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

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 詔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

特進試鴻臚卿大興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 詔譯

我能仁如來。憫三有六趣之惑。常由蘊界入等。受生死妄執。空華無而虛計。衣珠有而不知。於是乎收跡都史天宮下。生中印土。起化城以接之。由糞除以誘之。及乎大種姓人法緣已熟。三秘密教說時方至。遂卻住自受用身。據色究竟天宮。入不空王三昧。普集諸聖賢。削地位之漸階。開等妙之頓旨。從普賢金剛性海。出塵數加持色身。然後演普賢金剛語業之密言。示普賢金剛身業之密印。啟普賢金剛意業之意慧。成有情金剛三業之度門。不達者。以為運動支節未殊於戲弄。持誦文身更成計著。安知夫入於此出於彼。用於淺成於深。亦由金剛手才乘狻猊忽奮王趾。適按丘陵已平。是不思議之源流。尚非三賢四果之境界也。豈區區常情所能臆中哉。故得之者。即五根而入正受。就萬有而照大空。引佛界而普淨眾生。攝群情而都會一智。所以修行者。先住相似則受加持力焉。垢薄者。稍見於法明得三昧分焉。深入者。雙了於空色。則有遍淨體焉。乃習氣蓋障廓然無餘矣。則寂照本源業用皆辨。法王自在義利平施。然知諸正覺尊本來常住。大菩提眾。無不會同。外道隔於我執。二乘滯於空證。近情失於取捨。淺智惑於有無。是故是自破舟梁不可得而詣也。至如即爾普賢之心。深入圓明之智。乃是真言行菩薩。造瑜伽之大方也。然後能堅固心菩提。莊嚴心相開現心法藏。成就心神通。寂滅心戲論。於是發明知見成就眾生。住相應門作諸佛事。是以由大圓鏡智。厥有金剛平等現等覺身。則塔中方東阿閦如來也。由平等性智。厥有義平等現等覺身。即塔中方之南寶生如來也。由妙觀察智。厥有法平等現等覺身。即塔中方之西阿彌陀如來也。由成所作智。厥有業平等現等覺身。即塔中方之北不空成就如來也。由四如來智。出生四波羅蜜菩薩焉。蓋為三際一切諸聖賢生成養育之母。於是印成法界體性智自受用身。即塔之正中毘盧舍那如來也。四親近菩薩。即彼四波羅蜜印焉。無量大悲體於是而生。無量方便擁護於是而出。於一切如來菩提堅牢體。而生金剛薩埵焉。於一切如來菩提四攝體。而生金剛王焉。於一切如來菩提無染淨體。而生金剛愛焉。於一切如來隨所稱讚體。而生金剛善哉焉。則東方金剛威莊嚴界。不動如來四親近菩薩也。以一切如來大戒忍辱波羅蜜之所成就焉。由一切如來大莊嚴義。而生金剛寶焉。由一切如來大威耀義。而生金剛日焉。由一切如來大滿願義。而生金剛幢焉。由一切如來大歡樂義。而生金剛笑焉。即南方寶光明功德界。寶生如來四親近菩薩也。以一切如來無住檀那波羅蜜之所成就焉。就一切如來自在無染智。而生金剛法焉。就一切如來永斷習氣智。而生金剛利焉。就一切如來轉大法輪智。而生金剛因焉。就一切如來離言說戲論智。而生金剛密語焉。則西方大蓮華法藏界。無量壽如來四親近菩薩也。以一切如來三摩地大慧波羅蜜之所成就焉。自一切如來善巧工藝門。而生金剛業焉。自一切如來大慈鎧冑門。而生金剛護焉。自一切如來無畏調伏門。而生金剛牙焉。自一切如來住持成就門。而生金剛拳焉。即北方變化輪作用界。不空成就如來四親近菩薩也。以一切如來不捨眾生大精進波羅密之所成就焉。是十六大士手之所持。皆本三摩地之幖幟也。覩物求義其何遠哉。至如遵眾生界入六度門。則從一切如來體性海四智之中。而生金剛鉤索鎖鈴等四攝菩薩焉。以能召請引持堅留歡喜之事。於一切道場。而奉諸教命。人天得之。而集解脫之眾。聖賢用之。而接迷倒之流。則塔之四門之外。操其業用。住位者是也。由四菩薩智之所發起焉。是諸聖人不得晏然。於本所宮觀。而疾甚覆掌。以應群方之請也。住真言修行者。若能入是三昧。便能興此供養雲海。而成就自他利行焉。則中方三十七尊之大義也。如此又住頂生三昧。而現頂生之身耳矣。今塔之上方。所以獨有五輪王會者。蓋以諸頂生身。皆攝入此無上五頂智焉。至如方不得而究者。佛之頂相也。是至勝之法亦然。不可得其際也。故稱頂焉。其五頂王又一切真言尊宰割之主也。故稱王焉。就五頂輪。而金輪為之最。不然孰知勝絕唯一法哉。故自觀自在菩薩已下。攝怖歸命矣。又下方有十六執金剛神。蓋一切如來勇健菩提心所生化。亦明如來修行之時。有塵數心障煩惱。以是金剛慧破之。大覺之後。成塵數種類智門。以是金剛慧用之。故復現其暴惡可畏之身。操大威之智。以調伏難調。叱吒則大千震盪。指顧則群魔懾竄。所以鬼母怐懼而收跡。象頭畏威而遠引。彼大惑之主摩醯首羅。亦蒙被其害而成正覺矣。則知向時憑怒。適是大悲。此等金剛。厥有河沙塵滴數量。今舉十六住焉。亦塵數之義不出於是矣。又其餘所有大士天人。皆是隨類憙見之身。而梯航於邪山苦海也。亦出於大日如來善巧業用門。故此率堵婆。可謂總領一乘之秘旨。何況權實之道於是全焉。至如普現色身等百千三昧。及四無量心饒益方便六波羅蜜運行次第。乃至不起於座游諸佛剎。供養承事利樂有情。以不可思議熏。而密移眾生界。如是理用。餘修多羅。或但有名目而無其法。至於作用。儀軌皆備。此教門既諸大乘故。難其授受。傳法阿闍梨。縱擇得其器。必授以菩薩性戒。入以大會法壇。取金剛界賢聖。攝持金剛乘甘露灌頂。然後示以入佛心閫閾焉。或不如此。則受行者無利。傳度者獲罪。故自佛已降。迭相付囑。釋師子得於毘盧舍那如來方授。而誓約傳金剛薩埵。金剛薩埵得之。數百年傳龍勐菩薩。龍勐菩薩受之。數百年傳龍智阿闍梨。又住持數百年。傳金剛智阿闍梨。金剛智阿闍梨以悲願力。將流演於中國。遂挈瓶杖錫。開元七載至自上京。十四載遽得其人。復以誓約傳不空金剛阿闍梨。然後其枝條付囑。頗有其人。若冢嶠相承。准此而已。按本教。其有得斯灌頂者。金剛薩埵恆住其身心。而藩屏心王。使至乎道。雖未證入。是從法生。得膺金剛名。已墮菩薩數。其有觸視之者。則為菩提因觀焉。

