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三三昧義第三十二(卷第二十)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奉 詔譯

【經】

「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八背舍、八勝處、九次第定、十一切處。」

【論】

問曰:

何以故次三十七品後,說八種法?

答曰:

三十七品是趣涅槃道,行是道已,得到涅槃城。

涅槃城有三門,所謂空、無相、無作。

已說道,次應說到處門;四禪等是助開門法。

復次,三十七品是上妙法,欲界心散亂,行者依何地、何方便得?當依色界、無色界諸禪定。於四無量心、八背舍、八勝處、九次第定、十一切處中,試心知得柔軟自在隨意不?譬如御者試馬,曲折隨意,然後入陣。

十一切處亦如是,觀取少許青色,視一切物皆能使青;一切黃、一切赤、一切白皆如是。

復次,於八勝處緣中自在。初、二背舍,觀身不淨;第三背舍,觀身還使淨。

四無量心:慈觀眾生皆樂,悲觀眾生皆苦,喜觀眾生皆喜;舍是三心,但觀眾生無有憎愛。

復次,有二種觀:一者、得解觀,二者、實觀。實觀者,是三十七品。以實觀難得故,次第說得解觀。得解觀中心柔軟,易得實觀,用實觀得入三涅槃門。

問曰:

何等空涅槃門?

答曰:

觀諸法無我、我所空,諸法從因緣和合生,無有作者,無有受者,是名空門。

復次,空門,如〈忍智品〉中說。

知是無我、我所已,眾生云何於諸法中心著?行者思惟作是念:「諸法從因緣生,無有實法,但有相,而諸眾生取是相,著我、我所。我今當觀是相有實可得不?」審諦觀之,都不可得;若男相女相、一異相等,是相實皆不可得。何以故?諸法無我、我所故空,空故無男無女、一異等法。我、我所中名字,是一、是異;以是故,男、女、一、異法實不可得。

復次,四大及造色圍虛空故名為身;是中內外入因緣和合生識種。身得是種和合,作種種事:言語、坐起、去來。於空六種和合中,強名為男,強名為女。若六種是男,應有六男,不可以一作六、六作一。亦於地種中無男女相,乃至識種亦無男女相。若各各中無,和合中亦無;如六狗各各不能生師子,和合亦不能生,無性故。

問曰:

何以故無男女?雖神無有別,即身份別有男女之異。是身不得離身份,身份亦不得離身;如見身份足,知有有分法,名為身;足等身份異身,身即是男女相。

答曰:

神已先破,身相亦壞,今當重說。

若有是有分名身,為各各分中具足有?為身份分在諸分中?

若諸分中具足有身者,頭中應有腳,何以故?頭中具足有身故。

若身份分在諸分中,是身與分無有異,有分者隨諸分故。

問曰:

若足等身份,與有分異,是有咎;今足等身份,與有分身法不異,故無咎!

答曰:

若足等身份與有分不異,頭即是足。何以故?二事是身不異故。又身份多,有分一,不應多作一、一作多。

復次,因無故果無,非果無故因無。身份與有分不異,應果無故因無。何以故?因果一故。

若一、若異中,求身不可得;身無故,何處有男女?

若有男女,為即是身?為異身?身則無可得。若在餘法,餘法非色故,無男女之別。但二世因緣和合,以顛倒心故,謂為男女。如說:

 「俯仰屈申立去來,  視瞻言語中無實,
  風依識故有所作,  是識滅相念念無。
  彼此男女有我心,  無智慧故妄見有,
  骨鎖相連皮肉覆,  機關動作如木人。
  內雖無實外似人,  譬如洋金投水中,
  亦如野火焚竹林,  因緣合故有聲出。」

如是等諸相,如先所說,此中應廣說,是名無相門。

無作者,既知無相都無所作,是名無作門。

問曰:

是三種,以智慧觀空、觀無相、觀無作;是智慧,何以故名三昧?

答曰:

是三種智慧,若不住定中,則是狂慧,多墮邪疑,無所能作;若住定中,則能破諸煩惱,得諸法實相。

復次,是道異一切世間,與世間相違。諸聖人在定中得實相說,非是狂心語。

復次,諸禪定中無此三法,不名為三昧,何以故?還退失墮生死故。如佛說:

 「能持淨戒名比丘,  能觀空名行定人,
  一心常勤精進者,  是名真實行道人!
  於諸樂中第一者,  斷諸渴愛滅狂法,
  舍五眾身及道法,  是為常樂得涅槃。」

以是故,三解脫門佛說名為三昧。

問曰:

今何以故名解脫門?

