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三三昧義第三十二(卷第二十)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奉 詔譯

【經】

「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八背捨、八勝處、九次第定、十一切處。」

【論】

問曰:

何以故次三十七品後,說八種法?

答曰:

三十七品是趣涅槃道,行是道已,得到涅槃城。

涅槃城有三門,所謂空、無相、無作。

已說道,次應說到處門;四禪等是助開門法。

復次,三十七品是上妙法,欲界心散亂,行者依何地、何方便得?當依色界、無色界諸禪定。於四無量心、八背捨、八勝處、九次第定、十一切處中,試心知得柔軟自在隨意不?譬如御者試馬,曲折隨意,然後入陣。

十一切處亦如是,觀取少許青色,視一切物皆能使青;一切黃、一切赤、一切白皆如是。

復次,於八勝處緣中自在。初、二背捨,觀身不淨;第三背捨,觀身還使淨。

四無量心:慈觀眾生皆樂,悲觀眾生皆苦,喜觀眾生皆喜;捨是三心,但觀眾生無有憎愛。

復次,有二種觀:一者、得解觀,二者、實觀。實觀者,是三十七品。以實觀難得故,次第說得解觀。得解觀中心柔軟,易得實觀,用實觀得入三涅槃門。

問曰:

何等空涅槃門?

答曰:

觀諸法無我、我所空,諸法從因緣和合生,無有作者,無有受者,是名空門。

復次,空門,如〈忍智品〉中說。

知是無我、我所已,眾生云何於諸法中心著?行者思惟作是念:「諸法從因緣生,無有實法,但有相,而諸眾生取是相,著我、我所。我今當觀是相有實可得不?」審諦觀之,都不可得;若男相女相、一異相等,是相實皆不可得。何以故?諸法無我、我所故空,空故無男無女、一異等法。我、我所中名字,是一、是異;以是故,男、女、一、異法實不可得。

復次,四大及造色圍虛空故名為身;是中內外入因緣和合生識種。身得是種和合,作種種事:言語、坐起、去來。於空六種和合中,強名為男,強名為女。若六種是男,應有六男,不可以一作六、六作一。亦於地種中無男女相,乃至識種亦無男女相。若各各中無,和合中亦無;如六狗各各不能生師子,和合亦不能生,無性故。

問曰:

何以故無男女?雖神無有別,即身份別有男女之異。是身不得離身份,身份亦不得離身;如見身份足,知有有分法,名為身;足等身份異身,身即是男女相。

答曰:

神已先破,身相亦壞,今當重說。

若有是有分名身,為各各分中具足有?為身份分在諸分中?

若諸分中具足有身者,頭中應有腳,何以故?頭中具足有身故。

若身份分在諸分中,是身與分無有異,有分者隨諸分故。

問曰:

若足等身份,與有分異,是有咎;今足等身份,與有分身法不異,故無咎!

答曰:

若足等身份與有分不異,頭即是足。何以故?二事是身不異故。又身份多,有分一,不應多作一、一作多。

復次,因無故果無,非果無故因無。身份與有分不異,應果無故因無。何以故?因果一故。

若一、若異中,求身不可得;身無故,何處有男女?

若有男女,為即是身?為異身?身則無可得。若在餘法,餘法非色故,無男女之別。但二世因緣和合,以顛倒心故,謂為男女。如說:

 「俯仰屈申立去來,  視瞻言語中無實,
  風依識故有所作,  是識滅相念念無。
  彼此男女有我心,  無智慧故妄見有,
  骨鎖相連皮肉覆,  機關動作如木人。
  內雖無實外似人,  譬如洋金投水中,
  亦如野火焚竹林,  因緣合故有聲出。」

如是等諸相,如先所說,此中應廣說,是名無相門。

無作者,既知無相都無所作,是名無作門。

問曰:

是三種,以智慧觀空、觀無相、觀無作;是智慧,何以故名三昧?

答曰:

是三種智慧,若不住定中,則是狂慧,多墮邪疑,無所能作;若住定中,則能破諸煩惱,得諸法實相。

復次,是道異一切世間,與世間相違。諸聖人在定中得實相說,非是狂心語。

復次,諸禪定中無此三法,不名為三昧,何以故?還退失墮生死故。如佛說:

 「能持淨戒名比丘,  能觀空名行定人,
  一心常勤精進者,  是名真實行道人!
  於諸樂中第一者,  斷諸渴愛滅狂法,
  捨五眾身及道法,  是為常樂得涅槃。」

以是故,三解脫門佛說名為三昧。

問曰:

今何以故名解脫門?

