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海內外關注的安徽九華山高99米地藏菩薩露天大銅像開光慶典,8月31日上午在九華山大願文化園舉行,九華山大願文化園景區也正式對外開放。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湖南佛教協會會長、長沙麓山寺方丈聖輝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北京龍泉寺方丈學誠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峨眉山佛教協會會長、峨眉山報國寺方丈永壽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江蘇省佛教協會會長、鎮江金山寺方丈心澄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江西省佛教協會會長、南昌佑民寺方丈純一法師,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副主席根通長老,台灣中國佛教會理事長圓宗長老,加拿大佛教會湛山精舍住持達義法師,香港佛教僧伽會會長紹根長老,香港西方寺方丈寬運法師,台灣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北京廣濟寺方丈演覺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浙江省佛教協會會長、奉化雪竇寺方丈怡藏法師,黑龍江省佛教協會會長、哈爾濱極樂寺方丈靜波法師等出席活動。
聖像主體高99米,與九華山99座山峰。金地藏享年99歲的寓意一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露天地藏菩薩大銅像,通高139米,地藏菩薩手持的錫杖,高 109.9米。總計使用銅金屬材料1100餘噸,由2470塊仿金銅銅壁板運用高科技拼裝焊接而成,每塊銅壁板的厚度為8毫米。1級安全結構等級,7級抗震設防能力。銅像的巧妙之處在於其選取的角度,銅像背東面西,為比丘立相,右手執錫杖,左手托摩尼寶珠,以獅子峰為背景,每當太陽升起時,從正面看霞光萬道,而且在每年春、秋分上午九時,太陽從99米地藏菩薩銅像背倚的筆架山與獅子峰間上空升起,銅像頂部旭日籠罩,宛如天然佛光,形成妙相莊嚴的神奇景觀。體內有三部直達頭頂的電梯。
地藏菩薩露天大銅像由九華山佛教協會原會長仁德法師於1990年發願籌建,1998年獲建設部、國家宗教事務局批復,2003年11月舉行開工典禮,2005年3月正式興建。從申報到批復,從動工到完工,前後歷時20餘年。
地藏菩薩,亦地藏王菩薩,梵名Ksitigarbha,中文譯音克施地嘎訶帕,八大菩薩之一。因其「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觀音、文殊、普賢一起,深受世人敬仰。以其「久遠劫來屢發弘願」,曾說出:「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堅定佛語,故被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
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姿百態的群峰,宛如蓮花,素稱「蓮花佛國」。唐李白賦詩讚曰:「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故而改原名九子山為九華山。唐開元年間,新羅王子金喬覺,削髮為僧,航海而來,卓錫九華,苦修數十載。終日晏坐,棲身岩穴,苦修苦行,唐貞元十年金喬覺99歲,忽召眾徒告別,跏趺示寂。
相傳頓時「山鳴谷隕,群鳥哀啼,地出火光」。其肉身置函中經 3年「顏色如生,兜羅手軟,骨節有聲,如撼金鎖」,根據《地藏十輪經》「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似秘藏」的地藏菩薩形象,識者認定金喬覺就是地藏菩薩現身於世,故在九華山神光嶺建肉身塔(現九華山肉身殿),供奉。由此,九華山成為十方信士頂禮膜拜的地藏菩薩道場。
地藏菩薩露天聖像由原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副主席、安徽省佛教協會會長、九華山佛教協會會長仁德大和尚發願倡建,以弘揚地藏菩薩「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大願精神。1998年10月6日建設部、國家宗教事務局下達《關於同意修建九華山地藏菩薩露天銅像的批復》,強調「要把佛像建設成為文化精品,突出其文化及社會效益」。九華山地藏菩薩露天銅像景區以地藏菩薩露天大銅像為核心,分內、外明堂、小西天和佛學院三個功能區。
2005年3月動工興建,2012年7月竣工,2012年9月通過國家宗教局驗收,2012年底大願文化園景區對外試運行。8月31日,地藏菩薩聖像經國家宗教局和中佛協批准開光,大願文化園正式對外開放。
園內呈現四大主亮點:一是世界上第一高度露天地藏菩薩聖像——99米地藏菩薩露天聖像;二是國內最大地藏文化展示中心——弘願堂,其設計突出圓明、清淨、洗練美學,又運用大量木雕、石雕、玉雕等徽派建築符號,還吸收借鑒無錫靈山梵宮、台灣佛光山、中台禪寺等設計理念和成果,並配備現代科技展示手段;三是世界經典漢白玉蓮花寶座——蓮花淨土,四週配以260平方米巨型琉璃壁畫,展示淨土世界十六觀修練法門,使遊客充分感受淨土妙境、自得妙果的意境;四是曼妙莊嚴的銅鑄群雕——九華飛天,平時隱於地下,演出時在音樂、噴泉、霧光的陪襯下,隨四週蓮花瓣打開,自下而上緩緩升起,同時向大願佛主體旋轉,將遊客導向超凡入聖之境。九華飛天表演,時長10分鐘。
九華山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併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公元794年農曆七月三十,新羅國高僧金喬覺在九華山圓寂成道,被稱為金地藏,九華山成為大願地藏王菩薩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