答曰:

行是法時得解脫,到無餘涅槃,以是故名解脫門。

無餘涅槃是真解脫,於身、心苦得脫;有餘涅槃為作門。此三法雖非涅槃,涅槃因故,名為涅槃。世間有因中說果,果中說因。

是空、無相、無作,是定性,是定相應心心數法,隨行身業、口業,此中起心不相應諸行和合,皆名為三昧。

譬如王來,必有大臣營從;三昧如王,智慧如大臣,餘法如營從。

餘法名雖不說,必應有,何以故?定力不獨生,不能獨有所作故。是諸法共生、共住、共滅、共成事,互相利益。

是空三昧二行:一者、觀五受眾一相、異相無故「空」;二者、觀我、我所法不可得故「無我」。

無相三昧四行:觀涅槃種種苦盡故名為「盡」;三毒等諸煩惱火滅故名為「滅」;一切法中第一故名為「妙」;離世間故名為「出」。

無作三昧二行:觀五受眾因緣生故「無常」;身心惱故「苦」。

觀五受眾因四行:煩惱、有漏業和合能生苦果,故名為「集」;以六因生苦果,故名為「因」;四緣生苦果,故名為「緣」;不多不少等因緣生果,故名為「生」。

觀五不受眾四行:是八聖道分,能到涅槃故「道」;不顛倒故「正」;一切聖人去處故「跡」;愛見煩惱不遮故必「到」。

是三解脫門,在九地中:四禪、未到地、禪中間、三無色,無漏性故。

或有說者:三解脫門一向無漏;三三昧或有漏或無漏。以是故,三昧、解脫有二名。

如是說者:在十一地,六地、三無色、欲界及有頂地。若有漏者,係在十一地;無漏者,不系。

喜根、樂根、舍根相應。

初學在欲界中,成就在色、無色界中。

如是等成就、不成就,修、不修,如《阿毘曇》中廣說。

復次,有二種空義,觀一切法空,所謂眾生空,法空。

眾生空,如上說。

法空者,諸法自相空。

如佛告須菩提:「色、色相空,受、想、行、識,識相空。」

問曰:

眾生空,法不空,是可信;法自相空,是不可信。何以故?若法自相空,則無生無滅;無生無滅故,無罪無福;無罪無福故,何用學道?

答曰:

有法空故有罪福,若無法空,不應有罪福。何以故?

若諸法實有自性,則無可壞。性相不從因緣生,若從因緣生,便是作法;若法性是作法,則可破。若言法性可作可破,是事不然!性名不作法,不待因緣有。諸法自性有,自性有則無生者,性先有故。

若無生則無滅,生滅無故無罪福,無罪福故,何用學道?

若眾生有真性者,則無能害、無能利,自性定故。如是等人,則不知恩義,破業果報。法空中亦無法空相,汝得法空,心著故,而生是難。是法空,諸佛以憐愍心,為斷愛結、除邪見故說。

復次,諸法實相能滅諸苦,是諸聖人真實行處。若是法空有性者,說一切法空時,云何亦自空?若無法空性,汝何所難?

以是二空,能觀諸法空,心得離諸法,知世間虛誑如幻。

如是觀空,若取是諸法空相,從是因緣生憍慢等諸結使,言「我能知諸法實相」,是時應學無相門,以滅取空相故。

若於無相中生戲論,欲分別有所作,著是無相;是時復自思惟:「我為謬錯,諸法空無相中云何得相、取相作戲論?是時應隨空、無相行,身口意不應有所作,應觀無作相,滅三毒,不應起身口意業,不應求三界中生身。」如是思惟時,還入無作解脫門。

是三解脫門,摩訶衍中是一法,以行因緣故,說有三種:觀諸法空是名「空」;於空中不可取相,是時空轉名「無相」;無相中不應有所作為三界生,是時無相轉名「無作」。

譬如城有三門,一人身不得一時從三門入,若入則從一門。

諸法實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門:空、無相、無作。

若人入空門,不得是空,亦不取相,是人直入,事辦故,不須二門。

若入是空門,取相、得是空,於是人不名為門,通塗更塞。若除空相,是時從無相門入。

若於無相相心著、生戲論,是時除取無相相,入無作門。

阿毘曇義中:是空解脫門,緣苦諦,攝五眾;無相解脫門,緣一法,所謂數緣盡;無作解脫門,緣三諦,攝五眾。

摩訶衍義中:是三解脫門,緣諸法實相。以是三解脫門,觀世間即是涅槃。何以故?涅槃空、無相、無作,世間亦如是。

問曰:

如經說涅槃一門,今何以說三?

答曰:

