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修得三十二相

2021/05/11  大字體  護眼色

如何修得三十二相

【佛說法乘義決定經】原文

爾時世尊復告勇猛甚深比丘言:「如來所現三十二相金色之身,皆由過去修種種行之所感得,亦為汝等,分別解說。」時比丘眾:「唯然諦聽!」

佛言:「所謂諸佛世尊經無量劫修菩薩行,於戒禁忍及惠捨中善能安住,堅固平等故,感得足下平滿之相。有情苦惱,方便救護,孝順父母,嚴飾布施,未嘗退轉故,感得足下千輻輪文相。

給侍尊長,塗身按摩,沐浴衣服,莊嚴之具,未嘗退轉故,由是感得手足柔軟相。以四攝法,饒益有情,平等護念,無有差別,由是感得手足指間金色網輓(wǎn)相。

於諸尊長,恭敬和順,於他有情,遠離損害及不與取,能以妙法,密護眾生,由是感得手足諸指纖長圓滿相。以方便智,勸導覆護一切有情,令修善行,未嘗退轉故,由是感得足跟廣長與趺相稱相、足趺修高充滿柔軟與跟相稱相。自於正法,如實攝受,皆能了解,廣為人說及正為他善作給使,是故感得雙腨(shuàn)纖圓如翳(yì)泥耶鹿王腨相。

修習善行,無有懈惓,令諸善法展轉增長,是故感得雙臂修圓平立過膝相。於被他擯(bìn)無依有情,能以正法,慈悲攝受,令知慚愧,是故感得密處深隱如龍象王相。自善觀察明智賢善樂欲親近唯一住故,依一支故,入微義故,又能蠲(juān)除客塵垢故,是故感得身諸毛孔一一毛生柔軟紺青右旋宛轉相、發毛上靡柔軟紺青螺文右旋相。

能施悅意法喜飲食、騎乘、衣服、嚴飾之具,資身什物,永離瞋恚,由此感得身真金色、皮膚薄潤塵垢不住相。廣以上妙餚饌(yáo zhuàn)飲食,普施眾生,皆令充足,由此感得其身七處皆悉平滿相。於諸有情,隨所生起,如法所作,能為上首而作助伴,離於我慢心無獷悷,能為有情興利益事,由是感得其身上半如獅子王。

於一切事稟性勇決,又復感得肩項圓滿、膊腋充實、容儀端嚴、身相修廣。能自防護身語意業,見疾病人給施良藥,於不平等事業,皆不攝受,於界互違能令隨順,由此感得身相圓滿如諾瞿陀、常光一尋。遠離一切破壞親友離間語言,設已乖離能以善言方便和合,由是感得具四十齒齊平淨密。

修廣大慈思惟法義,由是感得四牙鋒利白逾珂雪。愍念眾生猶如一子,方便救護,給施醫藥,由是感得於諸味中得最上味。遠離殺害,修慈心故,於廣大法,能正行故,由是感得其頂上現烏瑟膩沙、舌相廣薄遍覆面輪。

常修諦語、愛語、法語,及悅意語,由是因緣得大梵音,言詞辯雅能悅眾意。於諸世間,行大慈悲,憐愍饒益一切有情,由是感得目紺青色、睫如牛王。見有德者,如實讚歎,稱揚其美,由是感得面如滿月、眉若帝弓、眉間白毫右旋宛轉,鮮白光潔,如睹羅綿。」

佛告比丘:「如是諸佛三十二相,往昔因緣,應如是知。」

【參考譯文】

那時,世尊又對勇猛甚深比丘說:「如來所顯現的三十二種殊勝之相的金色之身,都是藉由過去生生世世所修種種功德所應感而得,這裡也為你們逐個解說。」

當時諸比丘答道:「好的,我們會仔細認真聽。」

佛說:「所說的諸佛世尊經歷了無量劫以來不斷修持菩薩行(菩薩自利利他圓滿佛果的大行),於諸戒禁中安忍,以無為之心常行布施 ,平等之心不動不變,以此感得足下隆滿相(腳底平整)。如有眾生被苦厄和煩惱所迫,能以方便法給與救護,孝順父母,以恭敬莊嚴的物品來行布施,並且不曾有退轉之心,以此感得足下有轂(gū)網輪紋,眾相圓滿。

