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苦從哪裡來?

2010/08/0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有一次,佛陀在恆河中游北岸的末羅國游化,來到一個叫做「優樓頻螺」的村落,住在附近的樹林裡。

當地的驢姓村長,聽說佛陀來了,想到佛陀常教導人知苦、滅苦,心中有著幾分的仰慕,也嚮往能親自聽個究竟,就前往拜見請益。

驢姓村長禮見佛陀後,問佛陀說:

「世尊!聽說您能為人解說苦的成因,以及如何滅除,這真是太好了,請世尊慈悲,也能為我解說。」

 「村長!我如果以『過去如何如何』、『將來如何如何』來為你說明苦的成因、苦的滅除,那麼,你或許會相信,也或許不信而可能徒增你的疑惑。村長!現在我們都坐在這兒,我就舉眼前週遭會發生的事,來為你說明吧,你要好好聽,仔細思惟了。」

「好的,世尊!」

「村長!你想想看:你會因為你們村裡的哪個人被殺、被捕、被罰款、被譴責而感到憂心、哀嘆、痛苦、不悅、絕望嗎?」

「會的,世尊!」

「然而,村長!是不是你們村裡的任何一個人被殺、被捕、被罰款、被譴責時,你都會感到憂心、哀嘆、痛苦、不悅、絕望呢?」

「不會,世尊!」

「村長!同樣是村中的人,為什麼你對某人會,而對其他人就不會?」

「世尊!會讓我感到憂心、哀嘆、痛苦、不悅、絕望的那些人,是因為那是我所眷愛、關切的人,我對他們有欲愛的緣故,反之,則是跟我無關的人。」

「村長!所以依此而類推於過去與未來,可知眾生的種種痛苦,不論過去發生的,現在存在的,或是將來產生的,一切皆以欲為根本;由欲而生,由欲而集起;以欲為因,以欲為緣。」

「世尊!這真是個殊勝的比喻啊!世尊!真是稀有啊!世尊!您說:『一切苦的生起,皆以欲為根本;由欲而生,由欲而集起;以欲為因,以欲為緣。』真是巧妙的解說啊! 世尊!我有一個兒子,名叫智羅瓦西。有一次,智羅瓦西在外過夜,隔天,我起了個大早,馬上派人去探望他。當我派遣的人還沒回來通報的等待期間,我只能情緒低落地老是念著『希望智羅瓦西沒事』。」

「村長!如果智羅瓦西出了事,那你會不會憂心、哀嘆、痛苦、不悅、絕望?」

「會啊,世尊!」

「所以,村長!從這件事也可以瞭解到『一切苦的生起,皆以欲為根本;由欲而生,由欲而集起;以欲為因,以欲為緣』的道理。 村長!在你還沒認識智羅瓦西的母親前,你會對她有欲愛之情嗎?」

「不會,世尊!」

「是當你認識她之後,才有欲愛之情產生的是吧,村長!」

「是的,世尊!」

「村長!如果智羅瓦西的母親被殺、被捕、被罰款、被譴責,你會感到憂心、哀嘆、痛苦、不悅、絕望嗎?」

「會啊,世尊!」

「村長!這也可以讓你瞭解到『一切苦的生起,皆以欲為根本;由欲而生,由欲而集起;以欲為因,以欲為緣』的道理。 村長!如果心中有四種愛念,當這四種所愛念的無常變化了,那麼,就有四種憂苦生起;如果有三種、兩種、一種愛念,當所愛念的起了無常變化,就會有幾種憂苦生起。 村長!如果都沒有愛念,那麼,就不會有憂悲惱苦了。 沒有愛念的人, 不會有憂悲惱苦; 沒有憂悲惱苦的人, 如出水蓮花般的超脫。」

當世尊這樣解說時,驢姓村長當場遠塵離垢,得法眼清淨,見法、得法;知法、入法,不再疑惑,不再畏懼,合掌對佛陀說: 「世尊!我已經超越了。從現在起,我歸依佛、法、僧眾,願意終身為佛弟子,請為我見證。」