先已說,法雖一而義有三。

復次,應度者有三種:愛多者,見多者,愛見等者。

見多者,為說空解脫門;見一切諸法從因緣生,無有自性,無有自性故空,空故諸見滅。

愛多者,為說無作解脫門;見一切法無常苦,從因緣生,見已心厭離愛,即得入道。

愛、見等者,為說無相解脫門;聞是男女等相無故斷愛,一異等相無故斷見。

佛或一時說二門,或一時說三門。

菩薩應遍學,知一切道,故說三門。

更欲說餘事故,三解脫門義略說。

四禪有二種:一者、淨禪,二者、無漏禪。

云何名淨禪?有漏善五眾是;云何名無漏?無漏五眾。是四禪中所攝。

身、口業是色法,餘殘非色法。

一切不可見,無對。

或有漏,或無漏:有漏者,善有漏五眾;無漏者,無漏五眾;皆是有為。有漏者色界系,無漏者不系。

禪攝身業、口業,及心不相應諸行,是非心,非心數法,非心相應;禪攝受眾、想眾,及相應行眾,是心數法,亦心相應;禪攝心、意、識,但心。

四禪或有隨心行非受相應,或受相應非隨心行,或隨心行亦受相應,或非隨心行非受相應。

隨心行非受相應者,四禪攝身業、口業,隨心行心不相應諸行,及受。

受相應非隨心行者,四禪攝心意識。

隨心行亦受相應者,四禪攝想眾及相應行眾。

非隨心行亦非受相應者,除四禪中攝隨心行,心不相應諸行,餘殘心不相應諸行。

想、行相應,亦如是。

是四禪中,三禪非隨覺行亦非觀相應。

初禪,或有隨覺行非觀相應,或觀相應非隨覺行,或有隨覺行亦觀相應,或有非隨覺行非觀相應。

隨覺行非觀相應者,初禪攝身業、口業,及隨覺行心不相應諸行,及觀。

觀相應非隨覺行者,謂覺。

隨覺行亦觀相應者,覺觀相應諸心心數法。

非隨覺行亦非觀相應者,除隨覺行心不相應諸行,餘殘心不相應諸行。

四禪皆有因緣,亦與因緣。

四禪中:

初禪,或次第非與次第緣,或次第亦與次第緣,或非次第亦非與次第緣。

次第非與次第緣者,未來世中欲生心心數法。

次第亦與次第緣者,過去、現在心心數法。

非次第亦不與次第緣者,除未來世欲生心心數法,餘殘未來世中心心數法,身業、口業及心不相應諸行。

第二、第三禪亦如是。

第四禪,次第不與次第緣者,未來世中欲生心心數法,及無想定若生、若欲生。

次第亦與次第緣者,過去、現在心心數法。

非次第亦非與次第緣者,除未來世中欲生心心數法,餘殘未來世心心數法;除心次第心不相應諸行,餘殘心不相應諸行,及身業、口業。

四禪中攝身業、口業,及心不相應諸行,與緣非緣;餘殘亦緣亦與緣。

是四禪亦增上緣,亦與增上緣。

如是等,《阿毘曇》分中廣分別。

菩薩得禪方便,及禪相、禪支,禪波羅蜜中已廣說。

問曰:

是般若波羅蜜論議中,但說諸法相空,菩薩云何於空法中能起禪定?

答曰:

菩薩知諸五欲及五蓋,從因緣生、無自性、空、無所有,舍之甚易。眾生顛倒因緣故,著此少弊樂,而離禪中深妙樂。

菩薩為是眾生故,起大悲心,修行禪定,係心緣中,離五欲,除五蓋,入大喜初禪;滅覺觀,攝心深入內清淨,得微妙喜,入第二禪;以深喜散定故,離一切喜,得遍滿樂,入第三禪;離一切苦樂,除一切憂喜及出入息,以清淨微妙舍而自莊嚴,入第四禪。

是菩薩雖知諸法空無相,以眾生不知故,以禪相教化眾生。若實有諸法空,是不名為空,亦不應舍五欲而得禪;無舍無得故,今諸法空相亦不可得,不應作是難言:若諸法空,云何能得禪!

復次,是菩薩不以取相愛著故行禪;如人服藥,欲以除病,不以美也。為戒清淨、智慧成就故行禪。菩薩於一一禪中,行大慈觀空,於禪無所依止;以五欲麁誑顛倒故,以細微妙虛妄法治。譬如有毒,能治諸毒。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四無量義第三十三

四無量心者,慈、悲、喜、舍。

「慈」名愛念眾生,常求安隱樂事以饒益之;「悲」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喜」名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舍」名舍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

修慈心,為除眾生中瞋覺故;修悲心,為除眾生中惱覺故;修喜心,為除不悅樂故;修舍心,為除眾生中愛憎故。

問曰:

四禪中已有四無量心乃至十一切處,今何以故別說?

答曰:

雖四禪中皆有是法,若不別說名字,則不知其功德,譬如囊中寶物,不開出則人不知。

若欲得大福德者,為說「四無量心」;患厭色如在牢獄,為說「四無色定」;於緣中不能得自在、隨意觀所緣,為說「八勝處」;若有遮道,不得通達,為說「八背舍」;心不調柔,不能從禪起次第入禪,為說「九次第定」;不能得一切緣遍照、隨意得解,為說「十一切處」。

若念十方眾生令得樂時,心數法中生法,名為慈;是慈相應受、想、行、識眾,是法;起身業、口業及心不相應諸行,是法和合,皆名為慈。名為慈故是法生,以慈為主,是故慈得名。譬如一切心心數法,雖皆是後世業因緣,而但思得名,於作業中,思最有力故。

悲、喜、舍亦如是。

是慈在色界。或有漏,或無漏。或可斷,或不可斷。亦在根本禪中,亦禪中間。三根相應,除苦根、憂根。如是等,《阿毘曇》分別說。

取眾生相故有漏,取相已入諸法實相故無漏。

以是故,《無盡意菩薩問》中,說慈有三種:一者、眾生緣,二者、法緣,三者、無緣。

問曰:

是四無量心云何行?

