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四十二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四十二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初分願喻品第五十六之二

佛言:「善現!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善現!般若波羅蜜多畢竟離,靜慮、精進、安忍、淨戒、佈施波羅蜜多亦畢竟離。

「善現!內空畢竟離,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亦畢竟離。

「善現!真如畢竟離,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亦畢竟離。

「善現!苦聖諦畢竟離,集、滅、道聖諦亦畢竟離。

「善現!四靜慮畢竟離,四無量、四無色定亦畢竟離。

「善現!八解脫畢竟離,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亦畢竟離。

「善現!四念住畢竟離,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亦畢竟離。

「善現!空解脫門畢竟離,無相、無願解脫門亦畢竟離。

「善現!極喜地畢竟離,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亦畢竟離。

「善現!五眼畢竟離,六神通亦畢竟離。

「善現!佛十力畢竟離,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亦畢竟離。

「善現!無忘失法畢竟離,恆住捨性亦畢竟離。

「善現!一切智畢竟離,道相智、一切相智亦畢竟離。

「善現!一切陀羅尼門畢竟離,一切三摩地門亦畢竟離。

「善現!一切菩薩摩訶薩行畢竟離。

「善現!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畢竟離。

「善現!一切智智亦畢竟離。

「善現!以般若波羅蜜多畢竟離,靜慮、精進、安忍、淨戒、佈施波羅蜜多亦畢竟離故,菩薩摩訶薩可得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以內空畢竟離,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亦畢竟離故,菩薩摩訶薩可得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以真如畢竟離,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亦畢竟離故,菩薩摩訶薩可得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以苦聖諦畢竟離,集、滅、道聖諦亦畢竟離故,菩薩摩訶薩可得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以四靜慮畢竟離,四無量、四無色定亦畢竟離故,菩薩摩訶薩可得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以八解脫畢竟離,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亦畢竟離故,菩薩摩訶薩可得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以四念住畢竟離,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亦畢竟離故,菩薩摩訶薩可得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以空解脫門畢竟離,無相、無願解脫門亦畢竟離故,菩薩摩訶薩可得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以極喜地畢竟離,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亦畢竟離故,菩薩摩訶薩可得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以五眼畢竟離,六神通亦畢竟離故,菩薩摩訶薩可得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以佛十力畢竟離,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亦畢竟離故,菩薩摩訶薩可得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以無忘失法畢竟離,恆住捨性亦畢竟離故,菩薩摩訶薩可得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以一切智畢竟離,道相智、一切相智亦畢竟離故,菩薩摩訶薩可得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以一切陀羅尼門畢竟離,一切三摩地門亦畢竟離故,菩薩摩訶薩可得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以一切菩薩摩訶薩行畢竟離故,菩薩摩訶薩可得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以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畢竟離故,菩薩摩訶薩可得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以一切智智畢竟離故,菩薩摩訶薩可得無上正等菩提。

「復次,善現!若般若波羅蜜多非畢竟離,應非般若波羅蜜多;若靜慮、精進、安忍、淨戒、佈施波羅蜜多非畢竟離,應非靜慮、精進、安忍、淨戒、佈施波羅蜜多。

「善現!若內空非畢竟離,應非內空;若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非畢竟離,應非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善現!若真如非畢竟離,應非真如;若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非畢竟離,應非法界乃至不思議界。

「善現!若苦聖諦非畢竟離,應非苦聖諦;若集、滅、道聖諦非畢竟離,應非集、滅、道聖諦。

「善現!若四靜慮非畢竟離,應非四靜慮;若四無量、四無色定非畢竟離,應非四無量、四無色定。

「善現!若八解脫非畢竟離,應非八解脫;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非畢竟離,應非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善現!若四念住非畢竟離,應非四念住;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非畢竟離,應非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

「善現!若空解脫門非畢竟離,應非空解脫門;若無相、無願解脫門非畢竟離,應非無相、無願解脫門。

「善現!若極喜地非畢竟離,應非極喜地;若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非畢竟離,應非離垢地乃至法雲地。

「善現!若五眼非畢竟離,應非五眼;若六神通非畢竟離,應非六神通。

「善現!若佛十力非畢竟離,應非佛十力;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非畢竟離,應非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善現!若無忘失法非畢竟離,應非無忘失法;若恆住捨性非畢竟離,應非恆住捨性。

