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供養十二大威德天報恩品

不空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供養十二大威德天報恩品一卷

不空譯

爾時普賢菩薩。觀察人天哀愍一切。無間自說言。一切眾生四大遠變。有種種病或鬼魔來作種種病。迷倒世間減損壽命。云何對治如是內外種種損害。謂諸眾生不知恩故。有如是違以何為恩。謂地水火風。日月諸天皆有內外養育之恩。云何得酬如是諸恩。謂四大種有其精。天及日月等也。供養是天有種種利。器界生界皆悉增力也。其矣為誰。其數幾何。謂彼天數有十二也。地天水天火天風天伊舍那天帝釋天焰魔天梵天毘沙門天羅剎天日天月天也。地天喜時有二利益。一者人身堅固色力增長。二者器界地種味力增長。此天瞋時亦有二損。一者人身亂壞色力減少。二者器界地味力皆違本。水天喜時有二利益。一者人身不渴。二者雨澤順時。此天瞋時亦有二損。一者人身乾渴。二者器界旱魃萬物乾盡。或雨大雨世界滿水流損草不及與眾生。火天喜時有二利益。一者人身熱氣隨時增減。二者時節不逆此天瞋時亦有二損。一者人身熱氣非時增減。二者自然散火焚燒諸物。風天喜時有二利益。一者人身輕安舉動隨心意。二者器界安隱無有傾動。而隨世間有冷風和不損情非情等。此天瞋時亦有二損。一者人身及音而不隨意。二者大風吹滿散破世間。或不吹風草木不順時也。若有如是四大精。天瞋怒難者王及人民。入於如來五輪塔中。受持諸戒歸依三寶。攝心而住應作是觀。地依水生水性空故地亦無常。水依風生風性空故水亦無常。火依水風生水風空故火亦無常。風依虛空虛空無體故風亦無常。風空故火空。火空故水空。水空故地空。地空故地上所生。有情非情皆悉無常。作是觀時。諸天瞋滅無所依住。爾時行者還作是觀。虛空雖無尚有虛空。是故得名虛空。名必有體。所以虛空有故風亦有。風有故火水地等皆悉有體。作是觀時諸天歡喜。威光倍增安穩而住。伊舍那天喜時諸天亦喜。魔眾不亂也。舊名摩醯首羅也。佛言若供養摩醯首羅(唐云大自在)已為供養一切諸天。此天瞋時魔眾皆現國土荒亂。天帝釋者地居之主。注記眾生所作善惡。此天喜時國土安穩人民不亂。此天瞋時刀兵相戰。地居諸王皆悉安。焰魔天喜時人無橫死疫氣不發。此天瞋時人非時死疫氣充滿。梵天者上天之主眾生之父。此天喜時器世間安穩無有亂動。何以故。劫初之時。此天成立器世間也。眾生不亂以正治世。何以故。父王喜故。此天瞋時。世間不安有種種病。至於草木皆悉惱落。眾生迷惑名如醉人。毘沙門喜時。藥叉眾喜不害人民。不行毒腫。瞋時皆亂。羅剎天喜時。諸噉完鬼隨亦喜。不唾毒氣不作惡行。此天瞋時皆悉亂現。日天喜時光不損物。人瞋不鈍有情非情皆悉快樂。此天瞋時失度無光。雖有眼目不能見物。寒苦怱逼。月天喜時冷光增物人無熱病。瞋時皆捨矣。日月互照有大利益時節和融。眾生作事一一隨喜。劫初之時人如色天而漸貪味減少身光。彌捨善心而作惡業。世皆不順而有寒熱。是故此日月天現世化夢也。如是諸天何時歡喜何時瞋怒。謂諸國王及諸人民。以非治世作不善業。殺盜常行而捨正法。爾時諸天皆生愁憂。愁憂即過便生瞋怒。若天災欲起先有瑞怪。謂無雲而雨矣。諸星隨亂(無雲而雨者。是諸天悲泣之淚也)若止惡業。以正治世諸天歡喜。皆悉來護妙香遍薰。善增惡減。若人了知如是大聖威德天等。以財之施嚴彼生身。後以法施顯彼法身。兼行慈悲不殺生命。以是供養為報彼恩也。世有諸天鬼神其數甚多。何唯供養此十二天。安立國土萬姓安樂。謂十二天總攝一切天龍鬼神星宿冥官。是故供養了知此十二天。即得一切天龍等護也。所以然者地天與地上諸神樹下野沙諸鬼神。俱來入壇場同時受供。水天與諸川流江河大海諸神及諸龍眾。俱來入壇場同時受供。火天與諸火神及諸持明神仙眾。俱來入壇場同時受供。風天與諸風神無形流行神等。俱來入壇場同時受供。伊舍那天與諸魔眾。俱來入此壇同時受供。帝釋天與諸蘇迷盧等一切諸山所攝天鬼等。俱來入壇場同時受供。焰魔天與諸五道冥官太山府君司命行疫神諸餓鬼等。俱來入壇場同時受供。梵天與諸色界靜慮一切諸天。俱來入壇場同時受供。毘沙門天與諸藥叉吞食鬼神等。俱來入壇場同時受供羅剎天子羅剎食血鬼眾。俱來入壇場同時受供。日天與諸星眾七曜諸執游空一切光神。俱來入壇場同時受供。月天與諸住空二十八宿十二宮神一切宿眾。俱來入壇場同時受供。應如是觀矣。如是天主親對佛前。誓當荷負一切有情護持國界守護正法。若召請時不越本誓必定影嚮。未發遣之間。而住壇場不違行者。是故召請供養然後應迸謝。諸事疎而乞歡喜。召請之時用各別印明。或用總請印明亦得也。云何少施之物。若干天眾及諸鬼神各得受用。謂由三種義之少供物一切受用。一由三密加持。謂運心法界實相妙供。二由大慈悲。三由彼諸天主福力多。如龍得少水以自福力遍灑諸國。咒於諸天所以滿四天下人福。不及四王天一人福財。隨持主志有增減。而諸天福多故。得乏少供遍與一切。譬如少火隨薪有增減。少供亦爾。天福多故付彼成廣。又縱雖色味下劣。由先三義皆成清淨微妙醍醐。如耆婆悲一切即萬物成藥。尼健咒毒毒返成藥。世間尚爾。況行者隨順佛教。起大慈悲作三密加持哉。又由天福而彼下劣供物。成清淨微妙供如石磨男得石成王。作世女取沙為金。色夫人眾不耽世財唯喜順正。所以不輕少施而悅慈施也。若天不悅即請外金剛部主四臂不動忿怒明王供養歸依。爾時諸天隨順教勅歡喜護持也。若供養時來位方何。謂東方帝釋東南火天。南方焰魔西南羅剎。西方水天西北風天。北方毘沙門東北伊舍那。中央本尊四隅梵天地天日天月天。如是而住。云何供養何天為首。謂或依方位。始自東方迴順供之。或有別願依息災等法而供養之。若求息災帝釋為首。若求增益梵天為主。若求調伏大自在為首。若求敬愛毘沙門為首。餘迴順供。或欲止刀兵帝釋為主。若欲除藥叉羅剎難者用毘沙門羅剎天。若欲除疫用焰魔天。若欲除旱魃洪水難者俱用水天。若欲除怨災用風天。並於此天祈風難等。若欲調人用梵天王。水難用火天。火難用水天。降魔用伊舍那。或用火天。鎮惡處用地天。並祈五穀也。若求官位帝釋天。若求智日天若求定用月天。若欲除熱寒病隨用日月天(日天除寒月天除熱)若有四大病。隨用四大精天。如是為首。餘次第迴順供之。為富用毘沙門。為貴更用梵天。其供養具各儲一器。香水塗香時華五穀飯(若粥)蠟燭等。插盛一器而供養之。燒香普薰清淨如法。供養儀式各別印明。及彼畫像種種法義如餘部說。普賢菩薩為度眾生。自問自答如是因緣。如是報恩如是祈願。如是觀法如是三密。如是方便如是大力。隨意演說奉上世尊。世尊說言義理如是。善哉善哉如汝所說真實不虛。是十二天乃是往古諸佛。為度眾生而來現也。是故行者不可依形勢天。唯觀彼天法身莊嚴。若人隨順我及汝說。供養是天。於此天像前講讀般若甚深經法。令此諸天皆大歡喜者。諸天歡喜故。一切眾生皆得歡喜。得者一切眾生喜。故諸佛亦喜。諸佛喜故。世出世間悉地圓滿。