答曰:

行是法時得解脫,到無餘涅槃,以是故名解脫門。

無餘涅槃是真解脫,於身、心苦得脫;有餘涅槃為作門。此三法雖非涅槃,涅槃因故,名為涅槃。世間有因中說果,果中說因。

是空、無相、無作,是定性,是定相應心心數法,隨行身業、口業,此中起心不相應諸行和合,皆名為三昧。

譬如王來,必有大臣營從;三昧如王,智慧如大臣,餘法如營從。

餘法名雖不說,必應有,何以故?定力不獨生,不能獨有所作故。是諸法共生、共住、共滅、共成事,互相利益。

是空三昧二行:一者、觀五受眾一相、異相無故「空」;二者、觀我、我所法不可得故「無我」。

無相三昧四行:觀涅槃種種苦盡故名為「盡」;三毒等諸煩惱火滅故名為「滅」;一切法中第一故名為「妙」;離世間故名為「出」。

無作三昧二行:觀五受眾因緣生故「無常」;身心惱故「苦」。

觀五受眾因四行:煩惱、有漏業和合能生苦果,故名為「集」;以六因生苦果,故名為「因」;四緣生苦果,故名為「緣」;不多不少等因緣生果,故名為「生」。

觀五不受眾四行:是八聖道分,能到涅槃故「道」;不顛倒故「正」;一切聖人去處故「跡」;愛見煩惱不遮故必「到」。

是三解脫門,在九地中:四禪、未到地、禪中間、三無色,無漏性故。

或有說者:三解脫門一向無漏;三三昧或有漏或無漏。以是故,三昧、解脫有二名。

如是說者:在十一地,六地、三無色、欲界及有頂地。若有漏者,係在十一地;無漏者,不系。

喜根、樂根、捨根相應。

初學在欲界中,成就在色、無色界中。

如是等成就、不成就,修、不修,如《阿毘曇》中廣說。

復次,有二種空義,觀一切法空,所謂眾生空,法空。

眾生空,如上說。

法空者,諸法自相空。

如佛告須菩提:「色、色相空,受、想、行、識,識相空。」

問曰:

眾生空,法不空,是可信;法自相空,是不可信。何以故?若法自相空,則無生無滅;無生無滅故,無罪無福;無罪無福故,何用學道?

答曰:

有法空故有罪福,若無法空,不應有罪福。何以故?

若諸法實有自性,則無可壞。性相不從因緣生,若從因緣生,便是作法;若法性是作法,則可破。若言法性可作可破,是事不然!性名不作法,不待因緣有。諸法自性有,自性有則無生者,性先有故。

若無生則無滅,生滅無故無罪福,無罪福故,何用學道?

若眾生有真性者,則無能害、無能利,自性定故。如是等人,則不知恩義,破業果報。法空中亦無法空相,汝得法空,心著故,而生是難。是法空,諸佛以憐愍心,為斷愛結、除邪見故說。

復次,諸法實相能滅諸苦,是諸聖人真實行處。若是法空有性者,說一切法空時,云何亦自空?若無法空性,汝何所難?

以是二空,能觀諸法空,心得離諸法,知世間虛誑如幻。

如是觀空,若取是諸法空相,從是因緣生憍慢等諸結使,言「我能知諸法實相」,是時應學無相門,以滅取空相故。

若於無相中生戲論,欲分別有所作,著是無相;是時復自思惟:「我為謬錯,諸法空無相中云何得相、取相作戲論?是時應隨空、無相行,身口意不應有所作,應觀無作相,滅三毒,不應起身口意業,不應求三界中生身。」如是思惟時,還入無作解脫門。

是三解脫門,摩訶衍中是一法,以行因緣故,說有三種:觀諸法空是名「空」;於空中不可取相,是時空轉名「無相」;無相中不應有所作為三界生,是時無相轉名「無作」。

譬如城有三門,一人身不得一時從三門入,若入則從一門。

諸法實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門:空、無相、無作。

若人入空門,不得是空,亦不取相,是人直入,事辦故,不須二門。

若入是空門,取相、得是空,於是人不名為門,通塗更塞。若除空相,是時從無相門入。

若於無相相心著、生戲論,是時除取無相相,入無作門。

阿毘曇義中:是空解脫門,緣苦諦,攝五眾;無相解脫門,緣一法,所謂數緣盡;無作解脫門,緣三諦,攝五眾。

摩訶衍義中:是三解脫門,緣諸法實相。以是三解脫門,觀世間即是涅槃。何以故?涅槃空、無相、無作,世間亦如是。

問曰:

如經說涅槃一門,今何以說三?

答曰:

