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供養十二大威德天報恩品

不空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供養十二大威德天報恩品一卷

不空譯

爾時普賢菩薩。觀察人天哀愍一切。無間自說言。一切眾生四大遠變。有種種病或鬼魔來作種種病。迷倒世間減損壽命。云何對治如是內外種種損害。謂諸眾生不知恩故。有如是違以何為恩。謂地水火風。日月諸天皆有內外養育之恩。云何得酬如是諸恩。謂四大種有其精。天及日月等也。供養是天有種種利。器界生界皆悉增力也。其矣為誰。其數幾何。謂彼天數有十二也。地天水天火天風天伊舍那天帝釋天焰魔天梵天毘沙門天羅剎天日天月天也。地天喜時有二利益。一者人身堅固色力增長。二者器界地種味力增長。此天瞋時亦有二損。一者人身亂壞色力減少。二者器界地味力皆違本。水天喜時有二利益。一者人身不渴。二者雨澤順時。此天瞋時亦有二損。一者人身乾渴。二者器界旱魃萬物乾盡。或雨大雨世界滿水流損草不及與眾生。火天喜時有二利益。一者人身熱氣隨時增減。二者時節不逆此天瞋時亦有二損。一者人身熱氣非時增減。二者自然散火焚燒諸物。風天喜時有二利益。一者人身輕安舉動隨心意。二者器界安隱無有傾動。而隨世間有冷風和不損情非情等。此天瞋時亦有二損。一者人身及音而不隨意。二者大風吹滿散破世間。或不吹風草木不順時也。若有如是四大精。天瞋怒難者王及人民。入於如來五輪塔中。受持諸戒歸依三寶。攝心而住應作是觀。地依水生水性空故地亦無常。水依風生風性空故水亦無常。火依水風生水風空故火亦無常。風依虛空虛空無體故風亦無常。風空故火空。火空故水空。水空故地空。地空故地上所生。有情非情皆悉無常。作是觀時。諸天瞋滅無所依住。爾時行者還作是觀。虛空雖無尚有虛空。是故得名虛空。名必有體。所以虛空有故風亦有。風有故火水地等皆悉有體。作是觀時諸天歡喜。威光倍增安穩而住。伊舍那天喜時諸天亦喜。魔眾不亂也。舊名摩醯首羅也。佛言若供養摩醯首羅(唐云大自在)已為供養一切諸天。此天瞋時魔眾皆現國土荒亂。天帝釋者地居之主。注記眾生所作善惡。此天喜時國土安穩人民不亂。此天瞋時刀兵相戰。地居諸王皆悉安。焰魔天喜時人無橫死疫氣不發。此天瞋時人非時死疫氣充滿。梵天者上天之主眾生之父。此天喜時器世間安穩無有亂動。何以故。劫初之時。此天成立器世間也。眾生不亂以正治世。何以故。父王喜故。此天瞋時。世間不安有種種病。至於草木皆悉惱落。眾生迷惑名如醉人。毘沙門喜時。藥叉眾喜不害人民。不行毒腫。瞋時皆亂。羅剎天喜時。諸噉完鬼隨亦喜。不唾毒氣不作惡行。此天瞋時皆悉亂現。日天喜時光不損物。人瞋不鈍有情非情皆悉快樂。此天瞋時失度無光。雖有眼目不能見物。寒苦怱逼。月天喜時冷光增物人無熱病。瞋時皆捨矣。日月互照有大利益時節和融。眾生作事一一隨喜。劫初之時人如色天而漸貪味減少身光。彌捨善心而作惡業。世皆不順而有寒熱。是故此日月天現世化夢也。如是諸天何時歡喜何時瞋怒。謂諸國王及諸人民。以非治世作不善業。殺盜常行而捨正法。爾時諸天皆生愁憂。愁憂即過便生瞋怒。若天災欲起先有瑞怪。謂無雲而雨矣。諸星隨亂(無雲而雨者。是諸天悲泣之淚也)若止惡業。以正治世諸天歡喜。皆悉來護妙香遍薰。善增惡減。若人了知如是大聖威德天等。以財之施嚴彼生身。後以法施顯彼法身。兼行慈悲不殺生命。以是供養為報彼恩也。世有諸天鬼神其數甚多。何唯供養此十二天。安立國土萬姓安樂。謂十二天總攝一切天龍鬼神星宿冥官。是故供養了知此十二天。即得一切天龍等護也。所以然者地天與地上諸神樹下野沙諸鬼神。俱來入壇場同時受供。水天與諸川流江河大海諸神及諸龍眾。俱來入壇場同時受供。火天與諸火神及諸持明神仙眾。俱來入壇場同時受供。風天與諸風神無形流行神等。俱來入壇場同時受供。伊舍那天與諸魔眾。俱來入此壇同時受供。帝釋天與諸蘇迷盧等一切諸山所攝天鬼等。俱來入壇場同時受供。焰魔天與諸五道冥官太山府君司命行疫神諸餓鬼等。俱來入壇場同時受供。梵天與諸色界靜慮一切諸天。俱來入壇場同時受供。毘沙門天與諸藥叉吞食鬼神等。俱來入壇場同時受供羅剎天子羅剎食血鬼眾。俱來入壇場同時受供。日天與諸星眾七曜諸執游空一切光神。俱來入壇場同時受供。月天與諸住空二十八宿十二宮神一切宿眾。俱來入壇場同時受供。應如是觀矣。如是天主親對佛前。誓當荷負一切有情護持國界守護正法。若召請時不越本誓必定影嚮。未發遣之間。而住壇場不違行者。是故召請供養然後應迸謝。諸事疎而乞歡喜。召請之時用各別印明。或用總請印明亦得也。云何少施之物。若干天眾及諸鬼神各得受用。謂由三種義之少供物一切受用。一由三密加持。謂運心法界實相妙供。二由大慈悲。三由彼諸天主福力多。如龍得少水以自福力遍灑諸國。咒於諸天所以滿四天下人福。不及四王天一人福財。隨持主志有增減。而諸天福多故。得乏少供遍與一切。譬如少火隨薪有增減。少供亦爾。天福多故付彼成廣。又縱雖色味下劣。由先三義皆成清淨微妙醍醐。如耆婆悲一切即萬物成藥。尼健咒毒毒返成藥。世間尚爾。況行者隨順佛教。起大慈悲作三密加持哉。又由天福而彼下劣供物。成清淨微妙供如石磨男得石成王。作世女取沙為金。色夫人眾不耽世財唯喜順正。所以不輕少施而悅慈施也。若天不悅即請外金剛部主四臂不動忿怒明王供養歸依。爾時諸天隨順教勅歡喜護持也。若供養時來位方何。謂東方帝釋東南火天。南方焰魔西南羅剎。西方水天西北風天。北方毘沙門東北伊舍那。中央本尊四隅梵天地天日天月天。如是而住。云何供養何天為首。謂或依方位。始自東方迴順供之。或有別願依息災等法而供養之。若求息災帝釋為首。若求增益梵天為主。若求調伏大自在為首。若求敬愛毘沙門為首。餘迴順供。或欲止刀兵帝釋為主。若欲除藥叉羅剎難者用毘沙門羅剎天。若欲除疫用焰魔天。若欲除旱魃洪水難者俱用水天。若欲除怨災用風天。並於此天祈風難等。若欲調人用梵天王。水難用火天。火難用水天。降魔用伊舍那。或用火天。鎮惡處用地天。並祈五穀也。若求官位帝釋天。若求智日天若求定用月天。若欲除熱寒病隨用日月天(日天除寒月天除熱)若有四大病。隨用四大精天。如是為首。餘次第迴順供之。為富用毘沙門。為貴更用梵天。其供養具各儲一器。香水塗香時華五穀飯(若粥)蠟燭等。插盛一器而供養之。燒香普薰清淨如法。供養儀式各別印明。及彼畫像種種法義如餘部說。普賢菩薩為度眾生。自問自答如是因緣。如是報恩如是祈願。如是觀法如是三密。如是方便如是大力。隨意演說奉上世尊。世尊說言義理如是。善哉善哉如汝所說真實不虛。是十二天乃是往古諸佛。為度眾生而來現也。是故行者不可依形勢天。唯觀彼天法身莊嚴。若人隨順我及汝說。供養是天。於此天像前講讀般若甚深經法。令此諸天皆大歡喜者。諸天歡喜故。一切眾生皆得歡喜。得者一切眾生喜。故諸佛亦喜。諸佛喜故。世出世間悉地圓滿。

