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貧窮老母布施臭米汁

2012/05/1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大迦葉尊者喜歡向貧窮的人乞食,而不向有錢人乞食。一天,尊者準備去乞食前,先入定觀察應該給哪裡的窮人種福田,觀察後即來到王舍城中,看到一位老母最為貧困,她住在茅廁中,身體贏弱又有疾病,孤苦零丁無衣無食,只能用小籬笆遮擋身體。尊者入定知道她由於往昔沒有種福所以今生貧窮,又知道老母近日即將壽終,於是心想我若不度她,她就再也沒有種福田的機會了。這天,老母飢渴睏乏,見到一位長者要丟棄一些已經酸臭的米汁,隨即拿著破瓦盛了回來。大迦葉尊者來到老母的住處,說:「你若布施給我可以得到大福報。」老母回答:「我又病又窮,無衣無食,並非我不願布施,實在是沒什麼可以布施的呀!」

尊者說:「佛是三界至尊,我是他的弟子,想要解除你的飢餓貧困,所以向你乞食,如果能把衣食分少許布施給我,即可從饑貧中解脫,來世得到豪富。」老母說:「誠如您所說,我前世沒有修福,所以今生住在糞窟中,無衣無食,雖想要布施卻無能為力啊!」尊者說:「你說飢餓貧窮無以布施,如果你有布施的意願,則不能說是貧窮了,如果再有羞慚之心,就是穿著法衣了。世上有的愚人,雖然錦衣財寶穀物眾多,卻無慚無愧不知布施,福報盡後就要受貧窮的果報了。如果你這麼貧窮還能布施修福,那就是稀有難得啊,要相信布施必能獲福啊!」

老母聽尊者說完後,心裡很歡喜,想起前日得到的臭米汁,想要布施又擔心沒法喝,於是請問尊者:「可以慈悲接受我的布施嗎?」尊者回答:「很好很好!」老母即取來米汁,由於沒有蔽體的衣服,只能側著身子隔著籬笆把米汁遞給尊者。尊者接受了米汁後,即咒願老母獲得福報安康。尊者心想,我如果把米汁帶到別處喝,老母會不相信,以為我把米汁丟棄了。隨即當著老母的面把米汁喝乾淨,老母於是生起了真實的信心。尊者又想,我當顯現神足通令老母增加信心,隨即隱沒地中又飛上虛空,身出水火,種種變化。老母看到如此神變後歡喜踴躍,誠心地跪在地上遙視尊者,尊者問老母:「你有什麼心願?世間豪富,轉輪聖王,及四天王釋梵諸天,或者欲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辟支佛,乃至無上佛果,都可以實現。」這時老母厭離世間之苦,聽說天上非常快樂,即向尊者稟白:「我願以此微福得生天上。」於是迦葉尊者忽然隱沒不現。

數日後,老母壽終,即轉生到忉利天上,威德巍巍,震動天地,光明殊特,譬如七個太陽同時出現照曜天宮。帝釋天主釋提桓因很驚訝,不知是什麼人有此福德,該不是這裡還有人在我之上吧?於是以天眼觀察,得知是因為這個天女的福德。釋提桓因問天女:「你從何處來?是修了什麼大福德,有如此大光明大威德?」天女回答:「我原本在閻浮提的糞窟中住,又老又病,無衣無食,因為供養了釋迦佛的大弟子迦葉一點臭米汁,然後發願生天,所以現在生到此處。」

這時天女心想,我今獲此福報,皆因前世供養迦葉尊者,假使以天上種種珍寶供養尊者,仍不能報答尊者之恩於萬一。隨即帶著侍女手持天香天花下到人間,於虛空中散花供養迦葉尊者,然後下來五體投地頂禮尊者,再以偈讚嘆尊者,表達感激之情,天女說偈之後,即與侍女一起回到天上。

帝釋心想:此女於閻浮提臭惡之中,以米汁供養迦葉尊者獲此大福,尊者只接受窮人的供養,不去富貴之家乞食,我得想個好辦法,到尊者處種種福田。於是釋提洹因即與天後,將食物裝在小瓶中,下到王舍城,在小巷邊建了個簡陋的小屋,並變化成一對老夫婦,身體消瘦,彎腰駝背,裝作窮人乞丐之狀,屋裡沒有任何飲食穀物衣服等。迦葉尊者乞食時,看到這家窮人就上前乞食。老大爺說:「我們太窮了什麼都沒有,怎麼辦?」尊者為老夫婦咒願久久不肯離去。老大爺說:「我和老伴曾經乞討得少許飯食,正打算吃,聽說您非常慈悲德高,如今雖然窮困,願意將飯食供養賢者您,希望能令我們獲得福報。」心裡又想:天食非常的芬香,如果打開瓶子讓尊者察覺,必然不肯接受。於是老大爺說:「道人,請您把缽給我,我把飯食盛上。」於是尊者把缽遞給老大爺並咒願施主獲福。