先已說,法雖一而義有三。

復次,應度者有三種:愛多者,見多者,愛見等者。

見多者,為說空解脫門;見一切諸法從因緣生,無有自性,無有自性故空,空故諸見滅。

愛多者,為說無作解脫門;見一切法無常苦,從因緣生,見已心厭離愛,即得入道。

愛、見等者,為說無相解脫門;聞是男女等相無故斷愛,一異等相無故斷見。

佛或一時說二門,或一時說三門。

菩薩應遍學,知一切道,故說三門。

更欲說餘事故,三解脫門義略說。

四禪有二種:一者、淨禪,二者、無漏禪。

云何名淨禪?有漏善五眾是;云何名無漏?無漏五眾。是四禪中所攝。

身、口業是色法,餘殘非色法。

一切不可見,無對。

或有漏,或無漏:有漏者,善有漏五眾;無漏者,無漏五眾;皆是有為。有漏者色界系,無漏者不系。

禪攝身業、口業,及心不相應諸行,是非心,非心數法,非心相應;禪攝受眾、想眾,及相應行眾,是心數法,亦心相應;禪攝心、意、識,但心。

四禪或有隨心行非受相應,或受相應非隨心行,或隨心行亦受相應,或非隨心行非受相應。

隨心行非受相應者,四禪攝身業、口業,隨心行心不相應諸行,及受。

受相應非隨心行者,四禪攝心意識。

隨心行亦受相應者,四禪攝想眾及相應行眾。

非隨心行亦非受相應者,除四禪中攝隨心行,心不相應諸行,餘殘心不相應諸行。

想、行相應,亦如是。

是四禪中,三禪非隨覺行亦非觀相應。

初禪,或有隨覺行非觀相應,或觀相應非隨覺行,或有隨覺行亦觀相應,或有非隨覺行非觀相應。

隨覺行非觀相應者,初禪攝身業、口業,及隨覺行心不相應諸行,及觀。

觀相應非隨覺行者,謂覺。

隨覺行亦觀相應者,覺觀相應諸心心數法。

非隨覺行亦非觀相應者,除隨覺行心不相應諸行,餘殘心不相應諸行。

四禪皆有因緣,亦與因緣。

四禪中:

初禪,或次第非與次第緣,或次第亦與次第緣,或非次第亦非與次第緣。

次第非與次第緣者,未來世中欲生心心數法。

次第亦與次第緣者,過去、現在心心數法。

非次第亦不與次第緣者,除未來世欲生心心數法,餘殘未來世中心心數法,身業、口業及心不相應諸行。

第二、第三禪亦如是。

第四禪,次第不與次第緣者,未來世中欲生心心數法,及無想定若生、若欲生。

次第亦與次第緣者,過去、現在心心數法。

非次第亦非與次第緣者,除未來世中欲生心心數法,餘殘未來世心心數法;除心次第心不相應諸行,餘殘心不相應諸行,及身業、口業。

四禪中攝身業、口業,及心不相應諸行,與緣非緣;餘殘亦緣亦與緣。

是四禪亦增上緣,亦與增上緣。

如是等,《阿毘曇》分中廣分別。

菩薩得禪方便,及禪相、禪支,禪波羅蜜中已廣說。

問曰:

是般若波羅蜜論議中,但說諸法相空,菩薩云何於空法中能起禪定?

答曰:

菩薩知諸五欲及五蓋,從因緣生、無自性、空、無所有,捨之甚易。眾生顛倒因緣故,著此少弊樂,而離禪中深妙樂。

菩薩為是眾生故,起大悲心,修行禪定,係心緣中,離五欲,除五蓋,入大喜初禪;滅覺觀,攝心深入內清淨,得微妙喜,入第二禪;以深喜散定故,離一切喜,得遍滿樂,入第三禪;離一切苦樂,除一切憂喜及出入息,以清淨微妙捨而自莊嚴,入第四禪。

是菩薩雖知諸法空無相,以眾生不知故,以禪相教化眾生。若實有諸法空,是不名為空,亦不應捨五欲而得禪;無捨無得故,今諸法空相亦不可得,不應作是難言:若諸法空,云何能得禪!

復次,是菩薩不以取相愛著故行禪;如人服藥,欲以除病,不以美也。為戒清淨、智慧成就故行禪。菩薩於一一禪中,行大慈觀空,於禪無所依止;以五欲麁誑顛倒故,以細微妙虛妄法治。譬如有毒,能治諸毒。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四無量義第三十三

四無量心者,慈、悲、喜、捨。

「慈」名愛念眾生,常求安隱樂事以饒益之;「悲」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喜」名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捨」名捨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

修慈心,為除眾生中瞋覺故;修悲心,為除眾生中惱覺故;修喜心,為除不悅樂故;修捨心,為除眾生中愛憎故。

問曰:

四禪中已有四無量心乃至十一切處,今何以故別說?

答曰:

雖四禪中皆有是法,若不別說名字,則不知其功德,譬如囊中寶物,不開出則人不知。

若欲得大福德者,為說「四無量心」;患厭色如在牢獄,為說「四無色定」;於緣中不能得自在、隨意觀所緣,為說「八勝處」;若有遮道,不得通達,為說「八背捨」;心不調柔,不能從禪起次第入禪,為說「九次第定」;不能得一切緣遍照、隨意得解,為說「十一切處」。

若念十方眾生令得樂時,心數法中生法,名為慈;是慈相應受、想、行、識眾,是法;起身業、口業及心不相應諸行,是法和合,皆名為慈。名為慈故是法生,以慈為主,是故慈得名。譬如一切心心數法,雖皆是後世業因緣,而但思得名,於作業中,思最有力故。

悲、喜、捨亦如是。

是慈在色界。或有漏,或無漏。或可斷,或不可斷。亦在根本禪中,亦禪中間。三根相應,除苦根、憂根。如是等,《阿毘曇》分別說。

取眾生相故有漏,取相已入諸法實相故無漏。

以是故,《無盡意菩薩問》中,說慈有三種:一者、眾生緣,二者、法緣,三者、無緣。

問曰:

是四無量心云何行?