十二天儀軌一卷


上篇:十天儀軌

下篇:十二天供儀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密教部目錄

【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蘇悉地羯羅供養法

蘇悉地羯羅供養法卷上 大唐中印度三藏善無畏譯  歸命...

佛說咒小兒經

佛說咒小兒經 羅那多羅 摩羅提離 耽波羅提利 吼樓...

華嚴經心陀羅尼

華嚴經心陀羅尼 唵枳那枳那怛他伽頭踟婆陛珊隱底婆囉...

金剛摧碎陀羅尼

金剛摧碎陀羅尼 宋契丹國師中天竺摩竭陀國三藏法師慈...

菩薩生地經

菩薩生地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於...

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佛說須摩提菩薩經(按《開元錄》,須摩提經亦直雲須摩...

佛說十地經

佛說十地經卷第一 大唐國僧法界從中印度持此梵本請於...

【註音版】天台四教儀

天台四教儀...

佛說諸法本無經

佛說諸法本無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復次婆伽婆...

【註音版】佛說希有校量功德經

佛說希有校量功德經...

【註音版】大乘四法經

大乘四法經...

天台四教儀

四教頌 七賢七位藏初機。通教位中一二齊。別信並圓五...

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

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一卷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

【佛教詞典】無想報

又名無想果,即外道修無想定者,命終生無想天,受五百...

【佛教詞典】一源

(譬喻)以水源譬一個之原理也。大集經八曰:諸法無二...

唯有一念話頭,是當人命根

古德教人參禪做工夫,先要內脫身心,外遺世界,一切放...

全真起妄,全妄即真

這裡,傳燈大師施設了一個問答來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現...

越只國不可攻伐之因緣

過去佛陀在王舍城的靈鷲山說法時,摩竭國阿闍世王統領...

素食者對生態保護的巨大貢獻

肉類生產不僅包括對動物的殘忍屠宰過程,而且還對中國...

念佛之外是否可兼持經咒

修行用功,固宜專精。然凡夫妄想紛飛,若不加經咒之助...

夫妻間的禮儀與義務

一、夫對妻的禮節和義務 佛陀在很多經典談及夫妻倫理,...

人生怎樣活才有意義

如果你真有信仰的話,這句話你就會有答案。當你還問出...

明學長老:只要穿上僧服,我就不會再脫下來

蘇州古城以西,太湖以東,一座千年寶剎香火不熄,這便...

家裡出事,你要給他迴向

大乘經教好多都是,最初你所學的經論,都要你好好地保...

非時食戒十大益論

客問杜多子曰:吾聞殺、盜、淫、妄,名為性罪;飲酒昏...

割十補百

電光易滅、石火難留,逝水絕歸源之路,落花無反樹之期...

昌臻法師《一句佛號,一部經,一生成就》

一切法門,都要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才能有成就,淨土...

【視頻】齋天科儀

齋天科儀

【視頻】《臨終方訣》男聲讀誦

《臨終方訣》男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