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須真天子經卷第二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答法議品第二
須真天子則語文殊師利童子言:「如來為我發遣三十二事章句法品,惟願重為廣說令解。云何菩薩於此大乘意不忘信?」
文殊師利答言:「心自審信不隨他教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所作堅強?」
答言:「降棄諸欲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得最禑之福?」
答言:「了知法界而不動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得無礙行?」
答言:「不為諸入之所惑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去離冥塵?」
答曰:「知諸法界本皆淨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入眾勇辯離諸恐畏?」
答言:「選求諸法,不可得貌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得所聞義,依而有護?」
答言:「知諸法默然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得依法議?」
答言:「已知住法界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而得順教?」
答言:「不隨諸音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得隨法教?」
文殊答言:「得諸解脫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得無過者?」
答言:「於諸法心不動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降伏魔眾?」
答言:「以空覺於愛慾而求道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智不可逮?」
文殊答曰:「得諸佛法悉受持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不為世法所污?」
答曰:「隨世俗行無能污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得諸深行?」
答言:「於空法不恐懼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知巧便根?」
答曰:「於六情悉見諸情之本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得至脫門?」
答言:「於一切門為說脫教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得奇特方便?」
答言:「於生死索泥洹求而見之,於泥洹見生死徑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所作得因緣方便?」
答曰:「住於無數,悉見一切諸法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得律方便?」
答言:「視一切法無所屬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得善權方便?」
答言:「隨世所作,不離不著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得吉祥願?」
答言:「已逮道智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得忍辱力?」
答言:「從本已來至於泥洹,悉知諸法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得度彼岸?」
答言:「悉知一切異法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得饒益一切?」
答言:「悉知無盡法界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為眾所愛?」
答言:「視諸佛剎無有色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得眾稱譽?」
答言:「不於諸法言是我所、非我所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德不可盡?」