答曰:

如佛處處經中說:「有比丘以慈相應心,無恚無恨,無怨無惱,廣大無量,善修。慈心得解遍滿東方世界眾生,慈心得解遍滿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十方世界眾生。以悲、喜、捨相應心,亦如是。」

慈相應心者,慈名心數法,能除心中憒濁,所謂瞋恨慳貪等煩惱。譬如淨水珠著濁水中,水即清。

無恚恨者,於眾生中,若有因緣、若無因緣而瞋,若欲惡口罵詈,殺害劫奪,是名瞋;待時節,得處所,有勢力,當加害,是名恨。以慈除此二事故,名無瞋恨。

無怨無惱,恨即是怨,初嫌為恨,恨久成怨,身口業加害,是名惱。

復次,初生瞋結名為瞋;瞋增長籌量,持著心中未決了,是名恨,亦名怨;若心已定,無所畏忌,是名惱。

以慈心力除、捨、離此三事,是名無瞋無恨、無怨無惱。此無瞋無恨、無怨無惱,佛以是讚歎慈心。一切眾生皆畏於苦,貪著於樂;瞋為苦因緣,慈是樂因緣。眾生聞是慈三昧,能除苦、能與樂故,一心勤精進,行是三昧。以是故,無瞋無恨、無怨無惱。

「廣」、「大」、「無量」者,一大心分別有三名:

「廣」名一方,「大」名高遠,「無量」名下方及九方。

復次,下名「廣」,中名「大」,上名「無量」。

復次,緣四方眾生心是名「廣」,緣四維眾生心是名「大」,緣上下方眾生心是名「無量」。

復次,破瞋恨心是名「廣」,破怨心是名「大」,破惱心是名「無量」。

復次,一切煩惱心,小人所行,生小事故名為小;復小於此,故名瞋、恨、怨、惱。破是小中之小,是名「廣」、「大」、「無量」。所以者何?大因緣常能破小事故。

「廣心」者,畏罪畏墮地獄故,除心中惡法;「大心」者,信樂福德果報故,除恶心;「無量心」者,為欲得涅槃故,除恶心。

復次,行者持戒清淨故,是「心廣」;禪定具足故,是「心大」;智慧成就故,是「心無量」。

以是慈心,念得道聖人,是名「無量心」,用無量法分別聖人故;念諸天及人尊貴處,故名為「大心」;念諸餘下賤眾生及三惡道,是名「廣心」。

於所愛眾生中,以慈念廣於念已故,名為「廣心」;以慈念中人,是名「大心」;以慈念怨憎,其功德多故,名「無量心」。

復次,為狹緣心,故名為「廣」;為小緣心,故名為「大」;為有量心,故名為「無量」。

如是等,分別義。

「善修」者,是慈心牢固。初得慈心,不名為修。非但愛念眾生中,非但好眾生中,非但益己眾生中,非但一方眾生中,名為「善修」。

久行得深愛樂,愛、憎及中三種眾生,正等無異。十方五道眾生中,以一慈心視之,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姪、知識,常求好事,欲令得利益安隱。

如是心遍滿十方眾生中,如是慈心,名「眾生緣」;多在凡夫人行處,或有學人未漏盡者行。

「法緣」者,諸漏盡阿羅漢、辟支佛、諸佛。是諸聖人破吾我相,滅一異相故,但觀從因緣相續生諸欲。以慈念眾生時,從和合因緣相續生,但空五眾即是眾生,念是五眾。以慈念眾生不知是法空,而常一心欲得樂。聖人愍之,令隨意得樂;為世俗法故,名為「法緣」。

「無緣」者,是慈但諸佛有。何以故?諸佛心不住有為無為性中,不依止過去世,未來、現在世,知諸緣不實,顛倒虛誑故,心無所緣。佛以眾生不知是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心著諸法,分別取捨;以是諸法實相智慧,令眾生得之,是名「無緣」。

譬如給賜貧人,或與財物,或與金銀寶物,或與如意真珠;眾生緣、法緣、無緣,亦復如是。是為略說慈心義。

悲心義亦如是:以憐愍心,遍觀十方眾生苦,作是念:「眾生可愍,莫令受是種種苦,無瞋、無恨、無怨、無惱心,乃至十方亦如是。」

問曰:

有三種眾生:有受樂,如諸天及人少分;有受苦,如三惡道及人中少分;有受不苦不樂,五道中少分。云何行慈者,觀一切眾生皆受樂?行悲者,觀一切眾生皆受苦?

答曰:

行者欲學是慈無量心時,先作願:「願諸眾生受種種樂。」取受樂人相,攝心入禪,是相漸漸增廣,即見眾生皆受樂。譬如鑽火,先以軟草、乾牛屎,火勢轉大,能燒大濕木。慈三昧亦如是,初生慈願時,唯及諸親族、知識;慈心轉廣,怨親同等,皆見得樂,是慈禪定增長成就故。

悲、喜、捨心亦如是。

問曰:

悲心中取受苦人相,喜心中取受喜人相,捨心中取何等相?

答曰:

取受不苦不樂人相,行者以是心漸漸增廣,盡見一切受不苦不樂。

問曰:

是三種心中,應有福德,是捨心於眾生不苦不樂,有何等饒益?