老大爺剛打開瓶子,天食之香馬上普熏整個王舍城,尊者嫌味道太香心裡奇怪,便準備入定觀察是怎麼回事。這時,老夫婦恢復帝釋天主和天後的原形,迅速飛上空中,歡喜無量。尊者思維後知道是帝釋化作老人,為了增加福報這麼做,既然已經接受了布施就不宜歸還給他了。迦葉尊者稱讚說:「善哉帝釋,培植福報無有厭倦,能夠忍受丑陋的身形,下來人間培福,必定獲得殊勝果報。」帝釋和天後聽後更加欣喜踴躍。這時天人奏著天樂來迎接天帝天後回宮,帝釋回宮後倍加歡喜。

世尊對阿難說:「世間沒有人能比得上這位貧母,所施雖然很微少,卻能獲福無量,因為她由於遭受苦厄發起了至誠供養的心。而帝釋天呢,他在天上享受著巨大的天福,還能舍下豪貴之身下來人間種植福田,所獲福報也是難以衡量。所以如來說布施第一。閻浮提人愚癡可憐,能如此布施者很稀少啊,你要廣為宣說如來的真實教言。」於是,天龍鬼神,四輩弟子比丘僧,廣行財法二施,願及眾生,隨其志願,皆得果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寒冷的冬天來了,請給鳥兒一把米

冬天給鳥類施食與放生一樣重要!冬天是枯竭的,沒有食...

給人感動也是一種布施

有一個婦人,年輕時就歡喜打牌,幾乎到了一天不打牌,...

消災吉祥神咒的功德利益

「消災吉祥神咒」消災吉祥神咒它是大藏經當中藏字,藏...

學佛後如何發家致富和避免損財

有些人通過殺生、欺詐等途徑得到錢財,這些錢財在獲得...

布施

一個人聽了因果布施的道理,對禪師說:等我有錢以後,...

名號就是無盡藏,要如何去開採呢

阿彌陀佛名號在前面這個依正二報裡面,談正報就介紹阿...

培福修福的十個法門

第一、孝親 百善孝為先,所以孝親為修福第一要務,人...

比羅陀守德招福

佛陀時代,有一位名叫修陀羅的長者,擁有無數的財富,...

【大藏經】【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大藏經】【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父愛如山

有一個名為父愛如山,影響你的愛的心理測試:一座很小...

寬恕能化解仇恨

過去,富迦羅越長者有兩個兒子,在他重病即將辭世前囑...

矮國王

微觀人間片段,以小見大,說浮生,道世情,情到深處有...

「捨」時的心念

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原本是迦毗羅衛國的悉達多太子,...

【推薦】要修當前一念才能往生嗎

問: 請問法師,念佛法門必須要修當前一念才能往生嗎?...

苦來自於欲

佛陀在王舍城的耆闍崛山弘法時,一天早晨,佛陀著衣持...

淨界法師:聞法儀軌

(第一講) 監院法師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

見其生,不忍見其死

紀曉嵐曾經被流放至新疆,所以他著的《閱微草堂筆記》...

印光大師:念佛實修法要

一、選擇稱名 1. 禪宗 雖悟到極處,親見佛性,仍是凡...

阿羅漢的三個含義

《疏》阿羅漢含三義。一應供,為人天福田,乞士果也。...

把48大願作為我們發願的參照

當我們對念佛法門和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建立起了一...

用什麼心態來修學,才會比較圓滿

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 阿難尊者發了願以後...

警惕「臥室殺手」

臥室是我們修養生息、放鬆身心的地方,因此很多人在裝...

何謂「一實相印」

一實相印是大乘不共之教理。《大智度論》云:三世諸佛...

浮躁的社會,心靜者勝出

在當今市場經濟和環境中,激烈的競爭,快節奏的生活,...

淨土法門為何易行難信

淨宗經典反覆申言:淨土往生法門是極難信之法。因淨土...

【佛教詞典】禪門撮要

凡二卷。朝鮮僧清虛堂休靜(1520~1604)編,朝鮮隆熙...

【佛教詞典】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經名)一卷,宋疆良耶舍譯。佛在青蓮華池精舍放眼光...

【視頻】廣州大佛寺

廣州大佛寺

【視頻】覺光長老《如何摒除貪瞋癡》

覺光長老《如何摒除貪瞋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