答曰:「等知諸法如虛空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得堅其本要?」
答言:「於法界無所破壞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得為豪尊?」
答言:「無心悉知一切心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而得為師?」
答言:「於無念法無所捨故。」
天子復問:「云何菩薩得曉知眾事?」
答言:「知一切法,無依無怙、無來往故。是故,天子!菩薩得曉了眾事。」
爾時文殊師利說是事時,八萬菩薩得無所從生法忍。於是世尊讚文殊師利童子言:「善哉,善哉!如所解說,分別法義,何快如此!」
須真天子經法純淑品第三
於是須真天子復問文殊師利言:「仁者!我所問法為純淑不?」
答言:「世之所有,欲而無厭,心悉捨離,審於法奧,則為法之純淑。如吾所報卿屬所問,豈復純淑法耶?法乎,天子!無純無淑。所以者何?無像貌故。法乎,天子!不可得見。所以者何?目之所視不極於微,用有著故。法乎,天子!亦無作者。所以者何?用無起故。法乎,天子!無有道徑。所以者何?無吾無我故。法乎,天子!悉皆平等。所以者何?如虛空故。法乎,天子!不可得等。所以者何?用無侶故。法乎,天子!常住,無來無去,無語無言,無毀無譽,離於毀譽;無綺無飾,無丑無陋故。法乎,天子!無穿無漏、無補無納。所以者何?過於魔行故。法乎,天子!無長無養。所以者何?離於起滅故。法乎,天子!無處無住。所以者何?樂於法界故。法乎,天子!無所畏。所以者何?用不惑故。法乎,天子!無所愛。所以者何?離於貢高故。法乎,天子!不貢高。所以者何?習寂然故。法乎,天子!習寂然。所以者何?離諸念故。法乎,天子!無所念。所以者何?降諸異道故。法乎,天子!無有巢窟。所以者何?離淫怒癡故。法乎,天子!空。所以者何?從本以來淨故。法乎,天子!無想。所以者何?無聲名故。法乎,天子!無願。所以者何?不造立識故。法乎,天子!無造立。所以者何?無疆界故。法乎,天子!無所猗。所以者何?用無雙故。法乎,天子!無動搖。所以者何?用堅住故。法乎,天子!無我。所以者何?用不滅故。法乎,天子!無人。所以者何?從本已來無所生故。法乎,天子!無常。所以者何?無所起故。法乎,天子!無所起。所以者何?習無所生故。法乎,天子!無所生。所以者何?無苦器想故。法乎,天子!無有想。所以者何?離諸相故。如是,天子!此則為法之純淑義也。」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法無所有亦無所要,云何仁者說純淑法議乎?」
答言:「善哉,善哉!如卿所語,誠無有異。無所有者,此則純淑法議。所以者何?無身口意所作,是則法之純淑也。所以然者?天子!法無巢窟故。有巢窟者,身與意而異,則為非時之心施。」
天子復問:「云何得知非時之心?」
答言:「天子!有身為六衰相所繫而計有常,則知非時之心。知法求名著音聲響而隨邪徑,則知非時之心。知法及僧受道果證,則知非時之心。知愛慾本邪相施與,則知非時之心。知戒而離寂靜,則知非時之心。畢三惡道得出為人,志在天福,則知非時之心。其意不調而欲佈施,則知非時之心。意無寂滅,則知非時之心。意有猗怙而欲忍辱,則知非時之心。不淨其意而欲精進,則知非時之心。多念喜忘禪思不定,則知非時之心。自大貢高忽於智慧,則知非時之心。住於我所而欲行慈,則知非時之心。志於猶豫而欲行哀,則知非時之心。行墮四證而欲行喜,則知非時之心。住於有身而欲行護,則知非時之心。無身痛癢意而慾念法不應止,則知非時之心。知諸起滅不應斷,則知非時之心。身意相猗不應神足,則知非時之心。以六情猗於五根,則知非時之心。以所見力依於五力,則知非時之心。知七法無覺意,則知非時之心。念愛慾貪不應八直,則知非時之心。於苦智而有疑,則知非時之心。於習而有疑,則知非時之心。於滅盡而有疑,則知非時之心。齎俗所有欲入於道,則知非時之心。如是,天子!受持淨心用專著故,則知非時之心。」
天子復問:「云何得知是時之心?」
答言:「天子!心等如虛空,則知是時之心。」
復問:「云何心如虛空?」
答言:「如虛空無心,心亦如是。如是心,心等如虛空。」
復問:「誰當信心等如虛空?」
答言:「天子!計有吾我人者則不信。」
天子復問:「計吾我人者何所是?」
答言:「心等如虛空,而欲增益過出其上。」
復問:「云何增益過出其上?」
答言:「計有常者便欲出其上,計無常者亦欲出其上;苦者亦欲出其上,樂者亦欲出其上;憂者亦欲出其上,無憂者亦欲出其上;計有身者亦欲出其上,計無身者亦欲出其上;空、無想、無願亦欲出其上;幻、夢、水中月、影、響一切諸法,其譬如是。如是等而復欲出其上。如法有所處便可增益,淫怒癡更相猗,復欲出其上。形此生死不可讚嘆泥洹之事,復欲出其上。如是,天子!是為計吾我人者。」
復問:「云何得無瞋恚而不佷?」
答言:「從生死出,住於泥洹。還世間,滅諸愛慾而淨行。於滅不永滅,於起無所起,諸形音聲不以畏懼。如是滅為習者有所脫,脫習者為已度如是事。一切法不能舉其功、不能勝其德,是為無恚而不恨。」