答曰:

行者作是念:「一切眾生離樂時得苦,苦時即是苦,得不苦不樂則安隱」,以是饒益。行者行慈、喜心,或時貪著心生;行悲心,或時憂愁心生;以是貪憂故心亂,入是捨心,除此貪憂,貪憂除故名為捨心。

問曰:

悲心、捨心,可知有別;慈心令眾生樂,喜心令眾生喜,樂與喜有何等異?

答曰:

身樂名樂,心樂名喜;五識相應樂名樂,意識相應樂名喜;五塵中生樂名樂,法塵中生樂名喜;先求樂,願令眾生得,從樂因令眾生得喜。如人憐愍貧人,先施寶物是名樂;後教令賣買得受五欲樂,是名喜。

復次,欲界樂願令眾生得,是名樂;色界樂願令眾生得,是名喜。

復次,欲界中五識相應樂,初禪中三識相應樂,三禪中一切樂,是名樂;欲界及初禪意識相應樂,二禪中一切樂,是名喜;麁樂名樂,細樂名喜;因時名樂,果時名喜;初得樂時是名樂,歡心內發,樂相外現,歌舞踴躍,是名喜。譬如初服藥時,是名樂;藥發遍身時,是名喜。

問曰:

若爾者,何以不和合二心作一無量,而分別為二法?

答曰:

行者初心未攝,未能深愛眾生故,但與樂;攝心深愛眾生,故與喜。以是故,先樂而後喜。

問曰:

若爾者,何以不慈、喜次第?

答曰:

行慈心時,愛眾生如兒子,願與樂。出慈三昧故,見眾生受種種苦,發深愛心憐愍眾生,令得深樂。譬如父母雖常愛子,若得病急,是時愛心轉重;菩薩亦如是,入悲心觀眾生苦,憐愍心生,便與深樂,以是故悲心在中。

問曰:

若如是深愛眾生,復何以行捨心?

答曰:

行者如是觀,常不捨眾生,但念捨是三種心。何以故?妨廢餘法故。亦以是慈心欲令眾生樂,而不能令得樂;悲心欲令眾生離苦,亦不能令得離苦;行喜心時,亦不能令眾生得大喜。此但憶想,未有實事;欲令眾生得實事,當發心作佛,行六波羅蜜,具足佛法,令眾生得是實樂。以是故,捨是三心,入是捨心。

復次,如慈、悲、喜心愛深故捨眾生難,入是捨心故易得出離。

問曰:

菩薩行六波羅蜜,乃至成佛,亦不能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何以故但言「是三心憶想心生,無有實事」?

答曰:

是菩薩作佛時,雖不能令一切眾生得樂,但菩薩發大誓願;從是大願,得大福德果報;得大報故,能大饒益。

凡夫、聲聞行是四無量,為自調自利故,亦但空念眾生。

諸菩薩行是慈心,欲令眾生離苦得樂,從此慈心因緣,亦自作福德,亦教他作福德,受果報時,或作轉輪聖王,多所饒益;菩薩或時出家行禪,引導眾生,教令行禪,得生清淨界,受無量心樂。

若作佛時,共無量阿僧祇眾生,入無餘涅槃;比於空心願益,是為大利!乃至舍利餘法,多所饒益。

復次,若一佛盡度一切眾生,餘佛則無所復度,是則無未來佛,為斷佛種,有如是等過。以是故,一佛不度一切眾生。

復次,是眾生性,從癡而有,非實定法,三世十方諸佛,求眾生實不可得,云何盡度一切?

問曰:

若空不可得盡度者,少亦俱空,何以度少?

答曰:

我言「三世十方佛,求一切眾生不可得故無所度」,汝難言「何以不盡度」,是為墮負處!汝於負處不能自拔,而難言「無眾生中,多少一種何以度少」,是為重墮負處!

復次,諸法實相第一義中,則無眾生,亦無度,但以世俗法故,說言有度。汝於世俗中求第一義,是事不可得;譬如瓦石中求珍寶不可得。

復次,諸佛從初發心,乃至法盡,於其中間所有功德,皆是作法,有限有量,有初有後,故所度眾生亦應有量,不應以隨因緣果報有量法,盡度無量眾生。

如大力士,弓勢雖大,箭遠必墮。亦如劫盡大火燒三千世界,明照無量雖久必滅。

菩薩成佛亦如是,從初發意,執精進弓,用智慧箭,深入佛法,大作佛事,亦必當滅。菩薩得一切種智時,身出光明,照無量世界,一一光明變化作無量身,度十方無量眾生,涅槃後八萬四千法聚舍利,化度眾生;如劫盡火照,久亦覆滅。

問曰:

汝自言「光明變化作無量身,度十方無量眾生」;今何以言「有量因緣故,所度亦應有量」?

答曰:

「無量」有二種:

一者、實無量,諸聖人所不能量;譬如虛空、涅槃、眾生性,是不可量。

二者、有法可量,但力劣者不能量;譬如須彌山、大海水,斤兩、渧數多少,諸佛菩薩能知,諸天世人所不能知。佛度眾生亦如是,諸佛能知,但非汝等所及,故言「無量」。

復次,諸法因緣和合生故,無有自性,自性無故常空,常空中眾生不可得。如佛說:

 「我坐道場時,  智慧不可得,
  空拳誑小兒,  以度於一切。
  諸法之實相,  則是眾生相;
  若取眾生相,  則遠離實道。
  常念常空相,  是人非行道,
  不生滅法中,  而作分別相。
  若分別憶想,  則是魔羅網;
  不動不依止,  是則為法印。」

問曰:

若樂有二分:慈心、喜心;悲心觀苦,何以不作二分?