在侍奉長者時,能夠以柔軟心為之塗身按摩,為之沐浴更衣,由此不曾退轉的莊嚴之心、之行感得手足柔軟相(手和腳柔軟圓滿相)。以四攝法讓眾生蒙受法益,以平等無二之心護持憶念,無有差別,以此感得手足指間金色網輓(wǎn)相(手指中間,縵網交合,文同綺畫,猶如鵝王之足也)。」

對待諸位尊者和長者,常恭敬和順,對於其他有情,不會生起損惱、傷害以及偷盜之心,能以殊妙之法,防護眾生意根,以此感得手足諸指纖長圓滿相(手指纖細圓長,指節參差,光潤可愛)。

以善巧方便之智,規勸引導一切有情,讓他們修持善行,此規勸引導之心未曾退轉過,由此感得足跟廣長與趺相稱相(足跟圓滿,與足背相稱),足趺修高充滿柔軟與跟相稱相(足背高起如真金之色,趺上之毛,青琉璃色,種種莊飾,妙好圓滿與足跟相稱)。

自己對於正法能夠如實不虛的受持,也都能夠解了諸法之義,經常廣為他人宣說且在踐行正法時甘為他人所役使,由此感得雙腨(shuàn)纖圓如翳(yì)泥耶鹿王腨相(腨shuàn,股肉也,謂足腨漸次纖圓,如彼鹿王之腨,纖好無比)。

長行善行,從不懈怠,令各種善法都能不斷地增長,由此感得雙臂修圓平立過膝相(雙臂修直,不俯不仰時,垂立能過膝)。

對於被其他人所排斥、所擯棄、沒有依靠的眾生,能夠依正法對其生起慈悲之心,讓對方生起慚愧之心,由此感得心猿不馳、意馬不奔的漏盡大定法王之相(龍、像平時都是陰根隱藏於腹中而不外現)。

自己善於觀察,能夠辨別分明智者、賢者、善者,欲想、願望能夠親近智、賢、善者,能夠安於一心,安於所親近的一支,直至了達甚深微義,又能自己去除客塵煩惱,由此感得身諸毛孔一一毛生柔軟紺青右旋宛轉相(身上所有毛孔,一孔一毛,皆向右上旋轉,呈青色並且柔軟),發毛上靡柔軟紺青螺文右旋相(身體上的毫毛也都柔軟,向右旋轉而偃伏)。

能夠布施讓人喜悅、心儀、充滿法喜的飲食、車乘馬騎、衣服、莊嚴的飾品、能夠滋養身體的物什,永遠斷除瞋恚,由此感得身真金色相(身體呈金色,光明晃曜,如紫金聚,眾相莊嚴)、皮膚薄潤塵垢不住相(皮膚清透纖薄但塵垢、蚊蟲不落其上)。

能夠經常以精美絕妙的飲食廣為布施眾生,讓每一個眾生都能獲得充足的飲食,由此感得其身七處皆悉平滿相(兩足下、兩手、兩肩、項中七處,皆平滿端正)。

對於諸有情,隨其根性所現不同方便之法,此諸法皆能切合佛所說法之義,成為諸有情的領路人、善知識,伴隨其修持正法,無憍慢之心,無粗惡之心,能為諸有情做利益事,由此感得其身上半如獅子王相(上半身體平正,威儀嚴肅,像獅子王一樣)。

對於一切事能夠率真、勇猛、堅決,由此感得肩項圓滿相(兩肩圓滿而丰腴)、膊腋充實相(兩腋平滿而不窊[wā]也)、容儀端嚴相、身相修廣相(身形端正平直不傴曲)。

能夠自己防護身、語、意行,免於不善業,見患疾病之人便施與良藥,內心絕無不平等之心,也不會造作不平等之事,對於相互違逆的人與事,能夠應機隨順眾生,由此感得身相圓滿如諾瞿陀相(諾瞿陀樹,此樹端正佣直團滿可愛)、常光一尋相(佛身經常散發一丈金色光芒)。

遠離一切能夠破壞親友和合的離間之語,假設已經乖離的情況能夠用自己的方便法善言勸慰使之和合,由此感得具四十齒齊平淨密相(佛具有四十顆牙齒,潔白而整齊)。修持最勝無上之慈心,思考推度諸法義,由此感得四牙鋒利白逾珂雪相(四顆門牙鮮白光潔,鋒銳堅固如金剛)。