答曰:

如佛處處經中說:「有比丘以慈相應心,無恚無恨,無怨無惱,廣大無量,善修。慈心得解遍滿東方世界眾生,慈心得解遍滿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十方世界眾生。以悲、喜、舍相應心,亦如是。」

慈相應心者,慈名心數法,能除心中憒濁,所謂瞋恨慳貪等煩惱。譬如淨水珠著濁水中,水即清。

無恚恨者,於眾生中,若有因緣、若無因緣而瞋,若欲惡口罵詈,殺害劫奪,是名瞋;待時節,得處所,有勢力,當加害,是名恨。以慈除此二事故,名無瞋恨。

無怨無惱,恨即是怨,初嫌為恨,恨久成怨,身口業加害,是名惱。

復次,初生瞋結名為瞋;瞋增長籌量,持著心中未決了,是名恨,亦名怨;若心已定,無所畏忌,是名惱。

以慈心力除、舍、離此三事,是名無瞋無恨、無怨無惱。此無瞋無恨、無怨無惱,佛以是讚歎慈心。一切眾生皆畏於苦,貪著於樂;瞋為苦因緣,慈是樂因緣。眾生聞是慈三昧,能除苦、能與樂故,一心勤精進,行是三昧。以是故,無瞋無恨、無怨無惱。

「廣」、「大」、「無量」者,一大心分別有三名:

「廣」名一方,「大」名高遠,「無量」名下方及九方。

復次,下名「廣」,中名「大」,上名「無量」。

復次,緣四方眾生心是名「廣」,緣四維眾生心是名「大」,緣上下方眾生心是名「無量」。

復次,破瞋恨心是名「廣」,破怨心是名「大」,破惱心是名「無量」。

復次,一切煩惱心,小人所行,生小事故名為小;復小於此,故名瞋、恨、怨、惱。破是小中之小,是名「廣」、「大」、「無量」。所以者何?大因緣常能破小事故。

「廣心」者,畏罪畏墮地獄故,除心中惡法;「大心」者,信樂福德果報故,除噁心;「無量心」者,為欲得涅槃故,除噁心。

復次,行者持戒清淨故,是「心廣」;禪定具足故,是「心大」;智慧成就故,是「心無量」。

以是慈心,念得道聖人,是名「無量心」,用無量法分別聖人故;念諸天及人尊貴處,故名為「大心」;念諸餘下賤眾生及三惡道,是名「廣心」。

於所愛眾生中,以慈念廣於念已故,名為「廣心」;以慈念中人,是名「大心」;以慈念怨憎,其功德多故,名「無量心」。

復次,為狹緣心,故名為「廣」;為小緣心,故名為「大」;為有量心,故名為「無量」。

如是等,分別義。

「善修」者,是慈心牢固。初得慈心,不名為修。非但愛念眾生中,非但好眾生中,非但益己眾生中,非但一方眾生中,名為「善修」。

久行得深愛樂,愛、憎及中三種眾生,正等無異。十方五道眾生中,以一慈心視之,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姪、知識,常求好事,欲令得利益安隱。

如是心遍滿十方眾生中,如是慈心,名「眾生緣」;多在凡夫人行處,或有學人未漏盡者行。

「法緣」者,諸漏盡阿羅漢、辟支佛、諸佛。是諸聖人破吾我相,滅一異相故,但觀從因緣相續生諸欲。以慈念眾生時,從和合因緣相續生,但空五眾即是眾生,念是五眾。以慈念眾生不知是法空,而常一心欲得樂。聖人愍之,令隨意得樂;為世俗法故,名為「法緣」。

「無緣」者,是慈但諸佛有。何以故?諸佛心不住有為無為性中,不依止過去世,未來、現在世,知諸緣不實,顛倒虛誑故,心無所緣。佛以眾生不知是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心著諸法,分別取舍;以是諸法實相智慧,令眾生得之,是名「無緣」。

譬如給賜貧人,或與財物,或與金銀寶物,或與如意真珠;眾生緣、法緣、無緣,亦復如是。是為略說慈心義。

悲心義亦如是:以憐愍心,遍觀十方眾生苦,作是念:「眾生可愍,莫令受是種種苦,無瞋、無恨、無怨、無惱心,乃至十方亦如是。」

問曰:

有三種眾生:有受樂,如諸天及人少分;有受苦,如三惡道及人中少分;有受不苦不樂,五道中少分。云何行慈者,觀一切眾生皆受樂?行悲者,觀一切眾生皆受苦?

答曰:

行者欲學是慈無量心時,先作願:「願諸眾生受種種樂。」取受樂人相,攝心入禪,是相漸漸增廣,即見眾生皆受樂。譬如鑽火,先以軟草、乾牛屎,火勢轉大,能燒大濕木。慈三昧亦如是,初生慈願時,唯及諸親族、知識;慈心轉廣,怨親同等,皆見得樂,是慈禪定增長成就故。

悲、喜、舍心亦如是。

問曰:

悲心中取受苦人相,喜心中取受喜人相,舍心中取何等相?

答曰:

取受不苦不樂人相,行者以是心漸漸增廣,盡見一切受不苦不樂。

問曰:

是三種心中,應有福德,是舍心於眾生不苦不樂,有何等饒益?

答曰:

行者作是念:「一切眾生離樂時得苦,苦時即是苦,得不苦不樂則安隱」,以是饒益。行者行慈、喜心,或時貪著心生;行悲心,或時憂愁心生;以是貪憂故心亂,入是舍心,除此貪憂,貪憂除故名為舍心。

問曰:

悲心、舍心,可知有別;慈心令眾生樂,喜心令眾生喜,樂與喜有何等異?

