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九種「作觀」戒淫法

徐足之  2012/06/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念佛法門可以帶業往生,但聰明人總是不敢僥倖。台灣妙蓮老和尚一向勸人「持戒念佛,念佛持戒」,「萬人萬修去」才有保證。就是說,能持戒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就可萬無一失。「殺盜淫妄」四條根本戒中,最難最要緊的是淫戒,所以佛將「斷淫心」作為修楞嚴大定的「第一決定清淨明誨」。

淫慾熾盛,必須想辦法窒慾;有志於修梵行,就得想辦法斷淫。窒慾和斷淫,都叫戒淫。戒淫之難,難於上青天。欲心熾盛之時,不論誦讀佛經戒語,或是切念因果難逃,也難免無濟於事。大約因此故,佛祖乃及歷代祖師,還傳了很多其他方法。最常見最有功效的,有如下九種「作觀」戒淫法。

第一,四覺觀。其序曰:「凡夫淫慾念,世世常遷徙。宿生為女時,見男便歡喜。今世得為男,又愛女人體。隨在覺其污,愛從何處起。」四覺觀:睡起生覺第一,觀口中不淨;醉後生覺第二,觀嘔吐不淨;病時生覺第三,觀容貌腐潰不淨;見廁生覺第四,觀排解不淨。觀諸不淨,不起心,不動念,不妄想,不執著。

第二,九想觀:(1)新死想,身僵氣寒;(2)青瘀想,死後變色;(3)膿血想,腐肉膿潰;(4)絳汁想,臭不可聞;(5)蟲啖想,腐尸生蟲;(6)筋纏想,唯剩筋骨;(7)骨散想,筋也爛了;(8)燒焦想,死尸被焚;(9)枯骨想,墳破骨露。人死之後的過程大約如是,如果是火化,則瞬間變為灰燼,無限悲涼。此九想既可以作他人死想,也可以作自己將來死後過程的觀想。達到「人想死亡日,慾火頓清涼」的效果。

第三,毒蛇觀。佛陀最後的教誨說:「貪慾之魔,經常在找尋機會,去欺騙人們的心。如果有一條毒蛇住在你的屋子裡,你想得到安寧,你必須首先把它驅逐出去。你必須逐去你生命裡的貪慾毒蛇。」印光大師在《<不可錄>重刻序》中教人窒慾,作毒蛇觀:「又當淫慾熾盛,不能自制之時,但將女陰作毒蛇口,如以陽納蛇口中,則心神驚悸,毛骨悚然,無邊熱惱,當下清涼矣,此又窒慾之最簡便法也。」

第四,變性觀。虛雲老和尚曾教其在家弟子作變性觀:男子見了女子,或可觀想自己亦作女子;女子見了男子,或可觀想自己亦作男子,以杜妄想。

第五,天欲觀。娑婆世界,無一不愛色。但情慾有輕重,交愛不同形。如忉利天交合不泄精;夜摩天人抱持或牽手就完事;兜率天人不須擁抱,笑語即相通;化樂天人互相看一眼,即算做愛,笑語都免了;他化自在天人連看一眼都是多餘,只聞語聲或嗅到香氣即完成愛事。修「天欲觀」,意在反觀人畜界情慾熾盛,如人視淫犬貪心,牛馬騎合,不忍卒看。天上視人間,其理亦然。更超天外者,唯如來清淨無慾。

第六,白骨觀。跏趺坐,或雙盤,或單盤。觀想白骨。日常多看白骨圖片或骨架模型。「想」出來了整體白骨之後,功夫精進,慢慢在「心眼」裡呈現白骨,由模模糊糊以至於清清楚楚,玲瓏剔透,漸漸的功夫純熟。只要略微起觀,全體白骨就會現前,功夫到了這個地步,「所」「能」「觀」到的,無論在公車上、馬路邊、無非是白骨。

以上六種屬於「不淨觀」。以下三種屬於「超越觀」。

第七,親想觀。阿難曾問佛,如何對治淫慾?佛告阿難:「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熄滅惡念。」

第八,普門觀。如何才能斷淫慾,念佛人不一定要修「不淨觀」,最簡潔有力的對治法,就是多持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多多讀誦觀音經(即普門品),《普門品》明明白白告訴我們:「若人多於淫慾,但自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即得離欲。」