說是法時。三萬二千天子得法眼淨,五千比丘心得解脫,萬二千菩薩得忍辱力。
須真天子經聲聞品第四
於是須真天子謂諸大弟子:「仁者所狐疑,可問文殊師利。」
長老摩訶迦葉前問文殊師利言:「菩薩云何行八惟務禪?」
答言:「菩薩於八惟務禪,本無、無所造立禪,無恚禪等禪,是菩薩禪。」
復問:「云何作是說?」
答言:「惟迦葉!身本無,無造立於三界者,便起愛慾。已了離欲,是故知身本無,於三界無所造,於欲無所想,已知空而立禪。如是,迦葉!而作此說:八惟務禪,本無、無造立禪,無恚禪等禪,則菩薩禪。」於是迦葉默而無言。
賢者舍利弗復問:「云何菩薩得無礙慧?」
答言:「菩薩於諸礙而無恚恨,於諸罣礙而無制著,一切愛慾而皆見知而不捨離。所以者何?養護一切故,是故菩薩得無礙慧。」
賢者摩訶目犍連復問:「云何菩薩而得神足?」
答言:「惟目犍連!菩薩於無為而無所受,度脫一切而降盡之,不於有為有所受。所以者何?將護一切故,是故菩薩得大神足。」
長老須菩提復問:「云何菩薩得知他法行?」
答言:「惟須菩提!菩薩於一切他異法悉了知之,心於道事而不厭,常樂三昧而無足,諸所作為而示現,是故菩薩得知他法行。」
賢者分耨文陀尼子復問:「云何菩薩博採眾義說明慧法?」
答言:「惟分耨!菩薩悉示一切諸根,隨所樂喜而說其德,無常、苦、空、非身之義,各令得其所。無數生死百千劫,持是法義而遍教授,無有滅盡。其智如是,是故菩薩博採眾義說明慧法。」
賢者離越復問:「云何菩薩如常樂禪。」
答言:「惟離越!菩薩習三摩越悉知諸法,於諸亂意者而起大哀,令發無央數行,不禪無所樂,是故菩薩得禪。」
賢者憂波離復問:「云何菩薩得持法藏?」
答言:「唯憂波離!菩薩悉知諸法奧藏,從本已來泥曰,離愛慾者,已應法藏教授一切,為示愛慾令覺知之。於愛慾中令起道意,是故菩薩得法隩藏。」
賢者阿那律復問:「云何菩薩得天眼徹視?」
答言:「唯阿那律!菩薩於十方諸色悉照見已,有色習者而為示現於一切法,悉示現無所著,令尋跡而得出,是為菩薩天眼徹視。」
賢者薄鳩盧復問:「云何菩薩得諸根寂定?」
答言:「菩薩於一切界視如佛界,於佛界視諸界無所有,是故菩薩得諸根寂定。」
賢者鴦掘魔復問:「云何菩薩得利諸根?」
答言:「菩薩視諸逆惡等之如道,是故菩薩得利諸根。」
賢者摩訶迦旃延復問:「云何菩薩得分別知眾經方便?」
答言:「菩薩得四等無盡。何等為四?一者、義,二者、法,三者、次第,四者、報答。是為四。以一絕句,於百千劫廣為一切分別演教,而是教不近有為、不有所染,已淨無所卻。而是教於諸法界不動轉,於一切受而為作受。是故菩薩得分別知眾經方便。」
賢者摩訶拘絺復問:「云何菩薩得義、法、次第、報答四事?」
答言:「菩薩於寂然法得此,已義等教授;以住於法,以法等教授;於所為常歡喜而無恨,以等次第教授;而響不可護持,以報答教授。是故菩薩得義、法、次第、報答。」
賢者羅雲復問:「云何菩薩得淨其戒?」
答言:「惟羅雲!菩薩以淨戒三昧,捨戒犯戒將養一切,是故菩薩而得淨戒。」
賢者阿難復問:「云何菩薩而得博聞?」
答言:「菩薩一切諸佛所說樂欲聽聞,已聞則受其義,聞已皆持,所聞便以教授,是為菩薩而得博聞。」
於是諸大弟子歡喜默然。
爾時須真天子謂諸大弟子言:「屬文殊師利所說法,仁寧有是事乎?」
諸大弟子言:「吾等尚不能了知一法,何況爾所法耶?」
天子言:「仁者!若干種身,各各異類,其道義一也。」
大弟子答言:「譬如牛跡中水,諸餘弟子所知如是。若車轂隱地其處受水,吾等之類其譬如是。譬如大海其水廣長,無有邊幅深難得底,於聲聞、辟支佛中,菩薩為尊。」
天子讚言:「善哉,善哉!所說至誠而不貢高。」
文殊師利言:「如是,天子!弟子所言而不貢高,稱譽菩薩,審諦實爾。」
天子問文殊師利:「仁者!云何作是說?」
答言:「如是,天子!聲聞、辟支佛為猗貢高?為離貢高?菩薩貢高,出彼輩上,合聚佛法,則是菩薩為行勇悍。」
天子復問:「菩薩貢高,欲令他人稱譽耶?」
答言:「欲將導一切故。如是,天子!」
天子復問:「云何如是?」
答言:「天子!是故菩薩方便稱譽佛乘、毀弟子乘。於大眾中,自現身所行及法事。所以者何?欲令一切皆發道意,不欲使人起小道意。所以者何?焦燒佛種故。教一切人皆令遠離。所以者何?不欲令人貪樂故也。如是,天子!欲令菩薩發大乘、滅弟子乘故。」
天子復問:「得無過耶?」
答言:「天子!稱譽摩尼、琉璃、水精甚淨,無所玷汙。寧復過乎?」
天子報言:「所說無過。」
答言:「如是,天子!菩薩稱譽大乘!毀弟子乘,不增不減也。天子!譬如長者子稱譽轉輪聖王功德,毀呰國中諸貧乞者,豈有不可?」
天子言:「無不可也。文殊師利!自如所說耶?」
答言:「如是,天子!菩薩稱譽大乘而毀呰弟子乘者,而無所損。」
佛爾時讚歎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如是所說為甚快也。何以故?文殊師利!稱譽大乘、毀弟子乘,弟子則毀一切乘矣。所以然者?其大乘者,皆生一切乘故。」
佛說須真天子經卷第二
上篇:勝思惟梵天所問經
下篇:佛說魔逆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