答曰:

樂是一切眾生所愛重故,作二分;是苦不愛不念故,不作二分。又受樂時心軟,受苦時心堅。

如阿育王弟違陀輸,七日作閻浮提王,得上妙自恣五欲。過七日已,阿育王問言:閻浮提主,受樂歡暢不?答言:我不見、不聞、不覺,何以故?旃陀羅日日振鈴高聲唱:七日中已爾許日過,過七日已,汝當死!我聞是聲,雖作閻浮提王,上妙五欲,憂苦深故,不聞、不見。

以是故知苦力多,樂力弱。若人遍身受樂,得一處針刺,眾樂皆失,但覺刺苦。樂力弱故,二分乃強;苦力多故,一處足明。

問曰:

行是四無量心,得何等果報?

答曰:

佛說入是慈三昧,現在得五功德:入火不燒,中毒不死,兵刃不傷,終不橫死,善神擁護。以利益無量眾生故,得是無量福德。以是有漏無量心緣眾生故,生清淨處,所謂色界。

問曰:

何以故佛說慈報生梵天上?

答曰:

以梵天眾生所尊貴,皆聞皆識故。佛在天竺國,天竺國常多婆羅門,婆羅門法,所有福德盡願生梵天。若眾生聞行慈生梵天,皆多信向行慈法,以是故說行慈生梵天。

復次,斷淫欲天,皆名為梵;說梵皆攝色界。以是故,斷淫欲法,名為梵行;離欲亦名梵。若說梵,則攝四禪、四無色定。

復次,覺觀難滅故,不說上地名;譬如五戒中口律儀,但說一種不妄語,則攝三事。

問曰:

慈有五功德;悲、喜、捨何以不說有功德?

答曰:

如上譬喻,說一則攝三事;此亦如是,若說慈,則已說悲、喜、捨。

復次,慈是真無量,慈為如王,餘三隨從如人民。所以者何?先以慈心欲令眾生得樂,見有不得樂者,故生悲心;欲令眾生離苦,心得法樂,故生喜心;於三事中,無憎無愛,無貪無憂,故生捨心。

復次,慈以樂與眾生故,《增一阿含》中說有五功德。悲心,於《摩訶衍經》,處處說其功德,如《明網菩薩經》中說:「菩薩處眾生中,行三十二種悲,漸漸增廣,轉成大悲。大悲是一切諸佛、菩薩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羅蜜之母,諸佛之祖母。菩薩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羅蜜,得般若波羅蜜故得作佛。」如是等,種種讚大悲。喜、捨心,餘處亦有讚。

慈、悲二事遍大故,佛讚其功德。慈以功德難有故,悲以能成大業故。

問曰:

佛說:「四無量功德,慈心好修,善修,福極遍淨天;悲心好修、善修,福極虛空處;喜心好修、善修,福極識處;捨心好修、善修,福極無所有處。」云何言「慈果報應生梵天上」?

答曰:

諸佛法不可思議,隨眾生應度者如是說。

復次,從慈定起,迴向第三禪易;從悲定起,向虛空處;從喜定起,入識處;從捨定起,入無所有處易故。

復次,慈心願令眾生得樂,此果報自應受樂,三界中遍淨最為樂故,言福極遍淨。

悲心觀眾生老、病、殘害苦,行者憐愍心生,云何令得離苦?若為除內苦,外苦復來;若為除外苦,內苦復來。行者思惟:有身必有苦,唯有無身,乃得無苦,虛空能破色,是故福極虛空處。

喜心欲與眾生心識樂,心識樂者,心得離身,如鳥出籠;虛空處心,雖得出身,猶繫心虛空;識處無量,於一切法中皆有心識,識得自在無邊,以是故喜福極在識處。

捨心者,捨眾生中苦樂,苦樂捨故,得真捨法,所謂無所有處;以是故,捨心福極無所有處。

如是四無量,但聖人所得,非凡夫。

復次,佛知未來世諸弟子鈍根故,分別著諸法,錯說四無量相:「是四無量心眾生緣故,但是有漏;但緣欲界故,無色界中無。何以故?無色界不緣欲界故。」為斷如是人妄見故,說四無量心無色界中。佛以四無量心,普緣十方眾生故,亦應緣無色界中。

如《無盡意菩薩問》中說:「慈有三種:眾生緣、法緣、無緣。」論者言:「眾生緣是有漏,無緣是無漏,法緣或有漏、或無漏。」

如是種種,略說四無量心。

四無色定者,虛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

是四無色有三種:一者,有垢,二者、生得,三者、行得。

有垢者,無色中攝,三十一結及此結使中起心相應行。

生得者,行是四無色定,業報因緣故,生無色界,得不隱沒無記四眾。

行得者,觀是色麁惡、重苦、老病、殺害等,種種苦惱因緣。如重病、如癰瘡、如毒刺,皆是虛誑妄語,應當除卻。如是思惟已,過一切色相,滅一切有對相,不念一切異相,入無邊虛空處定。

問曰:

云何能滅是三種相?