「善現!若一切智非畢竟離,應非一切智;若道相智、一切相智非畢竟離,應非道相智、一切相智。

「善現!若一切陀羅尼門非畢竟離,應非一切陀羅尼門;若一切三摩地門非畢竟離,應非一切三摩地門。

「善現!若一切菩薩摩訶薩行非畢竟離,應非一切菩薩摩訶薩行。

「善現!若諸佛無上正等菩提非畢竟離,應非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若一切智智非畢竟離,應非一切智智。

「善現!以般若波羅蜜多畢竟離故,名為般若波羅蜜多;以靜慮、精進、安忍、淨戒、佈施波羅蜜多畢竟離故,名為靜慮、精進、安忍、淨戒、佈施波羅蜜多。

「善現!以內空畢竟離故,名為內空;以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畢竟離故,名為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善現!以真如畢竟離故,名為真如;以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畢竟離故,名為法界乃至不思議界。

「善現!以苦聖諦畢竟離故,名為苦聖諦;以集、滅、道聖諦畢竟離故,名為集、滅、道聖諦。

「善現!以四靜慮畢竟離故,名為四靜慮;以四無量、四無色定畢竟離故,名為四無量、四無色定。

「善現!以八解脫畢竟離故,名為八解脫;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畢竟離故,名為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善現!以四念住畢竟離故,名為四念住;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畢竟離故,名為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

「善現!以空解脫門畢竟離故,名為空解脫門;以無相、無願解脫門畢竟離故,名為無相、無願解脫門。

「善現!以極喜地畢竟離故,名為極喜地;以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畢竟離故,名為離垢地乃至法雲地。

「善現!以五眼畢竟離故,名為五眼;以六神通畢竟離故,名為六神通。

「善現!以佛十力畢竟離故,名為佛十力;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畢竟離故,名為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善現!以無忘失法畢竟離故,名為無忘失法;以恆住捨性畢竟離故,名為恆住捨性。

「善現!以一切智畢竟離故,名為一切智;以道相智、一切相智畢竟離故,名為道相智、一切相智。

「善現!以一切陀羅尼門畢竟離故,名為一切陀羅尼門;以一切三摩地門畢竟離故,名為一切三摩地門。

「善現!以一切菩薩摩訶薩行畢竟離故,名為一切菩薩摩訶薩行。

「善現!以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畢竟離故,名為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以一切智智畢竟離故,名為一切智智。

「是故,善現!菩薩摩訶薩非不依般若波羅蜜多,能證無上正等菩提,雖非離法能證離法,而證無上正等菩提,非不依止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是故菩薩摩訶薩眾欲得無上正等菩提,應勤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諸菩薩摩訶薩所行法義極為甚深。」

佛言:「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諸菩薩摩訶薩所行法義極為甚深。善現當知!諸菩薩摩訶薩能為難事,雖行如是甚深法義,而於聲聞、獨覺地法能不作證。」

爾時,善現白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諸菩薩摩訶薩所作不難。所以者何?諸菩薩摩訶薩所證法義都不可得,能證般若波羅蜜多亦不可得,證法、證者、證處、證時亦不可得。世尊!諸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既不可得,有何法義可為所證?有何般若波羅蜜多可為能證?復有何等而可施設證法、證者、證處、證時?既爾,云何可執由此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無上菩提尚不可證,況證聲聞、獨覺地法!世尊!是名菩薩無所得行,若菩薩摩訶薩能行如是無所得行,於一切法得無闇障。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聞如是語,心不沉沒,不驚、不怖,亦不憂悔,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世尊!是菩薩摩訶薩如是行時,不見眾相,不見我行,不見不行,不見般若波羅蜜多是我所行,不見無上正等菩提是我所證,亦復不見證處、時等。

「世尊!是菩薩摩訶薩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作是念:『我遠聲聞及獨覺地,我近無上正等菩提。』

「世尊!譬如虛空,不作是念:『我去此法若遠若近。』所以者何?虛空無動亦無差別,無分別故。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作是念:『我遠聲聞及獨覺地,我近無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故。

「世尊!譬如幻士,不作是念:『幻所似法去我為遠,幻具、幻師去我為近,聚集徒眾亦近亦遠。』所以者何?所幻作士無分別故。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作是念:『我遠聲聞及獨覺地,我近無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故。