第九,解脫觀。「托質上品蓮,戒淫之事盡。」即修學《觀無量壽經》中「十六觀」,觀彌陀世尊,觀觀音勢至兩菩薩,觀極樂世界種種莊嚴,觀蓮花化生。「等到觀想成熟,淨境現前,即使天宮之樂現前,也不會接受,何況區區淫慾呢?」

以上諸方,皆為有志於修梵行者之參考,各人因緣或習性不同,所取方法各異,或單用一法,或多法併用,能常有屢敗屢戰之堅勇,須永存嚮往清淨之佛心,長時熏修,必可成學佛之令器。具體參考經典資料有:《大佛頂首楞嚴經》、《佛陀最後的教誨》、《安士全書》、印光法師增訂《壽康寶鑒》、淨空法師《<楞嚴經>清淨明誨章》、《虛雲和尚開示錄》、南懷瑾關於白骨觀開示。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配偶邪淫有年,應怎麼辦

問: 配偶已邪淫有年,怎麼講都不改,請師父開示怎麼...

念佛時可否觀想無量光是蓮花,妄念是黑暗

問: 請法師開示,當我們念佛的時候,可否觀想無量光是...

貪圖享樂為障道根本

一日,目連尊者因弟子生病,於是上忉利天詢問神醫耆婆...

捨卻貪愛,戒除貪慾

有個朋友炒股,股齡也有幾年了,在市場上積累的經驗和...

淫念生起時該如何對治

雖然我們已經明白了一些道理,但是如果不經過修行,還...

【推薦】對治淫慾的觀想方法

修行人最難除的是淫念。然而淫念不除,不能入道。即使...

讓我們輪轉不休受痛苦的就是五欲

無量劫以來我們在五欲六塵打滾,你說對五欲六塵能夠通...

邪念一動,就是罪業

對於邪淫的意樂(意樂,包含想、動機和煩惱三方面意思...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藥師寶懺

慈悲藥師寶懺...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一心歸命通身靠倒的決心

【禪與淨土,唯約教約理。有禪有淨土,乃約機約修。教...

念頭不起則已,一起必落一界

我常常勸你們都要吃素,都要念佛,為啥呢?既然大家都...

「一夜情」的諸多後遺症

(1)患病風險。 偶爾一次沒關係,這是一夜情男女普遍...

本既無迷,悟亦不立

問:如何是修道? 師云:道不屬修。若言修得,修成還壞...

鳩摩羅什大師--七佛譯經師,凡情難測度

大師從弘始三年入關到弘始十一年圓寂只有短短八年的時...

不信淨土的人有這四種特點

那怎麼樣才能信淨土法門呢?前面的偈頌談到多生多劫以...

臨終十念是十聲念佛嗎

問: 印光法師十念法,是十口氣念佛還是念十聲?臨終十...

出家修行應如何選擇道場

出家(梵語pravrajya),音譯作波吠儼耶。即出離家庭生...

坑矇拐騙是自掘墳墓

本來朋友之間有規勸共財之義,朋友是由家庭中轉向社會...

悟公上人《大智禪寺開示》

【二○○五年十月十八日至十九日(圓寂前一個多月,當...

怎樣才能做到淨念相繼,佛號不斷

問: 弟子之前一天可念一萬到兩萬佛號,但是近一年來,...

夕日首富的破產帶給我們的啟示

2005年,施正榮以186億元的身價成為中國首富。然而世事...

不要和誘惑較勁

一天,大魚問小魚們:在一個釣鉤上掛著一條又肥又嫩、...

淨土法門是了生死之大法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乃如來普為一切上聖下...

羅漢鞋的鞋洞有什麼含義

平時在與信眾的接觸中,有很多信眾對出家人穿的羅漢鞋...

唐代高僧懷玉禪師

我們有很多人雖然念佛不一定心裡能夠篤定,就是這種自...

【佛教詞典】瑜伽三密

(術語)瑜伽為相應之義,三密為身口意之三業,手結印...

【佛教詞典】見取

(術語)四取之一。取著於身見邊見等非理之見也。三藏...

【視頻】大安法師《學佛後為何會顯得孤獨》

大安法師《學佛後為何會顯得孤獨》

【視頻】念佛為什麼要放生護生

念佛為什麼要放生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