答曰:

身樂名樂,心樂名喜;五識相應樂名樂,意識相應樂名喜;五塵中生樂名樂,法塵中生樂名喜;先求樂,願令眾生得,從樂因令眾生得喜。如人憐愍貧人,先施寶物是名樂;後教令賣買得受五欲樂,是名喜。

復次,欲界樂願令眾生得,是名樂;色界樂願令眾生得,是名喜。

復次,欲界中五識相應樂,初禪中三識相應樂,三禪中一切樂,是名樂;欲界及初禪意識相應樂,二禪中一切樂,是名喜;麁樂名樂,細樂名喜;因時名樂,果時名喜;初得樂時是名樂,歡心內發,樂相外現,歌舞踴躍,是名喜。譬如初服藥時,是名樂;藥發遍身時,是名喜。

問曰:

若爾者,何以不和合二心作一無量,而分別為二法?

答曰:

行者初心未攝,未能深愛眾生故,但與樂;攝心深愛眾生,故與喜。以是故,先樂而後喜。

問曰:

若爾者,何以不慈、喜次第?

答曰:

行慈心時,愛眾生如兒子,願與樂。出慈三昧故,見眾生受種種苦,發深愛心憐愍眾生,令得深樂。譬如父母雖常愛子,若得病急,是時愛心轉重;菩薩亦如是,入悲心觀眾生苦,憐愍心生,便與深樂,以是故悲心在中。

問曰:

若如是深愛眾生,復何以行舍心?

答曰:

行者如是觀,常不舍眾生,但念舍是三種心。何以故?妨廢餘法故。亦以是慈心欲令眾生樂,而不能令得樂;悲心欲令眾生離苦,亦不能令得離苦;行喜心時,亦不能令眾生得大喜。此但憶想,未有實事;欲令眾生得實事,當發心作佛,行六波羅蜜,具足佛法,令眾生得是實樂。以是故,舍是三心,入是舍心。

復次,如慈、悲、喜心愛深故舍眾生難,入是舍心故易得出離。

問曰:

菩薩行六波羅蜜,乃至成佛,亦不能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何以故但言「是三心憶想心生,無有實事」?

答曰:

是菩薩作佛時,雖不能令一切眾生得樂,但菩薩發大誓願;從是大願,得大福德果報;得大報故,能大饒益。

凡夫、聲聞行是四無量,為自調自利故,亦但空念眾生。

諸菩薩行是慈心,欲令眾生離苦得樂,從此慈心因緣,亦自作福德,亦教他作福德,受果報時,或作轉輪聖王,多所饒益;菩薩或時出家行禪,引導眾生,教令行禪,得生清淨界,受無量心樂。

若作佛時,共無量阿僧祇眾生,入無餘涅槃;比於空心願益,是為大利!乃至舍利餘法,多所饒益。

復次,若一佛盡度一切眾生,餘佛則無所復度,是則無未來佛,為斷佛種,有如是等過。以是故,一佛不度一切眾生。

復次,是眾生性,從癡而有,非實定法,三世十方諸佛,求眾生實不可得,云何盡度一切?

問曰:

若空不可得盡度者,少亦俱空,何以度少?

答曰:

我言「三世十方佛,求一切眾生不可得故無所度」,汝難言「何以不盡度」,是為墮負處!汝於負處不能自拔,而難言「無眾生中,多少一種何以度少」,是為重墮負處!

復次,諸法實相第一義中,則無眾生,亦無度,但以世俗法故,說言有度。汝於世俗中求第一義,是事不可得;譬如瓦石中求珍寶不可得。

復次,諸佛從初發心,乃至法盡,於其中間所有功德,皆是作法,有限有量,有初有後,故所度眾生亦應有量,不應以隨因緣果報有量法,盡度無量眾生。

如大力士,弓勢雖大,箭遠必墮。亦如劫盡大火燒三千世界,明照無量雖久必滅。

菩薩成佛亦如是,從初發意,執精進弓,用智慧箭,深入佛法,大作佛事,亦必當滅。菩薩得一切種智時,身出光明,照無量世界,一一光明變化作無量身,度十方無量眾生,涅槃後八萬四千法聚舍利,化度眾生;如劫盡火照,久亦覆滅。

問曰:

汝自言「光明變化作無量身,度十方無量眾生」;今何以言「有量因緣故,所度亦應有量」?

答曰:

「無量」有二種:

一者、實無量,諸聖人所不能量;譬如虛空、涅槃、眾生性,是不可量。

二者、有法可量,但力劣者不能量;譬如須彌山、大海水,斤兩、渧數多少,諸佛菩薩能知,諸天世人所不能知。佛度眾生亦如是,諸佛能知,但非汝等所及,故言「無量」。

復次,諸法因緣和合生故,無有自性,自性無故常空,常空中眾生不可得。如佛說:

 「我坐道場時,  智慧不可得,
  空拳誑小兒,  以度於一切。
  諸法之實相,  則是眾生相;
  若取眾生相,  則遠離實道。
  常念常空相,  是人非行道,
  不生滅法中,  而作分別相。
  若分別憶想,  則是魔羅網;
  不動不依止,  是則為法印。」

問曰:

若樂有二分:慈心、喜心;悲心觀苦,何以不作二分?