「世尊!譬如影像,不作是念:『我因彼現去我為近,所不因法去我為遠。』所以者何?所現影像無分別故。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作是念:『我遠聲聞及獨覺地,我近無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故。

「世尊!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無愛無憎。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及一切法,愛憎自性不可得故。

「世尊!如諸如來、應、正等覺無愛無憎,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無愛無憎。所以者何?諸佛菩薩愛憎斷故。

「世尊!如諸如來、應、正等覺永斷一切妄想分別,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伏斷一切妄想分別。所以者何?諸佛菩薩於一切法無分別故。

「世尊!如諸如來、應、正等覺不作是念:『我遠聲聞及獨覺地,我近無上正等菩提。』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作是念:『我遠聲聞及獨覺地,我近無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諸佛菩薩無分別故。

「世尊!如諸如來、應、正等覺所變化者,不作是念:『我遠聲聞及獨覺地,我近無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所變化者無分別故。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作是念:『我遠聲聞及獨覺地,我近無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故。

「世尊!如如來等欲有所作,化作化者令作彼事,而所化者不作是念:『我能造作如是事業。』所以者何?諸所化者無分別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有所為故而勤修習,既修習已雖能成辦所作事業,而於所作都無分別。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故。

「世尊!譬如工匠或彼弟子,有所為故造諸機關,或女、或男、若象馬等,此諸機關雖有所作,而於彼事都無分別。所以者何?諸機關事無分別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有所為故而成立之,既成立已,雖能成辦種種事業,而於所作都無分別。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於一切法無分別故。」

爾時,具壽舍利子問具壽善現言:「善現!為但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靜慮、精進、安忍、淨戒、佈施波羅蜜多亦無分別耶?」

善現答言:「舍利子!非但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靜慮、精進、安忍、淨戒、佈施波羅蜜多亦無分別。」

時,舍利子復問善現言:「善現!為色亦無分別,受、想、行、識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眼處亦無分別,耳、鼻、舌、身、意處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色處亦無分別,聲、香、味、觸、法處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眼界亦無分別,耳、鼻、舌、身、意界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色界亦無分別,聲、香、味、觸、法界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眼識界亦無分別,耳、鼻、舌、身、意識界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眼觸亦無分別,耳、鼻、舌、身、意觸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亦無分別,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地界亦無分別,水、火、風、空、識界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無明亦無分別,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內空亦無分別,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真如亦無分別,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苦聖諦亦無分別,集、滅、道聖諦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四靜慮亦無分別,四無量、四無色定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八解脫亦無分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四念住亦無分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空解脫門亦無分別,無相、無願解脫門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極喜地亦無分別,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五眼亦無分別,六神通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佛十力亦無分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無忘失法亦無分別,恆住捨性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一切智亦無分別,道相智、一切相智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一切陀羅尼門亦無分別,一切三摩地門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預流果亦無分別,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亦無分別,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有為界亦無分別,無為界亦無分別耶?」

善現答言:「舍利子!色亦無分別,受、想、行、識亦無分別。

「舍利子!眼處亦無分別,耳、鼻、舌、身、意處亦無分別。

「舍利子!色處亦無分別,聲、香、味、觸、法處亦無分別。

「舍利子!眼界亦無分別,耳、鼻、舌、身、意界亦無分別。

「舍利子!色界亦無分別,聲、香、味、觸、法界亦無分別。

「舍利子!眼識界亦無分別,耳、鼻、舌、身、意識界亦無分別。

「舍利子!眼觸亦無分別,耳、鼻、舌、身、意觸亦無分別。

「舍利子!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亦無分別,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亦無分別。

「舍利子!地界亦無分別,水、火、風、空、識界亦無分別。

「舍利子!無明亦無分別,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亦無分別。

「舍利子!內空亦無分別,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亦無分別。

「舍利子!真如亦無分別,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亦無分別。

「舍利子!苦聖諦亦無分別,集、滅、道聖諦亦無分別。

「舍利子!四靜慮亦無分別,四無量、四無色定亦無分別。

「舍利子!八解脫亦無分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亦無分別。

「舍利子!四念住亦無分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亦無分別。

「舍利子!空解脫門亦無分別,無相、無願解脫門亦無分別。

「舍利子!極喜地亦無分別,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亦無分別。

「舍利子!五眼亦無分別,六神通亦無分別。

「舍利子!佛十力亦無分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亦無分別。

「舍利子!無忘失法亦無分別,恆住捨性亦無分別。

「舍利子!一切智亦無分別,道相智、一切相智亦無分別。

「舍利子!一切陀羅尼門亦無分別,一切三摩地門亦無分別。

「舍利子!預流果亦無分別,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亦無分別。

「舍利子!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亦無分別,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亦無分別。

