩薩摩訶薩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釋曰:

菩薩得諸法實相,入般若波羅蜜,即於般若波羅蜜不見定相,若相應、若不相應,何況見有餘法!

云何不見般若相應、不相應?

不見如是行,為應般若波羅蜜;不見不如是行,為不應般若波羅蜜。

如常、樂、我行,不應般若波羅蜜;無常、苦、無我行,為應般若波羅蜜。

若行實,不應般若波羅蜜;若行空,為應般若波羅蜜。

如有、無行,為不應般若波羅蜜;如非有非無行,為應般若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中皆無是事,般若波羅蜜相畢竟清淨故。

五波羅蜜、五眾,乃至一切種智亦如是。

問曰:

般若波羅蜜畢竟清淨應爾,五波羅蜜及餘法云何清淨?

答曰:

先說五事離般若波羅蜜不名波羅蜜,與般若波羅蜜和合故名波羅蜜。

如《般若波羅蜜.初品》中說:「云何名檀波羅蜜?不見施者、不見受者、無財物故。」

五眾法是菩薩觀處,與般若波羅蜜和合故,畢竟清淨故,不見相應、不相應。

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亦如是。是諸法無有定性、無有定法,以是故不見若相應、若不相應。

十八空、四念處,乃至大慈、大悲、一切種智,不見若相應、若不相應。

問曰:

是菩薩非聲聞、辟支佛,云何有三十七品?未得佛道,云何有十力、四無所畏?

答曰:

是菩薩雖非聲聞、辟支佛,亦觀聲聞、辟支佛法,欲以聲聞、辟支佛道度眾生故。

復有人言:「行聲聞、辟支佛道,但不取證,如後品中說:『入空、無相、無作三昧,菩薩住是三解脫門,作是念言:「今是觀時,非是證時。」』」

或有新發意菩薩聞有聲聞、辟支佛三十七品法,讀誦、正憶念、分別。

以是故說菩薩有三十七品。

佛十力等亦如是。菩薩自於菩薩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中住,住是法中,若聞、若憶想、分別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甚深微妙,亦是我分。

復次,是菩薩無量阿僧祇劫來,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等,坐佛樹下時,得無礙解脫故增益清淨。譬如勳勞既立,然後受其功賞。菩薩亦如是,有是功德乃受其名。

是功德皆是般若波羅蜜勢力合故,不見若相應、若不相應。

此諸法義,從六波羅蜜乃至一切智,先已說。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空不與空合,無相不與無相合,無作不與無作合。何以故?空、無相、無作無有合與不合。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問曰:

一心中無有二空,云何說空不與空合?

答曰:

空有二種:一者、空三昧,二者、法空。

空三昧不與法空合。何以故?若以空三昧力合法空者,是法非自性空。

又空者,性自空,不從因緣生;若從因緣生,則不名性空。行者若入時見空,出時不見空,當知是虛妄。

復次,佛自說因緣:「空中無合無不合;無相、無作亦如是。舍利弗!菩薩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問曰:

但一處說「不見與般若波羅蜜相應不相應」便足,何以故復更種種說「相應不相應因緣」?若一處應,餘則皆應;若一處不應,餘亦不應。譬如一盲無見,千盲俱爾。

答曰:

不然!若欲以戲論求勝,應如是難。

諸法相雖不可說,佛以大慈大悲故種種方便說。

又佛說法,為一種眾生得道,為未悟者重說。

又復一說為斷見諦結使,二說為斷思惟結使,復更說為諸餘結使分分皆斷。

又一說有人得聲聞道,一說種辟支佛道因緣;更一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更一說行六波羅蜜,更一說行方便、得無生忍,更一說得初住地,更一說乃至十住地。更一說為人故,更一說為天故。

復次,是般若波羅蜜相甚深,難解難知,佛知眾生心根有利鈍:鈍根者,少智為其重說;若利根者,一說二說便悟,不須種種重說。譬如駛馬,下一鞭便走;駑馬多鞭乃去。

如是等種種因緣故,經中重說無咎。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入諸法自相空。

「入已,色不作合,不作不合;受、想、行、識不作合,不作不合。

「色不與前際合。何以故?不見前際故;色不與後際合,何以故?不見後際故;色不與現在合,何以故?不見現在故。

「受、想、行、識亦如是。」

【論】

釋曰:

先說空、無相、無作,無合無不合,今更說因緣:入自相空故,五眾不作合、不作不合。若一切法自相空,是中無有合、不合。

「合」者,諸法如其相。如地堅相、識知相。如是等自相不在異法,是名為「合」。

「不合」者,自相不在自法中。

略說諸法相,不增不減。

色不與前際合。何以故?前際空無所有,但有名字;若色入過去,則滅無所有,云何與前際合?