答曰:

樂是一切眾生所愛重故,作二分;是苦不愛不念故,不作二分。又受樂時心軟,受苦時心堅。

如阿育王弟違陀輸,七日作閻浮提王,得上妙自恣五欲。過七日已,阿育王問言:閻浮提主,受樂歡暢不?答言:我不見、不聞、不覺,何以故?旃陀羅日日振鈴高聲唱:七日中已爾許日過,過七日已,汝當死!我聞是聲,雖作閻浮提王,上妙五欲,憂苦深故,不聞、不見。

以是故知苦力多,樂力弱。若人遍身受樂,得一處針刺,眾樂皆失,但覺刺苦。樂力弱故,二分乃強;苦力多故,一處足明。

問曰:

行是四無量心,得何等果報?

答曰:

佛說入是慈三昧,現在得五功德:入火不燒,中毒不死,兵刃不傷,終不橫死,善神擁護。以利益無量眾生故,得是無量福德。以是有漏無量心緣眾生故,生清淨處,所謂色界。

問曰:

何以故佛說慈報生梵天上?

答曰:

以梵天眾生所尊貴,皆聞皆識故。佛在天竺國,天竺國常多婆羅門,婆羅門法,所有福德盡願生梵天。若眾生聞行慈生梵天,皆多信向行慈法,以是故說行慈生梵天。

復次,斷淫欲天,皆名為梵;說梵皆攝色界。以是故,斷淫欲法,名為梵行;離欲亦名梵。若說梵,則攝四禪、四無色定。

復次,覺觀難滅故,不說上地名;譬如五戒中口律儀,但說一種不妄語,則攝三事。

問曰:

慈有五功德;悲、喜、舍何以不說有功德?

答曰:

如上譬喻,說一則攝三事;此亦如是,若說慈,則已說悲、喜、舍。

復次,慈是真無量,慈為如王,餘三隨從如人民。所以者何?先以慈心欲令眾生得樂,見有不得樂者,故生悲心;欲令眾生離苦,心得法樂,故生喜心;於三事中,無憎無愛,無貪無憂,故生舍心。

復次,慈以樂與眾生故,《增一阿含》中說有五功德。悲心,於《摩訶衍經》,處處說其功德,如《明網菩薩經》中說:「菩薩處眾生中,行三十二種悲,漸漸增廣,轉成大悲。大悲是一切諸佛、菩薩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羅蜜之母,諸佛之祖母。菩薩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羅蜜,得般若波羅蜜故得作佛。」如是等,種種讚大悲。喜、舍心,餘處亦有讚。

慈、悲二事遍大故,佛讚其功德。慈以功德難有故,悲以能成大業故。

問曰:

佛說:「四無量功德,慈心好修,善修,福極遍淨天;悲心好修、善修,福極虛空處;喜心好修、善修,福極識處;舍心好修、善修,福極無所有處。」云何言「慈果報應生梵天上」?

答曰:

諸佛法不可思議,隨眾生應度者如是說。

復次,從慈定起,迴向第三禪易;從悲定起,向虛空處;從喜定起,入識處;從舍定起,入無所有處易故。

復次,慈心願令眾生得樂,此果報自應受樂,三界中遍淨最為樂故,言福極遍淨。

悲心觀眾生老、病、殘害苦,行者憐愍心生,云何令得離苦?若為除內苦,外苦復來;若為除外苦,內苦復來。行者思惟:有身必有苦,唯有無身,乃得無苦,虛空能破色,是故福極虛空處。

喜心欲與眾生心識樂,心識樂者,心得離身,如鳥出籠;虛空處心,雖得出身,猶繫心虛空;識處無量,於一切法中皆有心識,識得自在無邊,以是故喜福極在識處。

舍心者,舍眾生中苦樂,苦樂舍故,得真舍法,所謂無所有處;以是故,舍心福極無所有處。

如是四無量,但聖人所得,非凡夫。

復次,佛知未來世諸弟子鈍根故,分別著諸法,錯說四無量相:「是四無量心眾生緣故,但是有漏;但緣欲界故,無色界中無。何以故?無色界不緣欲界故。」為斷如是人妄見故,說四無量心無色界中。佛以四無量心,普緣十方眾生故,亦應緣無色界中。

如《無盡意菩薩問》中說:「慈有三種:眾生緣、法緣、無緣。」論者言:「眾生緣是有漏,無緣是無漏,法緣或有漏、或無漏。」

如是種種,略說四無量心。

四無色定者,虛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

是四無色有三種:一者,有垢,二者、生得,三者、行得。

有垢者,無色中攝,三十一結及此結使中起心相應行。

生得者,行是四無色定,業報因緣故,生無色界,得不隱沒無記四眾。

行得者,觀是色麁惡、重苦、老病、殺害等,種種苦惱因緣。如重病、如癰瘡、如毒刺,皆是虛誑妄語,應當除卻。如是思惟已,過一切色相,滅一切有對相,不念一切異相,入無邊虛空處定。

問曰:

云何能滅是三種相?

