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獼猴之喻醒悟退道沙門

2011/01/0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昔日,佛陀在王舍城郊區的靈鷲山精舍裡,為天、人、龍、鬼等眾生宣說微妙法義。當時,有一人捨去了家宅、妻兒,來到精舍求見佛陀,希望能於佛陀座下出家修行。佛陀慈悲應允後,為其剃度,並且教他於樹下禪修靜坐,思惟佛法義理。比丘領受佛陀的教誨後,遂前往離精舍有百里之遠的深山中精進用功。

就這樣,比丘獨坐樹下修道三年,因不見任何成就,不禁起了懷疑與退悔:‘我捨棄了家宅、妻兒,不就是想要成道嗎?但三年了,看來是毫無所成,再這樣下去,簡直是浪費時間和生命。我倒不如回家和妻兒團圓,再享天倫之樂。’想畢,便準備下山回家。

此時,佛陀以神通力觀察,得知此人應可得道,只因一時愚昧而想放棄解脫之路。於是,佛陀化成一位尋常沙門,並以神足通來到比丘修行的山中。果然,一到該地,只見比丘行色匆匆地往山下走,沙門即向前問道:‘對不起,我恰巧從這路過,見您所來方向,請問您可是從山中而來?這邊剛好有一平坦草地,不如我們坐著休息一下,也可藉此因緣向您請法。’

比丘點頭答應,兩人坐下之後,比丘感嘆道:‘不瞞您說,三年前我一心求道,捨離了家宅、妻兒,來到這深山修行,但幾年過去卻一事無成。所以我想與其在這吃苦、浪費生命,倒不如趁早回家與妻兒重溫天倫之樂,然後再做打算!’兩人在談話之際,發現有一隻老獼猴竟然離開樹林,在平地生活。沙門問比丘:‘這老獼猴真是奇特,為何會出現在這兒呢?這附近並無大樹可供它棲止、休息,為何它樂意這樣做呢?’比丘回答:‘我很早以前就注意到這只獼猴了,根據我在山中的觀察,它選擇在這兒生活有兩個原因:第一、因為妻子眷屬眾多,就算日夜辛苦奔波,所得飲食仍不得飽足眾口。第二、為求飲食,每天都要上下攀爬樹木,不僅腳底容易磨破受傷,也難有片刻空閑。所以老獼猴選擇離群索居,住在這個地方。’

兩人才剛講完這番話,卻發現老獼猴竟然又爬回林中的樹上。沙門問:‘你看到了嗎?這隻老獼猴又回到樹上,和同伴一起生活了。’比丘回答:‘這隻老獼猴實在太愚癡了!既然能遠離喧囂,又不用再為三餐奔波勞苦,為何還要捨棄這樣自在的生活,回去自找煩惱呢?’沙門聽了比丘的話,便說:‘其實您與這隻老獼猴又有何差別?當初您也是因為兩個原因而捨家修行:一是妻子、家庭猶如牢獄一般,令人不得自由;二是兒子眷屬如同枷鎖,為其奔波,難有喘息之時。所以您出家求道,就是為了了斷生死輪迴之苦,但今日您卻想要捨道歸家,猶如將枷鎖再套回身上,走入牢獄之中。所以貪戀不捨的情執,將會帶您走向地獄之路。’沙門說畢,即還現佛陀丈六金身,光明普照,大地震動,飛鳥走獸皆循光來到佛前,懺悔過往的罪業。於是佛陀為大眾說了一首偈語:

‘如樹根深固,雖截猶復生;愛意不盡除,

輒當還受苦。獼猴如離樹,得脫復趣樹;

眾人亦如是,出獄復入獄。貪意為常流,

習與憍慢井;思想猗淫慾,自覆無所見。

一切意流衍,愛結如葛藤;唯慧分別見,

能斷意根源。夫從愛潤澤,思想為滋蔓;

愛慾深無底,老死是用增。’

比丘見到佛陀的光明瑞相,又聽到佛陀所說的偈語,不禁慚愧汗顏。於是,比丘恭敬地頂禮懺悔,不再起諸惡念、妄想,並且一心思惟佛陀教法,當下即證得阿羅漢果。諸天人眾亦聽聞佛陀說法歡喜不已,所以散花供佛,同聲讚歎佛陀無量功德!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三》

省思

《四十二章經》云:‘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本為生死輪迴之根,欲脫輪迴之苦,當先斷除情愛枷鎖。倘若不能透得此門,則終日勞碌,難有成就,猶如水上落葉,隨波逐流,一旦情浪翻至,又復沉沒生死苦海。修行之人但捨情愛執著,將其轉化為對無盡眾生的菩薩悲心,於種種方便化導中,自能成就自利利他之菩薩行願。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貪心之害

過去有一個少年婦女,因家庭的富有,吃喝玩樂,隨她自...

玫瑰與刺

在為玫瑰剪枝的時候,不小心被刺刺到,一滴血珠滲出拇...

情感重的人為何會墮落

【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

佛弟子如何看待婚外情

問: 作為佛弟子,該如何看待婚外情? 大安法師答:...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一見鐘情的戀愛更容易失敗 選擇結婚對像的時候,人們計...

不要被情愛所束縛

如果說死亡是這個世間人們最恐懼的事,那麼最悅意不過...

婚外情的六種結局

如果能夠早一點智慧地想一想它的結局,也許人世間的許...

夫妻間的10大陋習讓婚姻崩潰

陋習一:夫妻誰賺錢誰就當家。 誰有錢誰就有說話權,誰...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大藏經】【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大藏經】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大藏經】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

善求與惡求

有一段時期,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當...

慳貪的小鳥

佛經中有一段故事──在某個城市郊區,有一片種滿枇杷...

司馬光的人品和家風

司馬光生性不喜華靡,素以儉朴自守。在洛陽編修《資治...

佛陀的大孝

佛世時,有一外道為了利養,對三寶心懷嫉妒,而欲譭謗...

天天聽佛號,也有大功德

無錫念佛的人逐漸增多。有個人燒得一手好素齋,凡是有...

「向上看」認清自己的目標

有一位水手,第一次出海時就遇到了可怕的風暴。年輕的...

寶筐鏡影

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

人人都應成為素食者

人類身體構造天生為素食設計,牙齒和曲腸都是來咀嚼和...

【佛學漫畫】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藥師經》漫畫版本...

濁亂惡世成就易往卻非易

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橫...

做好事沒得好報?

有時候表面上看是做好事沒好報,做壞事反而好處多多,...

不能至心就不能往生嗎

問: 《無量壽經》十八願說的至心信樂,標準是什麼?不...

羅狀元醒世詩

一 富貴從來未許求 幾人騎鶴上揚州 與其十事九如夢 不...

志公禪師為什麼不禁笑了起來

唐朝有一位得道高僧志公禪師,住在金陵,有一天他離開...

謠言止於智者

戰國時候,各國之間爭戰不停,國與國之間也常訂定各種...

讓你的生死業緣乾乾淨淨

一個清淨的比丘跟發了菩提心的菩薩,在鄉間的小路走的...

【佛教詞典】別解脫律儀所攝業

別解脫律儀所攝業者,即是七眾所受律儀,謂比丘律儀比...

【佛教詞典】雜染義

【雜染義】 p1411 瑜伽七十七卷九頁云:雜染義者:謂三...

【視頻】淨界法師《改變未來,法界唯心》

淨界法師《改變未來,法界唯心》

【視頻】平興寺正學班畢業留念

平興寺正學班畢業留念