答曰:

是三種相皆從因緣和合生故無自性;自性無故,是三種虛誑無實,易可得滅。

復次,是色分別分分破散,後皆無,以是故,若後無、今亦無。眾生顛倒故,於和合色中取一相、異相,心着色相,我今不應隨愚人學;當求實事,實事中無是一相、異相。

復次,行者作是念:「我若除卻離諸法,得利為深。我先捨財物、妻子出家,得清淨持戒心安隱,不怖不畏。離諸欲、諸惡不善法,離生喜樂得初禪;離覺觀、內清淨故,得第二禪中大喜樂;離喜在第三禪地,於諸樂中最第一;捨是樂,得念捨清淨第四禪。今捨是四禪,應更得妙定。」以是故,過是色相,滅有對相,不念異相。佛說三種色:「有色可見有對,有色不可見有對,有色不可見無對。」「過色相」者,是可見有對色;「滅有對相」者,是不可見有對色;「不念異相」者,是不可見無對色。

復次,眼見色壞故,名過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壞故,過有對相;於二種餘色及無教色種種分別故,名異相。

如是觀離色界中染,得無邊虛空處。得三無色因緣方便,如〈禪波羅蜜品〉中說。

是四無色,一常有漏,三當分別。

虛空處,或有漏,或無漏。有漏者,虛空處攝有漏四眾。

無漏者,虛空處攝無漏四眾。

識處、無所有處,亦如是;一切皆有為。

善有漏虛空處是有報,無記及無漏虛空處是無報;識處、無所有處,亦如是。

善非有想非無想處是有報,無記非有想非無想處是無報。

善四無色定是可修,無記四無色定非可修。

隱沒者是有垢,不隱沒者是無垢。

一有;三中有漏者是有,無漏者是非有。

四無色定攝心心數法,是相應因;心不相應諸行,是非相應因。

有善法非四無色中,有四無色中非善法,有亦善法亦四無色中,有非善法亦非四無色中。

有善法非四無色者,一切善色眾,及四無色不攝四眾,及智緣盡。

有四無色中非善法者,無記四無色。

有亦善法亦四無色者,善四無色。

有非善法亦非四無色者,一切不善五眾,及無記色眾,及四無色不攝無記四眾,虛空及非智緣盡。

不善法中不相攝。

有無記法非四無色,有四無色非無記法,有亦無記法亦四無色,有非無記亦非四無色。

有無記法非四無色者,無記色眾,及四無色不攝無記四眾,虛空及非智緣盡。

有四無色中非無記法者,善四無色。

亦無記法亦四無色者,無記四無色。

亦非無記法亦非四無色者,不善五眾,善色眾,無色不攝善四眾及智緣盡。

或漏非四無色,或四無色非漏,或漏亦四無色,或非漏亦非四無色。

漏非四無色者,一漏及二漏少分。

四無色非漏者,漏不攝四無色。

亦漏亦四無色者,二漏少分。

非漏非四無色者,色眾及漏無色不攝四眾,及無為法。

或有漏非四無色,或四無色非有漏,或有漏亦四無色,或非有漏非四無色。

有漏非四無色者,有漏色眾,及無色不攝有漏四眾。

四無色非有漏者,三無色少分。

亦有漏亦四無色者,一無色及三無色少分。

亦非有漏非四無色者,無漏色眾,無色不攝無漏四眾及三無為。

或無漏非四無色,或四無色非無漏,或無漏亦四無色,或非無漏亦非四無色。

無漏非四無色者,無漏色眾,及無色不攝無漏四眾,及三無為。

四無色非無漏者,一無色及三無色少分。

亦無漏亦四無色者,三無色少分。

非無漏非四無色者,有漏色眾,及無色不攝有漏四眾。

虛空處,或見諦斷,或思惟斷,或不斷。

見諦斷者,信行、法行人,用見諦忍斷,何者是?二十八使,及二十八使相應虛空處,及此起心不相應諸行。

思惟斷者,學見道用思惟斷。何者是?思惟所斷三使,及此相應虛空處,及此起心不相應諸行,及無垢有漏虛空處。

不斷者,無漏虛空處。

識處、無所有處亦如是。

非有想非無想處,或見諦斷、或思惟斷。

見諦斷者,信行、法行人,用見諦忍斷。何者是?二十八使;及此相應非有想非無想處;及此起心不相應諸行。

思惟斷者,學見道用思惟斷。何者是?思惟所斷三使;及此相應非有想非無想處;及此起心不相應諸行;及無垢非有想非無想處。

四無色中攝心不相應諸行,是非心,非心數法,非心相應;受眾、想眾及此相應行眾,是心數法,亦心相應;心、意、識獨心。

四無色,或有隨心行非受相應,或受相應非隨心行,或隨心行亦受相應,或非隨心行非受相應。

隨心行非受相應者,隨心行、心不相應諸行及受。

受相應不隨心行者,心是。

隨心行亦受相應者,想眾及此相應行眾。

非隨心行非受相應者,除隨心行、心不相應諸行,餘殘心不相應諸行。

想相應、行相應,亦應如是說。

虛空處,或從身見因,不還與身見作因;或從身見因,亦還與身見作因;或不從身見因,亦不還與身見作因。

從身見因,不還與身見作因者,除過去、現在見苦斷諸使,及此相應虛空處;亦除過去、現在見集斷諸邊結,及此相應虛空處;亦除未來世中身見及相應虛空處,亦除身見生老住滅,餘殘有垢虛空處。