答曰:

是三種相皆從因緣和合生故無自性;自性無故,是三種虛誑無實,易可得滅。

復次,是色分別分分破散,後皆無,以是故,若後無、今亦無。眾生顛倒故,於和合色中取一相、異相,心着色相,我今不應隨愚人學;當求實事,實事中無是一相、異相。

復次,行者作是念:「我若除卻離諸法,得利為深。我先舍財物、妻子出家,得清淨持戒心安隱,不怖不畏。離諸欲、諸惡不善法,離生喜樂得初禪;離覺觀、內清淨故,得第二禪中大喜樂;離喜在第三禪地,於諸樂中最第一;舍是樂,得念舍清淨第四禪。今舍是四禪,應更得妙定。」以是故,過是色相,滅有對相,不念異相。佛說三種色:「有色可見有對,有色不可見有對,有色不可見無對。」「過色相」者,是可見有對色;「滅有對相」者,是不可見有對色;「不念異相」者,是不可見無對色。

復次,眼見色壞故,名過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壞故,過有對相;於二種餘色及無教色種種分別故,名異相。

如是觀離色界中染,得無邊虛空處。得三無色因緣方便,如〈禪波羅蜜品〉中說。

是四無色,一常有漏,三當分別。

虛空處,或有漏,或無漏。有漏者,虛空處攝有漏四眾。

無漏者,虛空處攝無漏四眾。

識處、無所有處,亦如是;一切皆有為。

善有漏虛空處是有報,無記及無漏虛空處是無報;識處、無所有處,亦如是。

善非有想非無想處是有報,無記非有想非無想處是無報。

善四無色定是可修,無記四無色定非可修。

隱沒者是有垢,不隱沒者是無垢。

一有;三中有漏者是有,無漏者是非有。

四無色定攝心心數法,是相應因;心不相應諸行,是非相應因。

有善法非四無色中,有四無色中非善法,有亦善法亦四無色中,有非善法亦非四無色中。

有善法非四無色者,一切善色眾,及四無色不攝四眾,及智緣盡。

有四無色中非善法者,無記四無色。

有亦善法亦四無色者,善四無色。

有非善法亦非四無色者,一切不善五眾,及無記色眾,及四無色不攝無記四眾,虛空及非智緣盡。

不善法中不相攝。

有無記法非四無色,有四無色非無記法,有亦無記法亦四無色,有非無記亦非四無色。

有無記法非四無色者,無記色眾,及四無色不攝無記四眾,虛空及非智緣盡。

有四無色中非無記法者,善四無色。

亦無記法亦四無色者,無記四無色。

亦非無記法亦非四無色者,不善五眾,善色眾,無色不攝善四眾及智緣盡。

或漏非四無色,或四無色非漏,或漏亦四無色,或非漏亦非四無色。

漏非四無色者,一漏及二漏少分。

四無色非漏者,漏不攝四無色。

亦漏亦四無色者,二漏少分。

非漏非四無色者,色眾及漏無色不攝四眾,及無為法。

或有漏非四無色,或四無色非有漏,或有漏亦四無色,或非有漏非四無色。

有漏非四無色者,有漏色眾,及無色不攝有漏四眾。

四無色非有漏者,三無色少分。

亦有漏亦四無色者,一無色及三無色少分。

亦非有漏非四無色者,無漏色眾,無色不攝無漏四眾及三無為。

或無漏非四無色,或四無色非無漏,或無漏亦四無色,或非無漏亦非四無色。

無漏非四無色者,無漏色眾,及無色不攝無漏四眾,及三無為。

四無色非無漏者,一無色及三無色少分。

亦無漏亦四無色者,三無色少分。

非無漏非四無色者,有漏色眾,及無色不攝有漏四眾。

虛空處,或見諦斷,或思惟斷,或不斷。

見諦斷者,信行、法行人,用見諦忍斷,何者是?二十八使,及二十八使相應虛空處,及此起心不相應諸行。

思惟斷者,學見道用思惟斷。何者是?思惟所斷三使,及此相應虛空處,及此起心不相應諸行,及無垢有漏虛空處。

不斷者,無漏虛空處。

識處、無所有處亦如是。

非有想非無想處,或見諦斷、或思惟斷。

見諦斷者,信行、法行人,用見諦忍斷。何者是?二十八使;及此相應非有想非無想處;及此起心不相應諸行。

思惟斷者,學見道用思惟斷。何者是?思惟所斷三使;及此相應非有想非無想處;及此起心不相應諸行;及無垢非有想非無想處。

四無色中攝心不相應諸行,是非心,非心數法,非心相應;受眾、想眾及此相應行眾,是心數法,亦心相應;心、意、識獨心。

四無色,或有隨心行非受相應,或受相應非隨心行,或隨心行亦受相應,或非隨心行非受相應。

隨心行非受相應者,隨心行、心不相應諸行及受。

受相應不隨心行者,心是。

隨心行亦受相應者,想眾及此相應行眾。

非隨心行非受相應者,除隨心行、心不相應諸行,餘殘心不相應諸行。

想相應、行相應,亦應如是說。

虛空處,或從身見因,不還與身見作因;或從身見因,亦還與身見作因;或不從身見因,亦不還與身見作因。

從身見因,不還與身見作因者,除過去、現在見苦斷諸使,及此相應虛空處;亦除過去、現在見集斷諸邊結,及此相應虛空處;亦除未來世中身見及相應虛空處,亦除身見生老住滅,餘殘有垢虛空處。