後際者,未有未生,色不應與後際合。

現在色,生滅不住故,不可取相,色不應與現在合。

復次,佛自說因緣:「色不與前際合、非不合。何以故?前際不可見故。色不與後際合,非不合。何以故?後際不可見故。色不與現在合,非不合。何以故?現在不可見故。受、想、行、識亦如是。」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前際不與後際合,後際不與前際合,現在不與前際後際合,前際、後際亦不與現在合,三際、名空故。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應者,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問曰:

云何前際、後際合?

答曰:

有人說:三世諸法皆是有,未來法轉為現在,現在轉為過去。如泥揣現在,瓶為未來,土為過去;若成瓶時,瓶為現在,泥揣為過去,瓶破為未來。如是者是為「合」。

若有三世相,是事不然,以多過故,是為「不合」。

復次,三世合者,如過去法與過去、未來、現在世作因;現在法與現在、未來世作因;未來世法與未來世作因。

又過去心、心數法緣三世法;未來、現在心心數法亦如是。

斷心心數法能緣不斷法;不斷心心數法能緣可斷法。

如是等三世諸法因緣果報共相和合,是名為「合」。

菩薩不作是合。何以故?如先說:「過去已滅,云何能為因、能為緣?未來未有,云何為因緣?現在乃至一念中不住,云何為因緣?」是名「不合」。

復次,佛自說因緣:「三世及名字空故,云何言合?」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六

 

上篇:大智度論

下篇:金剛般若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釋經論部目錄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

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 後漢安息優婆塞都尉安玄共沙門嚴...

十地經論

十地經論序 侍中崔光製 十地經者。蓋是神覺之玄苑。靈...

彌勒菩薩所問經論

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第一 後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卷第一 天親菩薩造 後魏北印度三藏...

【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佛說十地經

佛說十地經卷第一 大唐國僧法界從中印度持此梵本請於...

【註音版】天台四教儀

天台四教儀...

佛說諸法本無經

佛說諸法本無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復次婆伽婆...

【註音版】佛說希有校量功德經

佛說希有校量功德經...

佛華嚴入如來德智不思議境界經

佛華嚴入如來德智不思議境界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

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隋大業年中三藏笈多譯 歸命一切...

梵志頞波羅延問種尊經

梵志頞波羅延問種尊經 東晉西域三藏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大乘密嚴經

大乘密嚴經卷上 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奉 制譯 密嚴會品...

【佛教詞典】觀遍計所執

(術語)法苑義林章一末曰:略有五重:一遣虛存實識,...

【佛教詞典】尼抵

(雜語)Nidhi(Praṇidhāna),譯曰願。可洪音義二曰...

他用八塊錢素餐溫暖了廣州

一家面積才67平米,人均僅10元的素餐館,竟引來一百多...

心正直,外面世界就沒有委曲

這個宇宙、這個世界跟我是一體,這個心和外面的境界是...

廣超法師《佛學基礎知識》

業力與輪迴 一、業的定義 古印度語稱為竭摩,梵語(K...

在念不退當中,頓然超越四十一個因位

為什麼淨土法門,往生一法是這樣的圓頓超越,勝異方便...

好聲音長者緣

往昔,盧留城的王軍王被佞臣所惑,因而惡逆無道。一日...

抽煙的人可以往生嗎

問: 抽煙的人可以往生嗎 大安法師答: 抽煙是一種不...

求「長生不老」是人最大的慾望

在我的一生中,有不少人無數次問過這些問題。一個做了...

船筏譬喻

有一天,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開示,為比丘說船筏...

凡事盡心盡力,成敗交給業力

空有雙照,悲智雙運成就菩提心。 前面的業果叫作有相行...

有誰綁著你

道信禪師十四歲就出家了,他一見到三祖僧璨禪師便說:...

聽聞佛法最重要是改變觀念

沒有聽經聞法,不懂分別善惡,不知取捨對錯,不能自我...

這種境界並非功夫,而是一種可怕的幻妄相

這個用功人啊,說起來也明白,功夫到了什麼地方了。這...

【視頻】晚課(齋僧新版)

晚課(齋僧新版)

【視頻】早課(2021平興寺戒期)

早課(2021平興寺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