從身見因,亦還與身見作因者,上所除者是。

亦不從身見因,亦不還與身見作因者,無垢虛空處。

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亦如是。

四無色定一切有因緣,亦與因緣。

虛空處,或次第不與次第緣,或次第亦與次第緣,或非次第亦不與次第緣。

次第不與次第緣者,未來世中欲生心心數法虛空處,及阿羅漢過去、現在最後滅時心心數虛空處。

次第亦與次第緣者,除過去、現在阿羅漢最後滅時心心數虛空處,餘殘過去、現在心心數法虛空處。

非次第亦不與次第緣者,除未來世中欲生心心數虛空處,餘殘未來世中心心數虛空處,及心不相應諸行。

識處、無所有處亦如是。

非有想非無想處,或次第不與次第緣,或次第亦與次第緣,或非次第亦不與次第緣。

次第不與次第緣者,未來世中欲生心心數法非有想非無想處,及阿羅漢過去、現在最後滅時心心數法非有想非無想處,及滅受想若生若欲生。

次第亦與次第緣者,除過去、現在阿羅漢最後滅時心心數非有想非無想處,餘殘過去現在心心數非有想非無想處。

非次第亦非與次第緣者,除未來世中欲生心心數非有想非無想處,餘殘未來世中心心數非有想非無想處,除心次第心不相應諸行,餘殘心不相應諸行。

四無色中攝諸心心數法,有緣亦與緣緣;四無色攝心不相應諸行,非緣與緣緣。

四無色皆是增上,亦與增上緣。

如是等種種分別四無色,如《阿毘曇》分中說,此中應廣說。

問曰:

摩訶衍中,四無色云何?

答曰:

與諸法實相共智慧行,是摩訶衍中四無色。

問曰:

何等是諸法實相?

答曰:

諸法諸法自性空。

問曰:

色法和合分別因緣故空,此無色中云何空?

答曰:

色是眼見、耳聞麁事能令空,何況不可見、無有對、不覺苦樂而不空?

復次,色法分別乃至微塵,皆散滅歸空;是心心數法,在日月、時節、須臾頃,乃至一念中不可得。

是名四無色定義。

如是等種種,略說四無色。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

 

上篇:大智度論

下篇:金剛般若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釋經論部目錄

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

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

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

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卷上 大乘論師婆藪槃豆釋 後魏北天...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卷上(亦名金剛能斷般若) 無著菩...

寶髻經四法憂波提舍

寶髻經四法憂波提舍飜譯之記 寶髻經者。是大集中之一...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卷上 功德施菩薩造...

不必定入定入印經

不必定入定入印經翻譯之記 出世智道,亦名為印。此經...

【註音版】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

普曜經

佛說普曜經卷第一(一名方等本起)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梁扶南國三藏曼陀...

佛說伏淫經

佛說伏淫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婆加婆在...

深密解脫經

深密解脫經序 沙門都釋曇寧造 夫至跡虛微、理包言像之...

【註音版】大方等陀羅尼經護戒分

大方等陀羅尼經護戒分...

護命放生軌儀法

護命放生軌儀法 唐三藏法師義淨撰 夫以懷生者。皆愛其...

【佛教詞典】緣身受心法作意

【緣身受心法作意】 p1304 瑜伽十一卷十五頁云:緣身受...

【佛教詞典】阿羅邏

(人名)Ārāḍakālāma,又作阿藍,仙人之名。譯曰...

念佛與參禪

念佛可往生西方,參禪能明心見性,一般以為這兩種法門...

你得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來

大家念佛的時候要觀想:生老病死苦。 生老病死苦,這四...

慧律法師:學佛要具足的三個條件

一、親近善知識 眾生的煩惱習氣都很重,突不破,無法...

因愛則生憂,因愛便有畏

一、《圓覺經》: 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

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認為身心世界是真實的

每一個人的色身,他的感受、想,他的取向--行--造作,...

家人也是我們的福田

每次去寺裡的時候,都會看到一些功德箱,上面寫著種福...

誦經的重要意義

讀誦大乘經典,這是我們淨業三福的一個重要的科目。正...

歸命大慈父,早出娑婆關

至誠求佛,堅持堅定 二〇一二年,我第一次來到東林祖庭...

本色而脫俗是一種魅力

大學畢業後,我不走包分配的老路,直接到一家外企工作...

修塔延壽

從前在幹陀衛國有一位國王,曾有一位聰明的看相師傅為...

為官無功便有過,為僧無德便有罪

清朝才子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古時有一官...

阿彌陀佛也是古佛再來

當釋迦牟尼佛在講了《法華經》之後,稀有難遭,極為殊...

【視頻】八十八佛(演甫居士)

八十八佛(演甫居士)

【視頻】《佛說療痔病經》讀誦

《佛說療痔病經》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