從身見因,亦還與身見作因者,上所除者是。

亦不從身見因,亦不還與身見作因者,無垢虛空處。

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亦如是。

四無色定一切有因緣,亦與因緣。

虛空處,或次第不與次第緣,或次第亦與次第緣,或非次第亦不與次第緣。

次第不與次第緣者,未來世中欲生心心數法虛空處,及阿羅漢過去、現在最後滅時心心數虛空處。

次第亦與次第緣者,除過去、現在阿羅漢最後滅時心心數虛空處,餘殘過去、現在心心數法虛空處。

非次第亦不與次第緣者,除未來世中欲生心心數虛空處,餘殘未來世中心心數虛空處,及心不相應諸行。

識處、無所有處亦如是。

非有想非無想處,或次第不與次第緣,或次第亦與次第緣,或非次第亦不與次第緣。

次第不與次第緣者,未來世中欲生心心數法非有想非無想處,及阿羅漢過去、現在最後滅時心心數法非有想非無想處,及滅受想若生若欲生。

次第亦與次第緣者,除過去、現在阿羅漢最後滅時心心數非有想非無想處,餘殘過去現在心心數非有想非無想處。

非次第亦非與次第緣者,除未來世中欲生心心數非有想非無想處,餘殘未來世中心心數非有想非無想處,除心次第心不相應諸行,餘殘心不相應諸行。

四無色中攝諸心心數法,有緣亦與緣緣;四無色攝心不相應諸行,非緣與緣緣。

四無色皆是增上,亦與增上緣。

如是等種種分別四無色,如《阿毘曇》分中說,此中應廣說。

問曰:

摩訶衍中,四無色云何?

答曰:

與諸法實相共智慧行,是摩訶衍中四無色。

問曰:

何等是諸法實相?

答曰:

諸法諸法自性空。

問曰:

色法和合分別因緣故空,此無色中云何空?

答曰:

色是眼見、耳聞麁事能令空,何況不可見、無有對、不覺苦樂而不空?

復次,色法分別乃至微塵,皆散滅歸空;是心心數法,在日月、時節、須臾頃,乃至一念中不可得。

是名四無色定義。

如是等種種,略說四無色。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

 

上篇:大智度論

下篇:金剛般若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釋經論部目錄

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卷上 天親菩薩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

涅槃論

涅槃論一卷 婆藪槃豆作 沙門達磨菩提譯  頂禮淨覺海...

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九頌精義論

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九頌精義論卷上 勝德赤衣菩薩造 西...

三具足經憂波提舍

三具足經優波提舍翻譯之記一卷 施戒聞三備攝眾行。是...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

靈峰藕益大師宗論卷第一之一 古歙門人成時編輯 【願文...

佛說巨力長者所問大乘經

佛說巨力長者所問大乘經卷上 宋西天同譯經寶法大師賜...

【註音版】地藏菩薩本願經

根據弘化社《地藏菩薩本願經》流通本印本校對註音。...

阿那邠邸化七子經

阿那邠邸化七子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大莊嚴法門經

大莊嚴法門經卷上(亦名文殊師利神通力經,亦名勝金色...

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

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卷上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

道地經

道地經一卷 天竺須賴拏國三藏僧伽羅剎漢言眾護造後漢...

【註音版】佛說法滅盡經

佛說法滅盡經...

顯無邊佛土功德經

顯無邊佛土功德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如是我聞: 一...

【佛教詞典】一百八種愛行

【一百八種愛行】 p0010   瑜伽九十五卷九頁云:此五...

【佛教詞典】浴佛

浴佛的起源,是因悉達多太子在蘭毗尼園無憂樹下(亦稱婆...

你的生命不因別人的喜歡而存在

世界之所以精彩,是因為這個世間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

修行千萬不要包裝打廣告

現在人都喜歡用術,商業就靠打廣告。術是天道最忌諱的...

死亡不可怕,問題是來生去哪裡

這個臨命終的處理,一般的社會的醫學者跟佛弟子的看法...

把聽經聞法納入你的功課裡面

【有些人學了一輩子佛法,為什麼他的身口意沒什麼改變...

能夠長壽的不是富裕或條件優越的人

經常可以看到,能夠長壽的不是那些生活富裕或者處於優...

念佛行人不應沉迷在網聊和辯論上

今朝脫了鞋和襪,不知明朝穿不穿,人命無常,一分一秒...

喝了水果酵素算犯酒戒嗎

問: 現在流行一種水果酵素,是用水果發酵而成的液體...

准提咒的功德利益

《七俱胝佛母准提大陀羅尼經》的記載 據《七俱胝佛母...

人生的自在,就在於去留自便

歷史上的中國禪者,僧,我特欽佩慧能;俗,則是傅翕。...

泥佛不度水,真佛內裡坐

趙州上堂云:金佛不度爐,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

如何理解「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百丈大智禪師《叢林要則二十條》中說:煩惱以忍辱為菩...

逆境也能種福田,看你怎麼善用其心

我們只要能夠善用其心,都是我們修福德的機會。第一個...

【視頻】《佛說鹿母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鹿母經》風柯月渚讀誦

【視頻】《佛說金色王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金色王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