「舍利子!有為界亦無分別,無為界亦無分別。」

舍利子言:「善現!若一切法皆無分別,云何而有地獄、傍生、鬼界、人、天五趣差別?云何復有修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菩薩、諸佛位異?」

善現言:「舍利子!有情顛倒煩惱因緣,造作種種身、語、意業,由此感得欲為根本業異熟果,依此施設地獄、傍生、鬼界、人、天五趣差別。言云何有修預流等諸位異者,舍利子!無分別故,有修預流及預流果;無分別故,有修一來及一來果;無分別故,有修不還及不還果;無分別故,有修阿羅漢及阿羅漢果;無分別故,有修獨覺及獨覺菩提;無分別故,有修菩薩摩訶薩及菩薩摩訶薩道;無分別故,有修如來、應、正等覺及佛無上正等菩提。

「舍利子!過去如來、應、正等覺由無分別,分別斷故,可施設有;未來如來、應、正等覺亦無分別,分別斷故,可施設有;現在十方諸佛世界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現說法者亦無分別,分別斷故,可施設有。舍利子!由此因緣,知一切法皆無分別,以無分別真如、法界、法性、實際為定量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應行如是無分別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若行如是無分別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便能證得無分別相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初分堅等讚品第五十七之一

時,舍利子問善現言:「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為行堅實法?為行無堅實法耶?」

善現答言:「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為行無堅實法,不為行堅實法。何以故?

「舍利子!般若波羅蜜多無堅實故,靜慮、精進、安忍、淨戒、佈施波羅蜜多亦無堅實故。

「舍利子!內空無堅實故,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亦無堅實故。

「舍利子!真如無堅實故,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亦無堅實故。

「舍利子!苦聖諦無堅實故,集、滅、道聖諦亦無堅實故。

「舍利子!四靜慮無堅實故,四無量、四無色定亦無堅實故。

「舍利子!八解脫無堅實故,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亦無堅實故。

「舍利子!四念住無堅實故,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亦無堅實故。

「舍利子!空解脫門無堅實故,無相、無願解脫門亦無堅實故。

「舍利子!極喜地無堅實故,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亦無堅實故。

「舍利子!五眼無堅實故,六神通亦無堅實故。

「舍利子!佛十力無堅實故,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亦無堅實故。

「舍利子!無忘失法無堅實故,恆住捨性亦無堅實故。

「舍利子!一切智無堅實故,道相智、一切相智亦無堅實故。

「舍利子!一切陀羅尼門無堅實故,一切三摩地門亦無堅實故。

「舍利子!一切菩薩摩訶薩行無堅實故,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亦無堅實故。

「舍利子!一切智智無堅實故。所以者何?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於般若波羅蜜多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於靜慮、精進、安忍、淨戒、佈施波羅蜜多亦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於內空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於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亦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於真如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於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亦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於苦聖諦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於集、滅、道聖諦亦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於四靜慮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於四無量、四無色定亦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於八解脫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於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亦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於四念住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於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亦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於空解脫門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於無相、無願解脫門亦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於極喜地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於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亦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於五眼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於六神通亦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於佛十力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於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亦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於無忘失法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於恆住捨性亦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於一切智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於道相智、一切相智亦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於一切陀羅尼門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於一切三摩地門亦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於一切菩薩摩訶薩行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於佛無上正等菩提亦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於一切智智尚不見無堅實可得,況見有堅實可得!」

爾時,有無量欲、色界天子,咸作是念:「若善男子、善女人等能發無上正等覺心,如深般若波羅蜜多所說義行,不證實際平等法性,不墮聲聞及獨覺地,是菩薩摩訶薩由此因緣甚為希有能為難事,應當敬禮。」