十二天儀軌一卷


上篇:十天儀軌

下篇:十二天供儀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密教部目錄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身咒本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身咒本(出大悲經中卷) 大唐贈開...

佛說安宅神咒經

佛說安宅神咒經 後漢失譯人名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

金剛頂勝初瑜伽普賢菩薩念誦法

金剛頂勝初瑜伽普賢菩薩念誦法一卷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

佛說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

佛說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 大唐南印度三藏菩提流志...

華嚴遊心法界記

剏鐫華嚴遊心法界記序 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而性...

虛空藏菩薩神咒經

佛說虛空藏菩薩神咒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佉羅帝耶山...

淨土指歸集

淨土指歸集卷上 吳郡北禪寺沙門 大佑 集 ○原教門第...

【註音版】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

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

佛說十二游經

佛說十二游經 東晉西域沙門迦留陀伽譯 昔,阿僧祇劫時...

大方廣寶篋經

大方廣寶篋經卷上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

佛說相應相可經

佛說相應相可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佛在捨衛國請諸比丘,...

佛說長者子制經

佛說長者子制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慈悲道場懺法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一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二 慈悲道場懺法...

【佛教詞典】黃蘆園經

(經名)佛在黃蘆園時,百二十歲之老梵志來,責佛不敬...

【佛教詞典】四願經

(經名)一卷,吳支謙譯。佛對純陀說凡夫有四願:一欲...

以利他之心來經營事業

在這個宇宙間,常吹著一股他力之風,它推動森羅萬象、...

萬裡求戒的見月律師

讀體律師(1601-1679年),號見月,世稱見月律師,是明...

財富的積累,永遠是建立在誠信上

2007年底,上海市政管理局,收到一封,寄自英國華恩厄...

必須要在墮落三惡道前就趕快跳脫三界

在三界的修習叫做分秒必爭,你必須想辦法在墮落三惡道...

佛教的社會責任

由發心中去承擔責任 經常對信徒們說要發心,但是很少要...

知因達果

梁武帝很相信志公禪師,而其他一般人也很相信他,不論...

不要為了吃素而與家人生煩惱

選擇吃素,原因多種。有些人是為自己的健康,有些人是...

臨終助念遭親屬反對,應該如何應對

問: 作為佛弟子,父母去世應以佛教方式助念送往生,...

大安法師:煩惱不斷能往生嗎

問: 弟子煩惱不斷,意惡重重,甚至還造作身口意罪業...

趙州禪師的「十二時歌」

趙州從諗禪師所著《十二時歌》情真意切,頗顯禪僧家本...

改名是否就能改命

問: 在網上看見改名改命的宣傳,如若改名等易經方法...

救拔母親脫離地獄的婆羅門女

過去,久遠阿僧祇劫前,有位覺華定自在王如來,住世四...

【視頻】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聆志居士念誦)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普賢行願品偈頌》音樂唱誦

《普賢行願品偈頌》音樂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