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相應部第四二相應第一一經》、《雜阿含第九一三經》、《別譯雜阿含第一二八經》。

二、親情與愛情,是世間人所讚頌與追求的,但在佛陀解脫者慧眼的透析下,這是不離自我為中心的欲愛,是苦的根源。欲愛,都是不離自我中心的,所以,親子、夫妻間的反目成仇,也時有所聞而不足為奇了,所謂:「母共子諍,子共母諍,父子、兄弟、姊妹、親族展轉共諍」(《中阿含第九九苦陰經》,《中部第一三苦蘊大經》亦同)就是這個樣子。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女眾進入寺院應遵守的禮儀

我們每次過堂都做一點學習,今天學習關於女眾入寺的內...

這個境界好還是先前境界好

問: 我在以前修行時,頭腦中經常出現讀經、背經和睡中...

學佛的人可以練氣功嗎

問: 學佛的人是否可以練氣功? 大安法師答: 學佛的人...

散心稱名,能否除罪?能否往生?

問:散心稱名,亦除罪否。 說這散心能不能除罪呢?你說...

菩薩的五十二個階位

十信位 所謂十信,又叫做十信心,就是:(一)信心,(...

徐恆志居士《佛教常識問答》

徐恆志老居士簡介 徐恆志居士,1915-2007,原籍浙江鎮...

三寶弟子的信仰守則

一、敬佛 (一)堅信佛陀為無上圓滿正覺,畢生以佛為師...

什麼時候適合通讀大藏經

問: 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時候適合通讀大藏經?通讀大...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捨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

【大藏經】【註音版】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善修奉行十念法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為比丘們開示...

多聞第一的阿難

阿難:又稱阿難陀,王舍城人,佛陀的堂弟,也是他的侍...

真正的大孝報恩

子女對父母的情,經常是薄如紙張,他們有需要時,認為...

【漫畫】誦地藏經造地藏像,為母除去惡疾

在所有菩薩當中,地藏菩薩是一位滿願第一的如意菩薩,...

曇影法師《說僧過惡·犯大重罪》

佛陀不允許任何人造口業、譭謗出家僧眾,若說僧尼過惡...

心的四種安住方式

《金剛經》說菩薩他一生的修學只有兩個重點:第一個是...

我們忙的到底是什麼

看過一則中國禪宗公案故事。 有一位公差,押解著一名...

李炳南老居士:最簡單的淨宗早晚課

一、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一稱一拜或只合掌...

如何出愛慾海,斷生死流

問: 如何出愛慾海,斷生死流? 大安法師答: 我們要...

佛家如何看待自殺

佛教雖然說有生皆苦,但並不代表佛教認同自殺。相反,...

愛不必喜,憎不必怒,一切皆如夢事空花

【原文】 語云:愛其人及其屋上之烏。言愛之極其至也。...

對自己沒自信該怎麼辦

貌似現在的人都有點信心爆棚,很少有人覺得不自信! 害...

關於疾病、長壽和善終

最近一直在生病,每年陽曆的二月下旬到三月底,我的身...

當今邪師的十九種典型表現

依止善知識乃修行之必須,但行者不能盲目隨便依止。若...

白毯與駱駝皮

我們在分分秒秒間,要把心照顧好;一切的行動要謹慎、...

極樂世界有十種樂

慈雲懺主說:極樂世界有十種樂: (1)無不常值佛苦,...

【佛教詞典】勝意生明

指摩醯首羅天(梵 Mahe?vara)之秘咒。摩醯首羅天,為...

【佛教詞典】八梵

(名數)八種之梵音也。梵者,清淨之義。如來之淨梵,...

【視頻】佛源老和尚紀念視頻

佛源老和尚紀念視頻

【視頻】邪淫的業報

邪淫的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