具壽善現知諸天子心之所念,便告之言:「是菩薩摩訶薩不證實際平等法性,不墮聲聞及獨覺地,未甚希有,不足為難。若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及諸有情皆不可得,而發無上正等覺心,擐功德鎧,為度無量無數無邊百千有情,令得究竟無餘涅槃,是菩薩摩訶薩乃甚希有,能為難事。

「天子當知!是菩薩摩訶薩雖知有情都無所有,而發無上正等覺心,擐功德鎧,為欲調伏諸有情類,如有為欲調伏虛空。所以者何?諸天子!虛空離故,當知一切有情亦離;虛空空故,當知一切有情亦空;虛空不堅實故,當知一切有情亦不堅實;虛空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有情亦無所有。以是故,諸天子!是菩薩摩訶薩甚為希有,能為難事。

「天子當知!諸菩薩摩訶薩擐大悲鎧,為欲調伏一切有情,而諸有情都無所有,如有擐鎧與虛空戰。

「天子當知!諸菩薩摩訶薩擐大悲鎧,為欲利樂一切有情,而諸有情及大悲鎧俱不可得。所以者何?諸天子!有情離故,此大悲鎧當知亦離;有情空故,此大悲鎧當知亦空;有情不堅實故,此大悲鎧當知亦不堅實;有情無所有故,此大悲鎧當知亦無所有。

「天子當知!諸菩薩摩訶薩調伏利樂諸有情事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有情離故,此調伏利樂事當知亦離;有情空故,此調伏利樂事當知亦空;有情不堅實故,此調伏利樂事當知亦不堅實;有情無所有故,此調伏利樂事當知亦無所有。

「天子當知!諸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所以者何?諸天子!有情離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離;有情空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空;有情不堅實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不堅實;有情無所有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

「諸天子!若菩薩摩訶薩聞如是事,心不沉沒,不驚、不怖,亦不憂悔,當知是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四十二

 

上篇: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下篇: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般若部目錄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聖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一百八名真實圓義陀羅尼經

聖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一百八名真實圓義陀羅尼經 西天...

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隋大業年中三藏笈多譯 歸命一切...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

大唐新翻護國仁王般若經序 代宗皇帝製 皇矣至覺,子於...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佛說梵志女首意經

佛說梵志女首意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

【註音版】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

生經

生經卷第一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佛說那賴經第一 聞如是...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註音版】隨念三寶經

隨念三寶經...

阿彌陀佛說咒

阿彌陀佛說咒 那(上)謨菩(上)陀夜(藥可反,下同)那謨...

佛說法律三昧經

佛說法律三昧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奉 詔譯 聞如是:...

【註音版】佛說甚深大迴向經

佛說甚深大迴向經...

【佛教詞典】寂場

(術語)寂滅道場之略。法華玄義一上曰:雖高山頓說,...

【佛教詞典】中本起經

凡二卷。東漢曇果、康孟詳合譯(一說康孟詳譯)。收於...

袈裟的由來與殊勝之處

袈裟,梵語音譯為迦沙曳,義譯為不正、壞、濁、染等。...

控制憤怒情緒的策略

大多數憤怒管理計劃都借助認知行為療法的一些技巧來幫...

「忍」的重要性

從佛教的角度來講,忍是一種度化眾生的法門,具有深刻...

蓮宗十二祖徹悟大師畫傳

一、幼而穎異,發出世志 徹悟大師(公元1741-1810年)...

我為什麼要選擇淨土法門

末學學佛已有幾年,先是學禪宗,近來才開始修淨土。 末...

聖嚴法師《慚愧心》

凡夫眾生通常同時具有兩種個性,一是虛驕、自負,一是...

真行善不可為名,有發心才有功德

行善不以名,而名從之; 名不與利期,而利歸之; 利不...

正智正念隨緣住

佛陀曾有一段時間游化至跋只國,淨住鞞捨離的庵羅園中...

本份事

石榴禪師有一次看到侍者拿著缽盂往齋堂方向走,就把他...

沒有斷除淫慾,能往生極樂世界嗎

問:如今想決定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知道修什麼行,種...

宏海法師:觀無量壽佛經

(第一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

「常住物」有四種分類

常住物有四種:一、常住常住物;二、十方常住;三、現...

【視頻】心經(男聲演唱)

心經(男聲演唱)

【視頻】《禮佛發願文》旃檀居士念誦

《禮佛發願文》旃檀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