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

靈雲校本末雲。

貞享三年五月初朔校之了

同二十四日再校了

行本文字多譌冀得善本正之淨嚴(四十八)


上篇: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

下篇:金剛頂蓮花部心念誦儀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密教部目錄

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說矩裡迦龍王像法

說矩裡迦(唐作尊勅)龍王像法 其形如蛇作雷電之勢。身...

梵天擇地法

梵天擇地法 謹桉大梵天王內秘密經云。如來因地時五百...

千轉陀羅尼觀世音菩薩咒

千轉陀羅尼觀世音菩薩咒 大唐總持寺沙門智通譯 娜謨曷...

[峚-大+(企-止)]窖大道心驅策法

[峚-大+(企-止)]窖大道心驅策法 爾時如來在靈鷲山薄伽...

佛說慢法經

佛說慢法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佛告阿難:「有人事佛以後...

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佛說金光王童子經

佛說金光王童子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

佛說遺日摩尼寶經

佛說遺日摩尼寶經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佛在舍衛...

大方廣佛華嚴經(40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一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

【註音版】中阿含大品八難經

中阿含大品八難經...

【註音版】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

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

寶藏論

寶藏論 長安沙門釋僧肇著 廣照空有品第一 空可空非真...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

【佛教詞典】見法得法極通達法究竟堅法

又經言,見法得法極通達法究竟堅法,越度一切希望疑惑...

【佛教詞典】無施與乃至無妙行惡行

【無施與乃至無妙行惡行】 p1095 大毗婆沙論一百九十八...

如何看待「叢林以無事為興盛」

記者: 您如何看待百丈懷海禪師所譔的《叢林要則》中...

五戒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五戒是一切種類戒的基礎。一個人能夠受三皈五戒,就可...

再怎麼聰明,也抵不過業力

修行和做事業有些類似,成功的不多,失敗的很多。為什...

人生雖苦,但也是積集資糧的好地方

業感緣起的思想,除了建立人生積極斷惡修善的價值之外...

跟外境接觸時,我們心中捏造了很多影像

法無而可得,無染而有淨, 應知如幻等,亦復如虛空。 ...

聖嚴法師《觀世音菩薩的性別》

很多人想知道觀世音菩薩究竟是男是女?是印度人還是中...

前世吝嗇今世貧窮

在舍衛國裡有一個貧窮的老人,年齡已經一百歲了。他拄...

彌陀甚易念 淨土甚易生

曾讀古德的淨土開示,有彌陀甚易念,淨土甚易生之語,...

為妻之道與七種妻子

佛陀在【玉耶女經】中對玉耶女說了為妻之道: 1、不要...

三藏十二部

三藏即經藏(梵語sutranta-pitaka)、律藏(梵語vin...

我身邊的素食店

半年前,小區裡開了素食店,引起了我的好奇,一方面是...

謙恭,富貴將至的表現

《了凡四訓》中記載,袁了凡先生歷次應試時,每見寒士...

【視頻】《怡山發願文》廣行法師教念

《怡山發願文》廣行法師教念

【視頻】《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釋大力讀誦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釋大力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