哀憫眾生就像自己的一個孩子一樣,以諸方便救護眾生,施與醫藥,由此感得於諸味中得最上味(嘴巴裡有清涼的口水,感受食物最好的美味)。

不再有殺心和傷害心,常修慈心,對於諸法都能夠以正念、正信行持,由此感得頂上現烏瑟膩沙相(頭頂上有隆起肉髻)、舌相廣薄遍覆面輪相(舌頭廣長柔軟細薄伸出時可掩蓋臉部)。

經常修持真理之言、順耳之言、正法之言以及讓別人心生喜悅之言,由此感得大梵音相(聲音宏亮美妙,遠近皆可聽聞),言語明辨、優雅,能讓眾生心生喜悅。在諸世間,常興大慈悲,憐憫饒益一切眾生,由此感得目紺青色相(佛眼是紺青色的,如青蓮花,慈眼垂視)、睫如牛王相(睫毛整齊不雜亂,像牛王的睫毛一樣長而柔美)。

見到有德行之人,能夠如實稱讚感染,稱揚其諸種美好,由此感得面如滿月相(臉頰飽滿如滿月淨金色)、眉若帝弓(眉毛彎如帝弓)、眉間白毫右旋宛轉相(兩眉之間有白毫,柔軟而右旋,常放光明),鮮白光潔,如睹羅綿。

佛對諸比丘說:「這就是佛修得三十二相的往昔因緣,你們應該知道是這樣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知識文章列表

我們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呢

阿彌陀佛,雖然僅四個字,可是包括所有佛法。釋迦牟尼...

舍利弗成佛國土的大菩薩有哪些功德相貌

彼諸菩薩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非佛...

《地藏經》利益篇

眾生各有宿世因緣,所以根器各有不同。 上根之輩,深明...

聽經聞法有八種功德

根據方廣大莊嚴經卷十二所記載,聽經聞法有八種功德,...

聞地藏名見地藏像,常得端正生尊貴家

【是諸眾生聞菩薩名、見菩薩像,乃至聞是經三字五字,...

一句經文以令我等獲福無窮

一天,明心居士送佛經來到一寺廟,與眾結緣,時有一窮...

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峰山頂.與大苾芻眾千二...

眾經之王《華嚴經》的不思議功德

如果我們跟全圓的華嚴經比較就會發現無量壽經也全體具...

合十的意義

合十,亦稱合掌。其形狀是兩手當胸、十指相合。合十為...

出家人吃飯為什麼用缽

缽,又稱缽多羅、缽和蘭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

《梁皇寶懺》十卷都說了些什麼

禮拜《梁皇寶懺》是佛門中修懺悔的主要法門之一,流傳...

貪、嗔、癡

貪、嗔、癡:又名三毒;指毒害出世善心的三種煩惱──...

猶太人的九條哲理

1、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變污濁,一杯污水卻不會因...

為何相愛容易相處難

《四十二章經》云:愛慾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

大安法師:轉業改命的原理和方法

【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

心經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

為何世人多把關公作為財神來供奉

問: 請問法師,關公是護法,為何世人多把他作為財神來...

阿閦佛名號的功德利益

阿閦佛(即不動如來)名號在經典中提及亦含無量功德利...

故鄉一別久經秋,切切歸心不暫留

故鄉一別久經秋,切切歸心不暫留。我念彌陀佛念我,天...

濟群法師: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執

問: 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執? 濟群法師答: 情,來自...

宿緣所追,今復來矣

智者大師在天台教裡面,那是了不起的一位大祖師,他的...

如何「境隨心轉」

問: 佛經說一切法由心想生,這是不是與我們平日所說...

【佛教詞典】界差別有十二種

【界差別有十二種】 p0866   集論七卷九頁云:云何界...

【佛教詞典】善果

【善果】 依善業所招之善妙結果也。《本業經》曰:『是...

【視頻】夢參老和尚《華嚴經-佛不思議法品》

夢參老和尚《華嚴經-佛不思議法品》

【視頻】夢參老和尚《為什麼現在佛菩薩不現身》

夢參老和尚《為什麼現在佛菩薩不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