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恣意追逐功名利祿五欲,則苦患無窮

2011/09/04  大字體  護眼色

佛陀時代,有一次波斯匿王在靜坐中思惟:‘世間上很少有人得到豐厚的俸祿卻不心生憍慢,很少有人不貪著財、色、名、食、睡五欲之樂,很少有人不因嫉妒而惱害他人;大部分的人功成名就後總是驕傲自滿,對於五欲之樂總是貪愛不舍,凡事只想到自己而經常觸惱眾生。’想到這裡,他憂心忡忡地起身,來到只園精舍,至誠頂禮後恭敬地向佛請法。

‘為什麼世間人如此執迷不悟呢?’波斯匿王不解地問。

佛陀慈悲開示:‘譬如獵人捕鹿,會先挖好一處深阱,接著驅趕鹿群往陷阱的方向去。鹿群在驚惶失措、四處逃竄中,若不小心誤入陷阱,就只能任人宰割。那些因事業成功就驕傲自滿,對於五欲之樂貪愛不舍,乃至於自以為是而惱害眾生的愚人,就像那些被驅趕的鹿,看不清楚無常的真相,莾莾撞撞落入魔阱,只能任由魔王處置,在長夜漫漫、無止盡的牢獄中受苦。’佛陀接著說了一首偈子:

  ‘縱意著事業,荒迷於五欲,

   不知後惡果,如鹿入深阱。

   極受諸苦惱,行此惡業者,

   悲苦更苦報,悔恨何所及。

   修於善業者,後獲妙果報,

   臨終情歡豫,後則無悔恨。’

佛陀表示:‘恣意追逐世間上的功名利祿,乃至於縱情耽樂於五欲者,不知樂極生悲,盡未來際則苦患無窮。就像被驅趕的鹿群,落入看不見的陷阱裡,永無出期。三界如火宅,看不清楚五欲逼迫苦者,往往隨順貪、嗔、癡三毒,更造作種種惡業,以苦為樂,則苦上加苦,自作自受,再想後悔也來不及了。若於無常、苦、空有所警惕者,必能覺察自己的習氣,斷惡修善,則此生可得善終,未來必有殊妙勝果,不致有所追悔。’

國王及比丘們聽聞佛陀的開示後,都很歡喜地奉行善法。

典故摘自《雜阿含經·卷三》

省思

《圓覺經》云:‘若能斷憎愛,及與貪瞋癡,不因差別性,皆得成佛道。’我們若能看清萬事萬物萬法的真相猶如虛空之花,並非實有,就能斷除貪瞋癡三毒,不但能免於六道輪迴之苦,更進一步能普利有情,成就佛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聖嚴法師:貪慾是一切痛苦的原因

諸苦所因,貪慾為本;若滅貪慾,無所依止。-- 《法華...

我們可以不接納傷害

我們要歡歡喜喜地去面對一切,因為我們的人生就像一條...

苦水育青蓮

有人說,進入佛門的人一般分兩種:一種是善根深厚,一...

生意人的四個錦囊

有一生意人,雖然事業做得很大,日子卻過得不快樂。他...

喜愛調戲異性終受苦報

我老叔家的女婿,是個很熱情的人,他雖然不是我的親姐...

佛的幾個問題

一個人被情傷,決定遠走天涯。他來到佛前訴數苦惱,痛...

怎樣對治輕生的念頭

問: 怎樣對治輕生的念頭? 大安法師答: 在學佛的過...

真正的出家,提到名利這些事都會怕

前兩天,中國佛學院有人來接法,我就和他們講:你們接...

【大藏經】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大藏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病中有沒有忘了念佛(弘一大師患重病的故事)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西歸直指》中有一個精妙深遠的...

禪者悟道的境界和感受

有一學僧,非常恭敬地請問慧林慈受禪師道:禪者悟道時...

染布的譬喻

佛世時,曾以一則染布的故事作譬喻──有一天,佛陀和...

給自己抹點黑

公元前225年的一天,秦國大將王翦率領60萬大軍,即將...

人知殺生之業最慘,不知邪淫業尤慘也

人知殺生之業最慘,不知邪淫業尤慘也;人知殺生之報最...

戒淫詩(圖)

...

在寺院上廁所要注意哪些問題

進廁所後,須三彈指,提醒坑中啖穢鬼,及時迴避,這樣...

桑葚的功效與作用

桑葚是桑樹的果實。桑葚又叫桑果、桑棗,成熟的鮮果味...

為什麼想要修行的時候業障就來了

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 這...

浴佛的意義與功德

一、浴佛的意義 淨化個人的身口意,我們手持淨水向悉達...

佛知見與眾生知見

世尊說法四十九年,也就是在法華會上才把他實際的事情...

凡夫應當先求往生後才來度人

原文: 某居士去年去世,彼先妄發大心,要在此世間度人...

夢參老和尚:法佈施為一切佈施之首

法佈施為一切佈施之首。 說我也不能講經,不會說法,...

嘴裡不談錢,未必是真正的清高

大廉不嗛,這個廉就是廉潔了。我們這個文化裡,標榜人...

淨土宗三祖承遠大師畫傳

一、祖籍綿竹 學道成都 承遠大師(公元712802年),四...

念佛之人,當存即得往生之心

原文: 念佛之人,當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報滿,亦只...

【佛教詞典】無求

(雜語)傳心法要上曰:百種多知,不如無求最第一也。...

【佛教詞典】中

不偏中正之義。指離二邊之偏邪。據三論玄義載,依名釋...

【視頻】能傑法師《妙觀初機》

能傑法師《妙觀初機》

【視頻】宏海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宏海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